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神衛青(套裝上下冊)

戰神衛青(套裝上下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楊永峰 著
圖書標籤:
  • 曆史軍事
  • 漢朝
  • 衛青
  • 霍去病
  • 戰爭
  • 曆史人物
  • 傳記
  • 曆史小說
  • 古代史
  • 軍事戰略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ISBN:9787550282735
版次:1
商品編碼:12008046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8-01
用紙:輕型紙
頁數:656
套裝數量:2
字數:600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什麼是將軍?

  橫刀立馬,縱橫天下?

  還是權傾朝野,名傳古今?

  從奴隸到將軍他的一生堪稱傳奇

  他讓一個民族揚眉塞外,大漠黃沙無垠,抹不去他的名姓

  走過韆年

  讓我們重新走進大漢歲月,領略傳奇將軍的處世智慧和人生哲學


內容簡介

  依據《史記》、《漢書》、《資治通鑒》、《劍橋中國史》成文,在尊重史實的基礎上進行閤理的文學加工,著力展示中華民族偉大英雄衛青從奴隸到大將軍的傳奇一生,描述他齣身低微卻自強不息的奮鬥曆程,頌揚無數有名無名的華夏英烈“壯士飢餐鬍虜肉,渴飲匈奴血”和“追亡逐北”的韆古絕唱及英雄故事。

  上部主要講少年衛青以低賤的身份艱難生存,曆經艱難卻自強不息的成長曆程,以及漢朝在匈奴人的欺壓下休養生息默默等待時機反擊的堅韌意誌,弘揚中華民族偉大的民族精神。

  下部以衛青徵伐匈奴為主要內容,緊扣史實,詳細描述瞭衛青七戰七勝,抵禦外辱,開疆拓土的豐功偉績。

  同時,在這部書稿中,同一時代的名將霍去病、李廣等人亦有濃墨重彩的戲份,展示瞭古代宮廷、官場鬥爭的起伏跌宕,塑造瞭大量鮮活的人物形象。戰爭場麵宏大寫實,扣人心弦,對衛青的感情生活也有可信的交待。少年時代的勵誌,青年時期的激蕩,中年後的恬淡,衛青的一生躍然於紙上。


作者簡介

  楊永峰,原名楊永鋒。80後,法律人,資深驢友。自小熟讀諸子百傢經典,喜好曆史、國學,2013年開始創作《戰神衛青》(原名《衛青—屌絲逆襲的傳奇》)。小說連載伊始,便同時被數傢網站及APP轉載,纍計點擊量巨大。2014年,筆者原創劇本、動畫長片《阿古頓巴的故事》由北京國是經緯文化影視公司正式投拍。筆者熟悉中國曆史,熟讀經典,作品邏輯嚴謹,嚴格把握曆史主綫,行文風格古樸用詞雅緻,尤其是人物對白,盡顯中華文化底蘊。


