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图书请点击:
★全面收录全球著名拍卖行官方数据
精心甄选全球玉器拍卖31家标杆级拍卖行2016年度103场玉器拍卖会,让读者一本通晓中国高端玉器拍品在世界范围内的拍卖走势及真实成交价格。专家编审,保证信息专业详实。
★2016全年玉器拍卖热点一本通
本书精心筛选极具代表性的玉器拍品,既有千元精品也有天价瑰宝。全年热点一一呈现,拍卖资讯全收录。
★专家级玉器分类标准,轻松掌握玉器收藏投资秘诀
4000件2016年度极具代表性玉器拍品均严格按年代、器型、玉质等分为9大类,40余种小类,分类科学,方便阅读。让你一册在手,投资收藏不用担心走眼失手。
★适合各类人群阅读
中国可对比阅读的玉器拍卖年鉴,无论是玉器爱好者还是新入行的竞拍投资者,抑或艺术品著名藏家,均可进行对比式参考阅读,同代同器型、不同年代同器型对比;同代不同工、同质不同型对比……
本书收录苏富比、佳士得、邦瀚斯、中国嘉德、北京保利、保利香港、北京匡时、北京翰海等31家世界著名拍卖行在2016年上拍并成交的4000件具有代表性的玉器拍品的市场数据。
本书根据年代、器型与玉质将玉器分成9大类、40余小类,真实记录每一件拍品的名称、年代、拍卖机构、拍卖时间、拍品详情、拍品估价及成交价等确切信息,同时,客观、系统记录中国玉石艺术品在全球拍卖中的发展状况,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准确的拍卖资料,是当前中国极全面、极具参考价值的玉器拍卖年鉴。
《拍卖年鉴》编辑部 成立于2010年,由多名经验丰富、对中国艺术品有独到见解的编辑组成。自创立以来,已联合业界众多专家策划出版了《2013中国艺术品拍卖年鉴 瓷器》《2013中国艺术品拍卖年鉴 玉器》《2014中国艺术品拍卖年鉴 文玩杂项》《2014中国艺术品拍卖年鉴 绘画》《2015中国艺术品拍卖年鉴 玉器》《2015艺术品拍卖年鉴 文玩杂项》等五十余本相关图书,受到了读者和业界人士的一致认可。
推荐序/2
RECOMMENDATION
前言/3
PREFACE
阅读导航/7
EXAMPLE
2016年度玉器拍卖Top10/8
THE TOP 10 OF 2016 JADE CARVING AUCTIONS
2016年拍场汇率表/12
EXCHANGE RATES OF 2016 AUCTIONS
拍卖公司中英名称及本书缩称索引/14
AUCTION COMPANIES INDEX
PART 1高古玉 Jade before Sui Dynasty/1
配饰 Ornament/2
摆件 Decorated Jade Carving/15
PART 2隋至元玉器 Jade from Sui to Yuan/21
配饰 Ornament/22
摆件 Decorated Jade Carving/32
器皿 Utensil/40
PART 3配饰 Ornament/43
牌 Plaque/44
佩 Pei/77
坠、挂件 Pendant/108
带钩、带扣、带板 Belt Ornament/128
环 Ring/144
璧 Bi/149
手镯、串饰 Bracelet & String Trim/155
扳指 Fingerstall/172
把件 Jade Pieces/177
其他 Others/195
PART 4摆件 Decorated Jade Carving/209
山子 Mountain/210
屏风 Screen/218
如意、佛手 Ruyi & Finger Citron/226
文房 Statich evies/235
人物 Figure/248
动物 Animal/273
花鸟 Flower & Bird/307
其他 Others/317
PART 5器皿 Utensil/331
香薰、炉 Incense Burner & Censer/332
尊 Zun/341
觥、觚 Gong & Gu/342
杯 Cup/346
瓶 Bottle/352
壶 Pot/369
碗、盘 Bowl & Plate/372
水洗、水丞 Brush Washer & Water Pot/376
笔筒、香筒、花插 Brush Pot, Incense Tube, Flowerpot/393
盒 Box/400
其他 Others/408
PART 6印章·印玺 Seal/415
皇家印玺 Imperial Seal/416
其他印章 Other Seals/419
PART 7鼻烟壶 Snuff Bottle/429
PART 8痕都斯坦式玉器 Mughal Style Jade/449
