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谷歌(Google)集团重组后官方指定的□个图书合作项目,由《明镜周刊》驻硅谷首席记者托马斯 舒尔茨撰写。作者采访了谷歌的联合创始人拉里 佩奇和谢尔盖 布林、投资人贝希托尔斯海姆、□神秘的X实验室负责人阿斯特罗 泰勒,以及数十位核心工程师,与诸多内部人士展开深度对话,用□原汁原味的方式呈现了谷歌的发展历程以及对人类未来的规划,联合创始人拉里 佩奇说:“在探索人类科技边界这件事上,谷歌还没有遇到过对手。”本书则对谷歌如何探索人类的科技边界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展示,可谓“一本书展示谷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想要掌握未来,必须了解谷歌
1998年从车库起家,短短数年研发上千项专利,2016年力压苹果、亚□逊,成为“世界□具价值品牌”“□佳雇主”,谷歌无疑是互联网时代的□大赢家,这家公司有能力通过巨额广告利润收获现在,更有意愿在人工智能层面创造未来。
据说谷歌势不可挡,永不餍足。从互联网搜索到智能翻译再到地图导航,谷歌是我们通向世界的门户。不仅如此,就像管理全世界的数据流一样,谷歌还要在不久的将来控制我们的居家、出行、医疗、运输、能源等各个方面,它要向太空发射卫星,制造自动驾驶汽车和自动机器人,甚至还要延长人类的寿命……
你将在本书中看到,公司初创时两个怀揣梦想和智慧的年轻人面对发展为何迷失;还将读到公司上市后创始人为何交出控制权,甘居人后;你也将读到,在与微软、苹果的交锋中,谷歌为何总能不动声色,占得先机;以及面对欧盟与中国的制裁,公司□层决意何去何从……
本书将为你呈现一个□真实、地道的谷歌,一份□前沿、□成功的创新启示录。
托马斯 舒尔茨(Thomas Schulz)
《明镜周刊》驻硅谷首席记者
□具前瞻性的“谷歌观察者”
自2001年起,舒尔茨开始担任《明镜周刊》财经记者,以对全球领先科技企业的高水准分析而闻名。多年来,舒尔茨致力于研究科技革命的发展及其对社会、政治和文化带来的影响。
书舒尔茨卓越的新闻视野和令人瞩目的成就为他先后赢得亨利纳南奖、霍尔茨布林克财经新闻奖及年度记者等荣誉。
目 录
前 言 数字时代的银河战舰 1
第1 章 根基:从学生宿舍到数字帝国1
规划中的意外,历史上的必然?9
比尔·盖茨帮谷歌做“梦”?12
车库起家的互联网传奇?18
第2 章 创始人:性格迥异,野心如一39
现实版托尼·史塔克?42
“温柔”的野心家?47
蒙台梭利双子星?56
第3 章 登月文化:谷歌的创新永动机73
10倍哲学:战略的“理想过滤器”?76
赚钱机器Plus未来机器?86
无人驾驶汽车:射向月亮的第一支箭?91
第4 章 X实验室:谷歌送给世界的“大礼”111
硅谷里的普罗米修斯?116
Wi-Fi气球:让全世界联网?119
发射卫星,扫描全球?125
第5 章 谷歌搜索:丈量世界159
谷歌终将互联一切?164
开启语音搜索时代?167
谷歌大脑与人工神经网络?171
第6 章 谷歌工作模式:重新定义一切195
重新定义管理?202
重新定义人才?205
重新定义团队?210
第7 章 安卓: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操作系统229
安卓车载,汽车与手机的无缝连接?236
安卓电视,统一智能电视平台?241
群雄逐鹿智能穿戴市场?242
第8 章 战争:数据隐私保护的外患内忧265
数据章鱼,众矢之的?274
即将爆发的平台之争?285
欧盟制裁?293
结 语 未来:智能机器的熊市还是互联网巨头的暮年??309
致 谢?327
前 言 数字时代的银河战舰
