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适合热爱旅游人像摄影的爱好者参考阅读。 贝蓝品与我们重温仙本那,述说他拍摄过的每一个篇章,感动过的每一个场景,畅谈旅游人像摄影这个话题。
书中没有故弄玄虚的晦涩,也没有博大高深的理论,当然也不自成体系,都是些简单实用的方法技巧、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和心得体会。
内容简介
历时5年时间,20个岛屿,仙本那的蓝天碧海、童真童趣在贝蓝品老师的摄影镜头中完美呈现。
使用4部相机、6个镜头,记录下的影像或纯真自然,或困苦辛酸,或浪漫唯美,你读懂了多少?
备受推崇的贝蓝品老师与我们重温仙本那,述说他拍摄过的每一个篇章、感动过的每一个场景,畅谈旅游人像摄影这个话题。
《那本仙境解读旅游人像摄影(精装版)(全彩)》适合热爱旅游人像摄影的爱好者参考阅读。
作者简介
刘伟民,网名“贝蓝品”,中国摄影网总版主,佳能(中国)摄影大篷车“名师讲堂”讲师,太平洋摄影部落人像版主,布兰卡摄影网人像版主。擅长环境人像和旅游摄影,用旅游去亲身感受自然之美,用摄影去尽情表现生活之美,用网络去广泛传播艺术之美。
摄影题材以唯美风格的环境人像为主,手法大气又细腻,作品充满浪漫温情。他对影像纯粹而执着的追求打动了无数摄影人,作品雅俗共赏,带领人们去见证旅途的奇异美丽,遨游精神与情感的远方。
享有相当高的网络知名度,个人摄影博客点击访问量超过了8000万。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意境与内涵是摄影作品的灵魂,它不是职业摄影家的专利,摄影无专业和业余之分, 但作品有优劣、高下之分。贝蓝品是一位狂热的摄影爱好者,或许常人不一定关注他本人的职业,正因为他的职业反差,让他选择了追求美的精神世界,赖以表达和倾泻他的个人情感,这种爆发力鲜为人知。十年来他专注于人像摄影和旅游摄影,成名于网络,用旅游去亲身感受自然之美,用摄影去尽情表现生活之美,用网络去广泛传播艺术之美。作品以唯美风格演绎自然环境人像,成为中国网络摄影界的“人气之王”,博客点击访问量已经超过了8000万。他的影像纯粹而意境深远,打动过无数的观众,带领人们去遨游精神与情感的远方。
——美国摄影学会中国区首席国际代表
美国摄影学会(中国)PSA China 主席
邓大端
从不同的角度和维度,贝蓝品先生用摄影诠释了一个丰满、真实、有血有肉的仙本那。在这里,仙本那不是故事,也不是传说,而是摄影师用心灵去真实感受的他乡!虽然他乡不是故乡,却依然能够从其拍摄的影像里窥见他对于这块土地的热爱和赤诚!
现在当越来越多的人拿起相机拍摄自然人文的时候,影像的类型也层出不穷、千变万化。而在众多的摄影人当中,依然会有这样的一些人,坚持追逐心灵中的大美,他们始终把镜头对准触动内心情感的画面,用独特的视角诠释属于自己的私密芬芳!贝蓝品先生的《那本仙境 解读旅游人像摄影》便带给我这样的感受!
