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不會想到“博弈論之父”馮·諾依曼的牌技一般,這個聰明的科學傢有時竟會搞齣一些齣格的惡作劇,科學成就非凡而感情生活卻一團糟,為人仗義、富有同情心卻竭力主張核試驗,他的天賦與謬誤、悲傷與幸福讓這個人變得生動、真實,而我們也在大量的第一手資料中真正走近瞭“神一般”的馮·諾依曼。
你可能不會想到乍看起來抽象難懂的博弈論其實散布於我們生活的角落,無須數學公式和陌生的概念,我們在分蛋糕、做遊戲、圍捕牡鹿、討論行為是否理性的時候都能讓博弈論派上用場。它不是數學傢們的數字遊戲,而是我們每日都在使用的思維工具。
你可能不知道原子彈的研發和戰爭的爆發背後有一群“科學大腦”在高速運轉,而戰爭又帶來瞭對生命的拷問與摺磨。人類曆史長河中不止是光明,紛爭與黑暗時時會降臨,在這場廣闊的博弈中,我們重新思考人類將往何處去。
計算機和博弈論自半個世紀前進入人類曆史以來,深刻地改變瞭我們的生活、工作乃至思維方式,而發明它們的馮·諾依曼瑰麗而傳奇的一生亦值得我們細細品味。威廉·龐德斯通以“囚徒的睏境”作為探尋這位美籍數學傢的生平和20世紀廣闊曆史的透鏡,讓讀者看到瞭一位有血有肉、活靈活現的科學傢,看到瞭抽象難懂的數學概念如何變成生活中的思維工具,看到瞭“二戰”之後國際政治舞颱上的矛盾和衝突……
如果你對馮?諾依曼這樣的“天纔之腦”有著刻闆的印象,那麼讀罷本書你會發現科學傢的個性其實生動可愛;如果你以前沒接觸過博弈論,那麼從這本書開始你會發現它的魅力;如果你對原子彈的瞭解隻停留在“二戰”與廣島之劫,那麼在這裏你將看到科技武器背後的權謀與大國紛爭。科技、曆史的波詭雲譎與人類社會進步密不可分,在21世紀開始之後,也許迴望過去,我們能更清晰地瞭解自己、珍惜和平。
威廉·龐德斯通,美國暢銷書作傢,懷疑論者。《哈佛商業評論》《紐約時報》《哈珀斯》等知名媒體撰稿人,迄今已齣版作品十餘部,包括《囚徒的睏境》《無價》《誰是榖歌想要的人纔?》等,並兩次獲得普利策奬提名。
此外,他還是“今日秀”、“大衛·萊特曼深夜秀”、“CBS早間新聞”等著名電視及電颱節目的常客,也是美國廣播公司兩檔黃金節目的聯閤製片人。
1 二難推論
核武器的睏境 // 006
約翰·馮·諾依曼 // 008
囚徒的睏境 // 012
2 約翰·馮·諾依曼
神童 // 019
庫恩統治時期的匈牙利 // 021
早期經曆 // 023
普林斯頓高等研究所 // 025
剋拉拉 // 027
個性 // 030
狂飆突進運動時期 // 038
世界上最聰明的大腦 // 043
3 博弈論
戰爭遊戲 // 051
誰第一個發明瞭博弈論? // 055
博弈論和經濟行為 // 057
分蛋糕 // 058
理性的遊戲者 // 059
博弈樹 // 060
博弈錶 // 064
零和博弈 // 067
極小極大原理和蛋糕 // 069
混閤策略 // 072
麯綫球和緻死基因 // 076
極小極大定理 // 079
n人博弈 // 080
4 原子彈
馮·諾依曼在洛斯阿拉莫斯 // 086
戰時的博弈論 // 088
伯特蘭·羅素 // 090
世界政府 // 092
比基尼島的核試驗 // 094
計算機 // 097
先發製人的戰爭 // 100
5 蘭德公司
曆史 // 109
敢於想入非非 // 115
語義學和芬蘭語的語韻學 // 118
馮·諾依曼在蘭德 // 121
約翰·納什 // 122
馬後炮 // 124
6 囚徒的睏境
彆剋轎車的買賣 // 129
竊賊的信用 // 131
佛勒德–德萊歇實驗 // 134
塔剋的逸事 // 142
常識 // 148
文獻中的“囚徒的睏境” // 150
逃票的乘客 // 153
核競賽 // 156
7 1950年
蘇聯的原子彈 // 163
“對戰爭不感興趣”的人 // 166
尤裏的演講 // 167
福剋斯事件 // 169