谷歌总部位于美国加州旧金山以南的山景城,距旧金山约有一个小时车程的距离。创始人和开拓者之一拉里·佩奇(Larry Page)的办公室就隐藏在总部4楼长廊的尽头。这是一间很容易被忽略的房间,它缺少作为数字帝国领导者办公室的任何象征——十步一岗、五步一哨的接待员,优雅昂贵的家具,富丽的室内装饰。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不足25平方米的简单房间,深灰色地板上放着一张浅色木制写字台,只有一个大小不及CD封套的白色名牌标示出主人的身份。
从门口看去,这间办公室就像个未打扫的学生宿舍:屋子中间立着挂满衣服的移动衣架;一辆黑色公路自行车架在墙边,地上还有三个机车头盔;为来访者准备的沙发已经严重磨损,似乎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直用到现在。几米之外,谷歌CFO(首席财务官)、YouTube总裁以及其他管理人员都在同样的玻璃隔断里办公,整栋楼格外安静。
拉里的脸略显苍白,40岁出头已是满头白发,和他接触后你会发现他是一个安静有礼的人。作为谷歌集团的指挥者、数字化革命的卓越领导者、业界最重要的科技思想者,拉里说话却轻声细语、不急不缓,毫不显露他在世界范围内叱咤风云的锋芒。
要见到拉里并不容易,因为他极力回避公众的视线,一年只接受2~3次采访,几乎不在电视上露面。自从患上较罕见的声带麻痹症,他便不再参加谷歌的年度大会。他拒绝回答私人问题,比如最珍惜的人是谁、有什么兴趣爱好、会为何事高兴、如何生活和度过休闲时光,等等。人们只知道他和一位生物信息学家结婚,并育有两个孩子,却未曾知晓他们的姓名——夫妻俩在互联网上没有留下一丁点关于孩子们的信息。有人以认识世界并传播更多知识为人生目标,而拉里想的却是如何将这些知识精简。
世界上没有几个人比拉里·佩奇更应该被我们知晓并了解。在过去这些年里,他带领谷歌成长为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集团,成为数字时代的超级王国。然而他并不满足于这些成就,他有更大的抱负。
创始人的雄心壮志
作为《明镜周刊》(Der Spiegel)驻美记者,我对谷歌进行了长年的观察,并从数年前开始和它有了更近的接触。随着数字革命的进程不断加速, 2012年年末,我和《明镜周刊》一致决定将我们的工作站从纽约搬到这次革命的核心地带——硅谷。这里汇集了许多诸如苹果、Facebook以及Uber在内的前沿企业。也许人们听到过它们的各种传闻,却几乎不了解它们是怎样被观察、被诠释,甚至被质疑的。然而以上企业都没能像谷歌一样,站上这个瞬息万变时代的风口浪尖。
深入了解后我们发现,谷歌的野心越来越大,决策越来越睿智,也招致越来越多的非议。我担任经济记者已有15年。在过去的这些年里,我几乎每周都会拜访山景城谷歌总部,以及旧金山分部。我对谷歌工程师、项目经理、昔日的员工和劲敌们进行了多次深入采访和背景调查,因此对谷歌的了解程度远超其他企业。此外,我也得到了为数不多的能与拉里深入交流的机会。每次会面我都能洞悉他的创意、雄心以及对谷歌、对世界的规划,因为他确实就是在思考这些事情——不仅仅是人类,而是整个星球的文明。拉里从未隐藏他要改变世界的想法。“未来应该是什么样子,我致力去发现它、实现它。”2015年在拉里办公室的一次会面中,他如是说。
惧怕谷歌?原因何在?
成立不到20年,谷歌已经在大多数人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位置,这是其他企业无法企及的。谷歌随时随地等待着我们上线,而我们没有哪一天不在用问题轰炸它。谷歌搜索引擎平均每月执行超过千亿次的搜索,Gmail是世界上用户最多的电子邮箱,安卓(Android)是最流行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没有一家公司能让人有如此多截然相反的感受:钦佩与敬意,愤怒与恐惧。这些感受(尤其是负面感受)在谷歌不断壮大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强烈,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原因何在?