目錄

引 子 / 001

第一章 生如浮萍

1.奴隸之子 / 005

2.淮陰侯往事 / 014

3.迴到鄭傢 / 021

4.月影 / 032

5.少年夥伴 / 043

6.初識漢軍 / 050

7.大道初涉 / 057

8.情殤 / 065

9.雪夜奔逃 / 076

第二章 青春無敵

1.虎狼之爭 / 085

2.永遠的秦人 / 094

3.驚鴻一瞥 / 102

4.情愫暗生 / 113

5.平陽公主 / 121

6.凶險旅程 / 132

第三章 初露崢嶸

1.京都長安 / 144

2.國失明君 / 149

3.新君劉徹 / 158

4.建元新政 / 165

5.崢嶸初現 / 173

6.金風玉露 / 180

第四章 一路嚮北

1.建章營騎 / 189

2.躋身中樞 / 197

3.鄭當時 / 202

4.一路嚮北 / 212

5.俠以武犯禁 / 221

第五章 深入虎穴

1.河套故地 / 232

2.趙信 / 242

3.男兒一諾 / 250

4.趙信歸漢 / 259

5.新貴之傢 / 267

6.聶壹 / 273

7.匈奴王庭 / 279

8.上林苑 / 286

9.馬邑之謀 / 295

10.設立內朝 / 307

11.結發夫妻 / 314

下冊

第六章 龍城飛將

1.上榖戰火/ 001

2.利劍齣鞘 / 012

3.蕩平龍城 / 021

4.英雄歸來 / 031

5.霍去病初論兵/ 039

6.衛氏皇後/ 045

第七章 城彼朔方

1.美人傾城/ 054

2.血仍未冷/ 063

3.戰禍再起/ 072

4.攻占高闕/ 080

5.鼎定河朔/ 090

6.血染沙場/ 097

7.橫掃韆軍/ 104

8.城彼朔方 / 12

第八章 漢大將軍

1.伊稚斜自立/ 119

2.朔方五原/ 127

3.代郡陷落/ 135

4.旌旗十萬/ 140

5.匈奴右部/ 148

6.漢大將軍/ 156

第九章 血薦軒轅

1.三子封侯/ 163

2.君子仁心/ 171

3.鞦收鼕藏/ 179

4.淮南王謀逆/ 186

5.王庭北遷/ 195

6.以正閤,以奇勝/ 204

7.勇冠三軍/ 212

第十章 放馬休屠澤

1.錦衣夜行/ 225

2.何以傢為/ 233

3.放馬休屠澤/ 240

4.趙信城/ 247

5.渾邪王歸降/ 255

6.劍指漠北/ 262

第十一章 一覽眾山

1.橫絕大漠/ 269

2.決戰時刻/ 276

3.封狼居胥/ 285

4.和光同塵/ 292

5.乘桴浮於海/ 297

6.日落西山/ 306

7.韆古仲卿/ 313

尾 聲 / 322

精彩書摘

  第一章 生如浮萍

  1. 奴隸之子

  河東郡,平陽縣,平陽侯府。

  是夜,一聲嘹亮的啼哭響徹夜空,宣告一個新生命的誕生。黑乎乎的小屋中,一盞麻油燈隨風搖曳,冷冷的月光透過窗欞,整個屋子顯得淒清而幽靜。床上單薄的被子下,産婦已經沉沉睡去。床邊的男子麵帶愁容,看不齣絲毫做瞭父親的喜悅。

  此人是平陽縣吏鄭季,這個令他愁眉不展的孩子就是日後名震天下的大將軍衛青。而此時,他連給孩子起個名字的心情都沒有。

  鄭季年過三旬,是平陽縣衙負責錢糧事務的小吏,傢在平陽縣城五十裏外的鄭傢莊,妻兒俱全,傢中有幾十畝水田,自己又在縣府做事,也算小康之傢。自古官和吏之間有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官可以因政績而獲得升遷,而吏卻永遠隻能是小吏。

  平陽縣是平陽侯封邑所在。每到鞦收之際,鄭季便前往平陽侯府交割當年的錢糧地賦。錢糧勞役牽扯甚廣,鄭季傢又在數十裏之外,所以大部分時間就住在侯府。侯府管傢安排他在府中農人佃戶所住院內,鄭季嫌其地汙穢,多次要求調換,管傢經不住央求,便讓他住進瞭僕婦院內。

  女人是平陽侯府的傢奴,十年前黃河頻頻改道,河東之地餓殍遍野,平陽侯收留瞭一批孤兒入府為奴,她便是這時入府的,當時不過四五歲。成年之後,她被平陽侯曹壽賞給瞭府中傢奴衛平,從瞭夫姓,纔算是有瞭姓氏,自此被稱作衛女。

  衛平是平陽縣郊農戶之後,父母因災早亡,賣身為侯府傢奴。一年鞦獵之時,衛平捨身救主,纔受賞脫瞭奴籍。二人成婚,衛平繼續留在侯府,因敦厚老實,深得平陽侯父子喜愛,侯府上下對衛女也另眼相看。小兩口和和美美,其樂融融。

  轉眼數年,衛女已是三個孩子的母親,生活不能說是富足但也算安樂,衛女本來就頗有幾分姿色,安逸的生活滋潤得她越發有韻味瞭。衛平侍奉少主,也算是略通文墨,三個孩子,一子兩女,分彆起名為長君、君孺和少兒。

  這年鞦收之時,衛女懷上瞭第四個孩子,衛平高興得閤不攏嘴,甚至早早就給腹中的孩兒起好瞭名字——衛子夫——他希望這是個兒子,也希望他將來成為讀書人,光耀門楣。

  美好的日子總是短暫,正值壯年的衛平突然一病不起,衛女起早貪黑、無微不至地照顧他,請瞭數個大夫,無奈都是迴天無力。衛平一天天消瘦下去,艱難地捱過瞭鼕天,在一場春雨到來的時候撒手人寰。失去主心骨的一傢人頓時感覺天塌瞭下來,但衛女明白,縱有再多的傷痛,生活還要繼續。

  自丈夫死後,衛女就帶著三個孩子住進瞭侯府的僕婦房內,子夫齣生後,她的負擔更重瞭。走投無路之下,她找到夫傢幾個堂兄弟。長君作為傢中長子,被衛傢收留。可是對於兩個女孩,衛傢人麵露難色,無奈她隻有自己帶在身邊。

  侯府僕婦每天都在東門集閤,等待分配任務。而每日清晨,鄭季去前堂總是要路過這裏。一群僕婦中,風姿綽約的衛女特彆顯眼,雖是粗布衣衫,仍難掩其清秀的麵龐和玲瓏的身材,鄭季不禁開始留意衛女,而疲憊的她不經意間也瞥到這火辣辣的目光。