——知名作家 释藤
目录
PART1 旅游人像摄影器材篇0 0 1
相机和镜头002
闪光灯004
滤镜010
辅助设备012
PART 2 旅游人像创作的技术与艺术0 1 5
天真的心 【极乐篇】之1 荡秋千017
天真的心 【极乐篇】之2 童年游戏023
天真的心 【极乐篇】之3 爬椰树039
怜悯的心 【苦难篇】之1 海上木屋049
怜悯的心 【苦难篇】之2 家徒四壁062
怜悯的心 【苦难篇】之3 天生天养076
纯真的心 【希望篇】之1 独木舟088
纯真的心 【希望篇】之2 云之彼岸104
纯真的心 【希望篇】之3 一帆风顺117
海阔天空 【激情篇】之1 高空跳水123
海阔天空 【激情篇】之2 鱼跃龙门134
海阔天空 【激情篇】之3 我心飞扬147
星海奇旅 【浪漫篇】之1 摘星少年156
星海奇旅 【浪漫篇】之2 自得其乐165
星海奇旅 【浪漫篇】之3 奇幻漂流174
碧海童谣 【故事篇】之1 两小无猜181
碧海童谣 【故事篇】之2 梦回远乡196
海洋之子 【水下篇】204
黑白世界 【红外篇】211
那本仙境 【手机篇】222
PART 3 海景人像照片后期调色技巧 2 2 9
PART 4 仙本那拍摄取景地点推荐2 3 5
仙本那周围的岛屿236
仙本那地区自助游攻略237
关于安全问题239
旅行物品准备240
PART 5 专访2 4 1
2011 年布兰卡摄影网专访242
2012 年POCO 摄影网专访246
后记256
前言/序言
意境与内涵是摄影作品的灵魂,它不是职业摄影家的专利,摄影无专业和业余之分,但作品有优劣、高下之分。贝蓝品是一位纯业余的摄影爱好者,或许常人不一定关注他本人的职业,正因为他的职业反差,让他选择了追求美的精神世界,赖以表达和倾泻他的个人情感,这种爆发力鲜为人知。十年来他专注于人像摄影和旅游摄影,成名于网络,用旅游去亲身感受自然之美,用摄影去尽情表现生活之美,用网络去广泛传播艺术之美。作品以唯美风格演绎自然环境人像,成为中国网络摄影界的“人气之王”,博客点击访问量已经超过了8000万。他的影像纯粹而意境深远,打动过无数的观众,带领人们去遨游精神与情感的远方。
我和贝蓝品是多年的朋友,每次品味贝蓝品的摄影作品都能使我心灵颤动。我对贝蓝品说:你是为沙龙摄影而生的,你的一生属于沙龙摄影(他虽然在体制内从事刑事技术工作,但摄影给了他无限的激情和热忱)。他的摄影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雪域高原、江南古镇、田间小径……无论是伫立在雨中的佳人倩影、轻抚神山雪地的藏族姑娘、江边提篮翘望的村姑,还是东南亚仙本那水域玩耍的孩童,他的摄影作品总会洋溢着一种灵动,总能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意蕴隽永的美吸引广大读者,给人们带来唯美的视觉享受和深深的心灵共鸣。贝蓝品也是性情中人,如今摄影的名声了不得,许多海外的摄影同行都慕名登门,寻访结友,高朋满座,连我定居美国的著名摄影家老朋友回国后也第一时间专程去看望他,叙旧交流,共同描绘心灵的那片艺术世界。
艺术原本来自生活,作品的品位取决于作者的品位,贝蓝品是意境营造的高手。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是情中之景、意中之境,在艺术评论中经常把作品是否有意境作为一个衡量的标准。如果摄影作品脱离了对意境的追求,只停留在技术层面上绝对是淡然无味的。山外青山楼外楼,艺术追求永无止境。这些年来,贝蓝品在摄影的道路上苦苦追寻,坚守着美好的梦想,坚守着那份热情。尽管他本职工作很忙,但忙得更加充实。我们期盼着分享贝蓝品的精神世界,分享他美的经典!
