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文白對照禮品裝/套裝共18冊

資治通鑒/文白對照禮品裝/套裝共18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宋] 司馬光 著,瀋誌華,張宏儒 編
圖書標籤:
  • 曆史書籍
  • 史書
  • 通史
  • 資治通鑒
  • 文白對照
  • 禮品裝
  • 套裝
  • 古典文學
  • 中國曆史
  • 史料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華書局
ISBN:9787101083897
版次:1
商品編碼:11981973
品牌:中華書局
包裝:精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6-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2568
套裝數量:18
字數:1200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1、司馬光的《資治通鑒》與司馬遷的《史記》並列為中國史學的不朽巨著,被稱為“史學兩司馬”,光耀韆鞦。毛澤東曾十七次閱讀《資治通鑒》,並評價說:“一十七遍。每讀都獲益匪淺。”
  2、本書約請人民大學、社科院、北京大學等學術單位的60餘名專傢學者共同努力,對其進行全文翻譯,追求流暢、準確、生動。編輯加工認真、嚴謹。本書堪稱國內《資治通鑒》文白對照的推薦版本。
  3、本書是90年代風靡全國的“改革版”《資治通鑒》的修訂版。本次除對文字作瞭大量修訂外,還沿用“傳世經典 文白對照係列”的新式排版方式,以展開麵的方式排版(即左頁是原文,右頁是譯文),便於讀者閱讀。
  4.本套圖書采用豪華布麵精裝,采用特殊印製工藝,並配以富麗堂皇的錦盒,足以顯示《資治通鑒》在中國曆史上的地位,是閱讀、收藏、饋贈的上佳選擇。為避免錦盒、圖書損壞,本套圖書在錦盒外用紙箱包裝,箱體標明定價及條形碼。

內容簡介

  《資治通鑒》是我國曆史上篇幅宏博,價值極高的一部編年史,宋代司馬光等修撰。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終五代周世宗顯德六年(959),錄一韆三百六十二年之事跡,成書二百九十四捲,於盈積簡牘之中,抉擿幽隱,校計毫厘。其中賢君昏主、忠臣奸佞、勇將懦夫、誌士小人,“興邦之遠略,善俗之良規,匡君之格言,立朝之大節,叩函發帙,靡不具焉”,堪稱巨製。由於全部用當時的文言寫成,今天的多數讀者閱讀起來會有睏難,因此,由中國社科院、中華書局、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學術單位的60餘名專傢學者共同努力,對其進行翻譯,以便使更多的讀者瞭解這部曆史巨著。翻譯底本為中華書局1987年4月第七次印刷的《資湧通鑒》標點本,與已齣的20冊標點本相對應,譯文較為準確、流利、生動,以對譯為原則,間有個彆語序調整和意譯。並采用文白對照的方式,以展開麵的形式齣現,即左頁為原文,右頁為譯文,以為讀者提供閱讀上的便攜。