  大多數時候,她都在默默勞作,僕婦們唧唧喳喳,說著各自的快樂或者是不快樂,這一切都與她無關,她總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快樂隻有想起亡夫的時候纔會有,而不快樂卻總是如影相隨。在這些婦人中,憂鬱的她總是顯得那麼不搭調,難免被人指指點點。以前衛平在的時候,她是乾屋裏活兒的,喪夫之後,她也成瞭彆人口中的不祥之人,自然也就不能再待在屋裏瞭,一朝淪為粗使雜役,一群中年婦女,自然對年輕美貌的她懷有敵意。

  這一天,衛女洗完衣服後,拖著疲憊不堪的身子迴住處,還沒進門就感覺氣氛有異。屋內隱約傳來孩子歡快的笑聲。進門便見一陌生男人在和孩子玩耍,正是白天盯著她看的那個儒生模樣的人。男子笑盈盈地站起來說:“我聽到孩子哭,便進來看看。”衛女趕緊行禮緻謝,男子也不阻攔,隻是告訴衛女,有難處盡管開口。聞聽此言,衛女一陣感動,自丈夫去世以後再沒人關心過她,就這麼,突然對這個陌生男子有瞭幾分好感,內心也無端生齣些許慌亂。

  鄭季有意討好,對衛女關懷備至,時時噓寒問暖。傢中幾次睏頓到揭不開鍋,都多虧瞭鄭季齣手相助。一來二去,有些事在半推半就之間水到渠成。

  起初,衛女對丈夫之外的男人,還是有些抗拒,但鄭季的承諾讓她完全放棄瞭堅持。鄭季許諾為她贖身,讓她的孩子們脫離奴籍,這是她願意為之付齣任何代價的理由。

  很快,衛女發現自己又有瞭身孕,這個孩子來得名不正言不順,她十分羞愧。鄭季也是一籌莫展,本是早有妻兒之人,不過貪戀衛女美色,自是不敢領迴傢中。衛女孤兒寡母,本想找個依靠,如此情形也是無可奈何。

  衛女捨不得腹中骨肉,就這樣一天天拖瞭下去,肚子也一天天明顯起來。好在彼時民風開化,寡婦再嫁、非婚生子也是尋常事,加之鄭季從中斡鏇,除瞭幾個長舌婦在背後指指點點外,管事倒也沒有為難她。

  十月懷胎,終於瓜熟蒂落。

  是夜,鄭季匆匆離去,窗外傳來幾聲犬吠,但孩子依然睡得安穩,發齣均勻的呼吸聲。衛女注視著身邊熟睡的兒子,雖然齣生不過旬月,眉眼間卻已有靈氣閃現,比起年長數歲的長君大有不同。衛女久久注視著孩子,不禁嘆氣,心道:“可惜瞭我的兒,注定要做個奴隸。”想起亡夫和寄人籬下的三個孩子,衛女心如刀割,忍不住潸然淚下。

  漸漸地,鄭季來得少瞭,偶爾一趟,也是匆匆就走,孩子一歲多瞭還沒有名字。衛女再次提起贖身之事,鄭季總是閃爍其詞。

  孩子一如既往的安靜,安靜得仿佛不應該屬於這個年齡,也許是他知道母親艱難,從不哭鬧、從不挑食,一雙烏黑的眼睛總是隨著母親的身影轉動,那個陌生又熟悉的男人偶爾到來,他不驚不喜,眸子寜靜的如同鞦日的湖水。從蹣跚學步到牙牙學語,日子就這麼平淡地過著。

  一天,鄭季麵色陰沉,欲言又止,吞吞吐吐半晌,衛女纔懂瞭他的意思。原來侯府的差事換瞭彆人,以後他想進侯府可就有難度瞭。衛女聞言,心中無限惆悵,原本想藉助鄭季讓孩子們擺脫奴籍,現在看來是竹籃打水瞭。鄭季不過一小吏,當年為討好衛女,承諾瞭諸多空話,自知絕難兌現,如今脫身而去,心中反而有一種解脫的感覺。

  春來鞦去,寒暑交替。日子再難也要熬下去,衛女咬牙擦乾眼淚,這個孩子也在一天天長大,不知不覺,五載春鞦轉瞬而過。

  洗衣房緊挨著侯府東花園,此處是侯府公子小姐們學習的地方,時常會傳來朗朗的讀書聲。已經五歲的孩子對其他事情沒有太多的好奇心,唯有對這讀書聲很感興趣,總喜歡在院子附近徘徊。

  侯府的書房高大嚮陽,門朝東方,三麵有窗。

  這日,孩子小心地探頭張望,書房西窗下幾條殘破的書簡引起瞭他的興趣,他躡手躡腳地走過去,撿起書簡,捧在手心,高興地看瞭又看,然後緊緊攥在手心,打算再悄悄離開。書房中的孩子看見瞭比他們還小的孩子,很是興奮,課堂亂成一團,先生隻好停下課,移步過來。孩子看見先生,慌忙逃迴洗衣房。

  衛女正在晾曬洗好的衣服,沒有注意到孩子,直到先生走到跟前,纔驚慌地行禮。這個黑黑壯壯的孩子濃眉虎目,先生仔細端詳,似乎他的眼中有著不同尋常的平靜和堅毅,竟敢直直地和他對視,大吃一驚,不過五六歲光景的孩子,竟然能如此沉著。

  先生對衛女道:“這是你的孩子,幾歲瞭?”

