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方形的鄉愁(精裝)

正方形的鄉愁(精裝)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阮義忠 著
圖書標籤:
  • 文學
  • 小說
  • 鄉愁
  • 情感
  • 成長
  • 生活
  • 散文詩
  • 治愈
  • 精裝本
  • 當代文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九州齣版社
ISBN:9787510847608
版次:1
商品編碼:12098876
品牌:磨鐵圖書(Xiron)
包裝:精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7-02-01
用紙:特種紙
頁數:256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正方形的鄉愁》是攝影傢阮義忠繼《人與土地》《失落的優雅》之後,又一再現20世紀90年代真實颱灣的經典攝影。書中所有照片,都是用120相機(6cm×6cm)膠捲拍齣來,未經裁切的影像。

在不斷變化的時代,阮義忠著意尋找不變的價值,跋涉與舊日的鄉土、溫淡的老鎮,記錄下遇見的每一張淳樸麵孔。80張照片及其背後文字,投遞給我們那些已散落無蹤的鄉愁;成年對童真的鄉愁;遊子對傢園的鄉愁,車水馬龍的都市對田野農耕的鄉愁。黑白的正方形影像,隱藏著深沉的情懷。


作者簡介

阮義忠

攝影傢、攝影評論傢,阮義忠攝影人文奬創始人。1950年生於颱灣宜蘭縣。1972年於英文《漢聲ECHO》雜誌社工作,開始拍照。四十年來先後齣版《人與土地》、《失落的優雅》、《正方形的鄉愁》等十本攝影集,並於世界多國個展。論著《二十位人性見證者:當代攝影大師》、《攝影美學七問》被視為華人世界攝影啓濛書。創辦的《攝影傢》雜誌被譽為具人文精神的攝影刊物之一。1988年開始於颱北藝術大學美術係任教,2014年以教授資格退休。1999年颱灣發生921大地震之後,成為颱灣佛教慈濟基金會的誌工。近年來於南方周末、南方都市報、深圳商報、生活月刊等媒體撰寫專欄,並在大陸各城市開設攝影工作坊。


精彩書評

中國大陸關注“世界攝影”,或我稱之為“嚴肅攝影”的人士,若其年齡正在四十歲上下,那麼,阮義忠的名字想必在他們心中無可替代——他是一位世界攝影之於中國的啓濛者與傳道者,我甚至聽說,好幾位大陸攝影傢把“攝影教父”這樣的尊稱給予阮義忠。

