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設計進化論

字體設計進化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劉柏坤 著
圖書標籤:
  • 字體設計
  • 字體曆史
  • 排版
  • 平麵設計
  • 設計理論
  • 字體演變
  • 視覺傳達
  • 設計史
  • 字體文化
  • 字體藝術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人民郵電齣版社
ISBN:9787115419842
版次:1
商品編碼:11919117
品牌:數藝社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5-01
用紙:純質紙
頁數:220
字數:344000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這是一位“較汁”的作者極其用心寫的一本字體設計書。柏坤有著典型的設計師強迫癥,他為瞭得到想要的圖書效果,從正文到封麵,從字形設計、字體選擇、字號大小、字間距離到顔色、用紙、手感等關於圖書的一切細節都細細“盤問”,生怕我做“錯”瞭哪一點。對於這樣的設計師我知道在他眼中永遠都不會有所謂的“完美”,因為他擁有不斷追求細節和“進化”的能力。這本書隻是代錶瞭他現階段能給予讀者的好的東西,希望讀者朋友能體會到他的用心。

內容簡介

  《字體設計進化論》第1章和第2章從基礎的字體設計原則入手,對字體創作流程、字體創意來源、字體結構、筆畫以及分類等逐一進行講解,用簡單的語言和圖例引領讀者瞭解字體設計的理論知識;第3章剖析瞭字體設計的方法與典型字體的設計思路,將理論與實際操作相結閤,幫助讀者理解並掌握基本的字體設計方法與技巧;第4章精選瞭典型的商業字體設計案例,對創作構思、草圖提煉和方案執行等進行全麵解析,此外,還列舉瞭大量的創意字體設計案例,進一步幫助讀者開拓設計思路,提升設計手法;第5章將作者日常積纍的字體設計作品加以整理,風格多樣、有趣,希望能夠激發齣讀者的創作靈感。
  《字體設計進化論》是關於字體設計的參考教程。無論是初學者、字體設計愛好者,還是平麵設計師,這本書都尤為適閤。

作者簡介

  劉柏坤,站酷推薦設計師,站酷高人氣設計師(超過127萬人氣)。現從事設計相關工作,對字體設計尤為喜愛,通過工作的積纍和平日練習,創作齣形式風格多樣的字體設計作品,在站酷網分享的“字體設計進化論”設計文章得到瞭眾多站酷設計師和字體設計愛好者的支持。

精彩書評

  和柏坤認識是在2014年夏天濟南站的站酷網8周年聚會上。在認識柏坤之前,我也曾在網上看到過他不少的字體作品,他的設計作品充滿靈性與活力,也處處流露著各種小情緒和小樂趣,讓人心動,也讓人欣喜。
  尤其是在近這一年多的時間裏,柏坤的設計給我們帶來瞭更多驚喜。而現在用心分享本書的每一頁,無疑會給大傢帶來真實而有效的設計幫助。願讀到此書的朋友,能夠與字體設計結緣,也能體味到字體的樂趣與精彩。
  ——劉兵剋

  在這本書中,柏坤無私地分享瞭他對字體設計的理解以及設計思路,教學內容詳細、全麵而且又接地氣。正如他所言,無論你是初學者還是老道的平麵設計師,都十分適閤啃咬本書當中關於字體設計的精神食糧。
  ——站酷推薦設計師慕歌

  看到這本書時,我不禁感慨,中國漢字文化博大精深,變化多樣而又規製嚴謹,對於字體設計者的要求甚高,因而對於設計若沒有一定係統而且又科學的學習,想成為一個閤格的字體設計者則需要極長的時間,而柏坤這本書的意義正在於此。
  ——巨人網絡高級網站編輯王暉

  字體設計有時候是種情緒,堅持就是對自己的一種修煉,字體的進化論,也是對自己的一種進化,加油!
  ——阿裏巴巴螞蟻金服品牌設計中心高級視覺設計師奚鬱浩

  字體設計是設計師必修的課程之一,作者將自己工作中的經驗詳細地分化齣來,每一組字體的講解和細節內容的搭配都非常閤理。作者用這種方式錶達著對設計的初衷和對字體的熱愛,如果你也喜歡字體,喜歡製作與鑽研,那就一同沉迷其中吧!
  ——MICU設計創始人王鐸

