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零基础镜头使用速成攻略
鱼眼到超长焦的运用法则
风光/人像/纪实三大主题
镜头优劣的完整评价体系
影响镜头成像的奥秘所在
镜头配置的完美解决之道
26支常用镜头细致剖析
严酷环境镜头全方位养护
内容简介
蜂鸟网是全球大型的中文影像生活门户网站,拥有485万注册网友。蜂鸟网的器材频道以专业严谨著称,其中蜂鸟数码影像评测室是国内专业的评测室。本次蜂鸟网集中了器材频道的优势技术力量,集合了众多版主和网友的好作品做成本书。
镜头是光线进入相机的必经之路,是决定影像形成的关键,相机离不开镜头,摄影也离不开镜头。本书共计16章,对佳能可更换镜头各自的实用价值和适宜拍摄的题材进行了彻底剖析,带领读者全方位认识镜头,读懂MTF曲线,分析镜头的选择与配件,讲解镜头的维护与保养,并通过丰富、生动的案例教授摄影爱好者如何在实战拍摄中充分利用好自己手中的镜头。使摄影爱好者在学习本书知识后,可以对镜头从认识到精通,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拍摄技能。
本书内容全面,讲解生动,相信会对广大摄影爱好者和佳能单反相机用户有极大的帮助。
作者简介
蜂鸟网是全球知名的中文影像文化门户网站,拥有485万注册网友,同时在线网友超过1万人。蜂鸟网始终致力于以传承影像文化、缔造商业价值为宗旨的影像互动交流型专业媒体的建设,目前已经成为中国影像类媒体中访问量高、受推崇的品牌。蜂鸟网的受众群覆盖整个中国大陆、港澳台及全球华人聚居区。
目录
第1章 镜头使用速递 012
1.1 读懂镜头的标识 014
1.2 快速学会使用镜头 015
1.2.1 变焦环与变焦效果 015
1.2.2 对焦环作用与使用 016
1.2.3 手动/自动对焦开关(AF/MF) 017
1.2.4 防抖功能开关(STABILIZER ON/OFF) 018
1.2.5 限定对焦距离开关 020
1.2.6 镜头卡口 021
1.2.7 滤镜接口 021
1.2.8 镜头盖 021
1.2.9 镜头后盖 022
1.2.10 遮光罩及接口 022
1.2.11 镜头接环 022
1.3 正确安装镜头 023
1.3.1 EF镜头适用于全部佳能数码单反照相机 023
1.3.2 EF-S镜头只能安装在非全画幅佳能数码单反照相机上 023
1.3.3 装卸镜头时的注意事项 023
1.3.4 镜头等效焦距变化与影响 024
第2章 驾驭第三只眼睛——基本镜头技术 026
2.1 选择焦距 028
2.1.1 焦距与取景范围 029
2.1.2 焦距与空间背景 031
2.1.3 焦距与透视变形 032
2.2 对焦控制 033
2.2.1 主体对焦 034
2.2.2 前景对焦 035
2.2.3 对焦无穷远 037
2.2.4 超焦距对焦 039
2.2.5 手动对焦方法 041
2.3 光圈效果 043
2.3.1 光圈与虚化效果 043
2.3.2 全景清晰的光圈选择 045
2.3.3 背景虚化的光圈选择 047
2.3.4 最佳成像的光圈选择 050
2.3.5 控制虚实对比的光圈选择 052
第3章 透过镜头思考 054
3.1 广角——包容与变形 056
3.1.1 近大远小的透视变形 057
3.1.2 夸张的建筑摄影 058
3.1.3 深远立体的风景 060
3.1.4 长腿妹与锥子脸 061
3.1.5 纪实的冲击力 063
3.1.6 鱼眼中的世界 064
3.1.7 回归自然的效果 065
3.2 长焦——提纯与精萃 066
3.2.1 鹰一样的眼力 067
3.2.2 构建极简的画面 068
3.2.3 重新解构景物 069
3.2.4 细微入境 071
3.3 标头——坚持写实主义 072
3.3.1 标准焦距的平实视角 073
3.3.2 平平淡淡才是真 075