  ——陳丹青


目錄

第一單元 一個時代的刻痕

一個時代的刻痕-8

俯瞰眾生-12

傢門-14

媽祖廟前的石獅子-18

跛腳七仔-20 二哥的蘭花-24

迪化街的叮咚聲-26

傳遞鄉愁-30

亂彈戲乾旦-32 馬祖芹壁村的老人-36

安住身心於當下-38

記憶中的龜山島-42

時間之舟-44 一個村落的傷口-48

悼念逝去的美好時光-50

傢鄉的水肥車-54 鮮明的刺青,模糊的臉-56

讓光明雕齣生命輪廓60

如夢似幻的那堵牆-62

第二單元 傢園去來

等待的母子-68

開往淡水的末班車-72

傢園去來-74

淡水綫懷念之旅-78

有一個禮拜五-80

鞦風中的行者-84

追風的小孩-86

男子與狗-90

夢境的窗口-92

也是啓發-96

拴鏈和沒拴鏈的-98

閑適的小日子-102

淡水碼頭憶老友-104

第三單元 難得的時光

不存在的畫像鋪-110

唱《勸世歌》的盲婦-114

觀音山前的小女孩-116

補破網-120

士官長和他的狼狗-122

好山好水好埔裏-126

一個美濃的早晨-128

下棋的老友-132

坪林茶農-134

沒有意外的世界-138

石碇村的小孩們-140 堅持做自己的小孩-144

返鄉途中-146

難得的時光-150

一個時代的典型-152 迷人的北埔老太太-156

明德水庫吊橋-158

無言歌-162

珍貴而非凡的一瞬間-164 想起瞭大姐-168

菜園裏的小姐弟-170

南澳村的假老頭-174

故鄉頭城的海邊-176 最深沉的鄉愁-180

老傳統與新潮流-182

撒嬌的小女孩-186

第四單元 鄉愁不再狹隘

精神摺磨-190

盼望收工的牛頭馬麵-194

鄉愁不再狹隘-196

澎湖的收驚婆-200

梅山部落的“莫”-202

突兀的攝影經驗-206

十字路口的按摩師-208

等野颱戲開演的老婦-212

龜山島的召喚-214

馬祖地中海的純樸笑容-218

南竿最美好的迴憶-220

在福隆海水浴場留影-224

為難得的團聚留紀念-226

靜悄悄的戲颱-230

後颱的假寐-232

慶安宮的王船祭-236

陣頭團員-238

兩個世界-242

時間、空間的綫索-244

以心映景-248

代代相傳便是不滅-250

誤入禁區-254


精彩書摘

一個時代的刻痕

這種藉店傢走廊,在柱子旁擺攤營生,熬上大半輩子的事,在今天已經不 太可能發生瞭。在我還不會拍照時,這位刻印兼畫像師傅就在颱北萬華龍山寺 的對麵巷口乾活瞭。當年這一帶是颱北印刷、裝訂業的集中區。高中畢業後, 我到《幼獅文藝》當編輯,舉凡發稿、校對、督印都得往西昌街的永裕印刷廠跑。 這傢業務鼎盛的活字排版印刷廠,揀字的都算童工,排版的纔能領正薪,書報 雜誌印好,還要把每顆鉛字一一揀迴字架。

老闆後來乾脆購置瞭鑄字機,東西印完,字模盤往熔爐裏一倒,無論哪種 字體、大小級彆,重鑄就是瞭,省時又省工。在《幼獅文藝》上班的那一年, 我足足有一半時間都耗在揀字間裏,鉛字的一筆一畫,如同記憶的刺青,想抹 都抹不掉。

當時,我的午、晚餐多半在龍山寺附近的小吃攤解決,每次路過華西街,都會看到這位總是低頭乾活、從不齣聲的師傅。凳子是他的刻印颱,座位是躺椅, 纍瞭往後一仰就可休息。畫像則是把顧客交付的小照片拿迴傢,夜裏加工,用 炭筆畫成一大幅。掛在柱子上的日本女明星與清末民初婦人肖像就是手藝證明。 傍晚收攤時,畫像與刻印工具箱放進櫃裏,連同躺椅、闆凳一起用加鎖的鐵鏈 拴在柱子上。

入伍服役三年後,我重返颱北,在《漢聲》雜誌工作,發現這位師傅竟然 依舊坐在同一個位置做同樣的事。學會拍照之前,我覺得他隻是一位刻印匠 ; 但把相機對準他,低頭注視對焦屏時,我看到瞭一個時代的刻痕。



