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典藏:尚书

国学典藏:尚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黄曙辉 校,曾运乾 注
图书标签:
  • 国学
  • 尚书
  • 经典
  • 历史
  • 文化
  • 文献
  • 古籍
  • 中国传统文化
  • 儒家经典
  • 先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2578474
版次:1
商品编码:11842607
包装:精装
丛书名: 国学典藏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5-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64
字数:224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国学典藏:尚书》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汇编,分为虞、夏、商、周四书,内容大致可分为三类:关于尧、舜、禹、皋陶、启等人的远古历史传说;关于周朝建国初年的重要文献,尤其重点反映了周公旦的活动;一些零散孤立的档案。它内容博大精深,文字却佶屈聱牙。
  《国学典藏:尚书》加入曾运乾《尚书正读》的内容。

目录

前言/黄曙辉

卷一
虞夏书
尧典 舜典
汩作 九共九篇 槁饫
大禹谟 皋陶谟 益稷

卷二
禹贡
甘誓
五子之歌
胤征
商书
帝告 厘沃
汤征
汝鸠 汝方

卷三
汤誓
夏社 疑至 臣扈
典宝
仲虺之诰
汤诰
明居
伊训 肆命 徂后
太甲三篇
咸有一德
沃丁
咸义四篇
仲丁
河宜甲
祖乙
盘庚上
盘庚中
盘庚下
说命三篇
高宗肜日 高宗之训
西伯戡黎
微子
周书
泰誓三篇
牧誓
武成
洪范
分器
旅獒
旅巢命
金滕

卷四
大诰
微子之命
归禾
嘉禾
康诰
酒诰
梓材

卷五
召诰
洛诰
多士
无逸
君爽
成王政
将蒲姑
多方

卷六
立政
周官
贿肃慎之命
毫姑
君陈
顾命 康王之诰
毕命
君牙
同命
吕刑
文侯之命
费誓
秦誓

附录
曾星笠《尚书正读》序杨树达

精彩书摘

  《国学典藏:尚书》:
  平,当为采。《周官·冯相氏》注引作“辨”。辨秩,辨别秩序也。东作,陈寿祺《左海文集》云:“作,始也。日春行东陆,立春春分,月从青道,出黄道东,故经日‘辨秩东作’,言日月之行于是始,羲仲辨次之也。西成,成训平也。日秋行西陆,立秋秋分,月从白道,出黄道西,故经日‘辨秩西成’,言日月之行于是得正而平,辨次之也。是时日夜分,气候适平也。又日春在奎,而月圆于角。角者,东官维首之星也。日秋在角,而月圆于奎。奎者,西宫维首之星也。亦东始西平之义,步日以月,此二者春秋致月之事也。”按陈氏以“平秩东作”及“平秩西成”为春秋致月之事,实发前人所未发。盖前人于“东作”、“南讹”、“西成”、“朔易”四者,均就农事泛言,按之历法及文例,均有未合。考日躔月离,同为步天家所重。春分宾日,秋分饯日,既以表景测日躔之进退,而于月离竟不之及,岂足以知合朔之迟速及交食之时刻?一也。上文命羲和历象日月星辰,是言总测四者,乃能敬授民时。此文宾日饯日推求日躔之进退,敬致推求日躔之发敛,是历象日行也。星鸟、星火、星虐、星昴,考验漏刻中星,以定启闭分至,是历象星辰也。若遗月不测,四缺其一,乌足以瞻天象之全?二也。又本文文例整齐,由天象而人事,由人事而物候,皆先言推步,后言征验。若“东作”、“南讹”、“西成”、“朔易”皆言农事,而“南讹”之下又言“敬致”,则文气隔阂为不辞矣。三也。故陈氏言“东作”、“西成”为春秋致月之法,毫无可疑。惟其所释阔略,尚未足以阐明经旨。考一行《大衍历议》引刘向《洪范五行传》云:“日有中道,月有九行。”中道,谓黄道也。九行者,青道二,出黄道东。赤道二,出黄道南。白道二,出黄道西。黑道二,出黄道北。立春春分,月东从青道。立夏夏至,月南从赤道。立秋秋分,月西从白道。立冬冬至,月北从黑道。月不行黄道。谓之九道。月之出入,必循黄道内外也。所谓黄道即日道,斜落于赤道而与赤道交于春秋分处。所谓白道、赤道、青道、黑道皆月道,又斜交于黄道。其交点逐时东移。交周分为四象,有正交,有中交。正交者,交之始也。中交者,交之终也。又有半交当两交之中,与黄道相去六度。
  ……

