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博瑞森工业品系列图书推荐:
更多管理好书,请点击进入博瑞森图书:
内容简介
本书站位很高,格局开阔,专门针对工业品企业的老板和决策者,作者本人的积淀深厚、经验丰富,内容很有价值感。本书不仅适合工业品企业看,对其它行业来说,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贯穿全书的7个路径分别是:产业链的整合、盈利模式创新、营销红利机会、服务商转型、渠道的合纵连横、资本机会、电商机会。从宏观到微观,从战略到模式,从理论到实操,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给出了独到的建议。
作者简介
叶敦明:上海本质企业管理咨询首席顾问,工业品企业营销与管理教练,工业品营销传播网创建者。1994-2000年,在ABB和韩国现代电子任职7年的中高管;2000年以来,在为国内大中型工业品企业提供管理咨询与营销咨询服务的同时,还参与了一家新能源与一家工业机器人公司的创业,理论与实践结合,互联网思维与实业经营态度混搭,期望为国内的工业品行业的转型升级,带来自己的独特思考与实践分享。
目录
第一章 顺大势,立大志,成大事--时势造机会,机会成就人 12
1.改革红利:以市场为中心配置资源 14
◆五个关联事件,重塑工业品产业格局 14
◆五个转型动作,围绕客户做市场大文章 16
2.结构升级:优胜劣汰中升起的新贵 18
◆结构均衡高于数量级别 19
◆结构效率大于运营效率 20
3.营销变革:非传统沟通与销售利基 22
◆解决方案,统合产品与服务 24
◆价值传播,引领客户心需求 25
第二章 产业链的整合机会--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26
1.工业品企业,看清楚生态与食物链 29
◆产业链合作,从单循环到双循环 30
◆现在就构建企业的微笑曲线 31
◆产业链整合,用核心竞争力做赢家 32
2.三向整合,产业链整合的立体发展 33
◆纵向整合:供应与终端两大杠杆 34
◆横向整合:结构互补的规模发展 37
◆混合整合:研发与营销战略联盟 40
3.产业链整合,您做好准备了吗 43
◆消费洞察:从客户的客户视角看产业发展趋势 43
◆营销能力:吃得下,还能消化好 44
◆组织效力:规模经济不等于协同效应 45
4.产业链整合力,你的企业得几分 46
◆产业链自我体检,确保企业站对位 46
◆产业整合能力,也许是国内最大机会 47
◆产业链整合棋局,练就企业高层的领导力 48
◆三个问题,看你有没有抓住产业链整合的魂 49
第三章 盈利模式的复制机会--做足盈利的乘法效应 50
1.盈利模式倒逼工业品企业经营重组 51
◆盈利模式:先审视客户价值的数量与结构 53
◆常见误区:先强后大、先大后强的悖论 54
◆看透本质:工业品与消费品的殊途同归 54
2.工业品企业,适合哪些盈利模式 56
◆基础产品模型:先予后取,细水更长流 57
◆专业化利润模型:树大根深,独木成林 59
◆品牌模型:客户偏好与体验价值齐飞 62
◆创业家模型:激情接棒,事业上层楼 64
◆地区领先模型:宁为鸡头,不做凤尾 67
3.盈利模式就是会赚钱、久赚钱 70
◆战略定位的表层占位与深层错位 70
◆价值交付的客户满意与客户黏度 72
◆营销系统的市场开发与营销开发 74
4.工业品企业盈利模式的复制机会 75
◆工业品企业盈利模式12问 75
◆结构性复制机会:客户结构与产品结构 77
◆行业性复制机会:口碑效应,居高声自远 77
◆区域性复制机会:营销管控系统显身手 78
第四章 赢得营销红利的先机--营销为王,规模退场 79
1.六大病症,阻挡工业品营销显威力 80
◆身陷低价泥沼,盈利之路在何方 81
◆经销队伍老化,持续增长遥无期 82
◆销售管控乏力,规模边际效应差 82
◆新品推广疲软,联合作战梦难圆 83
◆区域市场拓展慢,错失营销先机 83
◆品牌没有销售力,盈利能力堪忧 84
2.营销系统,用实力打造竞争力 84
◆销售目标分解,迈向聚焦与聚合之路 85
◆销售流程规范,效率与效益兼容并蓄 86
◆大客户营销,猎手、渔夫与农民之分 86
◆工业品企业市场部,玩转剪刀石头布 87
◆破除筒仓主义,新建倒三角价值体系 88
3.业务战略,工业品企业的杠杆力 89
◆B2B营销、B2C营销、B2G营销建构营销战略铁三角 90
◆工业品企业高管,要学会下好三种棋 92
◆战略执行力,工业品企业的生命力 94
4.营销审计,剖析企业的“五力”组合 96
5.工业品企业,如何增进营销活力 99
◆产业研究,大局观成就事业大格局 99
◆跨界视野,营销时时新鲜、处处精彩 100
◆营销教练,工业品企业的成长伙伴 102
第五章 工业服务商转型机会--服务为先,标准为绳,品质为心 103
1.制造业服务化,垂直起飞看今朝 104
◆大商业重塑大工业,制造业新生机 105
◆工业服务商大转型,胜过技术领先 106
◆产业格局的大重组,服务吸聚资源 107
2.传统制造业升级的服务之路 107
◆工业品超市,小荷才露尖尖角 108
◆金融租赁,根子在客户盈利力 111
◆二手市场,破除供需的不对称 114
◆配件维修,服务含金量定成败 116