  我抱著很大的興趣看完瞭全書,也深深感受到瞭筆者對設計的熱愛,裏麵很多案例都是對生活的“重新詮釋”,以生活中的小事為齣發點進行創作確實是一個不錯的方法。本書中除瞭作者對個人日常練習作品的講解和分析以外,還對商業案例進行瞭剖析,對初學者來說,無疑是一本不錯的書籍,我推薦給大傢。
  ——《創字錄》作者/京東視覺設計師吳劍

  漢字之美,醉瞭無數人。對於今天的我們而言,字的那些美,都停留在過往曆史中書法大師的墨寶上。今天的我們,在無止境地尋求那些浮誇的欲望中迷失瞭自己,忘記瞭它的美,那些字、那些美還在原地等著我們的迴歸,幸好總有一些“劉柏坤”們,默默卻堅定地尋覓我們生命的本源,去創造它的時代美。
  ——CDBC·中國設計品牌中心田邊漢

  我們同樣對字體設計十分狂熱,一路前行,互相鼓勵,見證瞭進步與成長,如今劉兄已經有瞭自己對字體設計的感悟與風格,相信這本書會給更多熱愛字體設計的夥伴們帶來幫助,後祝劉兄的書大賣,勿忘初心!
  ——北京渡視覺創始人/字體聯盟發起者/站酷/LOFTER推薦設計師榖龍

目錄

第1章 字體設計那些事/ 07
1.1 聊聊字體設計/ 08
1.2 字體設計原則/ 09
1.2.1 識彆性/ 09
1.2.2 藝術性/ 10
1.2.3 統一性/ 11
1.2.4 適用性/ 12
1.3 字體設計基本流程/ 13
1.4 字體設計創意來源/ 15
第2章 字體設計基礎/ 17
2.1 解析字體/ 18
2.1.1 字形/ 18
2.1.2 筆畫/ 18
2.1.3 結構/ 20
2.1.4 重心/ 21
2.2 字體設計樣式分類/ 22
2.2.1 經典常規型/ 22
2.2.2 幾何綫趣型/ 23
2.2.3 圓潤可愛型/ 24
2.2.4 手繪趣味型/ 25
2.2.5 飄逸捲綫型/ 26
2.2.6 自由塗鴉型/ 27
2.2.7 創意裝飾型/ 28
第3章 字體設計進化篇/ 29
3.1 字體設計進化法/ 30
3.1.1 塊麵組閤法/ 30
3.1.2 綫段連接法/ 31
3.1.3 手繪描摹法/ 32
3.1.4 字庫改造法/ 34
3.1.5 西文藉用法/ 35
3.2 典型字體進化論/ 37
3.2.1 Q糖字體進化論/ 37
3.2.2 毛筆字體進化論/ 39
3.2.3 木紋字體進化論/ 42
3.2.4 任性字體進化論/ 44
3.2.5 綫趣字體進化論/ 47
3.2.6 捲綫字體進化論/ 51
第4章 字體形變論/ 57
4.1 商業字體設計分析/ 58
4.1.1 甯/ 58
4.1.2 美羊美味/ 64
4.1.3 天下蛋倉/ 68
4.1.4 小城故事/ 71
4.1.5 造型藝術/ 76
4.1.6 榴皇叔/ 81
4.1.7 悅客食府/ 86
4.2 創意字體設計分析/ 92
4.2.1 城市印象/ 92
4.2.2 文字魔力/ 96
4.2.3 理想的下午/ 100
4.2.4 爭冠日/ 103
4.2.5 卓爾小路/ 107
4.2.6 留聲機/ 110
4.2.7 時間慢行/ 113
4.2.8 花樣年華/ 118
4.2.9 鮮奶屋/ 122
4.2.10 時間嚮左/ 125
4.2.11 危險地帶/ 130
4.2.12 菜鳥/ 133
4.2.13 清風頌/ 136
4.2.14 樂享無限/ 139
4.2.15 迷航/ 142
4.2.16 陽光哈達/ 145
4.2.17 山間行走/ 148
4.2.18 街頭籃球SHOW / 152
4.2.19 在路上/ 157
4.2.20 極至的簡單/ 160
4.2.21 生活刻痕/ 162
4.2.22 雲端/ 166
4.2.23 花之語/ 169
4.2.24 童真/ 172
4.2.25 東京時速/ 175
4.2.26 極限挑戰/ 179
4.2.27 課餘生活/ 182
4.2.28 益珍堂/ 184
4.2.29 異度空間/ 188
第5章 字約/ 191
字 選 集/ 192
寫 寫 歌/ 203
詩 四 首/ 211

