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微营销新趋势,教育行业如何挖掘市场潜力?
——剖析教育行业营销要素、策略、模式等来打开营销之路
从热潮中分一杯羹,教育企业如何做好O2O微营销?
——借力微博、微信、APP、二维码、大数据等渠道来破冰突围
学习成功企业案例,快速模仿创新出自己的方法?
——借鉴新东方、网易等多种教育营销方法,解决O2O微营销痛点
教育微营销怎么入手、定位?又有哪些要素、哪些技巧?如何抓住痛点、打造亮点?活动、营销和推广又如何具体地进行?
本书从“案例+技巧”两条线展开,帮助读者快速成为教育微营销的高手!
一条是横向案例线,内容涉及慕课在线、微课在线、腾讯教育、阿里巴巴教育、百度教育、新东方教育、100教育、网易公开课、学而思教育、学大教育等30多家机构的经典案例,以及70多个专家提醒、220多个图解,对教育企业的特色、重点与技巧进行展示。
另一条是纵向技巧线,含有3大运营模式、3大盈利模式、10大营销方式、6个营销工具、6种商业模式、20种营销技巧、40种营销策略等,针对教育市场、传统变革、商业价值、学校转型、数据分析等方面,对读者进行系统化的指导。
本书结构清晰,适合互联网教育机构的管理者、教育行业的从业者、对教育微营销感兴趣的人士、希望通过教育微营销这个热门领域获得*桶金的投资者与创业者阅读,同时也适合作为传统教育向教育O2O微营销转型的教育机构、想构建网校的教育机构或教育类企业、教育O2O微营销广告公司或部门的培训教材。
“十年·专注,精品·奉献”!本团队组织者有着十多年图书行业策划经验,并由专注于金融、理财、营销、电商、微商等行业的几十位专业人士参与,他们中的成员大都是财经记者、银行金融理财师、财富顾问、互联网营销专家、电商和微商店主等。
本团队组织者紧扣时代潮流趋势,力求为读者打造一系列精品理财、营销、金融类图书。由作者团队编写的“新手理财系列”、玩转“电商营销+互联网金融”系列图书,一经上市就受到读者的一致好评!
第1章 在线教育:构成要素+开发
流程+市场效应 1
1.1 在线教育的4大要素 2
1.1.1 学习对象 2
1.1.2 授课导师 7
1.1.3 教学平台 9
1.1.4 课程资源 13
1.2 在线教育的开发流程 16
1.2.1 设定单元目标 16
1.2.2 设定教学原则 18
1.2.3 设定知识内容 20
1.2.4 设定课程质量 22
1.3 在线教育的市场效应 23
1.3.1 在线教育市场崛起 23
1.3.2 在线教育企业增多 24
1.3.3 在线教育投资火爆 24
1.3.4 在线教育领域扩张 26
第2章 慕课在线:课程特征+产生
原因+国际发展 29
2.1 慕课在线的课程特征 30
2.1.1 打破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限制 30
2.1.2 资源开放与学习自主 35
2.1.3 学习平台和学习服务 37
2.1.4 慕课教师和慕课教学 39
2.2 慕课在线的全球发展情况 40
2.2.1 英国的慕课发展 40
2.2.2 美国的慕课发展 43
2.2.3 韩国的慕课发展 48
2.2.4 中国的慕课发展 51
2.3 慕课在线的产生与发展趋势 54
2.3.1 慕课教育的产生及发展
状态 54
2.3.2 慕课教育的未来发展 56
2.3.3 慕课教育的危机和问题 56
第3章 微课在线:理论基础+微课
开发+设计宝典 61
3.1 微课在线的理论基础 62
3.1.1 微课教育的视听原理 62
3.1.2 微课教育的学习原理 63
3.1.3 微课教育的引导原理 65
3.1.4 微课教育的负荷原理 67
3.2 微课在线的课程开发 67
3.2.1 微课的基本开发流程 68
3.2.2 微课开发的设备基础 71
3.2.3 微课录播的课件制作 72
3.2.4 微课讲师的选拔培养 74
3.3 微课在线的设计宝典 75
3.3.1 微课在线的构思设计 76
3.3.2 微课在线的选题设计 76
3.3.3 微课在线的内容设计 77
3.3.4 微课在线的版面设计 79
3.3.5 微课在线的案例设计 80
第4章 走向颠覆:传统变革+教育
延伸+高考公平 85
4.1 在线教育推动传统教育加速变革 86
4.1.1 传统教育机构的问题 86
4.1.2 在线教育市场的切入 87
4.1.3 在线教育的市场策略 88
4.1.4 在线教育的商业运营 89
4.2 在线教育是传统教育的空间
延伸 89
4.2.1 在线教育的*佳时期 89
