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著名中醫養生專傢楊力為新手媽媽們精心編寫的坐月子指南,旨在幫助新手媽媽們科學坐月子,拔除老病根,養齣好體質,健康一輩子。書中解答瞭月子期新手媽媽們關心的問題,例如,如何在月子期間調理好身體;如何解奶水不足、漲奶問題;如何喂養和護理新生兒等。另外,本書還對順産和剖宮産媽媽不同的護理方式、哺乳和非哺乳媽媽的不同飲食方案以及新生兒的母乳喂養、人工喂養和混閤喂養的不同方案有詳細闡釋和指導,是一本操作性極強的坐月子指導書。
楊力,著名中醫養生學傢,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美國國際醫藥大學客座教授。楊力教授行醫50餘年,進行瞭上韆場健康公益講座,深受老百姓的喜愛。齣版著作有《楊力養生23講》《楊力談中年養生》《楊力談老年養生》等。
目 錄
第一章
做好準備,分娩更順利
心理不緊張,分娩纔不痛…002
宮縮纔會引起疼痛…005
準備一個超全待産包…007
選擇閤適的坐月子房間…010
瞭解剖宮産及其他分娩方式…011
第二章
月子護理秘籍
産後24小時的特彆護理…016
護理側切傷口…019
産後痔瘡的原因與預防…020
齣院當天需要注意的事項…022
新媽媽的衣著與個人衛生…022
晾洗衣物的講究…024
新媽媽産後用腰帶的注意事項…025
産後洗澡的注意事項…026
月子裏洗頭的注意事項…027
産後洗臉用溫水…028
産後刷牙有講究…028
每晚用熱水洗腳…029
生活細節與日常護理…030
多種睡姿交替,有利於産後康復…031
不要讓寶寶總在新媽媽身邊…031
乳房脹痛要及時采取緩解措施…032
産後不要立即戴隱形眼鏡…033
良好的生活習慣淡化妊娠紋…033
産後心理減壓法…034
産後42天要進行健康檢查 …035
剖宮産媽媽的護理…037
特殊媽媽的護理細節…039
産後24小時的特彆護理
新媽媽在分娩後身體會有著不小的變化,在産後的24小時,需要隨時關注身體情況,做好護理工作。那麼分娩後24小時需注意哪些事項呢?
新媽媽不要馬上熟睡
終於熬過瞭分娩這一關,新媽媽看到自己可愛的寶寶,覺得身上的負擔一下子放下瞭。分娩後隨之而來強烈的疲憊感,讓新媽媽隻想痛痛快快地睡上一覺,但是一般醫生會建議,分娩之後不宜馬上熟睡,應當采取半坐半臥的方式閉目養神。可以用手掌揉按臍部、上腹部、小腹等部位,有利於減輕産後齣血和産後腹痛,以促進子宮恢復。新媽媽閉目數小時可以有效消除疲勞、緩解緊張情緒。
觀察齣血量
一般産婦在分娩後兩小時內最容易發生産後齣血,排齣的是子宮裏未排淨的餘血、黏液和其他組織。如果齣血量大則可能導緻休剋、彌漫性血管內凝血,甚至死亡,因此防止産後齣血是産婦第一天最需要注意的問題,不管再疲乏、再虛弱,也要觀察自己的齣血量,如齣血量較多,或陰道排齣組織物時,應及時告知醫生,及時處理。
及時排尿
在分娩過程中,胎頭下降會壓迫膀胱、尿道,使得膀胱麻痹以及産後腹壁肌肉鬆弛,從而導緻排不齣尿。而膀胱過度充盈會影響子宮的收縮,也會導緻産後齣血。此外,由於産程中失血,以及進食過少也會導緻體液丟失,因此要注意多喝水補液。一般來說,媽媽在順産後4~6小時內就可以自己小便瞭,但是由於外陰創傷,媽媽懼怕疼痛而不敢用力排尿,極易導緻尿瀦留。一旦發生瞭尿瀦留或尿不徹底,則可能讓細菌侵入,引發尿路感染。所以要多喝水,盡快促使排尿。另外用溫水衝洗外陰或是用開水熏下身,讓水汽充分熏到會陰部,或者是在下腹正中放熱水袋刺激膀胱收縮。這些方法都可以促進膀胱肌肉的收縮,有利於排尿。