  “五歲,孩子還小,不懂事,先生不要責怪。”衛女誠惶誠恐,生怕惹得先生不悅。

  “不必如此緊張,我對這孩子有幾分眼緣,不知道他叫什麼名字?”

  “唉,先生有所不知,傢中無人識字,這孩子到現在還沒有名字。”

  先生見他手中還緊攥著那幾條竹簡殘片,好似珍寶似的,覺得很是有趣,伸手從他手中取過來。

  “原來如此!”先生撚須沉吟道,“我看這孩子雖小,卻也沉穩,不如這樣吧,我給他取個名字如何?”

  “多謝先生!”衛女行禮。

  先生低頭看著這逐漸,念道:“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沉吟許久,對衛女道,“你生此子,自是希望一代更比一代強,孩子手中的書簡上,便是最適閤他的名字,你姓衛,孩子就叫衛青吧!”

  以後的日子裏,孩子又有瞭新的樂趣,每天按時到書房的西窗下聽先生上課。先生姓李,年四十有餘,孑然一身,主攻儒學和黃老之說,兼修諸子百傢,數年前被平陽侯聘為西席。麵對一群貴胄子弟,李先生也是不得安穩。他自負滿腹經綸,有治國安邦之纔,卻落得如此潦倒,教書為生,鬱鬱不得誌。現在見到衛青,頗為歡喜。孩子安靜懂事,聽課比誰都認真,偶爾有機會寫幾個字,也是有模有樣的,從衛青身上,他仿佛看見瞭自己的理想和希望。不知道為什麼,他覺得這個小男孩與眾不同,在一群紈絝子弟中如鶴立雞群。他很多次悄悄地注視著這個孩子,一旦有機會捧起書簡,是從來不會主動放下的,他的眉宇之間有些說不齣來的東西,幼稚的臉龐中卻透著與他年齡不符的平靜和堅毅。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此子雖齣身低微,但不自暴自棄,假以時日,必有所成!” 先生撚須感慨,自此對衛青愈加用心。

  李先生喜歡在飯後四處走走,很快,小衛青也有瞭這個習慣。每日黃昏時分,侯府花園總能見到一老一少邊走邊說,時不時蹲下,在地上寫寫畫畫。衛青學得很快,從《論語》到《詩經》,雖不能完全理解,也讀得津津有味,識字寫字更是用心,用不起昂貴的竹簡,便在地上用樹枝寫。

  衛青生性恬淡,不在意旁人的言語,也很少參與孩童之間的遊戲,卻對習字讀書很癡迷,這讓母親感到很欣慰,她一輩子大字不識幾個,卻隱約覺得讀書習字會讓她的孩子走進另一個世界。

  衛女一傢生活拮據,對李先生縱有萬分感激,也無以為謝,她隻好時常為李先生漿洗縫補衣物。鄭季一去多年,杳無音信,她不得不徹底放下瞭這段感情。正值青春的女人,終究還是寂寞的。李先生是齣現在她生命中的第三個男人,博學儒雅,翩翩風度,是衛女前所未見的,交往之下,男人特有的陽剛之氣也時時叩擊著她的心扉。先生也對凹凸有緻,正具成熟風韻的衛女心有好感。郎有情妾有意,終於有一日成就夫妻之實。

  “你我今日行周公之禮,已有夫妻情分,有些事我自是不能隱瞞。”李先生長嘆一聲繼續說道:“我本是罪人之後,隱姓埋名,浪跡天涯纔能保全性命,不能娶你為妻,也不能給你名分。”

  “賤妾是卑賤之身,能侍奉先生已經是前世修來的福分。先生有難言之隱,不必言說,妾不求名分,隻願能常伴左右。”

  “樹欲靜而風不止,不知這樣的日子,我還能過多久?”李先生的眼神黯淡下來,似乎有無盡的憂傷。衛女聽不懂他的話,也讀不懂他眼中深深的愁緒。她是一個女人,一個連姓名都沒有的女人,活在這個世上,就如浮萍般無根無基,因為這幾個孩子,纔不得不苦苦地熬下去。和衛平時,她懵懵懂懂;和鄭季,她也多半抱著利用的心態;現在躺在身邊的這個男人,卻讓她發自內心的仰望。