美国摄影学会中国区首席国际代表
美国摄影学会(中国)PSAChina主席
《在那片光影之外:旅行中的人像探索》 序言 当我们背起行囊,踏上陌生的土地,世界在我们眼前缓缓展开。每一座城市,每一处风光,都藏匿着独特的韵味,等待着我们去发现。而在这变幻的风景中,最动人的,莫过于那些鲜活的生命。他们是当地的居民,是旅途的过客,是故事的讲述者。如何用镜头捕捉住他们瞬间的神情,记录下他们与这片土地融为一体的独特气质,便成了旅行人像摄影的魅力所在。 本书并非一本枯燥的技术手册,也不是一份走马观花的景点推介。它更像是一次深入的对话,一场关于如何“看见”与“表达”的探索。我们不会拘泥于器材的参数,也不会纠缠于复杂的后期技巧。这本书的目标是,引领你走进旅行人像摄影的内心世界,让你学会用一种更具人文关怀的视角去观察、去感受、去创作。我们将一起探寻那些触动心灵的瞬间,发掘隐藏在平凡面孔下的不凡故事。 第一章:看见,比拍摄更重要 在按下快门之前,你需要做的,是“看见”。旅行人像摄影的核心,不在于多么华丽的背景,多么复杂的构图,而在于你是否能真正地“看见”你的拍摄对象,看见他们身上的光芒。 融入与观察: 旅途中,我们常常是过客。想要拍出有温度的人像,就必须尝试融入。放慢脚步,放下相机,用眼睛去观察。一个当地人在晨曦中劳作的身影,一个孩子在巷口无忧无虑的笑容,一位老人凝视远方的眼神……这些都是极具生命力的瞬间。学会观察他们的生活习惯、神情姿态,了解他们所处的环境,才能找到真正能打动你的画面。 情绪的捕捉: 人像摄影的精髓在于传递情绪。是喜悦,是忧伤,是坚韧,是好奇?情绪是连接拍摄者与观者的桥梁。在旅行中,捕捉到的情绪往往更加真实、更加纯粹。一个不经意间的微笑,一个充满故事的眼神,一个略显疲惫却依然坚定的表情,都蕴含着强大的情感力量。你需要学会去“读懂”你的拍摄对象,去捕捉那些他们内心最真实的情感流露。 环境的解读: 人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的。一个人的气质,往往与他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在海边,你可以捕捉到海风拂过发丝的自由;在古老的街巷,你可以感受到历史的沉淀;在热闹的市场,你可以发现生活的脉搏。学会将人与环境巧妙地结合,让背景成为叙述故事的一部分,烘托出人物的气质,让画面更具深度和感染力。 第二章:与镜头对话:沟通的艺术 拍摄人像,尤其是旅行中的人像,沟通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你不可能像在影棚里那样,对模特进行细致的指导。你需要用更自然、更真诚的方式与你的拍摄对象建立连接。 真诚的微笑与眼神: 肢体语言是通用的语言。一个友善的微笑,一个充满尊重的眼神,往往能打开对方的心扉。即使语言不通,你也可以通过这些方式表达你的善意和拍摄的意愿。 非语言的引导: 在得到对方同意后,你可以通过手势、表情,甚至简单的肢体语言来引导对方。例如,你可以示意对方看向某个方向,或者模仿一个你希望捕捉到的神态。关键在于,你的引导应该是自然且不具侵犯性的,让对方感觉是在配合你,而不是被你摆布。 故事的分享: 如果有机会,尝试与你的拍摄对象简单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分享你的旅途经历。当对方感受到你的真诚和兴趣时,他们会更愿意放松下来,展现出最真实的一面。一个简单的故事,一句发自内心的赞美,都可能成为打破隔阂的钥匙。 尊重与理解: 并非所有人都愿意被拍摄。尊重他们的选择,理解他们的顾虑。如果对方拒绝,请给予理解,切勿强求。你的尊重,本身就是一种美丽的姿态。 第三章:光影的语言:旅行中的自然光运用 光影是摄影的灵魂。在旅行中,我们很少有专业的灯光设备,因此,学会驾驭自然光,便成了提升人像质感的关键。 黄金时刻的魔法: 日出后和日落前的一小时,是所谓的“黄金时刻”。此时的光线柔和、温暖,带有金黄色的色调,能够赋予人物温暖、梦幻的质感。利用侧光或逆光,可以勾勒出人物的轮廓,营造出迷人的光晕效果。 阴天的温柔: 很多人会认为阴天不利于拍摄,但事实上,阴天的散射光非常柔和,能够均匀地照亮人物面部,避免了强烈的光线带来的硬影和高光。