定時量體溫
由於過度疲勞,産後可能會引起發燒,但在休息緩解以後,體溫都會恢復正常。也有個彆的媽媽因乳脹會引起發燒,一般來說,隨著乳汁排齣,體溫就會下降。如果在乳汁排齣後仍不退燒,就可能是彆的原因瞭。産後發燒也有可能是産褥感染等引起,因此,新媽媽在産後一定要養成定時量體溫的好習慣,注意觀察自己的體溫,多喝水,注意攝入營養,如果齣現高燒連續不退情況,要及時找醫生診斷治療。
及時補水
由於分娩時媽媽體內流失瞭很多水分,因此媽媽在産後要多喝水,補充一些富含膳食縴維的新鮮蔬菜和水果,不僅增加維生素的攝入,而且可以及時補水,促進及時排尿和防止便秘。適當飲用一些湯水類的食物,對下奶也是很有幫助的。
關注初乳
當寶寶臍帶處理好後,媽媽就可以嘗試讓新生兒吸吮乳頭瞭。雖然剛剛生完孩子,可能沒有什麼乳汁分泌,但一定要讓孩子不斷吸吮,因為盡早讓寶寶接觸乳頭,可以促進乳汁分泌。剛開始時隻有少量黏稠、略帶黃色的乳汁,這是很珍貴的初乳,含有大量的抗體,從而保護嬰兒免受細菌的侵害,所以這個時候應盡可能地給嬰兒喂初乳。哺乳的行為會刺激大腦,增加乳汁的分泌,慢慢就可以建立正常的泌乳反射,分泌齣足夠的乳汁供給寶寶瞭。媽媽也可以多吃一些增加乳汁分泌的食
物,如煲豬蹄、魚湯等。
這本育兒寶典簡直是新媽媽的救星!我懷孕的時候,周圍的長輩們七嘴八舌地給我灌輸各種“經驗之談”,什麼該吃什麼不該吃,月子裏要受多少委屈,聽得我心裏七上八下,生怕自己做得不夠好,落下病根。這本書的齣現,簡直就是撥開迷霧的一束光。它沒有那些玄而又玄的傳統說法,而是用非常科學、理性的角度來分析産後恢復的各個階段。我特彆喜歡它對“坐月子”這個概念的重新解讀,不再是單純的“忍耐”,而是科學調養和身心恢復的黃金時期。書裏詳細講解瞭不同體質的媽媽在産後如何進行個性化的營養補充,這一點對我幫助特彆大,因為我本來就有點貧血,書裏推薦的食譜和食材搭配,既保證瞭氣血恢復,又不會過於滋膩上火。光是關於産後情緒管理的章節,就讓我受益匪淺,它坦誠地描述瞭新手媽媽可能遇到的各種情緒波動,並提供瞭切實可行的方法來應對“産後抑鬱”的初期跡象。讀完之後,我對即將到來的月子期充滿瞭信心,不再是盲目恐懼,而是帶著一份科學的準備去迎接新生活。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親切、實在,讀起來就像鄰傢有經驗的大姐姐在跟你拉傢常,一點也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說教感,這點我非常欣賞。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設計也值得稱贊,閱讀體驗非常舒服。我是一個非常注重細節的人,如果一本書看起來密密麻麻、重點不突齣,我很容易就放棄瞭。這本書采用瞭大量的對比錶格和清晰的小標題,非常適閤在精力有限的月子期間快速查找信息。舉個例子,當寶寶哭鬧不止,我急需知道是餓瞭還是脹氣的時候,我能迅速翻到相應的章節,對照癥狀描述,做齣快速判斷。它對於新生兒護理的一些常見誤區也有非常直接的糾正,比如關於拍嗝、換尿布的衛生標準,都給齣瞭非常具體的操作步驟,連我這個新手爸爸看瞭都能立刻上手。更讓我感到貼心的是,它還專門開闢瞭一塊內容,討論“如何與傢人有效溝通坐月子的方式”。這部分內容太重要瞭,因為它深刻地理解到,産後恢復不僅僅是媽媽一個人的事,更是傢庭協作的結果。書中提供的溝通模闆和解釋說辭,幫助我巧妙地化解瞭與祖輩在育兒觀念上的摩擦,維護瞭傢庭和睦,這簡直是無價之寶。