目錄

第一冊 周紀 秦紀 漢紀(捲1——捲16)
第二冊 漢紀(捲17——捲36)
第三冊 漢紀(捲37——捲52)
第四冊 漢紀(捲53——捲68)
第五冊 魏紀 晉紀(捲69——捲89)
第六冊 晉紀(捲90——捲102)
第七冊 晉紀(捲103——捲118)
第八冊 宋紀(捲119——捲134)
第九冊 齊紀 梁紀(捲135——捲156)
第十冊 梁紀 陳紀(捲157——捲176)
第十一冊 隋紀 唐紀(捲177——捲192)
第十二冊 唐紀(捲193——捲207)
第十三冊 唐紀(捲208——捲222)
第十四冊 唐紀(捲223——捲236)
第十五冊 唐紀(捲237——捲249)
第十六冊 唐紀(捲250——捲265)
第十七冊 後梁紀(捲266——捲279)
第十八冊 後晉紀 後漢紀 後周紀(捲280——捲294)
以下是幾本不同類型圖書的詳細簡介,這些圖書均不包含《資治通鑒/文白對照禮品裝/套裝共18冊》的內容: --- 《宋畫全集:典藏捲(共六冊)》 圖書簡介: 這套六捲本的《宋畫全集:典藏捲》是對中國繪畫史上一個黃金時代——宋代——藝術成就的空前係統性梳理與展示。它並非簡單的圖冊匯編,而是集閤瞭全球各大博物館、美術館、私人收藏中,公認最具代錶性、藝術價值最高、曆史文獻記載確鑿的宋代繪畫精品。 內容深度與廣度: 本套書的策劃與編纂曆時十餘年,其核心目標是構建一部可以作為宋代繪畫研究“標準範本”的權威性著作。它不僅收錄瞭我們耳熟能詳的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高精度高清掃描件,最大限度還原細節)、李唐的雄渾山水,以及範寬的《溪山行旅圖》等“巨製”,更重要的是,它係統性地挖掘並呈現瞭大量以往研究中容易被忽略,但藝術價值極高的“邊角料”和“孤本”。 捲目劃分精要: 第一至二捲:山水畫的境界與變遷。 重點解析瞭北宋初期的“全景式”山水(如荊浩、關仝的遺風)如何過渡到範寬、郭熙代錶的“巨碑式”山水,再到南宋李唐、劉鬆年等人開創的“對角取景”和“文人化”山水。每幅作品均附有詳細的圖像分析,探討其筆墨技法(如“皴法”的演變)和時代精神的投射。 第三捲:花鳥畫的精微世界。 集中展示瞭宋徽宗朝皇傢畫院對自然觀察的極緻要求。收錄瞭趙佶親筆或其指導下完成的作品,探討瞭“寫生”與“寫真”之間的哲學張力。特彆收錄瞭對色彩還原度極高的絹本作品,便於讀者體會宋代顔料的質感。 第四捲:人物與風俗畫的社會切片。 這一捲是研究宋代社會生活的寶貴窗口。除瞭傳統的宗教人物畫,大量篇幅緻力於風俗畫,如市民的飲宴、街頭的叫賣、節令的慶典等。通過這些生動的場景,讀者可以直觀感受宋代市民階層的興起和生活方式的變化。 第五捲:院體與文人畫的交鋒。 聚焦於宋代畫壇“院派”的規範化與“文人畫”的興起之間的張力。對比瞭受官方審美影響的工細畫風與蘇軾、米芾等人提倡的“逸筆草草”的差異,揭示瞭中國藝術史中“技”與“道”的永恒辯證關係。 第六捲:專題研究與海外藏品。 匯集瞭壁畫殘片、摹本研究,以及大量流散於海外(如大都會博物館、倫敦大英博物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等)的宋畫精品。此捲是學術研究者極度渴求的珍貴資料,提供瞭完整的圖錄信息和流傳曆史考證。 裝幀工藝: 本套書采用函套裝幀,精選高剋重藝術紙張,采用環保油墨印刷,力求在色彩飽和度、層次過渡與原作保持高度一緻。裝幀設計上參考瞭宋代的典雅審美,內斂而厚重,是藝術院校師生、資深收藏傢和深度曆史愛好者案頭的必備工具書。它不僅是一套畫冊,更是一部關於宋代美學、技術與文化精神的立體百科全書。 --- 《後殖民語境下的全球文學新視野:解構與重塑》 圖書簡介: 本書並非傳統的文學史梳理,而是一部聚焦於二十世紀後半葉至今,全球文學版圖中“權力轉移”與“身份重塑”的核心理論與文本分析的學術專著。它深入剖析瞭“後殖民”這一復雜概念在不同地理區域(如非洲、拉丁美洲、南亞、東南亞乃至邊緣化的西方內部群體)如何被本土作傢重新界定、反抗或內化,最終催生齣具有顛覆性的文學範式。 核心理論建構: 本書的理論框架建立在對愛德華·薩義德的“東方學”批判,以及霍米·巴巴的“混雜性”(Hybridity)和加雅特裏的“延遲的抵抗”(Subaltern Studies)等核心理論的繼承與超越之上。作者並未滿足於簡單地羅列“後殖民作傢”的名單,而是著力構建一個多維度的分析模型,探討殖民主義遺留的語言霸權、曆史書寫權、以及身體政治學是如何在當代文學創作中被瓦解和重構的。 關鍵議題的深入探討: 1. 語言的迴歸與背叛: 集中討論瞭作傢們在後殖民語境下,如何處理被殖民曆史留下的語言遺産。是全盤接受英語/法語等殖民語言以求得“世界性”傳播,還是努力挖掘和重建本土語言的敘事潛力?書中對比瞭如阿多尼斯(Adonis)的阿拉伯語實驗與奈保爾(V.S. Naipaul)在英語中的疏離感。 2. 地理的政治學與空間想象: 探討瞭“傢園”(Home)和“流散”(Diaspora)作為文學主題的轉變。後殖民敘事中的空間不再是穩定的地理坐標,而是充滿創傷、記憶與政治鬥爭的場域。書中詳細分析瞭卡夫卡式的“城市異化”如何被移植到拉美魔幻現實主義的語境中。 3. 曆史的復述與創傷的集體記憶: 本書著重研究瞭“被沉默的群體”如何通過文學介入官方曆史敘事。它分析瞭如盧旺達大屠殺文學、以及原住民口述曆史嚮書麵文學轉化的過程,指齣“創傷”既是個體經驗,也是集體政治動員的工具。 4. 性彆與“第三空間”的交織: 從女性主義的視角切入,探討瞭殖民權力結構與父權製結構如何相互強化。書中對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的作傢們如何描繪雙重壓迫下的女性經驗進行瞭細緻的文本解碼。 學術價值: 本書的價值在於其跨學科的視野,它融閤瞭文學批評、文化人類學、政治哲學和曆史學的方法論。它對於理解當前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主體性如何在全球文化市場中進行談判與自我定位,提供瞭強有力的理論支撐。對於緻力於研究世界文學、文化理論及當代思潮的讀者而言,這本書是不可或缺的進階讀物。 --- 《19世紀歐洲工業革命的技術與社會變革:基於普魯士模式的深度考察》 圖書簡介: 本書摒棄瞭對英國工業革命的傳統敘事,轉而將聚光燈投嚮瞭普魯士(德意誌統一前夕)在19世紀中後期的工業化進程。作者通過對大量一手檔案資料的挖掘,包括皇傢科學院的報告、地方商會記錄、鐵路修建閤同以及工廠工人的私人信件,構建瞭一個關於國傢主導型工業化、技術官僚體製與社會結構劇變之間復雜互動的模型。 研究的獨特性與方法論: 本書的核心論點在於,普魯士的工業化並非簡單的技術引進,而是一場自上而下、高度組織化的“國傢工程”。它著重探討瞭以下幾個關鍵領域: 一、教育與技術人纔的培養: 詳細考察瞭洪堡體係的大學改革如何直接服務於工業需求,特彆是“應用科學”和“工程學”在大學中的地位確立。書中對比瞭普魯士工科教育與英美側重實用經驗的學習模式的差異,論證瞭理論知識在快速追趕中的決定性作用。 二、鐵路網絡的戰略部署: 鐵路在普魯士被視為統一市場和軍事投射的基礎設施。本書通過地圖分析和工程時間錶,展示瞭普魯士國傢如何通過補貼、國有化和軍事化管理,確保鐵路建設的速度和覆蓋範圍,遠超同期的自由市場驅動國傢。 三、社會階層的重塑與“技術工人”的誕生: 工業化如何消解瞭傳統的容剋貴族權力,並催生瞭一個新興的、具有特定政治訴求的“技術官僚”階層?本書深度分析瞭城市化進程中,工人階級的形成過程,特彆是技術熟練工人在工廠等級製度中的地位及其與傳統手工業者的衝突。 四、國傢對産業的乾預與卡特爾的形成: 與其他西歐國傢不同,普魯士的工業化伴隨著強有力的國傢乾預,包括對關鍵資源的控製和對大型財團的默許。書中詳盡分析瞭1870年代後“卡特爾”現象的興起,揭示瞭其如何既提高瞭效率,又為後來的政治經濟矛盾埋下瞭伏筆。 曆史貢獻: 本書的貢獻在於它提供瞭一個全新的視角來理解“國傢能力”在現代化進程中的作用。它挑戰瞭自由主義經濟史觀對工業革命的單一解釋,通過對普魯士這一“準官僚主義”模式的細緻描繪,為理解19世紀末歐洲的權力轉移和技術競爭提供瞭堅實的史料基礎。對於研究經濟史、技術史和社會分層學的學者來說,這是一部不可或缺的參考著作。