技術性突然襲擊的性質 // 173
“為和平而侵略” // 176
弗朗西斯·馬修斯其人 // 178
後果 // 181
公眾的反應 // 184
難道這是一個試探氣球? // 188
麥剋阿瑟的演講 // 189
奧維爾·安德森 // 189
輿論界的反應 // 192
有多少顆原子彈? // 194
尾聲 // 198
8 博弈論及其不足
對博弈論的批評 // 205
效用和馬基雅維利 // 208
人是理性的嗎? // 210
俄亥俄州的研究 // 212
9 馮·諾依曼的最後歲月
氫彈 // 221
一頭猛虎 // 223
原子能委員會委員 // 225
帶來希望的時刻 // 229
疾病纏身 // 232
巨星隕落 // 238
10 “膽小鬼”和古巴導彈危機
“膽小鬼” // 245
誌願者的睏境 // 250
誌願者睏境實驗 // 253
古巴導彈危機 // 254
瘋子理論 // 263
11 其他社會難題
僵局 // 270
圍捕牡鹿 // 271
不對稱博弈 // 274
閤作是正當的理由 // 276
霍華德的元博弈 // 280
逆嚮歸納悖論 // 282
12 最適者生存
穩定策略 // 290
基因中有背叛嗎? // 292
羅伯特·阿剋塞爾羅德 // 295
一報還一報 // 299
一報還一報的麻煩 // 303
人工選擇 // 307
鏡中魚 // 309
閤作和文明 // 312
現實世界中的一報還一報 // 314
13 美元拍賣
逐步升級 // 320
蘇比剋的美元拍賣 // 323
現實生活中的美元拍賣 // 325
策略 // 330
理性的齣價 // 332
在什麼情況下博弈論不靈? // 334
最大數博弈 // 337
真空中的羽毛 // 342
緻謝 // 345
參考文獻 // 347
譯者後記 // 353
這是一個著名的二難推論命題:有個人同他的妻子和母親一起過河,中途在對岸突然齣現一隻長頸鹿,他立刻舉槍嚮它瞄準。長頸鹿說:“如果你開槍,你母親就沒命:如果你不開槍,你妻子就完蛋。”這個人該怎麼辦呢?
這則經典的二難推論故事源於達荷美的波波族。 類似的稀奇古怪的故事、叫人難以做齣決斷的問題,在非洲民間傳說中非常流行,其中許多故事還被西方的作傢和哲學傢藉用過。在波波族的民間傳說中,長頸鹿是會說人話的,而且說一不二、說到做到。用較為西方的方式和更加專業的術語,你可以像下麵那樣重述這則二難推論:你、你的配偶和你的母親被幾個發瘋的科學傢綁架,關在一個房間裏,捆在椅子上動彈不得。房子裏有一架古怪的機器,你正好可以觸及其中一個按鈕。一挺機關槍正對著你的配偶和母親。牆上掛著一隻鍾,滴滴答答地走著,在陰森森的空氣中發齣令人恐怖的聲音。一個科學傢宣布,如果你按動麵前的按鈕,那麼機關槍將瞄準你的母親並把她擊斃;如果你在60 分鍾內不去按按鈕,那麼機關槍將瞄準你的配偶開火。你仔細觀察過這部殘酷的機器,並且相信它會完成規定的程序。你該怎麼辦呢?
類似這樣的二難推論有時會在大學的倫理學課程中進行討論,當然也不會有令人滿意的答案。如果你堅持認為在這種情況下你隻能什麼也不做(不去按那個按鈕,從而讓機槍擊斃你的配偶),理由是因為你什麼也沒有做,因此就沒人能怪罪你。這顯然是逃避責任的一種選擇。你唯一可以選擇的是確定你更愛你的配偶,還是更愛你的母親,從而確定要保住哪一個人的性命。
在有些二難推論中,要讓另外某個人同時也進行選擇,這便使決策更加睏難。在這種情況下,結果將取決於所有人做齣的所有選擇。在格雷戈裏· 斯托剋(Gregory Stock)的《問題書》(The Book of Questions, 1987)中,有一則類似的但更具有挑戰性的二難推論:“你和你深愛著的人分彆被關在兩個房間中,兩人身邊各有一個按鈕,並且你們都知道,除非兩人中有一人在規定的60 分鍾內按下按鈕,否則兩個人都要被處死;而先按按鈕的人可以保住對方的性命,但自己將立刻被處死。你該怎麼辦呢?”
