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色图文,直观理解,一目了然!
☆让能力欠佳的员工脱胎换骨的特效药!
☆麦肯锡韩国分公司创始人、助力LG等多家韩国企业走向世界的日本咨询大师、畅销书《零秒思考》作者赤羽雄二传授的商务管理必读秘诀!
拿起这本书的管理者,平时一定因为员工有各种各样的烦恼吧。员工不服从自己、员工无法取得成果、员工工作没效率、提醒很多次但他们就是不做出改变,甚至还马上提出反驳、不知道应该如何与员工相处……
为了消除这些烦恼,或许有人已经实践过许多管理论。但实际效果如何呢?真的能够让员工得到成长并且取得成果吗?作者在麦肯锡成功负责了许多项目,创立了麦肯锡韩国分公司,本书之中详细记载了他培养员工和取得成果的具体技巧!
*单靠默契不可取,要明确指示具体的工作顺序
*运用“输出设想法”指导资料制作
*运用整理事务的2*2矩阵模型
*指导员工运用“A4记录法”整理脑中混沌事务
*善用矩阵模型对所有员工进行分类
一本记载了各种实用商务技巧的书。包括指示员工工作的方法,各种商务上需要用上的框架图表等等。公开全球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公司培育指导员工的技巧,以及大限度地提升成果的各种方法。
本书详细介绍了让员工和后辈以及管理者自身取得成长的习惯。管理者要想取得成果较好的办法就是让员工取得成果。这些习惯都不是难事,都是可以立即投入实践的内容。这是对自己的工作有烦恼的管理者不能错过的一本书。
[日]赤羽雄二
1978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工学专业,1983年留学斯坦福大学攻读硕士学位。1986年进入麦肯锡公司,领导了经营战略的立案和实施的援助、新组织的设计和导入、市场营销、新视野创立等众多项目。1990年从零起步创办了麦肯锡韩国分公司,助力众多韩国企业,尤其是LG集团走向了世界。2002年,以创建“日本风险投资公司”为使命,和他人共同创建了Breakthrough Partners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章 管理者明确传达工作流程
1 达成一致的发展目标
2 白纸黑字明文约定“工作推进方法”
3 工作单靠默契配合不可取,须明确具体的操作流程
4 运用“输出设想法”指导资料制作
5 细致确认工作进展,防止员工工作失误
6 管理者亲身示范
7 运用整理事务的2×2 矩阵模型
8指导员工用“A4 记录法”整理脑中混沌事务
9 用假定思考法进行反复检验,提高工作效率与精准度
10 运用“零基础思考法”启发员工迸发崭新的思维与创意
11被提问时始终坚持“即时回复”与“从结论导向答疑”
专题1 为何麦肯锡咨询公司被称为世界第一?
第二章 管理者积极正面地策动员工
12 始终给予积极的反馈
13 站在与员工对等的立场平等对话
14 对出错的员工不要严厉训斥,应充分倾听对方的申诉
15 勿要急于打听员工的烦恼,静心等待直至其自愿倾诉
16 面对新进职员,要悉心询问清楚其此前具体从事的工作内容
17 视所有员工都是“可良好沟通的下属”,以此为前提进行接触
18 善用矩阵模型将所有员工进行分类
19 勿向员工隐藏信息,应尽量做到信息的公开与共享
专题2 “避免”非正常的交往
第三章 管理者要让员工有所成长
20 刺激员工的自我发展欲望
21 制定与每位员工的技能、价值观、性格相匹配的培养计划并执行
22 治愈“能力欠佳的员工”的创伤,让其积累微小的成功体验
23 为“能力强的员工”设定较高的工作目标,避免其成为“天狗”
24 让“能力强的员工”尽早拥有下属和后辈,使其积累做上司的经验
25 若有员工濒临崩溃,与其继续鼓励不如为其减轻负担将其从恶循环中拯救出来
26 评价员工应看行动与结果,勿凭片面之词
27 让员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28 让员工掌握与上司一样的沟通技巧
29 运用逻辑树分析法明确具体的行动
30 让员工学会思考问题要“刨根究底”
31 凡事都要有自己的态度和看法
专题3 我很在意速度的原因
第四章 管理者只有不断提升自我,才能策动他人
32 立志成为让人敬慕的领导者
33面对外籍上司或下属也要从容使用英语应对
34将英语学习“规划化”,愉快而持续地推进
35 当机立断、即时执行
36 通勤时间坚持阅读和英语学习将为您带来惊喜
37 及时回复邮件
38 白板是发挥领导力的重要道具
39 集中注意力一口气完成文稿资料的撰写
40 难度太高的事务用选择法决断
专题4 自己的身边事都可应用有趣易懂的“点子记录法”
自序
在职场中,作为管理者和领导者,想必诸位时常苦恼于自己团队成员的职场战斗力。不能紧随自己的步伐、不能创造成果佳绩、工作迟到懈怠、同样的事务几番提点仍不能修正、情绪消极抵抗等等,管理者们往往在如何与自己的职员们相处这一点上一筹莫展。
为了避免和消除这些烦恼,一些传统的被普遍认为有效的管理理论在日系企业中沿用至今,但实际应用效果如何呢?这些传统理论是否真的使职员的战斗力有所提高?是否真的帮助他们高效地创造出了业绩?