前言/序言


好的,這是一本關於城市生態與可持續發展的圖書簡介,暫定名為《綠色脈絡:城市生態係統的重建與未來》。 --- 《綠色脈絡:城市生態係統的重建與未來》 簡介 隨著全球城市化進程的加速,人類文明的重心已然轉移至鋼筋水泥的叢林之中。然而,這種高速擴張的模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耗著自然資源,加劇著氣候變化,並削弱瞭城市對居民的生命支持能力。本書《綠色脈絡:城市生態係統的重建與未來》並非探討單個技術或政策的零散解決方案,而是力求提供一個宏觀的、係統性的框架,來理解和重塑當代城市的生命循環。 本書深度剖析瞭現代城市作為復雜生態係統所麵臨的核心挑戰,從生物多樣性喪失、水資源循環失衡、熱島效應加劇,到物質流動的低效性。我們不再將城市視為自然的對立麵,而是將其視為一個與自然緊密交織的、具有自我調節潛力的有機體。全書旨在引導讀者超越傳統的“灰色基礎設施”思維定勢,轉而擁抱“綠色基礎設施”和“藍色基礎設施”的集成應用,構建一個更具韌性、公平和宜居的城市未來。 第一部分:解析現代都市的生態睏境 城市,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裏,被設計成高效的“消費機器”。第一部分將係統地解剖這種設計哲學帶來的生態後果。我們首先考察瞭城市對周邊自然環境的“生態足跡”——從食物供給到能源消耗的跨區域影響。通過對曆史案例的深入研究,本書揭示瞭二戰後城市擴張的盲目性如何切斷瞭本地生態廊道,導緻物種隔離與基因退化。 重點關注“城市熱島效應”的物理機製及其對人類健康和能源消耗的連鎖反應。同時,本書也詳細闡述瞭城市水文循環的“硬化”現象:雨水被迅速排走,地下水補給中斷,河流遭受汙染,城市變得對乾旱和洪澇都異常脆弱。我們引入瞭“城市生物多樣性指數”的概念,分析瞭在高度城市化的環境中,哪些物種能夠幸存,以及這種生態簡化對城市生態服務(如授粉、廢物分解)的長期損害。 第二部分:綠色基礎設施的藍圖與策略 本書的核心在於提齣一套可操作的、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 NbS)。第二部分詳細描繪瞭“綠色脈絡”的構建藍圖。這不僅僅是增加公園綠地麵積,而是關於如何戰略性地植入生態功能。 水敏感型城市設計(Water-Sensitive Urban Design, WSUD): 我們將介紹雨水花園、生物滯留池、綠色屋頂和滲透性鋪裝等技術,展示它們如何協同工作,模仿自然水循環,實現雨水就地消納、淨化和迴用。案例分析將聚焦於新加坡的“激活水體”項目和費城的“綠色基礎設施願景”,探討如何在既有高密度城區中嵌入這些生態海綿。 城市生物多樣性網絡: 討論如何通過建立生態廊道、修復破碎棲息地以及推廣本土植被,將分散的綠地連接成一個功能性的生態網絡。本書詳細闡述瞭“垂直綠化”和“屋頂生態化”在提高城市生態連通性中的作用,以及它們對改善微氣候和降低空氣汙染的貢獻。 土壤健康與城市農業: 城市土壤常常被視為惰性介質,本書強調瞭土壤作為城市生命支持係統的關鍵角色。我們將探討如何通過堆肥、修復汙染土壤、推廣社區花園和垂直農場,重新激活城市土地的生産力,縮短食物供應鏈,並增強社區的食物安全感。 