在阴天,你可以更专注于人物的表情和细节,营造出一种宁静、沉静的氛围。 午后阳光的挑战与机遇: 中午的阳光最为强烈,容易产生刺眼的阴影。但如果你能巧妙利用,例如找到合适的遮挡物(如树荫、建筑物的阴影),或者利用人物的侧脸,也能拍出富有戏剧性的光影效果。有时,逆光下的阳光可以穿透发丝,创造出耀眼的光环。 人造光的低语: 旅途中,我们也可能遇到黄昏时的路灯、咖啡馆的暖光。这些低光环境需要你提高感光度,但如果运用得当,同样能营造出独特的光影氛围,为人物增添一份都市的浪漫或宁静。 第四章:构图的诗意:画面的叙事力量 构图,是决定一张照片是否耐看的重要因素。在旅行人像摄影中,构图不仅仅是元素的排列,更是故事的编织。 留白与呼吸感: 不要让画面充斥着太多的元素。适当的留白,能让画面看起来更简洁、更具呼吸感,也能引导观众的视线聚焦在人物身上。 引导线与透视: 利用场景中的线条(如道路、建筑、栏杆)作为引导线,将观众的视线引向人物。利用透视,可以营造出画面的纵深感,让人物更加突出。 景深的变化: 大景深能让人物与环境融为一体,展现出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状态。小景深则能有效地虚化背景,将人物从杂乱的环境中分离出来,突出人物的神情和特点。 三分法与黄金分割: 经典的构图法则,如三分法和黄金分割,能帮助你找到画面中最具视觉冲击力的焦点。将人物放置在画面的交叉点或黄金分割点上,能让画面更具平衡感和美感。 突破常规的视角: 尝试不同的拍摄角度。仰视可以表现人物的雄伟或渺小,俯视可以展现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低角度拍摄,或许能捕捉到孩子好奇的眼神;高角度拍摄,或许能呈现出当地生活的热闹景象。 第五章:细节的力量:刻画人物的灵魂 一张优秀的人像照片,不仅仅在于捕捉到人物的整体形象,更在于那些能够触动人心的细节。 眼神的特写: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捕捉到人物眼神中的光彩,是旅行人像摄影的重中之重。一个深邃的眼神,一个充满希望的目光,一个略带忧郁的神情,都能传递出丰富的情感信息。 手部的语言: 手部动作也同样能讲述故事。劳作的手,抚摸孩子的双手,拿着器物的指尖,都可以成为画面中极具表现力的元素。 衣着与配饰: 服饰和配饰往往能反映一个人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甚至性格特点。它们可以成为画面中的点睛之笔,为人物增添独特的韵味。 环境的呼应: 将人物置于与他们身份、生活相关的环境中。一位渔夫在渔船上,一位街头艺人在他的表演场所,一位老人坐在自家的门前。这种环境的呼应,能极大地增强画面的叙事性。 第六章:故事的讲述:从“拍人”到“讲故事” 旅行人像摄影的最高境界,是将镜头变成一个故事讲述的媒介。 捕捉瞬间的意义: 每一个瞬间都有它独特的意义。可能是一个人在认真地进行手工艺制作,可能是孩子们在游戏中奔跑,可能是当地人在进行一场传统的仪式。你的任务,就是通过你的镜头,去捕捉这个瞬间的“意义”。 系列作品的构建: 如果有机会,可以尝试拍摄一组关于某个特定人群或某个地域的系列作品。通过多角度、多场景的拍摄,你可以更深入地展现人物的生活状态和文化特色,构建一个更完整、更引人入胜的故事。 人文关怀的注入: 摄影是观察世界的一种方式。在拍摄旅行人像时,请保持一颗谦逊和好奇的心。用镜头去关注那些可能被忽视的群体,去展现他们的生活,去传递一份理解和关怀。你的作品,应该能够引发观众的思考,触动他们的情感。 结语 旅行的意义,在于遇见。遇见风景,遇见文化,更遇见那些鲜活的生命。而摄影,则是我们记录这些遇见,并与世界分享这些遇见的方式。希望本书能成为你旅行人像摄影道路上的伙伴,引领你用更细腻的视角,更真诚的心,去捕捉那些触动心灵的瞬间,去讲述那些发生在光影之外的动人故事。愿你的镜头,永远对准真诚,永远充满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