◆工业设计,产品静销力真功夫 119
3.工业服务商,雷声大雨点小 122
◆服务精神,难脱胎于制造文化 122
◆服务标准,存量增量客户之差 123
◆盈利模式,增值服务如何增收 123
◆产业格局,资本与渠道在观望 124
◆未来展望,外行介入吹进新风 125
4.软实力,成就下一波硬实力 125
◆服务为魂,心服务的信服力 125
◆标准为绳,得人心者得先机 126
◆品质为心,优尼斯大有作为 127
第六章 渠道的合纵连横机会--战略为魂,渠道为器 127
1.渠道机会,差异化战略之魂 129
◆野蛮生长,先快后慢难持久 130
◆厂商博弈,利益机制生内乱 131
◆渠道落地,畅通最后一公里 132
2.渠道合纵连横,剑指终端用户 133
◆向下延伸:企业整合下游经销商 134
◆纵横交织:经销商的经营立体化 137
◆深度发展:战略型终端风起云涌 140
◆上下打通:经销王国的产业风云 143
3.销售渠道升级,考验企业管理力 145
◆厂商新联盟,经销渠道成就营销力 146
◆区域化深耕,在地化的综合供应商 146
◆销售执行力,信息为魂的行动机制 146
◆销售顾问制,解决方案的终极价值 147
4.工业品经销商,公司化经营之道 147
◆管理规范化,持续赚钱的永动机 148
◆商业金招牌,营销开发的放大器 148
◆终端生动化,体验营销的根据地 149
第七章 借船出海的资本机会--竞争力是船,资本力是帆 149
1.高新技术企业的新战场:新三板与创业板 151
◆企业高成长=技术张力+资本拉力+政策推力 151
◆资本高回报=销售增长率×市场独占性×利润率 152
2.创新型工业品企业,怎样得到资本青睐 154
◆战略定位:概念的独占性X细分市场的引领性 155
◆核心团队:创业精神+资本态度+领导能力 158
◆营销抓手:产品静销力×渠道动销力×客户黏着力 161
3.什么样的资本机会,值得您拥有 164
◆有眼光的资本:让未来潜力在今日塑造 165
◆有资源的资本:小鱼游入到鲜活大湖泊 167
◆有后劲的资本:挫折中建立坚定的合作 169
4.创新思维,释放创业投资的市场力 171
◆投资=投入投业×资本杠杆 172
◆创业=创新思维+创新价值 173
◆人文=人本情怀×分享文化 174
第八章 一击而中的电商机会--大数据时代,双核思维登场 175
1.电商的内核,就是信息流与服务链 176
◆电商本质,价值流与服务流的畅通 177
◆长尾时代,电商助推细分市场破局 180
◆大数据下,找准数据的商业化出口 181
2.工业品企业,如何瞄准电商机会 183
◆双核思维,产品集成与服务集成的双驱动 184
◆工业品垂直电商,资讯到交易的服务平台 186
◆电商战略,战略定位与流程组织大变革 188
◆电商经营,自营与平台收入的交相辉映 191
3.电商务实派=电商思维× 商业精神 194
◆电商思维=大数据+大管理 195
◆电商本质=创新精神+经营转型 197
第九章 机会成就能力的巧劲--先做势,后做事,再做实 200
1.机会成就能力的巧劲 201
◆企业战略定位,就是顺势而为 202
◆外部营销活力,盘活内部管理效力 204
◆建立营销体系,巩固经营成果 205
2.成大事,先自治,再借势 207
◆核心竞争力,高效组织的四轮驱动 208
◆组织适应力,快速灵活的经营机制 209
3.抓住企业成长机会 211
◆七种成长机会的内在逻辑关系 211
◆捕捉成长机会所需的核心能力 213
前言/序言
《智绘蓝图:中国制造业的未来之道》 洞察时代脉搏,重塑产业格局 在瞬息万变的全球经济浪潮中,中国制造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从传统生产模式到绿色可持续发展,每一个字眼的转变都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跃升,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篇章。 《智绘蓝图:中国制造业的未来之道》并非一本简单罗列行业趋势的书籍,它是一份深入剖析中国制造业当前所处“变局”的智慧指南,更是一张勾勒出未来发展“蓝图”的行动路线图。本书旨在带领读者穿越迷雾,精准把握时代赋予的红利,并为企业在不确定性中找到确定的增长路径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可行的实操方法。 目录速览: 第一章:全球变局下的中国制造新坐标 1.1 挑战与机遇的交织: 分析地缘政治、全球供应链重塑、技术颠覆等宏观环境如何深刻影响中国制造业的生态。 1.2 经济新常态下的新逻辑: 探讨中国经济结构性调整、内需升级、消费模式变迁对工业品企业提出的新要求。 1.3 科技赋能的驱动力: 深入解析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5G等新兴技术如何重塑生产流程、商业模式和价值链。 第二章:从“制造”到“智造”的跃迁之路 2.1 数字化转型:不止于自动化: 强调数字化转型并非简单的设备升级,而是思维模式、管理流程和组织文化的整体革新,如何构建智能工厂,实现数据驱动决策。 2.2 智能化生产:效率与柔性的平衡: 探讨如何通过智能制造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同时满足个性化、定制化需求的市场变化。 