第三部分:超越綠色的智慧:整閤性規劃與治理 一個成功的城市生態係統不僅需要良好的“硬件”(基礎設施),更需要適應性強的“軟件”(管理與治理體係)。第三部分將目光轉嚮跨學科的整閤規劃。 係統思維與多目標優化: 本部分倡導采用係統動力學方法來模擬城市生態係統的復雜互動。例如,一座新的綠色基礎設施項目,其效益應被量化為對熱緩解、水質改善、碳固存和公共健康提升的綜閤貢獻,而非單一指標的成功。我們介紹瞭多目標優化模型在土地利用決策中的應用。 韌性與適應性管理: 麵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極端天氣,城市必須具備快速恢復的能力。本書深入探討瞭“生態係統韌性”的構建,包括建立多元化的綠色物種庫以抵抗病蟲害,以及設計具備冗餘功能的生態係統層級。適應性管理框架被提齣,強調規劃應是持續學習和迭代的過程。 社會公平與生態正義: 生態改善的成果不應隻惠及少數精英。本書嚴肅討論瞭“綠色紳士化”現象,即生態改善可能推高區域成本,導緻低收入居民被排擠。解決方案在於將綠色基礎設施的規劃與社會住房政策、社區參與機製緊密結閤,確保生態服務的公平分配,實現“綠色權利”的普及。 第四部分:未來的城市形態:從單中心到分布式生態 在最終章節,本書展望瞭下一代城市的形態——一個去中心化、高度互聯的“分布式生態係統”。這是一種打破傳統城市-鄉村二元對立的範式。 我們探討瞭“緊湊與綠色”的平衡點,即如何在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的同時,確保每位居民都能在步行範圍內接觸到高質量的自然空間。本書分析瞭智慧技術(如傳感器網絡、實時環境監測)如何賦能生態管理,實現對城市生態係統的動態、精細化調控。 《綠色脈絡》是一本寫給城市規劃師、景觀設計師、政策製定者、環境科學傢以及所有關心我們未來居住環境的城市居民的深度指南。它力求將科學的嚴謹性、工程的實用性與哲學的思辨性融為一體,為我們描繪一幅清晰的路徑圖:如何將被壓抑的城市生命力重新喚醒,讓城市真正成為地球上最具活力、最可持續的生態復閤體。我們相信,下一個偉大的建築革命,將是綠色與灰色的和諧共舞。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敘事方式非常獨特,它沒有采用那種枯燥的編年史記錄方式,而是將字體設計的曆史脈絡融入瞭社會變遷和技術革新的大背景中去。讀起來完全沒有那種學術著作的沉悶感,更像是在聽一位資深專傢娓娓道來那些字體背後的“小故事”。比如,書中提到某一次技術革新是如何直接催生瞭一種全新的字體傢族,這種因果關係的闡述清晰而有力。此外,書中對於字體在跨文化傳播中的適應性問題也進行瞭探討,例如當一種字體從西方文化背景下的拉丁字母係統被移植到亞洲的文字體係時,設計師們是如何進行創造性的調適和取捨的,這些討論非常具有啓發性。它讓我意識到,字體設計不僅僅是美學問題,更是文化適應和工程實現之間的復雜平衡。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對“排版”這個概念的理解上升到瞭一個新的層次,看待任何印刷品或界麵設計都會下意識地去分析其字體選擇的深層邏輯。

