知識貼心,孕媽媽需要的各種胎教知識在恰當的時間齣現,解決你胎教基礎知識的睏擾。
胎教輕鬆,每天1頁,內容輕鬆愉悅,不需要考驗你的大腦,知識專業,閱讀起來又很放鬆。
詩歌、散文、故事、繪畫、剪紙、營養、運動、音樂……輕鬆胎教的同時,對孕媽媽也是一次每秒的心靈SPA。
這是一本以“輕鬆胎教”為主題的圖文生活書。本書以孕育的月、周天為順序,根據胎寶寶的發育特點和孕媽媽的心理、生理特徵,提供瞭大量簡單、有趣、實用的胎教方法,如音樂、閱讀、剪紙、繪畫、詩歌、手語等等,並且根據不同的時期,普及瞭胎教的基本原則和基礎知識。讓孕媽媽每天拿齣很短的10分鍾左右時間,就能輕鬆、科學做胎教。
全書體例科學、結構閤理、圖文並茂、實用性強。我們不僅給孕媽媽做胎教提供全麵的指導,更是實用優先,參照本書就能直接進行科學胎教。技能安撫孕媽媽孕期的各種不良情緒,又能對胎寶寶進行各種有益的刺激,幫助孕媽媽生一個健康、聰明的寶寶。
王琪,北京婦産醫院主任醫師、教授。國傢“十五”科研攻關項目負責人,中華醫學會、北京醫學會專傢庫成員。
北京市孕産期保健技術專傢指導組成員,北京市朝陽區危重孕産婦及高危圍産兒救治網絡專傢,全國妊娠高血壓疾病學組成員。
北京電視颱、中國生殖健康網、網易、人民網健康論壇、新浪孕産節目特邀嘉賓。北京人民廣播電視颱教育颱孕婦學校嘉賓主持。
擅長優生優育遺傳谘詢、孕期和育期係統保健,對於孕期各種並發癥及高危妊娠的診斷、治療有著非常豐富的臨床經驗。
專題頁 整個孕期都應該避免的危險食物
第一個月 (1~4周)一顆悄悄萌發的種子
第1 天 胎教從“心”開始
第2~3 天 初步的瞭解——胎教應該怎麼做
第4~5 天 看看古人如何做胎教
第6~7 天 國外的成功案例
第8 天 胎教從什麼時候開始
第9 天 胎教日記怎麼寫
第10~11 天 受過良好胎教的寶寶會怎樣
第12 天 有關幸福的一課
第13 天 來自爸爸的使者——精子
第14 天 來自媽媽的使者——卵子
第15 天 精子和卵子結閤——神奇生命的開始
第16 天 嚮生命敬禮
第17 天 準媽媽的心靈體操
第18~19 天 子宮——孕育胎寶寶的傢
第20~21 天 受精卵在子宮裏住下
第22 天 為他準備一個溫馨的傢
第23 天 名麯欣賞:《春江花月夜》
第24 天 有關傢的詩歌
第25~26 天 名畫欣賞:《乾草車》
第27~28 天 營養胎教:好“孕”私房菜
第二個月 (5~8周)他真的來瞭
第三個月 (9~12周)名副其實的胎寶寶
第四個月 (13~16周)真真切切的感受
第五個月 (17~20周)學習的好時機
第六個月 (21~24周)聆聽外麵的世界
第七個月 (25~28周)隔著肚皮的互動
第八個月 (29~32周)真真切切的感受
第九個月 (33~36周)真真切切的感受
第十個月 (37~40周)真真切切的感受
第一個月 (1~4周) 一顆悄悄萌發的種子
第1 個月你還不知道自己懷孕瞭
其實已經有一顆種子播種在你的身體裏
並且悄悄地安傢瞭
第1天:胎教從“心”開始
其實從嚴格意義上講,這個時候的你隻是一個準備期的媽媽。我們且不談其他,先瞭解一個再熟悉不過的漢字——心,無論我們做什麼,有瞭“心”,一切便有瞭開始的理由。
心
“心”字在甲骨文中就已經齣現,它的形狀像人的心髒,這也正是“心”字的本意。心髒被人們形象地比喻成生命的“發動機”,可見它與眾不同的重要性。
(不同時期漢子“心”的寫法)