PART 9翡翠 Jadeite/451
2016年度拍卖场次索引/509
2016 AUCTIONS INDEX
中国历代年表/519
CHRONOLOGY
前言
《中国艺术品拍卖年鉴》系列丛书不是对过去一年所有拍品的简单搜罗,而是系统性、专业性的投资收藏指南。本着对读者认真负责的态度,我们《拍卖年鉴》编辑部经过一年的酝酿与筹备,推出了《2017中国艺术品拍卖年鉴》系列丛书。
本书即是其中的《2017中国艺术品拍卖年鉴 玉器》一书,书中搜集了邦瀚斯、保利厦门、保利香港、北京保利、北京诚轩、北京传是、北京东正、北京翰海、北京华辰、北京匡时、北京荣宝、北京中汉、朵云轩、福建东南、广东崇正、华艺国际、佳士得、荣宝斋、上海嘉禾、苏富比、天津文物、西泠印社、中国嘉德、中国艺海、中贸圣佳等拍卖公司,从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中国艺术品拍卖中玉器的交易记录4,000多笔。本年鉴536页,翔实收录每件拍品的拍卖信息,并附精美图片,是目前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最具参考价值的拍卖年鉴。
2016年春拍市场,有一新板块高古玉表现令人惊喜,业内喻之为“黑马”。香港邦瀚斯推出的《温玉物华——思源堂藏中国玉器》专场,共拍出178,276,250港元的总成交额。其中,古玉专场获得1.78亿港元的总成交额,全场成交拍品63件,5件超过千万港元,27件超过百万港元,多件拍品甚至以超出估价几十倍的价格成交。
当代精品和田玉籽料拍卖市场也表现不俗。2016年5月,一位女画家在田玉交易中心以8,000万的高价购得一块重达91公斤的和田白玉籽料。虽然由于礼品市场需求的压缩,股市期货市场吸引资金外流等原因,造成玉石市场进入持续调整期,但和田白玉籽料的“老大”地位却不容动摇。
出自当代玉雕大师之手的精品新疆和田白玉籽料摆件在2016年的拍卖市场有着不俗的表现,单件作品以数百万元的价格成交屡见不鲜,高者甚至能拍到千万元的价格。如2016年北京东正春季拍卖会上,一件吴德升雕刻的新疆和田白玉籽料摆件《双娇》以1,322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在同一拍卖专场中,当代玉雕大师雕刻的两件新疆和田白玉籽料摆件也分别拍出了900多万元的高价。
从2012年起,玉石器的拍卖行情就一直逐渐下滑。2011年,中国玉石器共上拍33,055件,成交15,280件;到2015年的时候,中国玉器相比2011年上拍量上升4.32%,成交量反而下降30.62%,分别为34,483件和10,602件。从2012年开始,中国艺术品拍卖就出现开始调整的趋势,到2016年进入平稳调整期,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已经没有当年那股“疯狂”。
从2010年—2015年,5万元以下玉石器拍卖成交量占比最大,达68%;10万—50万元区间的占比15%;5万—10万元的占比12%。在成交额方面,100万—500万元区间占比最大,达到30%;10万—50万元区间的成交额也达到了总量的21%。由此可见,虽然高价位拍卖单品在占比方面有优势,但是总体来说,50万以下的玉石器拍品才真正受到藏家和市场的青睐。
截至2016年11月10日,古代玉器板块共上拍22,894件,成交6,704件。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在秋拍刚刚开始的情况下已经超出去年整体总量的50%。再加上每年最为重点的秋拍季,相信2016年古代玉器板块会有企稳上升趋势。
根据2016年中国玉器拍卖市场和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整体表现,我们保守预测:2017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将继续沿着平稳持续发展的轨道前进,中国玉器拍卖市场有望在有限幅度内平稳增长。而且,随着经济平稳增长,全球艺术市场的发展即将呈现破竹之势,毫无疑问地推动中国艺术品拍卖走向世界,迎来快速发展、绝地发迹的新机遇。