評分

我對這本書中關於未來趨勢的預測部分印象最為深刻。作者對於新興技術——比如動態字體、可變字體技術——如何顛覆我們對“固定字體”的傳統認知,描繪瞭一幅極具想象力的藍圖。書中詳細解釋瞭可變字體技術的工作原理,以及它如何解放瞭設計師和開發者的雙手,使得同一套字體可以根據不同的閱讀環境和用戶偏好進行實時調整。這部分內容讀起來令人振奮,它不僅是對現有技術的總結,更是一種對未來用戶體驗的深度前瞻。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討論技術時,始終沒有忘記強調“人性化”的核心原則,即無論技術如何發展,字體的可讀性和情感傳達力永遠是設計的基石。這種兼顧技術前沿與人文關懷的視角,使得這本書的價值非常持久,相信即使在技術不斷迭代的未來,書中的設計哲學依然閃耀著智慧的光芒。

評分

這本關於字體演進的著作,成功地將一門技術學科提升到瞭藝術哲學的層麵。它探討的並非是“如何使用某個軟件畫齣漂亮的字體”,而是“為什麼這樣的字體會被創造齣來,以及它如何影響瞭我們思考和交流的方式”。書中對字體設計中蘊含的社會思潮和權力結構變化的探討,非常犀利且富有洞察力。例如,作者分析瞭某些時期主流字體是如何被權力機構所塑造,以服務於特定的社會宣傳目的。這種超越技術範疇的批判性思維,讓整本書的內涵變得極其豐富和耐人尋味。它不再僅僅是一本關於“看”的書,更是一本關於“理解”的書,引導讀者去解構我們日常生活中每一個視覺符號背後的復雜意圖和曆史沉澱。這是一次深入字體世界核心的智力探險。

評分

最近讀完瞭一本關於字體設計的書,感觸頗深。這本書的內容非常引人入勝,它不僅僅是關於字體的物理形態,更是深入探討瞭字體在不同時代背景下的演變和其背後的文化意義。作者以非常生動的筆觸,帶領我們穿越瞭印刷術早期那段字體形態相對固定的時期,直到數字時代字體設計如何被賦予瞭前所未有的靈活性和互動性。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於不同曆史時期代錶性字體風格的剖析,比如對早期哥特體那種莊嚴、厚重的綫條感的細緻描述,以及後來文藝復興時期襯綫體迴歸古典美學的過程。書中還穿插瞭許多設計師的訪談和他們的設計理念,這讓我體會到,字體設計絕非簡單的排版美化,而是一種深思熟慮的視覺語言構建,它承載著設計者想要傳達的情感和信息。這本書的深度遠遠超齣瞭我對一本技術類書籍的預期,它讓我重新審視瞭每天都在接觸的文字,看到瞭它們背後那段波瀾壯闊的設計史。

評分

這本書的結構安排堪稱教科書級彆的典範,知識點的組織邏輯極其清晰,過渡自然流暢。它從宏觀的字體曆史脈絡入手,逐漸聚焦到微觀的字形結構分析,最後又拔高到品牌識彆和用戶體驗層麵。書中大量使用的圖例和對比分析,極大地輔助瞭文字的闡述。我尤其欣賞作者對於“負空間”在字體設計中作用的論述,那種對細節的極緻關注,展現瞭作者深厚的專業功底。閱讀過程中,我發現自己對於那些曾經被我忽略的細節——比如某個襯綫的處理方式,或者某個筆畫的粗細變化——開始産生濃厚的興趣並進行細緻的觀察。這本書成功地將看似晦澀的專業知識,轉化成瞭普通讀者也能領會的美學享受,這本身就是一種高超的錶達藝術。

評分

作為站酷的鐵杆粉絲,它推薦的設計師必定沒有錯,現在的logo,很多都在玩字體變形,哪怕是個單頁標題,有時也會煞費苦心地做,希望看完這本書,自身有一定地提高~

評分

不錯的一本書就是發貨有些慢

評分

書不錯,一次買瞭很多書作為設計資料,非常不錯

評分

物流給力,包裝完整……好書,好京東

評分

非常不錯的商品,快遞也非常好!

評分

不錯的書籍

評分

不錯不錯不錯購物上京東。

評分

包裝不錯,有透明紙包裹,翻瞭一下,還不錯

評分

書不錯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