前言/序言


国学典藏:尚书 篇目概述 《尚书》,中国最早的史书,一部汇集了中国上古时期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重要文献的典籍。它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思想深度和语言魅力,在中国文化长河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尚书》的成书年代跨度很大,从传说中的尧、舜时代一直到春秋时期的秦穆公,收录了大量帝王、诸侯、大臣的训诫、誓言、征讨、奏疏等,展现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道德伦理的构建以及人民生活的缩影。 《尚书》的篇目结构复杂,历代学者的整理和注释也各不相同。现存的《尚书》主要以《古文尚书》和《今文尚书》两种版本流传,其中《古文尚书》经宋代梅赜献书,经学界长期争议其真伪,但其内容依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今文尚书》则相对更为可靠,是研究早期中国历史与思想的重要依据。 主要内容解析 《尚书》的内容丰富,其重要篇目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进程。 《尧典》与《舜典》: 这两篇被认为是《尚书》的开篇之作,记录了传说中的尧和舜两位圣明君主的治国理念与德行。《尧典》详细记载了尧如何禅位于舜,如何选贤任能,如何制定历法,以及如何应对洪水等重大事件。其核心在于强调“明德保民”,强调君主以德服人,以民为本的政治哲学。《舜典》则进一步阐述了舜的治国之道,他如何考察四方,如何任用贤臣,如何整治民事,以及他晚年如何选择继承人。这两篇文献不仅是政治史的珍贵资料,更是儒家“德治”思想的源头,对后世政治伦理产生了深远影响。 《甘誓》、《汤誓》、《盘庚》等: 这些篇目记录了夏、商、周三代早期君主的誓言和迁都的诏令。《甘誓》是夏启征伐有扈氏的誓师词,强调“时日曷竞,朕乃敢严”的军事决心,反映了夏代早期的军事制度和征伐理念。《汤誓》是商汤征伐夏桀时的誓词,提出了“民不畏死,奈何以惧”的口号,显示了商汤推翻夏桀的合理性,以及他“民惟命”的政治思想。《盘庚》则记载了商王盘庚三次迁都的决心和理由,强调“尔其临下,敬乃百辟”,展现了商代统治者在面对困难时的政治魄力和决策能力。这些篇目生动地描绘了早期王朝的政治动荡、军事斗争以及统治者的治国策略。 《周书》中的重要篇章: 《周书》是《尚书》中篇目最多、内容最丰富的部分,记载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历史。《牧誓》是周武王伐纣前的誓词,揭示了商纣王的残暴和周朝伐纣的正义性,也体现了周朝“敬德保民”的立国思想。《洪范》是周朝大臣箕子向商纣王讲述的治国大法,提出了“五行”、“九畴”等哲学概念,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奠基之作,对后世的宇宙观、政治观产生了巨大影响。《召诰》、《洛诰》、《多士》等篇目则记录了周公辅佐周成王的初期统治,强调“明德慎罚”,确立了周朝的政治制度和礼乐文化,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基础。《无逸》是周公的训诫,告诫周朝君主不可骄奢淫逸,要勤于政事,体恤民情,是古代统治者“戒奢从简”的经典篇章。《康诰》、《酒诰》、《梓材》等,展现了周公对周朝统治者进行思想教育和制度建设的努力。 《金縢》: 这篇记载了周公在周武王去世后,为了稳定局势,承受了“金縢之命”,并且在周公病重时,周王和大臣们祷告“公旦不旦,我则公旦”,最终周公病愈,而“金縢”的事件也得以了结。这篇记载了周公的忠诚和对王室的贡献,也反映了当时对鬼神的敬畏和祈祷的习俗。 《周官》、《君陈》、《蔡仲之命》等: 这些篇目反映了周朝时期官制的建立和官员的任免。《周官》虽然内容争议较大,但其所体现的官僚体系和职能划分,对后世官制产生了重要影响。《君陈》是周公对君陈的训诫,强调官员的责任和道德操守。《蔡仲之命》则体现了周朝对诸侯国的管理和任用。 《春秋》之前的篇目: 《尚书》的篇目一直延续到春秋时期,例如《秦誓》,是秦穆公征伐晋国时的誓师词,虽然篇幅不长,但代表了春秋时期诸侯国的政治格局和军事策略。 历史意义与文化价值 《尚书》的价值体现在多个层面: 史学价值: 作为中国最早的史书,《尚书》为我们提供了研究上古历史、政治制度、社会结构、军事活动、经济状况以及文化风貌的宝贵材料。它以史实为基础,记录了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是了解中国古代文明演进的重要窗口。 政治思想价值: 《尚书》中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思想,如“德治”、“民本”、“敬天保民”、“明德慎罚”等,这些思想不仅影响了中国古代的政治实践,也塑造了中国政治文化的独特基因。它所倡导的君主应以德服人、关心民生的理念,对后世历代统治者都产生了深刻的启示。 哲学思想价值: 《洪范》等篇目提出的“五行”、“九畴”等概念,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的宇宙论、认识论、伦理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展现了中国古代先哲对世界运行规律和人类社会秩序的初步探索。 文学价值: 《尚书》的语言古朴典雅,具有独特的魅力。其叙事清晰,论证有力,许多篇目以简洁而富有力量的语言,传达深刻的思想和情感,成为后世文风的重要典范。 伦理道德价值: 《尚书》中对君臣之道、父子之道、兄弟之道等伦理关系的阐述,以及对忠诚、孝敬、仁爱、信义等道德品质的强调,构成了中国传统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观念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研究与传承 《尚书》自成书以来,历代学者对其进行研究、注释和整理,形成了丰富的“尚学”。从汉代的伏生、孔安国,到宋代的朱熹,再到清代的阎若璩、戴震,一代代学者在理解和阐释《尚书》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对《尚书》的研究,不仅是对古代文献的解读,更是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和历史的深入探索。 结语 《尚书》是一部承载着中华民族古老智慧的经典著作。它不仅是一部史书,更是一部政治哲学、思想文化和伦理道德的百科全书。通过阅读《尚书》,我们可以穿越时空的阻隔,聆听先贤的教诲,感受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从中汲取治国理政、修身立德的宝贵启示。它如同一面古老的镜子,映照出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也为我们理解当下、启迪未来提供了不竭的智慧源泉。