  因為李先生,衛女的日子稍稍有瞭起色。傢奴之子長到五六歲,便要被安排些力所能及的活計,一生的操勞自此開始,身為女兒身的衛子夫可以留在母親身邊。

  這衛子夫自小生得俊俏,七八歲的年紀便柳眉杏眼、明艷動人。先生第一次見到她,就開玩笑般說道:“明眸皓齒誰復見?”衛女隱約聽懂是在誇子夫生得漂亮,不喜反憂:“唉,長得再漂亮,也不過是奴隸,將來還不是要找個農夫、奴僕嫁瞭?還不如生得粗笨些,我這個當娘的也少操點心。”

  先生卻不這麼認為:“非也非也,人生際遇如天道,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孩子將來的造化,隻有天知道,今日有緣遇見,自是不能讓明珠濛塵,以後讓子夫也跟著青兒來書房,能不能識得幾個字,就看她的天資瞭。”

  子夫果然沒讓先生失望,非但識字很快,對音律之事也頗有興趣,先生教得用心,子夫很快就能撫琴唱麯。沒有人知道,這個奴隸的女兒,日後會母儀天下,成為帝國皇後,享盡無限的尊崇,執掌後宮三十八年。可是,對一個女人來說,這到底幸還是不幸?沒有人能說得清。如果沒有天生麗質的姿容,沒有深通音律的機緣,她或許會嫁給一個平凡的農夫或者傢僕,平淡安靜地度過一生,也許可以安享晚年。可是當她被帶進未央宮的那一刻起,她的命運就被另一個人掌握,這個人是天子,普天之下的王者,而後宮自古就是危機四伏之地,其間的爭鬥不比戰場更有溫情。雖有榮華富貴在,焉又比農傢的平凡喜樂更幸運?

  轉眼間,兩年過去瞭,平陽侯不時考問幾個子女的功課,對李先生的教導頗為滿意。期間衛女又生一子,侯府中人都知道這是誰的骨血,也無人為難,先生給這個孩子起名為“歩”。

  “我冒姓李,今生想得苟全性命,也不敢以真名示人。唉,慚愧啊!身為人父,都不能給孩子自己的姓氏。哀莫大於此!”

  “先生莫嘆氣,妾身知道先生的難處。不管孩子姓什麼,都是先生的骨肉。”盡管已有幾年夫妻之實,衛女依然恭敬地稱他為先生。

  “也罷,幾個孩子都姓衛,這孩子也姓衛吧!以後幾個兄弟姐妹在一起,互相有個幫襯。”幾年後,兩人又誕下一子,從前例,起名為衛廣。

  自從有瞭兩個孩子,李先生開始考慮結束漂泊的日子,於是用積攢下來的銀錢,在平陽附近購置瞭一處宅院,還陸續添瞭幾畝上好的水田。衛歩、衛廣斷奶便由長兄衛長君和長姐衛君孺照顧。

  衛青聰慧好學,讀書學習就如同他做人的態度一樣,紮紮實實,從不投機取巧,三五年間,乾活之餘跟著先生讀瞭不少書,先生對他視如己齣,自然傾囊相授。

  在眾多典籍中,衛青最感興趣的就是那部《老子》,洋洋灑灑五韆言,衛青背得滾瓜爛熟,不通之處,先生也是盡心指點。“衛青,《老子》之言博大精深、玄奧無極、包容萬物,將來無論處江湖之遠也好,高居廟堂之上也罷,都要以此為修身處世,安身立命之方。”衛青雖不能完全理解先生之言,但卻知道這是金玉之理。

  “你要記住:‘盡信書不如無書!’凡事不可羈絆於死闆的理論,而是要在生活中不斷體會,把聖人之言為己所用,卻又不能受其約束。此所謂‘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衛青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衛青啊,‘至柔者莫如水’,你看那水流,看似柔弱無力,和萬物不爭,隨方就圓,無一不可,流水最為柔弱,卻不懦弱,在最低處時,柔和蜿蜒,但有一日成大勢,就會大不可及,深不可測。所以說:‘上善之人,如水之性。處世之道,要以水為師。’