4.2.2 在线教育的“烧钱”期 90
4.2.3 在线教育的生钱期 91
4.2.4 在线教育的扎根时期 92
4.3 在线教育资源共享促进高考
公平 93
4.3.1 高考是公平之本的表现 94
4.3.2 高考是命运的转折 94
4.3.3 在线教育促进高考更
公平 95
4.3.4 在线教育促进高考改革 96
第5章 走向融合:线上线下+学校
转型+教师价值 99
5.1 互联网与学校联结的O2O模式 100
5.1.1 传统教育是在线教育的
根本 100
5.1.2 在线教育与传统教育的
互补 102
5.1.3 在线教育的产品策略 105
5.1.4 传统教育的移动端业务 110
5.2 在线教育促使学校经营转型 110
5.2.1 传统教育自建网校平台
转型 110
5.2.2 传统教育加入市场进行
转型 114
5.2.3 传统教育打开教育O2O
围墙 117
5.2.4 传统教育挖掘更多天然
优势 120
5.3 在线教育挖掘教师更高价值 121
5.3.1 教师眼中的在线教育 122
5.3.2 教师会因为在线教育
失业吗 125
5.3.3 教师与在线教育配合 126
第6章 教育营销:教育市场+商业
价值+教学服务 129
6.1 教育营销的市场布局 130
6.1.1 百度在线教育市场 130
6.1.2 阿里巴巴在线教育市场 132
6.1.3 腾讯在线教育市场 134
6.1.4 互联网教育市场下的教育
变动 136
6.2 在线教育的商业价值 137
6.2.1 教育产业的O2O布局 138
6.2.2 互联网公司对教育的
投资 138
6.2.3 在线教育的股市飘红 139
6.2.4 企业竞相进入教育领域 140
6.3 在线教育的线上服务 141
6.3.1 在线教育的测评服务 141
6.3.2 在线教育的自学服务 142
6.3.3 在线教育的定位服务 143
6.3.4 在线教育的辅导服务 143
第7章 营销工具:微博营销+微信
营销+APP营销 145
7.1 在线教育的微博营销 146
7.1.1 微博营销的价值和作用 146
7.1.2 微博营销开展的3大
环节 149
7.1.3 微博营销的策略和技巧 152
7.2 在线教育的微信营销 154
7.2.1 微信营销的价值和问题 154
7.2.2 微信营销的优势和策略 158
7.2.3 微营销的独到之处 161
7.3 在线教育的APP营销 163
7.3.1 APP营销的品牌策略 163
7.3.2 APP营销的主要功效 166
7.3.3 APP营销的策略和技巧 168
第8章 营销技巧:二维码营销+大数据
营销+痛点营销 171
8.1 在线教育的二维码营销 172
8.1.1 二维码营销的广告模式
分析 172
8.1.2 二维码营销的注意要点
分析 179
8.1.3 二维码营销的应用领域
分析 181
8.2 在线教育的大数据营销 184
8.2.1 大数据营销的操作分析 184
8.2.2 大数据营销的作用分析 186
8.2.3 大数据营销的模式分析 188
8.3 在线教育的痛点营销 190
8.3.1 在线教育用户的痛点
分析 191
8.3.2 在线教育用户的痛点
转化 192
8.3.3 在线教育用户的痛点
营销 192
第9章 教育竞争:教育公司+教育
资本+教育类型 195
9.1 教育公司的市场竞争 196
9.1.1 教育公司的能力竞争 196
9.1.2 教育公司的服务竞争 197
9.1.3 教育公司的价格竞争 197
9.1.4 教育公司的信誉竞争 198
9.2 教育资本的领域竞争 199
9.2.1 在线教育的5大资本
公司 199
9.2.2 教育资本的产品领域
竞争 199
9.2.3 教育资本的项目领域
竞争 200
9.2.4 教育资本的跨界领域
竞争 201
9.3 教育类型的优势竞争 202
9.3.1 用户年龄层次分类 202
9.3.2 用户学历层次分类 203
9.3.3 教育平台业务模式分类 203
9.3.4 教育公司商业模式分类 205
第10章 教育盈利:发展阶段+运营
模式+盈利模式 207
10.1 教育盈利的三个发展阶段 208
10.1.1 在线教育初期阶段 208
10.1.2 在线教育中期阶段 208
10.1.3 在线教育成熟阶段 210
10.2 教育盈利的三种运营模式 210
10.2.1 课程直播录播的运营
模式 211
10.2.2 提供作业标准答案的运营
模式 212
10.2.3 课后进行辅导的运营
模式 212