用户评价

评分

自从收到了这套“国学典藏”的《尚书》,我感觉自己的读书生活仿佛被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古老力量。作为一名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略有研究的业余爱好者,我对《尚书》的价值一直深信不疑,但一直苦于没有一本真正能够引导我深入其中、并让我感受到其魅力所在的好书。这套《尚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的内容组织非常合理,从序言到正文,再到后面的附录和解读,层层递进,非常适合我这样的读者。我特别欣赏其中关于“敬天保民”、“明德慎罚”等政治理念的阐释,这些观念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能感受到古代君王们在面对国家大事时的郑重其事,以及他们对于如何才能长久统治的深切焦虑。那些篇章中记录的朝会、策命、誓言,都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现场感。我曾多次在阅读时停下来,想象着那些场景,思考着古人的智慧与现代社会的差异与共通之处。这套书的翻译和注释也做得十分到位,使得原本晦涩的古文变得相对易懂,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让我能够更专注于思想的理解,而非字词的考辨。它不仅是一部历史文献,更是一本蕴含着政治智慧和人生哲理的宝典。

评分

我对这套“国学典藏”系列的《尚书》的体验,可以用“拨云见日”来形容。在我看来,《尚书》是中华文明的基石之一,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其古奥的文风和深邃的思想,常常让普通读者望而却步。然而,这套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在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尚书》的原汁原味,同时又辅以细致入微的注释和精炼的导读,让原本枯燥的文字变得生动起来。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重要概念的解释,比如“天命靡常”、“民惟命在德”等,这些概念的提出,不仅展现了古代统治者对自身权力的审慎态度,也反映了他们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陷入沉思,思考这些古老的智慧与当今社会的联系。这套书的装帧和纸张也相当不错,作为一本可以反复阅读的经典,它的品质感让我非常满意。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见中华文明最核心的精神,也让我对中国古代的政治伦理和哲学思想有了更系统、更深入的理解。

评分

《尚书》这套“国学典藏”版的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走进了一个古老的宝库,里面珍藏着无数闪耀着智慧光芒的宝石。我并非科班出身,对国学也只是抱着一份好奇和敬畏之心去探索。起初拿到这本书,我有些担心自己会看不懂,但事实证明我的顾虑是多余的。这套书的编排设计非常人性化,无论是字体的选择,还是篇章的划分,都让人感觉十分舒适。最让我惊喜的是,它提供了非常详尽的注释和白话翻译,这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不再需要频繁地翻阅字典或者查阅其他资料,可以更流畅地进入《尚书》的世界。通过阅读,我逐渐领略到了古代先贤们对于治国理政的独到见解,那些关于“五服”、“四海”、“礼乐”的描述,让我对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理念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我也被那些关于君臣对话、臣子进谏的篇章所打动,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权力制衡的智慧,以及对臣子忠诚与勇气的赞扬。每一次阅读,都像是在与一位智慧的长者对话,让我受益匪浅,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的体会。