  ……


《漢武雄風:衛青傳》 捲一:橫空齣世,鐵血騎魂 這是一個風起雲湧的時代,大漢帝國在漢武帝的銳意革新下,國力蒸蒸日上,然而,北方的匈奴鐵騎,如同草原上不散的陰影,時刻威脅著邊疆的安寜。就在這風雲際會的關鍵時刻,一位齣身卑微的少年,憑藉著過人的膽識、堅韌的意誌和對國傢命運的深切擔當,踏上瞭波瀾壯闊的戰爭舞颱。他,便是衛青。 《漢武雄風:衛青傳》捲一,將帶您穿越韆年時空,迴到那個金戈鐵馬、英雄輩齣的漢代。故事從衛青坎坷的童年開始。他齣生在一個卑微的奴婢傢庭,母親衛媼,父親不明,甚至連名字都可能帶有侮辱的意味。在那個等級森嚴的社會,他的齣身幾乎決定瞭他一生的命運。然而,命運的齒輪開始悄然轉動。他憑藉著與平陽公主的特殊關係,以及他身上與生俱來的那種不屈與堅毅,被漢武帝看中,開始瞭他的軍旅生涯。 初入軍營,衛青並非天賦異稟,也無顯赫背景。他與其他普通士兵一樣,需要承受嚴酷的訓練,經曆軍營的等級森嚴。然而,他沒有因此氣餒,反而將每一次的磨礪都化為提升自我的動力。他觀察,他學習,他思考,他對戰術的理解,對軍隊的認識,都在點滴積纍中日益精進。更重要的是,他擁有一顆赤誠之心,對漢朝的忠誠,對百姓的憐憫,對敵人的痛恨,都深深地烙印在他的靈魂深處。 故事的轉摺點,在於他第一次被委以重任——齣兵攻打匈奴。彼時,漢朝對匈奴的戰爭,常常是以失敗告終,士氣低落。而年輕的衛青,卻在這次遠徵中,展現齣瞭非凡的軍事纔能。他不再拘泥於傳統的戰術,而是敢於創新,敢於冒險。他精準地捕捉戰機,運用靈活的兵法,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在一次次的遭遇戰中,他如同一柄齣鞘的利劍,斬斷瞭匈奴的銳氣。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一次偵察任務中,衛青更是以其過人的冷靜和智慧,從匈奴的重圍中脫險,並帶迴瞭至關重要的軍事情報,為漢朝後續的戰略部署提供瞭關鍵性的依據。這次經曆,讓他聲名鵲起,也讓漢武帝看到瞭他身上蘊含的巨大潛力。 捲一的敘事,著重於描繪衛青如何從一個無名小卒,一步步走嚮戰場前沿,如何憑藉個人的努力和纔華,贏得瞭漢武帝的賞識和軍中將士的認可。他並非天生的將軍,而是通過無數次的實戰檢驗,將理論知識與實戰經驗相結閤,最終涅槃重生。書中會詳細描寫他早期的幾次關鍵戰役,例如,他如何在一次伏擊戰中,僅憑一支偏師,就殲滅瞭數韆匈奴騎兵,展現瞭他非凡的指揮纔能和對地形的深刻理解。 同時,捲一也會側麵描寫漢武帝對衛青的栽培和倚重。漢武帝雄纔大略,但他明白,再偉大的皇帝也需要優秀的將領來執行他的戰略。他看到瞭衛青身上那種與眾不同的氣質——沉穩、堅毅、果敢,以及那份對傢國的忠誠。這種賞識,如同烈火,點燃瞭衛青心中的報國熱情,也為他日後輝煌的軍事生涯奠定瞭堅實的基礎。 在捲一的結尾,衛青已經不再是那個默默無聞的少年,他已經成為瞭一名能夠獨當一麵的將領,他的名字開始讓匈奴人聞風喪膽。然而,前方的道路依舊充滿荊棘,更加宏大的戰役,更加嚴峻的挑戰,還在等待著他。捲一,為讀者鋪墊瞭衛青波瀾壯闊一生的開端,展現瞭一個傳奇的軍事天纔如何橫空齣世,如同草原上疾馳的鐵血騎魂,預示著一場席捲北疆的戰爭風暴即將來臨。 捲二:封狼居胥,功蓋韆鞦 衛青的名字,已然成為漢朝軍隊的旗幟,更是匈奴人心中揮之不去的夢魘。《漢武雄風:衛青傳》捲二,將帶領讀者進入衛青軍事生涯最輝煌的篇章,見證這位偉大戰士如何一步步將漢朝的邊疆推嚮更遠,如何書寫一麯蕩氣迴腸的封狼居胥的史詩。 捲二的開篇,將聚焦於衛青最著名也是最輝煌的幾次北伐戰役。漢武帝對匈奴的戰爭,不再是零星的邊境衝突,而是旨在徹底解決匈奴對漢朝的威脅。作為漢朝最倚重的軍事統帥,衛青肩負著沉重的使命。他不再是那個需要證明自己的少年,而是已經成長為一名經驗豐富、膽識過人的戰將。 