用戶評價

評分

說實話,我並不是一個對“禮品裝”抱有特殊情懷的人,我更看重內容本身的紮實程度。但拿到這套《資治通鑒》後,我對“禮品”的定義有瞭新的認識——好的禮品,本身就應是頂級的工具。這18冊的裝幀設計,雖然華麗,但核心競爭力在於它對長篇巨著的“可管理性”的提升。因為是分冊裝訂,我不再需要麵對一本厚得像磚頭的書,可以根據閱讀進度和章節內容,輕鬆地攜帶某一冊或某幾冊進行閱讀和攜帶。這對於我這種經常需要在不同地方閱讀的人來說,簡直是福音。而且,每一冊的紙張質量和印刷精度都保持瞭高度一緻,沒有齣現任何一本齣現墨跡暈染或紙張鬆垮的情況,這對於需要長期陪伴的經典著作來說至關重要。它成功地將一部嚴肅的學術經典,通過精良的工業設計,轉化成瞭一種可以輕鬆融入日常生活,且能保持閱讀熱情與尊重的載體。

評分

坦白說,我原本對手頭的這套文白對照版《資治通鑒》抱持著一絲懷疑的態度,畢竟市麵上很多對照版的質量參差不齊,要麼是文言文翻譯得過於直白失去瞭韻味,要麼是排版粗糙讓人閱讀疲勞。然而,當我真正開始深入閱讀後,那種強烈的閱讀愉悅感幾乎是瞬間捕獲瞭我。它不僅僅是簡單的“翻譯”,更像是一種“導讀”。編者在文言文的凝練與白話文的流暢之間找到瞭一個絕妙的平衡點。我特彆欣賞他們處理那些晦澀難懂的官職、典故時所采取的注釋方式,既不中斷閱讀的連貫性,又能精準地提供背景知識,讓曆史的脈絡清晰可見。我是一個對細節比較較真的人,特意對比瞭其中關於曹魏時期幾場關鍵戰役的描述,發現對照後的理解更加深入,那種史官的冷峻筆觸和現代解讀的理性分析交織在一起,讓人對司馬光筆下的曆史人物有瞭更立體、更復雜的認識。這套書的價值,不在於它讓你讀完瞭“什麼”,更在於它讓你理解瞭“為什麼”。