3.3.3 内在的力量与情感 076
3.4 大、长、近、远——虚化的方法 077
3.4.1 放大光圈,再大一些 078
3.4.2 增长焦距,再长一些 079
3.4.3 抵近主体,再近一些 080
3.4.4 远离背景,再远一些 082
3.5 抓住光线 083
3.5.1 顺光求新出奇 083
3.5.2 侧光的影调平衡 087
3.5.3 逆光的六种奇异效果 092
第4章 镜头里的风景 106
4.1 焦距选择与取景构图 108
4.1.1 广角镜头拍摄风光的整体气势 108
4.1.2 标准镜头的平凡美丽 110
4.1.3 长焦镜头精萃风景精华 112
4.2 虚实风景 114
4.2.1 小光圈的极致清晰的效果 114
4.2.2 最佳光圈的适用场景 116
4.2.3 风光摄影中大光圈的使用 118
4.3 风景对焦 120
4.3.1 寻找风景中的重点 120
4.3.2 前景对焦 122
4.3.3 对焦无穷远 123
第5章 纪实之眼 124
5.1 属于自己的视角 126
5.1.1 广角镜头拍摄环境特点 126
5.1.2 标准焦距镜头的故事性 128
5.1.3 长焦镜头的精彩细节 130
5.1.4 定焦镜头在纪实拍摄中的运用 131
5.2 我发现,我拍到 132
5.2.1 现场的感觉 133
5.2.2 寻求光影效果 135
5.2.3 增加画面兴趣 137
5.2.4 手动对焦 vs 自动对焦 139
5.2.5 设计“陷阱” 141
第6章 美丽镜中人 142
6.1 焦距与构图 144
6.1.1 标准镜头:人像首选 144
6.1.2 中长焦距:偏重人物 147
6.1.3 广角镜头:偏重景物 149
6.2 大胆的创意人像 151
6.2.1 不一样的虚化 151
6.2.2 光雾朦胧效果 156
6.2.3 镜头的呼吸感 161
第7章 完美的镜头 166
7.1 好镜头的关键 168
7.1.1 “锐”与“柔” 168
7.1.2 暗角 169
7.1.3 畸变 170
7.1.4 色差 171
7.1.5 眩光 172
7.2 无关紧要的因素 174
7.2.1 最近对焦距离 174
7.2.2 最佳拍摄距离 176
7.3 L镜头 vs 普通镜头 177
7.3.1 日常拍摄 177
7.3.2 创作摄影 181
7.3.3 给购置L镜头一个理由 184
7.4 变焦镜头 vs 定焦镜头 185
7.4.1 日光下 185
7.4.2 大光比拍摄 186
7.4.3 室外阴影 188
7.4.4 大光圈与自由变焦 189
7.4.5 搁置结论 189
第8章 理工男眼中的镜头 190
8.1 理解MTF曲线,了解镜头性能 192
8.1.1 简单读懂MTF曲线 192
8.1.2 MTF图表横轴代表镜头成像圈半径 193
8.1.3 竖轴代表镜头成像的对比度和分辨力 194
8.1.4 所有的蓝线代表最佳光圈f/8的成像素质 194
8.1.5 所有的黑线都代表最大光圈的成像素质 194
8.1.6 所有的粗线表示镜头对比度 195
8.1.7 所有的细线表示镜头分辨力 195
8.1.8 成对的线条体现镜头的综合画质 195
8.1.9 变焦镜头有两幅MTF曲线图 195
8.1.10 技术指标与现实 195
8.2 镜头技术详解与疑问 196
8.2.1 特殊镜片提高成像素质 196
8.2.2 镀膜技术的影响 199
8.2.3 镜头中的镜片和镜片组越多越好么 200
8.2.4 对焦驱动系统USM与STM的不同 200
8.2.5 内对焦、后对焦与浮动对焦 201
8.2.6 镜头防抖(IS)功能的全方位运用指南 201
8.2.7 圆形光圈的特殊虚化效果 203
第9章 镜头购置解决方案 204
9.1 选购原则 206
9.1.1 拍摄题材决定论 206
9.1.2 作品用途决定论 208
9.1.3 购买力决定论 209
9.2 解决方案 210