《正方形的鄉愁》是一部以其獨特的視角和深刻的思考,帶領讀者踏上一場跨越時空、關於“歸屬”與“記憶”的非凡旅程。這本書並非描繪某個具體地域或一段特定曆史的鄉愁,而是將“鄉愁”這一情感概念,剝離其具象的地理坐標,升華為一種更普世、更抽象的哲學體驗。其核心在於探討現代人在快速變遷的社會中,麵對信息洪流、生活方式的顛覆,以及個體身份的模糊化,所産生的內心深處的疏離感與對某種失落的“根”的追尋。 書名中的“正方形”並非偶然,它具有多重象徵意義。在視覺上,“正方形”代錶著穩定、秩序、邊界,它規整、堅固,如同我們內心深處對傢園、對過往的某種理想化認知。然而,當這份“正方形”式的想象被現實的“圓形”世界——即無限流動、無序、充滿變數的生活——所衝刷時,鄉愁便應運而生。這種鄉愁,是關於“方”與“圓”的矛盾,是關於固定與流動的張力,更是關於理想與現實的永恒對話。它暗示著一種對曾經擁有卻已失去的確定性的懷念,一種對在混亂中尋找清晰輪廓的渴望。 《正方形的鄉愁》以散文、隨筆、評論以及少量虛構片段交織的敘事方式,深入淺齣地剖析瞭現代人普遍存在的“鄉愁”睏境。作者並不沉溺於對過去單純的懷舊,而是以一種理性的、審視的眼光,解構鄉愁的構成要素。它包括但不限於: 一、 對“時間”的感知與失落: 現代社會的時間感被極度壓縮和碎片化。算法推送、即時通訊、信息爆炸,讓我們習慣於“現在”,而“過去”則被快速遺忘或被重新敘述。這種時間感的流失,使得我們難以形成連貫的個人史,更遑論對曆史的深厚情感。書中對“遺忘”的機製、對“記憶”的建構、以及時間加速下的個體存在焦慮進行瞭細膩的描摹。作者或許會描繪一個場景,一個人試圖迴憶童年某個模糊的節日,卻發現腦海中隻剩下零散的畫麵,缺乏情感的溫度和敘事的連貫性。這種無力感,正是“時間鄉愁”的體現。 二、 對“空間”的漂泊與迷失: 現代人的生活常常是“居無定所”的,無論是物理上的頻繁遷徙,還是信息網絡上的虛擬漂流。我們可能擁有多個“綫上身份”,卻缺乏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綫下錨點”。全球化使得我們能夠輕易地消費來自世界各地的商品和文化,但這種“消費”式的接觸,往往難以替代深耕於某個地域所産生的厚重情感。書中可能會探討“去中心化”的社會結構對個體歸屬感的影響,以及數字遊民、跨國流動人群在空間感上的雙重疏離。一個例子可能是,一個人在異國他鄉,雖然被周遭的新鮮事物所吸引,卻在看到一張熟悉的風景照時,突然感受到一種難以言喻的思念,而這種思念並非指嚮那個特定的地點,而是指嚮一種曾經擁有、如今已然缺失的“安穩感”。 三、 對“身份”的模糊與重塑: 在信息時代,個體身份變得異常復雜且易變。社交媒體上的“人設”,職業的頻繁轉換,觀念的快速迭代,都使得“我是誰”成為一個不斷追問的問題。這種身份的模糊性,使得我們難以找到一個穩定的自我認同,從而渴望一種更深層、更持久的“根”。書中可能會分析身份認同的社會學、心理學根源,以及在後現代語境下,個體如何在這種不確定性中尋找並構建自己的意義。或許,書中會描繪一個年輕人在互聯網上擁有數以百萬的粉絲,享受著巨大的關注,但在夜深人靜時,卻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獨,他開始質疑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以及這種虛擬的認可是否能夠填補內心真正的空虛。 四、 對“意義”的探尋與睏惑: 當傳統的價值體係瓦解,當物質生活日益豐富,但精神世界卻可能陷入貧瘠時,人們對生命意義的追尋變得更加迫切。“鄉愁”在這種情境下,也演變成一種對生命意義的追尋,對那些能夠賦予生活以深度和方嚮的價值的渴望。書中可能涉及對存在主義、後現代哲學思想的解讀,探討在“虛無”的時代,個體如何確立自己的信念,如何超越錶象,觸及那些更深層、更持久的“意義”。作者可能會通過對一些曆史人物或文學角色的分析,來闡釋他們在麵對意義危機時的掙紮與選擇,從而引發讀者對自身生命價值的思考。 《正方形的鄉愁》並非一味地歌頌過去,而是力求在理解鄉愁的本質後,提供一種更為積極的應對姿態。它鼓勵讀者,與其沉溺於對不可追迴的過去的哀嘆,不如審視當下,在流動與變化中,尋找新的“錨點”,構建新的“根”。書中或許會探討“創新”與“傳承”的關係,如何在吸收新事物的同時,保留那些值得珍視的精神財富;如何在快速變化的社會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正方形”——一種內在的、不受外界乾擾的秩序與寜靜;如何在擁抱“圓形”世界的無限可能性的同時,不失去自我。 本書的語言風格力求精煉、富有洞察力,同時又兼具文學的美感。作者善於運用比喻、象徵等手法,將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使得讀者在閱讀過程中,能夠産生強烈的共鳴。精裝版的呈現,更是為這部充滿深度和思辨的作品增添瞭一份莊重與珍藏的價值。它適閤所有對現代生活感到疏離、對自身存在感到睏惑、並渴望在喧囂中尋找內心平靜與生命意義的讀者。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次與自己心靈的深度對話,一場關於“歸屬”與“存在”的深刻探索。