10.3 教育盈利的三种盈利模式 213
10.3.1 教育盈利的2B业务
模式 213
10.3.2 教育盈利的2B2C业务
模式 214
10.3.3 教育盈利的2C业务
模式 217
第11章 案例分析:成功的在线教育
服务平台 219
11.1 新东方,传统培训转型在线教育
模式 220
11.1.1 以往传统培训教育的
影响 220
11.1.2 迅猛发展的网络时代 220
11.1.3 教育行业盈利模式的
改变 221
11.2 100教育,打造不同领域的在线
教育 221
11.2.1 独立的移动教育APP 222
11.2.2 借助YY语音平台的
优势 223
11.2.3 免费试听给用户更多
选择 223
11.2.4 一对一的线上教学模式 224
11.3 网易公开课,天时地利人和的
教育平台 225
11.3.1 与在线教育共同发展 226
11.3.2 用户群体非常庞大 227
11.3.3 开发在线APP应用 227
11.3.4 平台全面的课程优势 228
11.3.5 万分投入的翻译课程 229
11.3.6 借助公益来扩大影响力 230
11.4 学而思教育,牢固基础让学习
更有效 230
11.4.1 家长认可的教育方式 231
11.4.2 明确的平台服务定位 232
11.4.3 主题资讯网收集流量 233
11.4.4 完善教学模式的优势 233
11.5 学大教育,双线结合的主流教育
趋势 234
11.5.1 区域内的独家学习中心 235
11.5.2 产品质量获得用户信任 235
11.5.3 推出完全家教式的服务 236
11.5.4 不可忽视的线下影响力 237
第2章慕课在线:课程特征+产生原因+国际发展
慕课也就是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这种大规模的开放式在线课程是一种教育教学模式上的创新,本身属于在线教育模式中的一种,它的发展带动了整个在线教育市场的发展。本章主要介绍慕课这种在线教育的课程特征、产生发展,以及在英国、美国、韩国、中国这4个典型的东西方国家的发展。
慕课在线的课程特征
慕课在线的全球发展情况
慕课在线的产生与发展趋势
2.1慕课在线的课程特征
慕课是完全网络化的教学方式,对于学习者而言没有任何限制,包括上课时间和上课空间,甚至学习进度都由学生自己确定。慕课自出现开始就面向全世界开放,没有任何学习者资格限制。慕课的这些特点,使其被誉为“自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大的革新”,更是引领了整个在线教育行业发起对传统高等教育课堂的冲击。本节主要介绍慕课如何打破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如何实现资源开放和学习自主、它的学习工具和学习服务是什么样的、它的课程教师和教学方式是什么样的等内容。
2.1.1打破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限制
慕课的英文名是MOOK,慕课的发展时间虽然极短,但是目前慕课的形式已经被广泛认可。在慕课的大框架下,按照教学模式的不同,主要有三类慕课方式,具体分为xMOOC、cMOOC及tMOOC三类。下面以图解的形式分别介绍这三种慕课的教学模式,如图2-1、图2-2和图2-3所示。
图2-1慕课教学的xMOOC模式
专家提醒
目前,国际的三大MOOC机构,也就是Coursera、Udacity和edX的开放课程主要采用xMOOC模式,国内绝大部分的在线教育机构也采用这种模式,因为相对而言,这种模式易于大众接受。
图2-2慕课教育的cMOOC模式
图2-3慕课教育的tMOOC模式
让参加慕课学习的学生更有效地获得相关的知识,虽然是慕课教学者的共同追求,但是在实际的慕课教育中,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有很多,这也是在线教育*主要的缺点,因为教师无法完全做到和传统教育时一样的有效监督。
在慕课教学上,教师能不能留住学生,尤其是非学校内部的外界学生,是考验一个教师是不是真正有水平的重要标准,这种水平不再是传统教育中所谓的名师光环能够决定的,真正的水平展现在大众面前,大众自然能够区分。所以,慕课教育中的影响因素教学者需要特别注意,这些影响因素也是慕课教育的特征表现,具体说来主要有5个因素。下面以图解的形式介绍慕课教育特征表现的5个影响因素,如图2-4所示。
图2-4慕课教育特征表现的5个影响因素