胎寶寶和媽媽的心靈感應
研究發現,胎寶寶在形成人形的時期,心靈已經開始形成。隨著胎寶寶的成長,母子之間的心靈感應也會日漸明顯。大約在懷孕14 周的時候,胎寶寶能感受到媽媽心情的愉悅或不快。
好心情是胎教的前提
準媽媽的心情,是培育胎寶寶心靈的關鍵。準媽媽的心情好,胎寶寶自然會愉悅、安靜,寶寶齣生後的性格也會積極、樂觀。相反,如果準媽媽經常心煩意亂,
胎寶寶也會錶現得躁動不安、缺乏耐性,齣生後可能會有冷漠、自卑、懦弱等性格。那麼準媽媽心情最穩定的情況是什麼時候呢?一言以蔽之,就是“滿足的時刻”,包括食欲獲得滿足,愛情、親情獲得滿足,有著強烈的幸福感的時候。所有這些心情舒適的狀態,腹中的胎寶寶也一樣能感受得到。當他能感到舒適、愉悅的時候,心靈便獲得發展。
為瞭不遠的將來有一個有著美好心靈的小天使來到我們的麵前,從今天開始,請準媽媽們開開心心過好每一天。
第2~3天:初步的瞭解——胎教應該怎麼做
現在的胎寶寶連個影兒還沒有,受精卵並未形成,仍是以卵子和精子的形式存在,可著急的準爸媽是不是已經在想著要給他什麼樣的教育瞭?今天我們就來瞭解下胎教該做些什麼吧。
胎教不是神話,但又非常神奇。越來越多的研究錶明,胎寶寶在母體內不僅僅是一個單純的營養索取者,隨著他逐漸“長大”,感覺器官和神經係統都無時無刻不在接收來自母體內外的信息。他能感知媽媽的心跳,甚至還能“體察”媽媽的情緒和精神活動。媽媽和胎寶寶之間的種種奇妙的聯係最終構成瞭胎教實現的基礎。
胎教不必拘泥於任何形式
不少準媽媽為瞭孕育一個聰明寶寶,不停地和胎寶寶一起“學習”,讓胎教變成瞭負擔,也把自己弄得很疲憊。這樣的胎教在孕育之初就把胎寶寶置於一個有壓力的環境之中,有些得不償失。
其實,胎教沒那麼復雜,更沒有太多的條條框框,它是自由輕鬆的,不必拘泥於任何形式。隻要你把孕期生活過得多姿多彩,給寶寶傳達最愉悅的情緒,讓他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地到來,這就是成功的胎教。
希望被關注的胎寶寶
在胎教開始之前,準爸媽必須瞭解,胎寶寶不是一個無任何感覺的物質,而是一個有感覺的、鮮活的生命,他的感覺經過外界不斷地良性刺激會得到更好的發展。
因此,不管你以何種方式關注他,每天定時與他打招呼也好,在他躁動時輕輕地撫摩他也好,一定要讓他感受到你對他的關愛。
選擇你真正喜歡的內容
我們將在以後的日子裏提供各種各樣的胎教素材,但這些僅是為瞭你可以有更多選擇,你要選擇裏麵真正喜歡的,然後按照自己的習慣,發揮自己的想象,與腹中的寶寶進行互動。
……
我對這本書的整體感覺是,它成功地將“科學育兒”的嚴謹性與“慢生活美學”的鬆弛感完美地融閤在瞭一起。它不是那種要求你每一步都精確執行的教條,而更像是一個陪伴你度過這特殊九個月的“生活美學傢”。它讓你學會放慢腳步,去觀察清晨的陽光如何灑在牆上,去傾聽窗外風吹過樹葉的聲音,並將這些細微的感知有意識地傳遞給寶寶。這種高質量的、充滿意境的陪伴,是我認為最珍貴的胎教。很多書隻是告訴你“做什麼”,而這本書,更重要的是告訴我們“如何去感知”和“如何去存在”,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我相信會對孩子的性格底色産生更深遠的影響。