虽然美国人几乎已经默认了谷歌的霸权,但欧洲却不买账,他们提出了拆分谷歌的构想。在巴黎和柏林的政府部门里,一直充斥着将谷歌拆分成多个不同单元的声音。
这不能不让人想起,垄断集团在现代西方经济史上并不多见。但这里仍有三个让人难以忽略的例子:由约翰·洛克菲勒(John Rockefeller)创办的标准石油公司(Standard Oil)是全球首家,也是曾经最大的石油集团,曾一度发展成为行业巨头,几乎可以随意控制全球石油供应;完全占有美国市场的AT&T;通讯公司;曾经是纳粹“第三帝国”统治工具的法本公司(IG Farben)。这些公司都滥用了它们的垄断权力,部分还违反了法律。某些人现在也想把谷歌放入垄断企业的行列中吗?由两个“奇异博士”开发的信息系统怎么会面临被拆分的境遇?
可以确定的是:谷歌不是一家普通企业。它并非建立在传统商业模式基础之上,也没有为了赚快钱而向传统商业模式转型。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比其他任何人都更早认识到:数据是虚拟世界的最大财富。从很早开始,谷歌就开始关注用户体验,同时专注于将数据收集及处理做到尽善尽美。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谷歌开始改变它的形象——减少标志性彩色Logo的曝光率,逐渐淡化自己不可或缺的互联网先锋身份。1994年它喊出“不作恶”的口号,这在当时听起来很狭隘,而在今天则更像个冷笑话。人们更愿意把谷歌想象成一条贪婪的数据大章鱼——它深入世界的每个角落,控制所有(包括极度隐秘的)信息,以此牟利。不过这个不友善的形象也行将消失。认真观察谷歌,我们会发现这家企业正在所有事情上加快脚步。问题是:它要往哪个方向去?这对人类意味着什么?因为谷歌一旦行动起来,整个世界都能感受到震动。
从这本书的副标题“全球创新巨头真正的工作、思索与规划”来看,它似乎要揭示的不仅仅是Google表面的产品和服务,而是其深层次的战略布局和前瞻性思考。我一直对那些能够引领时代的公司充满好奇,而Google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是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创新活力,并且不断拓展边界的?是他们的企业文化?还是独特的招聘和激励机制?我特别想了解的是,在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生物科技等前沿领域,Google究竟投入了多少资源,又设定了怎样宏伟的目标?这些“规划”是否已经开始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只是我们尚未察觉?这本书或许能够帮助我们拨开迷雾,看到Google在幕后所做的那些真正具有颠覆性的工作。它可能不会直接告诉你某个产品的具体技术细节,但却会让你明白,为什么Google会选择投入那些领域,他们的长远愿景是什么,以及这些愿景将如何重塑我们的世界。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种超越日常使用体验的解读,让我理解Google这家公司如何像一个巨大的引擎,驱动着科技的进步和未来的发展。
评分读到这本书的名字,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无数个关于Google的疑问。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而Google就是这个时代的index。但我想知道的,远不止于此。这本书的德文原名“Was Google Wirklich Will”——“Google究竟想要什么”,这本身就充满了探讨的空间。它不仅仅是关于技术的进步,更是关于野心,关于影响力,关于一家公司在人类社会中的定位和责任。我很想知道,Google在面对隐私、垄断、算法偏见等一系列争议时,他们的真实立场是什么?在他们的“思索”过程中,有没有考虑过这些问题?那些令人惊叹的创新,比如Google Glass,虽然最终未能普及,但它背后所代表的对未来人机交互的探索,依然让我印象深刻。这本书是否会深入探讨Google那些未曾公开的、充满争议的,甚至是失败的尝试?通过了解他们的“规划”,我们是否能够预测到未来社会可能出现的新趋势,以及科技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一种“啊,原来是这样!”的顿悟感,让我更深刻地理解Google这家公司的复杂性和其对未来的深刻影响。