在广泛接触了众多身处领导岗位的管理者并与他们深入探讨之后,我深切地感受到在真实的职场生活中,很多时候传统的管理方法并不适用。强调领导的权威,让员工思考解决方法,偶尔对职员进行严厉的斥责等等,这些管理方法显然已经无法应对如今的职场生态。在全体员工都做同样的工作以创成功的时代,上述管理方法或许有所促益,但在如今这样一个需要每一位员工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能力与特点从而以团队的方式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的时代,管理者不可欠缺的是细致甚至是细腻地跟踪各个工作环节和细节。
正如本书中所介绍的,例如员工在制作资料的过程中受挫时,领导者不应坐等员工独自克服困难,而是应该用实际的行动告诉员工如果自己遇到同样的问题会如何去处理。一边为员工做好正确处理问题的示范一边推进工作,才能让员工早日在工作中独当一面,实现个人的成长。
也许您会觉得太麻烦,但这样的方式确实能让管理者和员工都能尽早处理好眼前的任务,并尽快顺利地着手下一步的工作。在领导们手把手地教授下,员工们应该也会不知不觉地成长为可以委以重任的“值得信赖的员工”。
本书围绕如何让员工最快速,最高效提升职场战斗力,以提高管理者和部门的业绩为中心,辅以生动的图示进行了深入解析。管理者要创造佳绩的最佳方式,就是恰如其分地让每一名员工都创造出业绩。要一步步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困难,就此本书详细介绍了马上即可实践的具体方法。若能对苦恼的管理者们有所助益,实属本人之幸。
赤羽雄二
2016 年 6 月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就像是在进行一场精密的“自我重塑”。作者用非常清晰的逻辑,将管理者的日常工作分解成一个个可控的“习惯单元”,并且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我最看重的是书中关于“决策”和“风险管理”的部分,我以前做决定时常常犹豫不决,或者过于草率。这本书教会我如何收集信息,如何权衡利弊,如何预估风险,并且如何为自己的决策负责。这让我变得更加果断,也更加自信。我特别喜欢书中提到的“最小可行性产品”(MVP)的概念,它不仅仅适用于产品开发,也适用于我们日常的管理工作,先尝试小范围的改变,验证效果后再推广,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错误。书中的“建立反馈机制”也让我受益匪浅,我过去总觉得和下属的沟通是单向的,现在我明白了,有效的管理需要双向的沟通,需要持续的反馈,才能确保大家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严谨,但又不失趣味性,它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循循善诱地引导你走出误区,走向成功。如果你渴望在职业生涯中取得突破,并且愿意为之付出努力,那么这本书绝对是你最好的投资。
评分这是一本让我惊喜连连的书!我一直以为管理就是管事,结果这本书告诉我,管理更是“管人”和“管心”。它不是那种教你如何发号施令的书,而是更侧重于如何通过改变自己的习惯,来影响团队,激发潜能。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倾听”和“同理心”的章节,我之前总是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忽略了团队成员的真实想法,导致团队沟通不畅,士气不高。读了这本书,我才意识到,真正的倾听是带着目的的,是去理解对方的需求和困惑。我开始在和下属沟通时,多问“你觉得呢?”,多给予积极的反馈,结果发现大家更愿意分享自己的想法,团队的凝聚力也明显增强了。书中提到的“创造积极的环境”也让我茅塞顿开,我之前总是把精力放在解决问题上,而忽略了营造一个让大家愿意为之奋斗的氛围。现在我开始尝试在团队中制造小惊喜,给予肯定和鼓励,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却能带来巨大的能量。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独特,它不像学术论文那样枯燥,而是充满了生活化的比喻和生动的案例,读起来一点也不费力,反而像是和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在聊天。如果你想让自己的团队充满活力,让工作氛围变得更融洽,那么这本书绝对是你不可错过的选择。