1.课程设计的特色
教师花费精力*大的部分就是与课程设计相关的方面,精巧的课程设计完全能够不费力气地击败传统上照本宣科的教育方式。课程设计具体来说,一方面课程内容必须满足学生的需要或兴趣。这就要求教学内容需要不断地与时俱进,简单地说,能够紧随时代潮流的教学方式更容易被学生认可。教师要了解学生,将学生的需要或兴趣巧妙地融合到教学活动之中。另一方面是改革授课的形式。
慕课的视频课程时间一般为10分钟一集,甚至更短。根据edX的数据统计,学习者集中精力观看视频的平均时长不超过6分钟。由此可知,在这6分钟的视频观看时间里,视频的内容会让学习者产生许多小问题。因此,怎样确定一集的时间及内容是课程设计的关键所在,也是考验一个教师水平的重要方面,如图2-5所示为简短的慕课视频课程分享。
图2-5简短的慕课视频课程分享
2.授课语速的特色
授课语速的要求主要也是因为慕课的特性所致,在目前的慕课课程中,平均的课时大概为10分钟左右,*短的甚至只有3分钟,如何在简短的时间里完成相关的教学内容,将知识点充分提炼之后传授给学习者,就需要教师的语速不能太慢。如果以传统教育的模式,可能3分钟的时间开个头就已经结束了。
根据相关的统计资料显示,语速和课程的吸引力之间没有直接的正比关系,也就是说语速太快也不会提升吸引力,但是语速达到每分钟200个单词的视频更容易吸引学生,因为这个程度的语速对于学生而言是普遍可接受的语速,同时较快的语速易于带动学生的情绪。这个方面可以用演讲的方式来探究,演讲时的语速往往较快,因为情绪的感染力需要持续不断才能够带来强烈的激情。
语速的加快进一步要求教师在课前的知识点准备需要足够充分,才可以达到慕课的知识要求。正常情况下,同样内容的视频中时间越短的越受欢迎,得到的学习效果也就更好。授课教师在录制视频的时候必须声音清晰、发音标准、语速稍快,有一定的教学感染力和善于使用教学技巧。
3.教师位置的特色
在录制慕课视频时,教师的位置也是被探讨的内容之一。目前,关于教师位置存在3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下面以图解的形式介绍教师授课的3种特色方式,如图2-6所示。
图2-6教师授课的3种特色方式
专家提醒
目前国内*常用的方式是将教师头像放在视频的开始和结束,同时穿插在中间的重点内容部分,可以用全屏或部分的不同方式。某些纯软件操作课程则以教师配音的方式为主。
4.授课方式的特色
在慕课的实际授课方式中,可汗学院的模式被广泛认可,研究也表明这种方式*受大众欢迎,教学效果比传统授课方式要好一些,这就是手写屏形式。
在慕课授课模式下,教师一边讲课一边板书,更接近现实中面对面授课的课堂。尽管慕课面向的是上万人,但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一对一的教学氛围是很重要的,因为慕课本来就是针对自主学习的学习者而制作的。而且在授课中不会出现传统教学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讨论、分享、交流和回答等环节。
一般情况下的授课方式都是采用手写屏,所以在录制课程时需要提前准备相关材料。手写屏的方式无论是在黑板上进行板书,还是在PPT上勾画重点,用手写笔比用鼠标指示更加清晰,也可以让学习者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能够更容易捕捉到教师的教学指示。
5.授课技巧的特色
具体的授课细节技巧比较个性化,需要教师自己体会和表达。这里所讲的授课技巧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学习活跃度进行分析。学生的学习活跃度存在一定的高峰期和低落期,在低落期达到某个程度时,学习者就会放弃本门课程的学习,所以怎样让学生的学习活跃期延长,以及怎样在这一段时间里让学生学会更多内容是慕课模式下授课的主要技巧。
相关的研究显示,学习者表现*活跃的时候是在新课程正式开始前半个月,到课程*次作业截止这段时间里。因为开课前学习者对于课程有一定的期待性,这段黄金时间里学生的学习是否对其有效是决定学生能不能留下来学完整个课程的重要环节,所以大部分慕课平台都会为每一门慕课设置足够长的报名时间,以充分调动学习者的期待心理。
正常情况下,在这段黄金时间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得越活跃,在作业完成、学生互评和论坛互动等方面越积极,那么课程结束后的考试成绩也会相对较高,这与传统教育中的模式是类似的。