故事將詳細描述衛青如何組織、策劃和執行一係列大規模的北伐。他如何巧妙地運用漢朝強大的步兵和騎兵優勢,如何剋服草原上的惡劣地形和匈奴騎兵的機動性。書中會著重展現他對兵力的部署、糧草的運輸、戰術的製定等方方麵麵都有著嚴謹細緻的考量。每一次北伐,都充滿瞭智慧與勇氣的較量,衛青總能在關鍵時刻做齣最正確的決策。 其中,最令人矚目的便是他“深入漠北,直搗黃龍”的幾次戰役。他不再滿足於僅僅擊退匈奴,而是要將其主力殲滅,迫使其遠遁。在一次次的惡戰中,衛青展現瞭他無與倫比的戰略眼光和戰術指揮纔能。例如,他如何設計“包圍圈”戰術,將匈奴主力分割圍殲;如何運用“疲敵之計”,消耗匈奴的銳氣;如何利用天氣和地形,製造有利條件。這些戰役,不僅僅是軍事上的勝利,更是對匈奴騎兵戰術的根本性打擊。 捲二的重頭戲,無疑是“封狼居胥”的壯舉。這四個字,代錶著漢朝軍事上的巔峰成就,也成為衛青軍事生涯的最高榮譽。書中將細緻描繪衛青如何率領大軍,深入匈奴腹地,一路追擊,直至狼胥山。在那裏,他不僅僅是進行瞭軍事上的勝利,更重要的是,他派遣騎兵繼續深入,令匈奴人望風而逃,徹底喪失瞭與漢朝對抗的勇氣。在狼胥山上,他舉行祭祀,告慰天地,也嚮世人宣告,漢朝的榮光,已經照耀到瞭曾經讓中原王朝畏懼的漠北之地。 除瞭宏大的戰爭場麵,捲二也將深入刻畫衛青的內心世界。麵對巨大的榮耀和戰功,他錶現齣瞭驚人的謙遜和低調。他深知,每一次勝利都離不開將士們的浴血奮戰,離不開漢武帝的信任和支持。他極少邀功,總是將功勞歸於整個軍隊。這種高尚的品德,讓他贏得瞭軍心,也贏得瞭後世的尊敬。 同時,捲二也會觸及衛青在政治上的影響。作為功勛卓著的國之棟梁,他自然會受到各方的關注。書中會描寫他如何處理與朝中大臣的關係,如何在復雜的政治環境中保持自己的清白和公正。雖然他一生奉行“不黨不私”,但他對漢朝的忠誠和對國傢的貢獻,使得他在政治舞颱上擁有瞭舉足輕重的地位。 捲二還將展現衛青晚年的生活。即使功成名就,他依然保持著樸素的生活習慣,對國傢忠心耿耿。他的身體逐漸衰老,但他對國傢的憂慮卻從未減輕。他為漢朝培養瞭一批優秀的將領,為國傢的長治久安留下瞭寶貴的財富。 在捲二的結尾,衛青的軍事生涯畫上瞭圓滿的句號。他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為漢朝換來瞭數十年的和平,徹底解除瞭匈奴的威脅,為後來的絲綢之路的開闢奠定瞭堅實的基礎。他的功勛,如同狼胥山上永恒的豐碑,被載入史冊,韆鞦萬代,傳頌不絕。 《漢武雄風:衛青傳》捲二,不僅是一部戰爭史詩,更是一部關於忠誠、智慧、勇氣和擔當的傳奇。它嚮讀者展示瞭一位偉大的軍事傢如何塑造瞭一個時代的格局,如何用自己的力量,守護瞭一個國傢的榮光。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小說簡直讓人欲罷不能,一口氣讀完,心情久久不能平復。作者在刻畫人物性格方麵真是下足瞭功夫,主角的成長軌跡跌宕起伏,每一次蛻變都讓人拍案叫絕。特彆是他麵對睏境時的那種堅韌不拔和近乎偏執的信念,深深地震撼瞭我。書中的配角也同樣齣彩,各個都有著鮮明的個性和復雜的背景故事,他們的存在讓整個故事更加豐滿立體,絕不是那種臉譜化的工具人。我特彆喜歡那種智力上的交鋒,幾次關鍵性的博弈,作者的布局之精妙,讓人不得不佩服。那種步步為營,在看似絕境中找到一綫生機的描寫,讀起來酣暢淋灕。而且,小說的世界觀構建得非常宏大,曆史的厚重感和奇幻的想象力完美結閤,讓我仿佛真的身臨其境,走進瞭那個刀光劍影、權謀交織的時代。情節緊湊,節奏把握得恰到好處,不會讓人有拖遝之感,每一章都像一塊拼圖,緊密地聯係在一起,直到最後揭示全貌時,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真是太棒瞭。我已經開始期待作者的下一部作品瞭,這本絕對是值得反復品味的佳作。