評分

對於一個沉迷於中國古代政治哲學的讀者來說,能夠擁有一套兼顧“原汁原味”與“可讀性”的通鑒版本,是何等幸事。這套18冊的禮品裝,提供的正是這種稀缺的平衡。我平時閱讀曆史著作的習慣是先啃原著,遇到不解處再查閱注疏,但傳統的大部頭注釋往往散落在書頁的邊緣或末尾,查找起來極其耗費心神。這套文白對照的設計,極大地優化瞭我的閱讀路徑。尤其是那些需要理解古代禮儀、律法條文的段落,白話的對照直接將我從繁瑣的工具書中解救瞭齣來。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對於“權謀”和“德行”的對比描述,在對照之下,那種曆史人物的復雜人性被展現得淋灕盡緻。我甚至感覺,與其說是閱讀曆史,不如說是在進行一場與韆年前帝王將相的深度對話。這種高密度的信息輸入和及時的解讀輔助,讓閱讀效率和深度都得到瞭質的飛躍,絕非普通單行本所能比擬。

評分

這套《資治通鑒》的文白對照禮品裝,簡直是送禮送給愛曆史的朋友的最佳選擇!包裝設計得非常有檔次,那厚重典雅的書盒,光是看著就覺得心情愉悅,拿在手裏更是沉甸甸的,絕對拿得齣手。我特地選瞭這套送給我那個總說想讀通鑒但又怕文言拗口的大哥,他收到的時候眼睛都亮瞭。禮品裝嘛,細節處理得很到位,那種銅版紙的觸感,油墨的清香,都讓人覺得這套書是經過精心製作的。而且,18冊的體量,拿在手裏沉甸甸的,那種沉浸式的閱讀體驗,比電子書強瞭一萬倍。我偷偷翻瞭幾頁,那精心排版的文字,對比著現代白話文的解釋,清晰明瞭,對於我們這些半吊子曆史愛好者來說,簡直是福音。如果說有什麼小小的遺憾,可能就是這套書的篇幅太大瞭,得有足夠的書架空間來容納它,但轉念一想,能擁有這樣一套鴻篇巨製,這點空間犧牲完全值得。這不僅僅是一套書,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藝術品,彰顯瞭送禮者對收禮者品位的認可。

評分

我購買這套書的初衷,其實是想係統性地梳理一下唐朝中後期藩鎮割據的演變過程,畢竟《資治通鑒》在此方麵的論述是繞不開的基石。在閱讀瞭其中關於安史之亂後諸位將領的互相傾軋、中央集權的衰弱這部分時,我深刻體會到瞭文白對照的妙處。文言原文那種簡練到極緻的敘事風格,往往在信息密度上非常高,但對於現代人來說,其精確的語境把握需要極高的門檻。白話對照就像是給我的思維裝上瞭一個實時翻譯器,保證瞭我在理解曆史事件的因果鏈條時,不會因為詞義的偏差而産生誤判。這種對照,不是簡單的“直譯”,而是基於深厚曆史學功底的“意譯和闡釋”,使得讀者在享受司馬光那宏大敘事結構的同時,又能迅速捕捉到事件背後的政治動機和戰略部署。閱讀完這幾冊,我對唐後期的曆史走嚮清晰瞭很多,這套書作為曆史研究的輔助工具,其效能遠遠超齣瞭我的初始預期。

評分

昨天下午4點前拍的,今天上午11點就送貨上門瞭!這速度真無愧於一個大大的贊!快遞員態度也很好,給瞭滿分~初步拆開瞭快遞箱,裏麵包裝很豪華·值得贊!!!

評分

絕對的高大上,真心不錯,值得收藏!第一次在京東買這麼貴的書,比想象中要好得多!

評分

簡體橫排,全譯本,和18冊文白對照內容一樣,就是豪裝本,和那套定價1200多的一毛一樣,就是16年新印刷的,再就是換瞭個盒子裝,就又貴瞭好幾百

評分

滿意,隻是價格貴瞭。

評分

很好,用著很不錯,快遞很給力,還會再次購買

評分

很好,用著很不錯,快遞很給力,還會再次購買

評分

不錯!影刷質量不錯。

評分

好好好

評分

滿意,隻是價格貴瞭。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