在造成学习者中途放弃课程的诸多原因中,需要完成作业这个问题毫无例外地名列首位,这个问题的出现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下面以图解的形式介绍影响学习者中途放弃学习的两个原因,如图2-7所示。
图2-7影响学习者中途放弃学习的两个原因
专家提醒
针对学习者的懒惰性问题,一些课程会设置相应的激励政策,比如增加学分,点名表扬等。针对学习障碍问题,教师在授课方面实施在线辅导答疑、定期学习诊断、进阶式要求等技巧,这些方面对于黄金期学生的学习体验影响深远。
相比于传统教学授课,慕课模式的授课技巧不止是那些已知的方面,对于初步接触慕课教育模式的教师而言,有些方面是需要自己摸索才能够明确认识到的。
2.1.2资源开放与学习自主
目前国内的教育存在很多问题,主要集中在三大方面:首先是教育的公平问题,城乡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差距都非常大;其次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普通本科或者专科学生,就业压力非常大;*后是教育创新程度不足的问题,传统教育以死记硬背为主。慕课的资源开放与学习自主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
1.国内的慕课资源
慕课被认为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种方式,能不能完全解决并不明确,但是至少提供了一种不同的思路。从国家的角度而言,解决教育的不公平问题,采用慕课的方式是*简单易行的,因为对于教育而言,核心就是教师的水平和能力,而慕课模式不是简单地将名师课程用视频播放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更是全方面地进行指导,慕课与网络教育的不同点是十分明显的。
据悉,国内大学与国际大学的慕课模式接触一段时间之后,已经拒绝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些“慕课”课程,认为不切合国内情况,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首的一批重点高校开始发展本校的“慕课”平台,其中清华大学的“学堂在线”影响较广泛,如图2-8所示。
图2-8清华大学的慕课平台“学堂在线”
不过,国内没有像韩国那种一家独大的在线教育平台,也没有国家层面的对在线教育的调控,或设立专门的在线教育大学,也就没有能力整合全国教育资源。因此,国内的在线教育显得杂乱无章,尽管看起来市场欣欣向荣,但与发达国家的在线教育发展差距十分明显。
专家提醒
国内的慕课市场需要较长时间的整合,等待行业巨头的出现是一个漫长的时期。因为国内目前影响力较大的在线教育平台都发展不久,还有不少非专业的。
……
写作驱动
网络的快速发展将教育行业带入一个兴盛的时期,只要是做教育的人,就能够利用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进行教育微营销,也就能够通过教育微营销创造价值。在未来的十年中,无论哪个行业、哪个领域,都将离不开教育微营销。
本书是一本以教育O2O微营销为核心,以教育微营销为根本出发点的专著,以图解的方式深度剖析教育O2O微营销的市场、内容、要素、策略、模式、技巧6个方面的内容,特别是详细地分析了成功的教育微营销企业,比如慕课在线、微课在线、腾讯教育、阿里巴巴教育、百度教育、新东方教育、100教育、网易公开课、学而思教育、学大教育等。
本书从横向案例线和纵向技巧线两个方面全面解析教育O2O微营销,让您轻松开展教育O2O微营销,引爆教育微营销的力量!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特色:全面为主+技巧称王。
(1)内容全面,通俗易懂,针对性强:本书体系完整,以教育O2O微营销为核心,以教育微营销为根本出发点进行了11章专题内容的详解,包括教育O2O微营销的市场、内容、要素、策略、模式、技巧6个方面,帮助读者彻底掌握教育O2O微营销的技巧。
(2)突出实用,技巧称王,快速传播:本书在教育O2O微营销的各个环节全面解析了总计30个与行业相关的教育微营销案例,通过对这30种教育微营销案例的分析,以全图解的方式提炼出专业的营销技巧,一步步指导读者轻松、快速地做好教育O2O微营销。