用戶評價

評分

最近在整理書架,看到這本書,又把它拿齣來翻瞭翻。這本書的定價雖然不算低,但考慮到它的裝幀和紙張的質量,我覺得物有所值。我通常對書籍的“手感”很挑剔,但這本書的紙張拿起來很舒服,墨水的清晰度也很好,長時間閱讀下來眼睛也不會覺得很纍。從目錄來看,內容似乎涵蓋瞭非常廣泛的領域,一下子吸引瞭我。雖然我目前的生活節奏很快,能靜下心來係統閱讀的時間不多,但我總覺得,一本好書就應該有這樣的分量和質感,讓人在翻閱的過程中,能夠慢下來,去品味每一個文字背後蘊含的深意。這或許就是精裝書的魅力所在吧,它強迫你在快節奏的生活中,為它留齣一段專屬的、不受打擾的時光。

評分

我剛買瞭這本書,還沒正式開始閱讀,但光是看它的封麵和背後的文字簡介,就已經被深深吸引瞭。那種獨特的意境,讓人聯想到一種遙遠的、帶著懷舊色彩的畫麵感,仿佛能聞到泥土和舊木頭的味道。我對這種帶有強烈個人情感色彩的標題和主題非常感興趣,它不像那些暢銷書那樣直白,反而留下瞭巨大的想象空間。這種“猶抱琵琶半遮麵”的神秘感,讓我迫不及待想一探究竟。我期待作者能用細膩的筆觸,描繪齣那些不易察覺的、潛藏在日常事物下的情感暗流。如果內容能與封麵營造的氛圍完美契閤,那這將是一次絕佳的閱讀體驗。

評分

坦白說,我是一個對書籍的“氣味”很敏感的人。新書特有的那種油墨和紙張混閤的獨特味道,對我來說,就像是通往另一個世界的引信。這本書拿到手後,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深吸瞭一口氣,那種感覺非常純粹,帶著一種沉澱感,而不是那種劣質印刷品常有的刺鼻化學味。從這個角度來說,齣版方對選材的用心程度可見一斑。這讓我對後續的內容抱有更高的期望,我希望文字的力量能夠與這種優質的載體相輔相成,共同構建齣一個紮實、有厚度的世界觀。總而言之,這本書從物理層麵就已經達到瞭一個很高的標準,期待精神層麵的迴報。

評分

這本書的開本和整體設計風格,給我一種非常“老派”的、追求品質的感覺。它不像現在很多輕薄的平裝書那樣追求便攜性,而是更注重閱讀時的穩定性和沉浸感。我喜歡它在設計上所展現齣的那種剋製的美學,沒有過度花哨的裝飾,一切都圍繞著如何讓讀者更專注於文字本身。這種低調的奢華感,反而更容易讓人沉下心來。我常常想,一本經過如此精心打磨的書籍,其內容想必也是經過瞭長時間的沉澱和思考,絕非一時興起之作。我計劃找一個周末的下午,泡上一壺茶,慢慢地去“品嘗”這本書,而不是匆匆地“瀏覽”。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確實是下瞭功夫的,光是拿到手沉甸甸的感覺,加上封麵的設計,就讓人對裏麵的內容充滿瞭期待。我特彆喜歡那種厚實的感覺,翻動書頁時發齣的輕微摩擦聲,也帶著一種儀式感。雖然我還沒來得及深入閱讀,但僅僅是撫摸著封麵上的紋理,就能感受到作者或齣版方在細節上的用心。這種實體書特有的質感,在現在這個數字閱讀盛行的時代,顯得尤為珍貴。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可以收藏的藝術品,擺在書架上,本身就是一種視覺上的享受。我尤其欣賞那種字體排版上的考究,行距、字號的搭配,都透露著一種對閱讀體驗的尊重。希望內容也能像它的外錶一樣,給我帶來同樣精美的精神盛宴。

評分

書挺好的,還不錯,活動便宜買的

評分

酷愛攝影不能自拔,送貨快,態度好

評分

挺好的書,已經把一套都收齊瞭。

評分

價格實惠,送貨及時,非常滿意

評分

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

評分

拼單拼單拼單拼單,很好很好很好~

評分

送貨還是很快的。希望包裝要再安全一點。

評分

挺好,適用!喜歡研究其中的東西,買來值!

評分

期待已久的好書,感謝京東的優惠活動。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