评分这本书我一直很期待,因为“Google”这个名字本身就代表着太多的可能性和未知的力量。我们每天都在使用他们的产品,搜索、邮箱、地图,甚至手机操作系统,但对于这个庞然大物背后真正的驱动力,我们却知之甚少。书名中的“未来之镜”让我联想到,Google是不是正在用一种我们尚未完全理解的方式,预示着人类社会的走向?他们那些看似天马行空的“谷歌X”项目,到底是为了解决什么根本性的问题?是能源危机?还是疾病?亦或是人类的寿命?我更想知道的是,在那些闪烁的代码和华丽的界面背后,真正操盘这一切的,是一群怎样的人?他们的思考方式,他们的决策逻辑,是如何将一家搜索公司逐步打造成一个触角遍布各个领域的科技帝国?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面镜子,照出Google那些不为人知的“真正的工作、思索与规划”,让我能够更清晰地看到科技巨头是如何塑造我们所处的现实,以及我们即将面对的未来。这本书无疑会提供一个深刻的视角,去理解这个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公司,它不仅仅是信息洪流的引导者,更是未来社会形态的塑造者。
评分这本书的取名非常有策略,用“未来之镜”来形容Google,恰如其分。我们都在这面镜子里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我们对信息的需求,对便利的追求,对智能化的向往。但镜子本身,它又在折射出另一个维度——Google的视角,他们的野心,他们的布局。我特别好奇的是,在“真正的工作”这一部分,这本书会展现出怎样令人意想不到的细节?是关于他们内部的研发流程?还是关于跨部门协作的挑战?亦或是那些让无数工程师废寝忘食的难题?而“思索”,这部分更像是精神层面的解读,我想知道Google的领导者们在制定战略时,会从哪些更宏观的层面去考量?是对人类命运的思考?还是对社会进步的责任?“规划”则更是关乎未来,这本书是否会像一个预言家,揭示Google在未来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内的发展蓝图?它可能涉及那些我们现在还无法想象的科技突破,或者那些将彻底改变我们生活模式的商业模式。我希望能通过这本书,不仅仅是了解Google,更是借由Google的视角,去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以及我们正在走向的未来。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能够改变世界格局的公司充满着一种敬畏和好奇,Google无疑是其中的翘楚。这本书的名字——“Google:未来之镜(全球创新巨头真正的工作、思索与规划) [Was Google Wirklich Will]”——仿佛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Google内心世界的窗户。我迫切地想知道,在这家科技巨头的光鲜外表之下,究竟是什么样的“工作”在支撑着它的每一次飞跃?是无数个不眠之夜的代码编写?还是跨越国界的团队协作?亦或是那些颠覆性的思维碰撞?更令我着迷的是“思索”二字,这背后隐藏着怎样深刻的洞察和前瞻性的判断?Google是如何在众多的可能性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路径,并将其转化为切实的“规划”?这本书是否会披露Google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科技等前沿领域的雄心壮志,以及他们为实现这些目标所付出的努力和策略?我希望它能让我看到,Google不仅仅是一个提供服务的公司,更是一个拥有远大愿景,并且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和力量,塑造着我们未来世界的“造梦者”和“先行者”。
评分很好 小朋友很喜欢 正品,支持京东
评分包装很好,内容也特别好
评分一直在京东购物,方便,物流给力,一般第二天就能到货,京东价格变动较大,在京东搞活动的时候买还是很划算的,会继续关注京东的
评分没有趣味性。。。。。。
评分同事推荐的,还没看。包装很好
评分书很好,介绍了google发展历程。拉里.佩奇目光独到。真正看到未来,并把世界甩在身后的企业家。
评分看了一半了,讲了谷歌超前的天方夜谭式的思维,涉及人工智能,黑科技,内容精彩
评分GGGGGGGGGGOOOOOOOOOOOOOOODDDDD
评分凑单买的。不错。多种类型的书都看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