阅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在“前瞻性”上的努力。它并没有沉溺于对已发生事件的回顾,而是花了不少篇幅去探讨一些新兴的艺术品门类和未来可能爆发的收藏热点。例如,书中有一章节专门讨论了“数字艺术品”的萌芽阶段,尽管在2017年这个概念尚未完全爆发,但作者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种技术与艺术融合的趋势,并对其潜在的市场影响进行了谨慎的预测。这种超越时代的洞察力,使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份对过去的总结,更像是一份指向未来的路线图。对于那些希望走在市场前沿、提前布局的资深藏家而言,书中蕴含的这种前瞻性思考,其价值甚至可能超过具体的成交数据本身。它成功地做到了平衡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非常难得。
评分说实话,我对这种年鉴类书籍总是抱持着一种审慎的态度,毕竟很多年鉴往往是前言不搭后语,数据东拼西凑,缺乏深入的洞察力。然而,翻开这本书的“市场趋势分析”章节后,我的看法彻底改变了。作者对于2017年整个艺术品市场的宏观调控、资金流向以及买家偏好的微妙转变,进行了极其精准且犀利的剖析。他们没有停留在简单的数据罗列,而是深入挖掘了背后驱动这些变化的关键因素,比如宏观经济环境的波动,以及藏家群体年轻化的趋势对市场的影响。我尤其欣赏其中对于“高古瓷器”板块的分析,它不仅仅报出了成交额,更重要的是,它探讨了“精品化”趋势下,那些拥有明确 provenance(出处记录)和重要历史意义的拍品,是如何实现超预期的价格突破的。这种分析深度,已经超越了一般的行业报告,更像是一份由资深行家撰写的深度研报,对于想把握未来投资方向的收藏家来说,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略带磨砂质感的深蓝色调,配上烫金的字体,透露出一种沉稳而典雅的气息。我刚从书店把它抱回家的时候,就被它那种“分量感”吸引住了,拿在手里,感觉就像是捧着一个知识的宝库。内页的纸张选择也十分考究,光线不刺眼,即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我特别留意了一下目录的编排,结构清晰,逻辑性很强,从宏观的年度市场概述,到细分的品类分析,再到具体的拍卖案例,层层递进,让读者能非常顺畅地跟上作者的思路。我本来以为这种工具书会过于枯燥,但这本书在版式设计上显然是下了功夫的,图文排版错落有致,重要的年份和数据都有专门的图表突出显示,这对于需要快速检索信息的专业人士来说,简直是福音。翻阅过程中,我注意到它对一些重要术语的解释非常到位,即便是初涉此领域的新手也能快速理解。整体而言,这本书的硬件和软件(内容结构)都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准,称得上是业界的一份精品年鉴。
评分这本书的体例安排非常适合做案头参考工具。我尤其喜欢它在每个季度末或年度末总结时,设置的“十大高价拍品排行榜”。这个榜单不光是简单地列出名字和价格,它还配有简短的“入选理由”,说明了该拍品的艺术史地位、稀有程度或是收藏价值的独特之处。对我来说,这份榜单是快速了解当年市场风向标的最便捷途径。此外,它对不同拍卖行(如佳士得、苏富比以及国内几家主要的拍卖行)的业绩进行了横向对比,这使得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各个机构在不同品类上的侧重点和市场占有率的变化。这种对比分析,对于评估特定拍卖行的专业能力和市场影响力非常有帮助,让我们可以更理性地选择委托或参与拍卖的平台。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关注拍卖动态的爱好者,我最看重的是案例的详实度和还原度。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选取了当年几场重量级的拍卖会,并对其中的“焦点拍品”进行了近乎微观的剖析。我记得有一个关于明代某位书画家手稿的条目,书中不仅清晰地展示了手稿的多角度高清图片,更重要的是,它详细记录了该拍品从首次亮相到最终落槌的整个竞拍过程,甚至提到了当时竞价的激烈程度,以及几位主要竞标者的背景(当然是匿名的,但能看出作者掌握了内幕信息)。这种还原现场的描述方式,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代入感,仿佛我本人也置身于那个喧嚣的拍卖厅中,亲历了那激动人心的时刻。这种注重细节和过程的叙述方式,让枯燥的成交记录变得生动有趣,极大地提升了年鉴的阅读体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