9.2.1 重视第一支镜头 211
9.2.2 一步到位要慎重 212
9.2.3 有目的地配备定焦镜头 213
9.2.4 留下套机镜头 214
9.3 购买事项 215
第10章 套机镜头联队
——相机与镜头的套装优势 216
10.1 平和看套头 218
10.1.1 性价比最高——照相机与套头的性价完美匹配 218
10.1.2 用途优势——套头可以广泛适应所有创作题材 218
10.1.3 成像品质——绝不逊色的作品素质 220
10.1.4 功能全面——能防抖、对焦快 221
10.1.5 轻松创作——轻便、易用、备用 222
10.1.6 明确弱点——超越拍摄极限 223
10.1.7 发挥强势——拍出心跳的感觉 224
10.2 各有所长——全画幅照相机两款套装镜头 227
10.2.1 沉稳老练的EF 24-105mm f/4L IS USM 227
10.2.2 异军突起的EF 24-70mm f/4L IS USM 229
10.3 用途明确——非全画幅照相机的四款套头 230
10.3.1 百搭镜头EF-S 15-85mm f/3.5-5.6 IS USM 230
10.3.2 适合家庭 EF-S 18-135mm f/3.5-5.6 IS STM 231
10.3.3 户外游子 EF-S 18-200mm f/3.5-5.6 IS 233
10.3.4 入门选择 EF-S 18-55mm IS STM+EF-S 55-250mm IS STM 234
第11章 抉择——新三元与大三元 236
11.1 三元镜头配备时的综合考量 238
11.1.1 EOS5Ds/sR镜头名单的指导意义 238
11.1.2 镜头适用的拍摄题材 238
11.1.3 与照相机机身的配套 239
11.1.4 镜头焦段、口径的衔接与统一 240
11.1.5 镜头功能与价格的平衡 240
11.1.6 个人的器材负载能力 240
11.2 三元镜头推荐——全画幅数码单反照相机 241
11.2.1 标准变焦镜头 241
11.2.2 广角变焦镜头 243
11.2.3 远摄变焦镜头 246
11.3 F4新三元与F2.8大三元 249
第12章 双雄——两款非全画幅变焦镜头 250
12.1 EF-S 17-55mm f/2.8 IS USM 252
12.2 EF-S 10-22mm f/3.5-4.5 USM 253
第13章 游侠的镜头 254
13.1 全画幅游侠镜头 EF 28-300mm f/3.5-5.6L IS USM 256
13.2 非全画幅游侠镜头EF-S 18-200mm f/3.5-5.6 IS 258
第14章 超级镜头 260
14.1 鱼眼镜头 262
14.1.1 鱼眼中的人像 263
14.1.2 鱼眼中的风景 264
14.1.3 EF 8-15mm f/4L fisheye USM 266
14.1.4 鱼眼镜头与超广角镜头的区别 268
14.2 移轴镜头 269
14.2.1 不倾倒的大楼 269
14.2.2 奇异的景观 271
14.2.3 佳能的移轴镜头的适用范围 272
14.2.4 不易使用的移轴镜头 272
14.3 微距镜头 272
14.3.1 花草静物EF 100mm f/2.8L IS USM 微距 274
14.3.2 昆虫EF 180mm f/3.5L USM 微距 278
14.3.3 非全画幅EF-S 60mm f/2.8 USM 微距 280
14.4 人像摄影,只爱定焦头 282
14.4.1 人像王者 EF 85mm f/1.2L II USM 282
14.4.2 人像双侠 EF 50mm f/1.2L USM + EF 35mm f/1.4L IS USM 284
第15章 镜头的维护与保养 288
15.1 镜头的软件设置 290
15.1.1 注册镜头与下载镜头数据 290
15.1.2 校正暗角与畸变 291