图解提示
本书是一本侧重教育O2O微营销的实战宝典,采取全图解的方式进行分析。图解能够方便读者对于重点的把握,让读者通过逻辑推理快速了解核心知识,节约大量的阅读时间。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需要注意图解的逻辑关系,根据图解的连接词充分理解图解想要表达的重点。
作者信息
本书由海天电商金融研究中心组织编写,参与编写的人员有楚琴、刘胜璋、刘向东、刘松异、刘伟、卢博、周旭阳、袁淑敏、谭中阳、杨端阳、李四华、王力建、柏承能、刘桂花、柏松、谭贤、谭俊杰、徐茜、刘嫔、苏高、柏慧等,在此一并表示感谢。由于作者知识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误和疏漏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我之前一直觉得,教育行业这种比较传统的领域,跟“微营销”这种新潮的概念似乎有点距离,总觉得是给那些互联网公司玩的东西。直到我翻开了这本《行业微营销之移动互联网系列》的《教育行业微营销实战攻略》,我才意识到自己有多么OUT!这本书真的太有分量了,它不是那种泛泛而谈的理论书,而是真正深入到教育行业的实际情况,去剖析微营销在其中的应用。我特别欣赏它对“私域流量运营”的详细阐述。在教育行业,如何把一次性客户变成长期用户,一直是我们的痛点。这本书提供了一套完整的从公域引流到私域沉淀,再到私域激活和转化的系统方法。比如,它讲到如何通过内容营销吸引家长关注,如何设置有价值的社群福利引导入群,以及如何通过精细化的用户分层,推送个性化的课程信息和活动。我按照书里的指导,对我们机构的微信公众号和社群做了优化,效果立竿见影。家长们的参与度提升了很多,咨询量也稳步上涨。书中还提到了“小程序营销”的强大之处,尤其是在招生推广和客户管理方面。我之前对小程序了解不多,觉得它很复杂,但这本书用非常直观的方式,讲解了如何搭建和运营教育小程序,以及如何通过小程序实现线上报名、课程预约、家长互动等功能。这让我看到了提升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的巨大潜力。而且,书里还强调了“数据分析”在微营销中的重要性,教我们如何通过数据来评估营销效果,并不断调整策略。这让我意识到,微营销不是拍脑袋的决策,而是需要数据支撑的科学实践。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一本营销书,它更像是一本教育机构数字化转型的手册,给了我太多太多的启发和实操指导。
评分这本《教育行业微营销实战攻略》简直是为我们这些在教育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量身定做的“救命稻草”!我一开始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的,毕竟市面上的营销书太多了,讲得都是些大而空的理论,落地性不强。但这本书不一样,它没有那些华丽辞藻,上来就是接地气的实操。举个例子,里面关于“如何利用微信群进行社群裂变”的章节,我简直是逐字逐句地学习,然后按照书里的步骤去尝试。一开始觉得挺难,但书中提供了一整套思路,从前期的用户画像分析,到裂变活动的策划,再到裂变后如何维护社群活跃度,都有详细的指导。特别是关于“如何设计有吸引力的裂变诱饵”,给了我很多启发,让我不再是凭感觉去设活动,而是能更科学地预估用户参与度和转化率。书里还讲了许多关于“短视频营销”的案例,比如如何抓住家长痛点,制作引发共鸣的短视频内容,以及如何利用抖音、快手等平台进行精准投放。这些内容对我来说,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一直觉得线上推广很复杂,不知道从何下手,这本书就像一个循序渐进的教学指南,让我这个“小白”也能慢慢掌握其中的门道。而且,书里还提到了不少“口碑营销”的技巧,教我们如何让满意的家长成为我们的“免费推广员”。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教育的本质是信任,口碑的力量是其他任何广告都无法比拟的。总而言之,这本书让我对教育行业的微营销有了全新的认识,并且获得了实实在在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强烈推荐给所有希望提升教育机构影响力的同行们!