评分

拿到这套“国学典藏”的《尚书》,我的第一感觉是它带来的那种沉甸甸的学术分量和历史厚重感。作为一名对中国古代史和政治学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我深知《尚书》在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思想文化方面的核心价值。这套书的设计非常精美,封面选材考究,书页的质感也很好,拿在手里就有一种对经典的尊重感。更重要的是,它在内容编排上非常讲究。我特别欣赏其中对于不同篇章的详细介绍和背景考据,这有助于我更好地理解每一段史料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其内在的含义。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那些遥远的朝代,亲眼目睹着那些帝王将相的决策,感受着他们所处的政治环境。书中对于“明罚教令”、“劝课农桑”等治国理念的详细阐述,让我对古代的治理智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它不仅仅是一部文献集,更像是一部古代中国的政治百科全书,为我提供了一个了解那个时代、那个社会运转方式的独特视角。这套书的出版,无疑为我们这些想要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读者提供了一个极佳的阅读选择。

评分

这套“国学典藏”系列的《尚书》真是一份厚重而迷人的礼物。我一直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哲学和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而《尚书》无疑是这一切的源头之一。拿到这套书,首先被它的装帧深深吸引,古朴典雅,散发着一种穿越时空的文化气息,仿佛捧着的是一块承载了千年智慧的玉璧。翻开书页,里面的排版设计也很用心,字体清晰,注释详尽,这对于我这样并非专业的国学爱好者来说,实在是太友好了。我尤其喜欢那些细致的考证和解读,它们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理解那些古老文本的大门。阅读《尚书》的过程,与其说是知识的汲取,不如说是一种精神的洗礼。它让我看到了先贤们治理国家的宏大视野,体察民情的细致入微,以及他们对道德伦理的深刻思考。那些关于“德”与“刑”的论述,关于“天命”的变迁,都引发了我对于权力、责任以及治乱循环的深层反思。虽然偶尔会遇到一些难解的词句,但配合着后面的注释和导读,总能拨开迷雾,体会到字里行间的深意。总而言之,这套《尚书》不仅仅是一本学术著作,更是一次与中华文明对话的绝佳机会,它让我在浮躁的现代社会找到了片刻的宁静与智慧的滋养。

评分

经常网购,总有大量的包裹收,感觉写评语花掉了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在一段时间里,我总是不去评价或者随便写写!但是,有点对不住那些辛苦工作的卖家客服、仓管、老板。于是我写下了一小段话,给我觉得能拿到我五星好评的卖家的宝贝评价里面以示感谢和尊敬!首先,宝贝是性价比很高的,我每次都会先试用再评价的,虽然宝贝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在同等的价位里面绝对是表现最棒的。京东的配送绝对是一流的,送货速度快,配送员服务态度好,每样东西都是送货上门。希望京东能再接再厉,做得更大更强,提供更多更好的东西给大家。为京东的商品和服务点赞

评分

现在买东西都不用点付款了么?估计想买这本书的好多都是为了这篇文章 不谢

评分

还行吧,全文言文的哦,纸张尚可,就是中间有十几页没切开,不过没什么影响!

评分

放上最喜欢的伯夷列传。就是这次下单到收货时间太久,大概15天,因为有些书一直没货,最后实在等不起,让分批出货了。

评分

《国学典藏:词综》共收唐、五代、宋、金、元作者六百余家,词作二千二百余首,一些不知名的作者、作品也借此得以汇集留存。其规模之宏大,搜罗之繁富,考订之精审。超过先前任何一种选本。其编选宗旨,一出于清醇雅正,一扫明季纤艳浮靡的词风。  《国学典藏:词综》共收唐、五代、宋、金、元作者六百余家,词作二千二百余首,一些不知名的作者、作品也借此得以汇集留存。其规模之宏大,搜罗之繁富,考订之精审。超过先前任何一种选本。其编选宗旨,一出于清醇雅正,一扫明季纤艳浮靡的词风。

评分

这套书买了几本了,总体还可以。上古还是值得购买的。

评分

做活动买的。包装完好,值得收藏。

评分

书非常好,印刷也可以,也很喜欢在京东买,主要是京东的快递很快,解决了书到慢,等待的心情会很复杂。因此喜欢在京东上买,书不好还有售后服务,很贴心。所以在买书时一般都选择京东,活动多。

评分

现在买东西都不用点付款了么?估计想买这本书的好多都是为了这篇文章 不谢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