15.1.3 色差校正功能 292
15.1.4 对焦微调方法 293
15.2 如何清洁镜头 294
15.2.1 镜头清洁工具 294
15.2.2 镜片表面的清洁方法 296
15.2.3 镜头卡口的清洁 297
15.2.4 镜头外观的清洁 297
15.3 镜头的保存方法 297
15.3.1 镜头袋与镜头桶 297
15.3.2 保存环境的要求 298
15.4 特殊环境下的镜头保护 299
15.4.1 冰冻低温环境 299
15.4.2 雨雪潮湿环境 300
15.4.3 风沙环境 301
16章 镜头外接设备 302
16.1 前端接滤镜 304
16.1.1 UV镜与保护镜 304
16.1.2 偏振镜 305
16.1.3 渐变镜 307
16.1.4 中灰镜 308
16.2 镜头后端可接设备 310
16.2.1 增倍镜 310
16.2.2 近摄接圈 311
16.2.3 转接环 312
《蜂鸟摄影学院:捕捉瞬间的艺术与技术》 内容梗概: 本书并非聚焦于特定器材的参数解析或品牌偏好,而是深入探讨摄影的核心——如何捕捉那些转瞬即逝的生命之美,特别是蜂鸟的灵动姿态。我们将带领读者踏上一段影像探索之旅,从理解蜂鸟的行为习性出发,逐步掌握构图、光影、时机和后期处理等关键摄影技巧。本书旨在培养摄影师的观察力、耐心和创造力,最终实现用镜头定格生命之舞的艺术目标。 第一章:解码蜂鸟的生命旋律——认识你的拍摄对象 在按下快门之前,对拍摄对象有着深刻的理解至关重要。蜂鸟,这些微小的空中芭蕾舞者,以其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敏捷性和独特的飞行方式而闻名。本章将带领读者走进蜂鸟的世界,从生物学的角度去了解它们: 多样的精灵: 蜂鸟家族种类繁多,体型、颜色、喙形各异,它们分布于不同的地理环境,有着独特的生存策略。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蜂鸟种类,让读者对其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了解不同种类的蜂鸟可能出现的季节和地点。 飞行艺术大师: 蜂鸟独特的“八字形”翅膀拍打方式,使其能够悬停、后退、侧飞,甚至垂直上升和下降。理解这种独特的飞行机制,是捕捉它们精彩瞬间的基础。我们将剖析蜂鸟的飞行原理,帮助摄影师预判其运动轨迹。 行为习性解析: 蜂鸟的觅食、求偶、迁徙、领地争夺等行为,是摄影师捕捉精彩画面的宝贵机会。本章将深入分析这些行为发生的规律和触发因素,例如特定时间的花期、早晨和傍晚的光线特点,以及它们在哪些区域更容易观察到。了解它们的习性,意味着能更好地预测它们的出现,并提前做好准备。 环境因素与蜂鸟: 蜂鸟的生存与特定植物紧密相连,花朵的种类、开放的时间,以及周围的环境(如水源、遮蔽物)都会影响它们的活动。我们将探讨如何识别蜂鸟常出没的环境,以及如何利用这些信息来提高拍摄成功率。 第二章:光影的魔法——驾驭自然之光 光线是摄影的灵魂,对于拍摄速度快、体型小的蜂鸟而言,光线的运用更是重中之重。本章将聚焦于如何利用和控制自然光,为你的蜂鸟摄影作品注入生命力。 黄金时段的光线: 清晨和傍晚的“黄金时段”,光线柔和、色彩温暖,是拍摄蜂鸟的理想时机。我们将详细讲解如何利用这些时段的光线特点,营造出富有层次感和氛围感的画面,避免正午阳光的硬光带来的刺眼反光和阴影。 侧光与逆光: 侧光能够勾勒出蜂鸟羽毛的细腻纹理和身体的立体感,而逆光则能创造出梦幻的光晕效果,甚至让蜂鸟的翅膀呈现出半透明的美感。本章将通过实例分析,指导读者如何观察和利用不同角度的光线。 阴影的艺术: 并非所有的阴影都是负面的。巧妙利用阴影,可以为画面增加深度和戏剧性,突出主体,或者创造出剪影效果。我们将探讨如何在蜂鸟活动的环境中,寻找并利用自然的阴影。 天气的影响: 阴天、小雨等天气条件,往往能带来柔和均匀的光线,减少了强烈的反差,有时反而能创造出独特的拍摄机会。