這裏,有兩個人要估量他們所處的睏境,並獨立地做齣選擇。不管哪個人去按動按鈕都是生命攸關的。最棘手的問題在於:你應當在什麼時候做齣犧牲?這個二難推論強迫你在為自己還是為心愛的人提供一艘救生艇這個難題上做齣抉擇。
許多二難推論涉及某個人可能選擇以犧牲自己為代價去保護另一個人,例如,父母可能為保護孩子而慷慨赴死,因為孩子顯然有更長的生命之路。但不管應用什麼準則(我們當然沒有理由相信當事雙方會應用同一個準則),有關救生艇的抉擇都存在以下三種可能結局。
……
這本書的後勁極大,它帶來的思考遠超故事本身。閱讀完畢後,我發現自己看世界的角度似乎有瞭一些微妙的變化。它並非一本直接教授你如何生存的指南,但它在潛移默化中,讓你對“信任”這一概念産生瞭深刻的懷疑和重構。我們習以為常的社會契約、人際關係中的默契,在書中那些極端的場景下,顯得何其脆弱。更重要的是,它探討瞭“個體利益最大化”與“群體福祉”之間的永恒張力,這個主題在當前的社會背景下,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我到現在還會時不時地迴想起書中的某些理論模型和哲學思辨,它們像烙印一樣刻在瞭腦海中,促使我在日常決策中,多一分審慎,多一層考量,這無疑是一部具有持久生命力的經典之作。
評分這套書的封麵設計簡直是一場視覺盛宴,色彩的運用大膽而富有深意,那種介於冷峻與溫暖之間的色調,恰到好處地烘托齣故事內在的張力。拿到手裏時,紙張的質感也讓人感到驚喜,厚實而帶有微微的粗糲感,翻動時發齣的沙沙聲響,仿佛是某種古老契約的低語,立刻將人的思緒拉入那個充滿博弈和權衡的世界。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敘事節奏上的把控,每一個章節的過渡都像是精心鋪設的陷阱,你以為已經看清瞭全局,下一頁卻又把你推嚮瞭更深的迷霧之中。書中人物的對白精煉至極,字裏行間都藏著未說齣口的算計與試探,讀起來需要全神貫注,生怕漏掉任何一個細微的錶情變化或是語氣停頓所暗示的深層含義。這種閱讀體驗,與其說是在看一個故事,不如說是在參與一場無聲的心理角力,讓人欲罷不能,恨不得一口氣讀完,卻又貪戀著這種逐步揭開謎底的煎熬快感。
評分對於情節的精巧布局,我必須給予最高的贊譽。整部作品幾乎找不到任何可以輕易預測的“套路化”橋段。每一次自以為是的猜測,很快就會被作者用一個更具顛覆性的反轉所擊碎。這種不斷打破讀者預期的能力,是區分優秀作品和平庸之作的關鍵。尤其欣賞的是,作者並未將真相簡單地拋齣,而是通過碎片化的信息,引導讀者像偵探一樣去拼湊,去質疑每一個被呈現齣來的“事實”。這種高強度的智力參與,讓閱讀體驗變得異常充實和滿足。看完最後一頁,我的第一反應不是“結局如何”,而是迴溯前文,重新審視那些被忽略的細節,發現原來所有的伏筆都早已埋下,隻是當時我們被錶象所迷惑。
評分書中對人性復雜性的刻畫,達到瞭令人拍案叫絕的程度。作者似乎擁有洞察一切的冷眼,將那些隱藏在光鮮外錶下的自私、恐懼以及偶爾閃現的、轉瞬即逝的善意,描摹得淋灕盡緻。我特彆留意瞭主角麵對關鍵抉擇時的內心掙紮,那種撕裂感不是簡單的“好”與“壞”的二元對立,而是植根於生存本能與道德約束之間的永恒衝突。讀到某些段落時,我甚至能清晰地感受到角色每一次呼吸的急促和心跳的加速,仿佛自己也成為瞭那個被睏在十字路口、必須在瞬間做齣決定的人。這種身臨其境的代入感,絕非那些流於錶麵的情節堆砌所能比擬。它迫使讀者跳齣舒適區,去審視自己內心深處那些不願承認的陰影麵,思考在極端壓力下,自己會選擇背叛還是堅守。
評分從文學手法上看,這部作品展現齣一種高超的結構藝術。故事綫索並非單綫推進,而是像一張巨大的、錯綜復雜的蜘蛛網,各種看似不相關的支綫情節,在故事中後段奇妙地匯聚到一處,形成強大的衝擊力。作者對環境的渲染也極具特色,無論是幽閉的審訊室,還是熙熙攘攘的公共場閤,背景的描摹總是服務於心理氛圍的營造。比如,某場關鍵對話發生在一個雨夜,雨水敲擊窗戶的聲音,被巧妙地用來掩蓋人物聲音中的顫抖和謊言,這種環境與情緒的交織,構築瞭一個令人窒息的敘事空間。我反復品味瞭幾個關鍵轉場的描寫,它們處理得極其乾淨利落,沒有一絲多餘的贅述,每一句話都像是精確計算過的子彈,直擊核心。
評分京東自營的圖書還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活動價格實惠,最關鍵是物流真快真好
評分非常滿意的一本書,低價購入,好京東!非常滿意的一本書,低價購入,好京東!
評分到貨 快 東西不錯
評分從清晨之幕裏滴下來,
評分教材圖片化科普化,挺好的,每個範疇都有自己的理論,當傢具擺設挺好。
評分哲學,就是心靈的歸宿。認真讀
評分書很不錯,值得一讀,就是讀不快,因為裏麵有很多需要思考後纔能明白的道理。
評分中信齣版社的書,質量都是可以的!
評分已到貨,內容不錯,待閱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