評分

這本書給我的整體感覺是非常“厚重”和“大氣”。它不僅僅講述瞭一個英雄的傳奇,更像是一部濃縮的時代編年史。作者顯然做瞭大量的案頭工作,無論是對古代社會製度的描摹,還是對特定時期風俗習慣的還原,都顯得考究且到位,極大地增強瞭故事的可信度。我特彆喜歡作者處理感情綫的方式,它不是那種占據主導地位的纏綿悱惻,而是深深植根於人物的責任、使命和命運之中,所有的愛恨情仇都必須服從於更大的目標,這種剋製反而讓情感的爆發更具力量。那些關鍵性的轉摺點,往往不是因為愛情,而是因為一句承諾、一次背叛,或者一個不得不做齣的犧牲,這種處理方式顯得更加成熟和引人深思。閱讀過程中,我多次停下來,琢磨作者是如何在如此復雜的背景下,依然能保持敘事的流暢性和邏輯的嚴密性。這真是一部需要靜下心來,細細品味的文學作品,絕對不是可以隨便翻閱的消遣之物。

評分

這部作品的魅力在於它成功地塑造瞭一個“立體”的群像,而不是聚焦於某一個超級英雄的獨角戲。即便是反派角色,其動機和掙紮也寫得入木三分,讓人在痛恨之餘,難免産生一絲理解甚至共情。這種道德上的模糊地帶,正是讓故事變得深刻且耐人尋味的關鍵。它的節奏把握得非常老道,張弛有度,在高潮迭起的打鬥和陰謀之後,總會穿插一些寜靜卻充滿寓意的文戲,讓讀者有時間消化剛剛發生的一切,並為接下來的風暴積蓄情緒。尤其是那些關於哲學思辨和政治哲學的探討,作者將其巧妙地融入角色的對話和內心獨白之中,使故事在娛樂性的外殼下,包裹著深刻的思想內核。我很少看到一本小說能將動作場麵的緊張感、智力博弈的精妙感以及角色內心成長的細膩感,融閤得如此天衣無縫。它帶給我的閱讀體驗,遠超齣瞭我對同類題材的既有印象,無疑是近期閱讀清單中最亮眼的一筆,值得珍藏。

評分

說實話,一開始我對這種題材的書是有些保留態度的,總覺得會落入俗套,充斥著無腦爽文的痕跡。但讀進去之後,完全超齣瞭我的預期。這本書最打動我的地方,在於它對人性復雜麵的深刻探討。它沒有把好人描繪得完美無瑕,也沒把壞人刻畫得十惡不赦,每個人物都在自己的立場和局限下做著選擇,這些選擇往往帶著沉重的代價。我尤其欣賞作者對於權謀鬥爭的細膩處理,那種不著痕跡的試探、暗中的角力,比直接的武力衝突來得更有張力。有時候,一個眼神、一句無心之言,背後都可能隱藏著驚天的陰謀。文字功底也很紮實,語言風格多變,時而磅礴大氣,時而婉約細膩,很好地烘托瞭不同場景的氛圍。對於喜歡深度閱讀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瞭很多值得思考的空間,關於忠誠與背叛、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取捨,都處理得非常到位,絕非快餐讀物可比。看完後勁很大,需要花時間迴味其中的深意。

評分

我很少為一個故事寫這麼長的評價,但這本書確實值得。它的敘事手法非常高明,采用瞭多綫敘事,從不同的視角切入,將一個宏大的曆史背景下的小人物命運和時代洪流巧妙地編織在一起。剛開始可能需要集中精力去梳理人物關係和時間綫,但一旦進入狀態,那種被情節牽引著前行的感覺,簡直是沉浸式的體驗。想象一下,當那些看似不相乾的支綫情節最終匯閤成一條波瀾壯闊的主綫時,那種震撼感是無與倫比的。此外,作者對戰爭場麵的描寫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不是那種簡單地描述廝殺和血腥,而是融入瞭大量的軍事策略、後勤補給乃至心理戰的描繪,顯得真實可信,讓人感到熱血沸騰的同時,也體味到戰爭的殘酷和智慧的較量。這本書的細節處理達到瞭令人發指的程度,隨便翻開一頁,都能找到一個令人拍案叫絕的伏筆迴收或者一個絕妙的文學比喻。強烈推薦給所有熱愛史詩級敘事和復雜情節的讀者們。

評分

媽媽說人醜就要多讀書,買本書提升一下自己。包裝的很好,,錶揚快遞員叔叔。下次還要買,書確實不錯

評分

是正版書籍,價格實惠,書寫得很不錯,送貨速度快,值得購買,贊一個!

評分

非常棒的一本書,藉此又瞭解瞭一下衛青其人

評分

還沒看,京東快遞時效自然快的沒話說,書外觀完好,內容待讀後追評。

評分

送貨很及時,都是喜歡的書,不錯

評分

正版圖書,價格便宜。

評分

剛收到,沒看,不過物流很給力

評分

書的內容比標題要好 是一本值得一讀的曆史小說

評分

加上優惠券,價格還是很便宜劃算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