我们将分析不同天气下拍摄蜂鸟的利弊,以及相应的应对策略。 人工光与自然光的结合: 在特定环境下,对自然光的补充甚至人造光的辅助,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本章将简要探讨如何谨慎地使用闪光灯等辅助光源,以保持画面的自然感。 第三章:构图的语言——让画面讲述故事 一张引人入胜的蜂鸟照片,离不开精心设计的构图。本章将带领读者走进构图的艺术殿堂,学习如何通过画面的组织,赋予照片生命和情感。 主体与背景的平衡: 如何让蜂鸟成为画面的绝对焦点,同时又不让背景显得杂乱?我们将探讨留白、虚化背景、引导线等构图元素在蜂鸟摄影中的应用。 黄金分割与三分法: 这些经典的构图法则,能够帮助摄影师将主体放置在画面中最具视觉吸引力的位置,创造出和谐而富有张力的画面。我们将通过大量蜂鸟摄影实例,演示如何灵活运用这些法则。 视角的力量: 尝试不同的拍摄角度,从低角度仰视,或者与蜂鸟视线齐平,都能带来截然不同的视觉感受。我们将鼓励读者打破常规,用独特的视角去观察和记录。 动感与线条的运用: 蜂鸟的飞行本身就充满了动感。如何通过捕捉飞行轨迹中的瞬间,或者利用枝条、花朵的线条来强化动感,是本章探讨的重点。 情绪的传递: 一张好的照片,能够引发观者的情感共鸣。我们将讨论如何通过构图,传递蜂鸟的灵动、脆弱、专注等情绪。 第四章:捕捉瞬间——时机与技术的融合 蜂鸟的飞行速度极快,这使得捕捉它们的精彩瞬间成为一项挑战。本章将深入探讨拍摄蜂鸟的关键技术和策略。 快门速度的魔术: 慢速快门可以捕捉到翅膀挥动的轨迹,创造出如梦似幻的“拖影”效果;高速快门则能将蜂鸟定格在空中,展现其每一个细微的动作。我们将详细讲解不同快门速度的应用场景和设置技巧。 对焦的精准艺术: 锁定高速移动的蜂鸟,需要精准的对焦。本章将介绍连续自动对焦(AF-C)的使用技巧,以及如何根据蜂鸟的运动方向调整对焦区域。 曝光的挑战与策略: 蜂鸟体型小,在明亮的背景前容易曝光过度,而在暗淡的环境下又可能曝光不足。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测光模式、曝光补偿等手段,在复杂光线下获得准确的曝光。 连拍与预判: 连拍是捕捉快速瞬间的有效手段,而预判蜂鸟的下一个动作,则是提高成功率的关键。本章将分享如何通过观察蜂鸟的行为模式,进行有效的预判和连拍设置。 枝头上的宁静: 除了飞行瞬间,蜂鸟停歇在枝头或花朵上的姿态也同样迷人。我们将探讨如何捕捉这些相对静止的画面,展现蜂鸟的细节之美。 第五章:后期的魔法——让作品升华 后期处理并非“修图”,而是对前期拍摄素材的二次创作,是让你的蜂鸟摄影作品更具艺术感染力的关键一步。 RAW格式的优势: 本章将阐述拍摄RAW格式文件的必要性,以及它在后期处理中提供的巨大灵活性。 基础调整:曝光、对比度、白平衡: 掌握这些基础调整,能够有效地修正前期拍摄中的曝光不足或偏色问题,让画面更加均衡。 色彩的渲染: 蜂鸟本身就色彩斑斓,学会如何通过色彩调整,进一步突出蜂鸟羽毛的绚丽,并营造出画面的整体氛围。 锐化与降噪: 如何在不损失细节的前提下,提高蜂鸟的清晰度,同时有效抑制高感光度拍摄产生的噪点,是本章的重点。 构图的微调与瑕疵的去除: 在后期,可以对构图进行微小的调整,优化画面比例。同时,学会去除画面中的干扰元素,如不经意闯入的杂物或过曝的亮部。 风格的形成: 通过学习不同的后期风格,形成自己独特的视觉语言,让你的蜂鸟摄影作品更具辨识度。 结语: 《蜂鸟摄影学院:捕捉瞬间的艺术与技术》不仅仅是一本摄影技巧的指南,更是一次关于耐心、观察和对生命之美的探索。我们希望通过本书,激发读者内心深处对自然的热爱,用镜头去记录那些稍纵即逝的美丽,让每一张蜂鸟照片,都成为一段关于生命、光影和情感的独特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