评分坦白说,刚开始拿到这本书,我以为它又是一本“成功学”的鸡汤,毕竟书名听起来有点“大而全”。然而,事实证明我的判断完全错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套非常系统且可执行的“习惯养成”方法论,让你从根本上提升工作效能,而非仅仅是技巧的堆砌。我尤其赞赏作者在“时间管理”和“优先级排序”方面的深入剖析,它不仅仅是告诉你如何制定计划,更是让你理解为什么要做这些计划,以及如何应对突发状况。我过去常常被各种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牵着鼻子走,导致重要的事情一拖再拖。这本书引导我区分“重要”和“紧急”的界限,并且教我如何像一个战略家一样,审视自己的工作,聚焦于那些真正能带来价值的事情。我尝试书中提到的“番茄工作法”配合“单点专注”,效果出奇的好,我的专注力显著提升,完成任务的效率也翻倍。另外,书中关于“反思”和“持续学习”的理念,让我意识到,管理之路永无止境,保持学习和反思的态度,才能不断进步。这本书对我最大的影响,是让我从一个“执行者”变成了一个“思考者”,从一个“救火队员”变成了一个“规划师”。它不仅仅是提升了我的工作表现,更是重塑了我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和认知。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震撼,远超我最初的预期。我原本以为它会是一本教你如何写PPT、做报表的工具书,结果却是一本深入探讨“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的宝典。作者非常巧妙地将复杂的管理理论,转化为一个个具体、可操作的“习惯”,这些习惯不仅仅是技巧,更是构建高效工作思维的基石。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目标导向”和“数据驱动”的部分,它们不是简单的口号,而是教会我如何分解目标,如何设定可衡量的KPI,以及如何在日常工作中收集和分析数据来指导决策。我以前常常凭感觉做事,现在我学会了用数据说话,这不仅让我的判断更加客观,也让我的团队更有方向感。书中的“学会说不”和“精力管理”也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启发。我以前总是难以拒绝别人的请求,导致自己的工作被挤占,精力分散。现在我能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先级,并且学会了如何礼貌而坚定地拒绝,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真正重要的事情上。我甚至开始尝试书中提到的“刻意练习”原则,不仅仅是做,更是要思考如何做得更好。这种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我感觉自己像是在建造一座坚固的大厦,而不是修修补补。这本书绝对是值得反复阅读和实践的指南,它将帮助你重塑自己的工作方式,提升整体的职业竞争力。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作为一名基层管理者,每天都忙得团团转,感觉自己在泥沼里挣扎,效率不高,下属也总是抱怨。我一直想找到一种方法,能系统地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不再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读了这本书,我才意识到,很多时候问题的根源在于我自己的思维模式和习惯。它不是那种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非常接地气地提出了40个实用的习惯,每一个都像是一把钥匙,能解锁我之前遇到的各种瓶颈。比如,书中讲到的“主动沟通”和“清晰授权”,我之前在这方面就吃了不少亏,总以为自己说明白了,结果下属执行起来总是偏差,导致返工又耽误时间。这本书把它拆解成了非常具体的操作步骤,让我知道该如何提问,如何给予反馈,以及如何让下属真正理解任务的目标和重要性。我开始尝试书中提到的“每日复盘”习惯,虽然刚开始有点不适应,但坚持了一周后,我发现自己对工作有了更清晰的认知,能更快地找到问题所在,并且及时调整策略。这种由内而外的改变,让我感觉自己正在一点点地掌控全局,而不是被工作牵着鼻子走。我特别欣赏书中那种鼓励主人翁意识的理念,它让我明白,作为管理者,我不仅仅是安排任务,更是团队的赋能者和引路人。我强烈推荐给所有正在奋斗中的管理者,特别是那些跟我一样,觉得瓶颈期难以突破的同仁们。
评分质量非常不错,值得买
评分本书不错,封面和纸质都很好,印刷也很好。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挺好的,值得推荐,好好学习,加油↖(^ω^)↗
评分本书不错,封面和纸质都很好,印刷也很好。
评分帮朋友买的,书以收到没,朋友说挺好。
评分质量非常不错,值得买
评分帮朋友买的,书以收到没,朋友说挺好。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