2.3 智能化研发:创新驱动的引擎: 解析智能化工具如何在产品设计、材料研发、工艺优化等方面加速创新进程,缩短产品生命周期。 第三章:绿色制造: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担当 3.1 双碳目标下的战略调整: 深入解读“双碳”目标对工业品行业的影响,以及企业如何以此为契机,实现绿色转型。 3.2 绿色供应链的构建: 探讨从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到产品生命周期结束,全链条的绿色化改造,以及如何建立具有竞争力的绿色供应链。 3.3 循环经济的实践: 分析企业如何通过资源高效利用、废弃物减量化、再利用,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第四章:全球化新逻辑:风险与机遇并存的海外市场 4.1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新机遇: 挖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潜力,探讨中国工业品企业如何借力政策东风,拓展国际化版图。 4.2 区域化与本土化的双重策略: 分析如何在复杂国际环境中,制定适应不同区域市场特点的本土化策略,规避贸易壁垒。 4.3 风险管理与合规经营: 强调在海外扩张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估与管理,确保合规经营,赢得国际信任。 第五章:产业生态的重塑:合作共赢的未来 5.1 平台化思维:链接与赋能: 探讨如何构建或融入产业互联网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驱动产业生态协同发展。 5.2 跨界融合的创新: 分析工业品企业如何与互联网、金融、服务等产业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商业价值和增长点。 5.3 开放式创新与生态伙伴关系: 强调建立开放式创新机制,与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服务商等构建共赢的生态伙伴关系。 第六章:人才驱动:构建高素质人才队伍 6.1 新时代对人才的新需求: 分析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对人才技能、知识结构提出的新挑战。 6.2 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探讨如何建立有效的培训体系,吸引和留住具备创新精神和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6.3 企业文化与组织活力: 强调构建鼓励创新、拥抱变革的企业文化,激发组织活力,为企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第七章:以变应变:企业战略与执行的精进 7.1 敏捷战略:拥抱不确定性: 提出企业应具备敏捷的战略思维,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经营方向。 7.2 精益执行:落地才是硬道理: 强调战略的成功最终取决于有效的执行,如何将战略转化为可操作的行动计划,并确保落地。 7.3 领导力与组织韧性: 探讨在变革时期,领导者如何展现卓越的领导力,以及如何构建具有强大韧性的组织,应对挑战。 本书特色: 深度洞察: 结合宏观经济分析、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实践案例,提供深刻的洞察力,帮助读者理解“变局”的本质。 前瞻视野: 聚焦未来发展趋势,预判潜在的机遇,为企业规划长远发展提供战略性指引。 实操价值: 提出的观点和方法,并非空泛理论,而是基于实际调研和案例分析,具有高度的落地性和可操作性。 系统全面: 覆盖了从宏观环境、技术变革、市场拓展到人才培养、战略执行等工业品企业转型升级的各个关键维度。 语言通俗: 避免使用晦涩的专业术语,用清晰、流畅、富有逻辑的语言,将复杂的商业洞察呈现给读者。 目标读者: 本书适合所有关注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企业管理者、决策者、战略规划师、市场营销人员,以及对产业经济、技术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感兴趣的研究者和专业人士。无论您是初创企业创始人,还是大型制造企业的领军人物,都能从本书中获得启发与指引,为企业在日新月异的时代中劈波斩浪,赢得未来,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智绘蓝图”。 《智绘蓝图:中国制造业的未来之道》,为您揭示变局中的制胜之道,点亮企业发展的光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