評分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的“前瞻性”。它不僅僅關注眼前的坐月子階段,更是將目光放到瞭未來一到三年的身體修復軌跡上。作者非常明確地指齣,月子沒坐好,可能在幾年後纔會顯現齣問題,比如關節疼痛、慢性疲勞等。這種長遠的視角,極大地提升瞭我對自己産後調養的重視程度。它提供瞭一套完整的“月子後過渡期”方案,詳細說明瞭從“坐月子”到“恢復正常生活”之間如何平穩過渡,避免瞭很多人在月子結束後突然放鬆警惕而導緻的二次損傷。比如,它建議的初期輕度運動計劃,非常溫和且循序漸進,讓人感覺完全沒有壓力。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是在進行一個為期一個月的“任務”,而是在開啓一個為期數年的“自我健康投資”計劃。這種宏觀的指導,比單純教你如何煮紅糖水要高明得多,它培養的是一種長期的健康意識。
評分我必須強調這本書在“心理建設”上的獨到之處。很多育兒書都在講身體的恢復,但鮮少有書籍能如此細膩地捕捉到,一個女人從“個體”轉變為“母親”時所經曆的身份認同的巨大轉變。書中關於“接納不完美的自己”的章節,讓我如釋重負。它承認瞭新手媽媽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允許我們犯錯,允許我們有疲憊和沮喪的時刻。這種接納的態度,比任何營養建議都更能安撫人心。它用一種非常人性化的方式告訴我們:照顧好自己,纔是照顧好寶寶的前提。我曾經因為寶寶夜醒而焦慮到崩潰,但在書中找到瞭關於“睡眠倒退”的科學解釋,這讓我明白瞭這不是我教養不力,而是一個正常的生理階段。這種知識的力量,轉化成瞭巨大的心理韌性。總而言之,這本書不僅是一本實用的操作手冊,更是一劑溫柔而堅定的心理強心針,讓我能夠以更平和、更自信的心態迎接為人母的挑戰。
評分坦白說,我一開始抱著將信將疑的態度翻開瞭這本書,畢竟市麵上關於“月子”的書籍多如牛毛,大多都是老生常談,翻幾頁就想扔一邊。但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超齣瞭我的預期。它不僅僅停留在“吃什麼、穿什麼”的錶麵,而是深入探討瞭産後身體機能的恢復,比如盆底肌的自我修復訓練,以及如何科學地循序漸進地恢復核心力量。我之前一直擔心自己順産後恢復不好,會影響到以後的生活質量,這本書裏的圖文並茂的康復指導,讓我找到瞭清晰的路徑。特彆是它對“捂汗”這種傳統做法的科學剖析,讓我明白瞭過度保暖對身體的潛在危害,從而得以在炎熱的夏天,既能兼顧恢復,又不至於把自己弄得中暑虛脫。作者的論述邏輯清晰,引用瞭大量的現代醫學觀點,使得整本書的權威性大大增強。對於我這種追求效率和科學實證的年輕媽媽來說,這本書簡直是我的“月子聖經”。它告訴我們,科學坐月子不是要放棄舒適,而是要用更聰明的方式去嗬護身體,讓恢復事半功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