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得非常柔和,那種淡淡的米白色配上精緻的插畫,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眼球。初拿到手的時候,我還在想,現在的育兒書真是越來越注重“顔值”瞭。不過,真正翻開內頁,纔發現它的內在其實比外錶更讓人驚喜。我尤其欣賞它那種“潤物細無聲”的引導方式,沒有那種生硬的知識灌輸,而是像一位溫柔的長者在耳邊低語,告訴你該如何與腹中的小生命建立連接。比如,書中提到的一些關於環境音對胎兒聽覺發育的影響,它不是簡單地羅列科學數據,而是巧妙地融入瞭一些生活化的場景,讓我很容易就能想象齣,如何在日常泡茶、閱讀或者散步的時候,就能完成一次高質量的“胎教互動”。這種將科學性、藝術性和實用性完美融閤的敘事手法,讓我覺得懷孕的過程不再是一種任務,而是一場充滿期待的、充滿美感的探索之旅。它真的讓我開始學會在日常的瑣碎中,去捕捉那些能滋養新生命的細微美好。
評分我得說,這本書的排版簡直是為我這種“時間碎片化”的現代孕婦量身定製的。我平時工作忙,碎片時間居多,以前看的那些育兒書動輒就是一大章一大節的理論轟炸,讓人望而生畏。但《鳳凰生活》不同,它把每一天的內容切分得極其精煉,主題明確,閱讀起來毫無壓力。我經常是在午休的間隙,或者通勤的路上,就能輕鬆消化掉今天的“一頁功課”。更妙的是,它不隻是給你一個知識點,後麵緊跟著的往往是一個小小的“行動建議”或“冥想引導”。比如,某天它可能讓你專注感受一次胎動,並用一個簡單的詞語來形容那種感覺,這比那些要求復雜操作的胎教法要親切得多。這種高密度的信息輸入和低門檻的實踐要求,讓我在忙碌之餘,依然能保持一種持續的、穩定的育兒準備狀態,而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評分從內容深度上來說,這本書的選材非常廣博,它沒有局限於傳統的文化框架,而是巧妙地融入瞭許多跨學科的元素。我注意到書中穿插瞭一些關於自然界節律、色彩心理學乃至簡易音樂理論的探討,這些內容對於一個追求全人教育的傢長來說,簡直是寶藏。例如,它會引導我們思考,為什麼某種特定的鏇律模式更容易讓胎兒感到平靜,這種引導不是枯燥的樂理分析,而是結閤瞭母體心跳頻率的感性闡述。這種多維度的知識滲透,極大地拓寬瞭我的視野,讓我不再將胎教局限在“播放古典音樂”這麼簡單。它讓我意識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都可以成為對孩子有益的輸入,這極大地激發瞭我探索更多生活美學的熱情。
評分這本書最讓我感到驚艷的是,它似乎真的能捕捉到孕期女性那種復雜而微妙的情緒波動。很多育兒書都集中在營養和生理健康上,但真正影響胎教質量的,往往是母親的心情。這本書在處理情緒引導上顯得異常細膩和高明。它沒有用“你必須放鬆”這種命令式的語氣,而是通過一些意象化的描述,比如“讓思緒像溪水一樣緩緩流淌”,或者“想象你的呼吸連接著遠方的山巒”,來引導你進行深層的自我對話和情緒梳理。我發現,當我按照書中的指引進行簡短的自我對話後,那種無名的焦慮感真的會消退不少。這不僅僅是一本關於胎兒的書,更像是為準媽媽準備的一份心理調適指南,它教會我如何先照顧好自己,纔能更好地孕育一個健康快樂的寶寶。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