评分我一直坚信,在教育领域,用心做内容,用爱做服务,才能赢得家长的信任。但“用心”和“用爱”如何转化为实际的招生效果和品牌影响力,这确实是很多教育机构的难题。而《教育行业微营销实战攻略》这本书,就像一座灯塔,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它没有给我灌输那些虚头巴脑的营销术语,而是用非常接地气的方式,讲解了如何将移动互联网的各种营销工具,巧妙地融入到教育机构的日常运营中。我最欣赏的是它关于“建立信任型社群”的章节。书中详细剖析了如何从零开始,打造一个高质量的家长社群,如何通过持续的价值输出,让家长们产生归属感和信任感,最终将社群转化为源源不断的生源。它不仅仅是教你拉人进群,更是教你如何“养群”,如何成为家长们信赖的育儿顾问和教育伙伴。我按照书里的方法,优化了我们机构的微信社群,效果出乎意料地好,家长的活跃度、咨询量和推荐率都显著提升。这本书还深入探讨了“KOL/KOC营销”在教育行业的应用,教我们如何找到并赋能有影响力的家长和老师,让他们成为我们品牌的传播者。这一点非常关键,因为教育的本质是人与人的连接,而 KOL/KOC的推荐,往往比任何广告都更有说服力。它还详细讲解了如何利用“短视频矩阵”和“直播带货”来扩大招生范围和提升课程转化率,这一点对我来说是全新的视角,让我看到了线上营销的巨大潜力。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是一本营销指南,更是一本帮助教育机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魔法手册”,让我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评分这本书,可以说是彻底颠覆了我对教育行业营销的认知。我之前一直觉得,教育行业太注重“线下体验”了,对于线上营销,尤其是“微营销”这种更偏向于快速传播和互动的方式,总是有点隔阂。但《教育行业微营销实战攻略》这本书,用大量的案例和详实的步骤,打消了我的顾虑。它没有讲那些高高在上的理论,而是从最基础的“用户思维”出发,教我们如何去理解家长们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真实需求和行为习惯。我特别喜欢它关于“个性化内容分发”的讲解。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大数据和用户画像,为不同的家长群体推送他们最感兴趣的内容,无论是关于学科辅导、素质教育,还是育儿经验,都能精准触达。这让我明白了,微营销不是“广撒网”,而是“精耕细作”。它还深入探讨了“私域流量的精细化运营”,教我们如何将潜在客户转化为忠实用户,如何通过持续的价值输出和互动,建立长期的用户关系,从而实现口碑传播和裂变增长。我按照书里的方法,对我们机构的公众号和社群进行了优化,不仅提高了家长的参与度,还带来了不少转介绍的生源。书中还重点介绍了“直播和短视频”在教育招生中的实战应用,从策划、拍摄、剪辑到直播互动和转化,都提供了非常具体的指导。我之前对直播有些畏惧,觉得不够专业,但看完这本书,我才发现,原来直播也是一种非常有力的“连接工具”,能够拉近我们与家长之间的距离,解决他们最关心的问题。这本书真的太实用、太有价值了,它为教育行业的微营销提供了全方位的解决方案,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坦白讲,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有点怀疑它能否真正解决我的困惑。毕竟,教育行业的营销,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挑战实在太大,传统的“扫街”、“发传单”那一套早就行不通了。但《教育行业微营销实战攻略》这本书,简直是给了我一个醍醐灌顶的体验!它不是那种光讲道理的空壳子,而是充满了实实在在的“干货”。我尤其喜欢它关于“内容为王”的理念在教育微营销中的体现。书中列举了大量成功的案例,分析了教育机构如何通过制作高质量的教学视频、育儿知识科普文章、家长互动问答等内容,来吸引目标用户的关注,并逐步建立品牌信任。我以前总觉得做内容很难,不知道从何开始,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一步步教我如何挖掘用户需求,如何构思内容选题,如何运用平台特性(比如短视频的趣味性和传播性,公众号的文章深度和互动性)来创作出有价值的内容。它还详细讲解了如何利用“社交裂变”的原理,设计病毒式传播的活动,让现有学员成为我们的口碑传播者。这一点对我启发很大,我以前也做过裂变活动,但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是活动的设计和激励机制出了问题。书中提供的“邀请奖励”、“团购优惠”、“内容互换”等多种裂变玩法,都非常具有操作性。而且,它还深入分析了“直播营销”在教育行业的应用,从备课、互动到转化,都有详尽的指导。我之前对直播有些抵触,觉得不够正式,但看完这本书,我才发现直播是与家长建立深度连接、解决他们疑问的绝佳方式。这本书真的让我看到了教育微营销的无限可能,并且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太棒了!
评分很实用的一本书
评分书内容一般吧
评分(?•?•?)?????(∩`?´)⊃━?一
评分不错的书,值得购买和学习
评分还可以。
评分618真烧钱,天天收快递,完全停不下来,待评价的记录太多,复制粘贴处理最合适了。
评分摩羯力图在我看来是普通物理来接我呀
评分估计没啥技术含量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