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宋室之后,元代著名画家。
以“云山为师”,引晋唐为法鉴,反“墨戏”陋习。
引“书画本同”,使绘画更具文人气质、韵味隽永。
“不假丹青笔,何以写远愁”,以画寄意,被称为“元人冠冕”。
《鹊华秋色图》纸本设色,纵28.5厘米,横90.5厘米此幅向来被认定为是画史上文入画风式青绿山水设色。画中平川洲渚,红树芦荻,渔舟出没,房含隐现,绿荫丛中,两山突起,山势峻峭,遥遥相对。
《水村图》纸本墨笔,纵25厘米,横120.5厘米山用披麻皴画出,景物以平远的形式展开。渴笔较多,用笔松秀含蓄,“写”的意味较浓,体现了书法的审美趣味。画家借景抒情,表现了一种静穆的心态和对“平淡天真”的追求。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湖州(今浙江吴兴)人。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他是个历代公认的大才子,写诗,写文章,写书法,画画,刻章,无所不能,甚至搞经济都是一等一的高手。书法和绘画成就*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
★这批画集属于所有愿意认知华夏绘画的人。你爱这国家的什么?在无数可资援引的历史记中,眼下,请年轻人翻开这套画集。
——陈丹青(作家、画家、木心美术馆馆长)
★中国古代的文化成就,是我们这个东方大国五千年辉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本国情,应成为常识,宜家喻户晓。
——孙机(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千百年来,这些杰作征服了无数观众,已成为过去,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这些杰作往往深藏不露,普通读者难以一睹全貌,更无缘亲近赏鉴。本丛书愿大师原典的灼灼华彩,成为读者的案头锦瑟、枕边韶华。
——张子康(中国美术馆副馆长)
这本书的文字部分,可以说是在严肃的学术探讨和流畅的阅读体验之间找到了一个绝妙的平衡点。作者的行文风格非常老练,不像某些学术著作那样堆砌晦涩的术语,使得即便是初涉此领域的读者也能循着清晰的脉络进入深层理解。我尤其欣赏其中对于时代背景的梳理,没有将艺术家的创作孤立看待,而是将其置于当时的社会思潮、政治风云之中进行剖析,这种宏观的视角让作品的解读一下子立体了起来。比如,对某个时期士人阶层审美趣味转变的描述,就让我对那些看似平淡却蕴含深意的画作有了全新的体悟。它不是那种简单地介绍“这幅画画了什么”,而是深入探讨“为什么这样画”,以及“这种画法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这种由表及里、层层递进的论证方式,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智力参与感。
评分这套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艺术品,从拿到手里那一刻起,就能感受到那种沉甸甸的历史厚重感。纸张的质感选得非常考究,不是那种轻易泛黄的普通印刷纸,而是带有微微纹理、透着古韵的特制纸张,让人忍不住想用指腹去摩挲。尤其是封面和封底的图案处理,那种晕染开来的墨色,仿佛透过纸面就能看到古人作画时的心境。我之前收藏了一些艺术史类的书籍,但很少有能将实用性与审美性结合得如此完美的。翻阅内页时,那些高清的图像复刻效果令人惊艳,色彩的还原度极高,细节之处的笔触变化都能清晰捕捉。对于我这种对古代书画有深入研究兴趣的爱好者来说,这种级别的印刷质量是必需品。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文物复制品,摆在书架上本身就是一种享受,每次看到它都能激起我对那个时代艺术精神的无限向往。
评分我最喜欢这类汇集了顶级艺术品的书籍,因为它提供了一种“博物馆级的体验”,而无需舟车劳顿。打开书页,那些原本只能在遥远的美术馆中匆匆一瞥的珍品,此刻仿佛被请到了我的书桌前,可以让我用放大镜仔细审视每一个细节——那种经年累月留下的岁月痕迹,甚至是画绢上细微的纤维走向,都一览无余。这种近距离的“对话”是任何在线图片都无法替代的。它不仅仅满足了我对图像的欣赏需求,更重要的是,它让我能够更真切地感受到古代艺术家的“手感”,理解他们创作时的物质条件和技艺极限。对于一个真正的艺术爱好者来说,这种触手可及的精致感,是衡量一本艺术画册价值的核心标准。
评分坦白说,市面上关于古代艺术大师的论述汗牛充栋,很多都流于表面或陷入重复。但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似乎挖掘出了一些相对新颖的解读角度,或者至少是用一种极具穿透力的洞察力重新审视了那些经典。我特别留意到其中关于“意境”营造的探讨,它没有停留在空泛的赞美,而是具体分析了画家如何通过墨色的浓淡干湿、线条的粗细缓急来构建出超越视觉本身的心理空间。这种对创作过程和心路历程的细致摹写,让人感觉仿佛能偷窥到大师创作时的点滴心绪。这对我理解中国传统美学中“气韵生动”的精髓,提供了一个非常扎实、充满启发的参照系。
评分内容组织上的编排简直是匠心独运,结构清晰得令人赞叹。我发现它采用了主题式的章节划分,而非单纯按照时间线索平铺直叙,这使得不同时期的艺术思想和技法创新能够在一个个专题下进行深入的对比和探讨。例如,书中对“文人画精神”的阐述,就整合了不同朝代代表人物的相关论述和作品,形成了一个立体的知识网络,而不是割裂的知识点。对于我这种喜欢做跨时代比较的研究者来说,这种结构极大地节省了查阅和整合资料的时间。而且,图文对照的处理非常到位,当文字描述到特定的笔法或构图时,相关的局部放大图会恰到好处地出现在旁边,几乎不需要读者费力去前后翻找,阅读体验的流畅度因此大大提高。
评分非常精美的一套书,可以看到中国传统绘画的大美
评分非常清晰,临摹很好用,便于收放
评分真的很漂亮,很好!大师之作!
评分质量不错,印刷精美,很适合收藏和阅览。铜版纸印刷,一面是画,一面是白纸。
评分送货真的好快,惊喜,包装很好,服务态度超好,赞?
评分宁静之时鉴赏、值得珍藏。画面完整
评分精装封面和回环书腰上,大师介绍、作品解读、名家评论一个也不少,达到极简与极繁的统一。
评分非常清晰,临摹很好用,便于收放
评分京东书送货快包装好,很厉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