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皇历史老师的文化课本 日本岩波书店镇社之宝
了解日本文化,从这一本开始
家永三郎(1913——2002)
天皇的日本史老师
1913年在名古屋出生,毕业于东京大学日本史专业,专攻日本史学、日本思想史。东京教育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1950年代当时还是皇太子的明仁天皇,投入家永三郎门下,专心学习日本历史。
日本史学界的良心
家永三郎反对军国主义,独力编撰的《新日本史》因客观反映日军二战暴行,遭日本文部省删改,遂与之对簿公堂,诉讼历时三十五年,终获国家赔偿。2002年于东京病逝,因其毕生为史实而战,被誉为“日本史学界的良心”,曾两次被提名诺贝尔和平奖。
初版序
战后,与日本史相关的出版物令人目不暇接,概述日本文化史的通俗读物却几难寻觅。我自忖哪怕有一本概论性著作,有别于过去站在文化主义史观立场上所写的日本文化史,也是聊胜于无,便欣然接受了“岩波新书”编辑部的热忱相邀,执笔本书的写作。
社会上已经出现了大量以具体文化领域为对象、堪称特殊文化史类的优秀读物,如日本文学史、日本美术史等,然而概览日本文化总体发展状况的文化通史,至少在战后并不多见。而且,在人们对日本文化兴趣持续高涨的今天,没有一本能纵观日本文化发展的通史性读
物岂非不便,于是“岩波新书”中策划了一部日本文化史的著作,这便是笔者被委以重任的原委。
本书主要按照笔者平素的思考,大胆描绘日本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因此避开了对具体问题的深入探讨。即便有些问题非常重要,但对于笔者而言不是很熟悉的知识点,也都加以了省略,所以本书并不是网罗式的概述。我觉得用“岩波新书”一本书的小容量来概述日本
文化史也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对于那些需要详尽知识的人,与各时代、各领域相关的专业书籍应该不在少数。按照通常的做法,本书理应写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现代,但我的写作止于江户时代之前,对于明治以后,仅粗略地涉及了一些问题点,具体探讨则留待其他机会,这同样也是出于篇幅的考虑。
尽管有了上述的写作方针,但书中还是在各处运用了专业学者的研究成果,恕我无法一一列出,在此谨向各位学者表示诚挚的谢意。
接受“岩波新书”编辑部执笔日本文化史的委托已经是数年前的事了。我深知以一己之力全面论述日本文化史可谓狂妄,以致很长一段时间都难以付诸行动,乃至拖延至今。尽管最终我毅然开始了这一“狂妄之举”,也一定在多处留有可供批评之余地,今后一有机会我便会提笔修改,一点一滴加以完善,敬请各位读者不吝赐正。
活动买,价格真的实惠,速度又快,
评分很专业的书籍,慢慢学习,慢慢体会
评分一直想买这本书,随着对当下国中之大城市的恶劣变化所产生的不适应及厌恶,随即忧心忡忡,于是最终买了这本书。眼看着北京城从一座祥和、深沉、洒脱的文明古都变成了如今被号称"国际大都市"的脏乱差、毫无秩序且甚为乏味的中国农村似的超级垃圾场。想必在这本书中我能找到共鸣和答案。书的装帧很一般,设计、排版都很业余。特别是排版,下留地上却不留天,看着很堵得慌。封面设计土得掉渣,没看出"纪念版"应有的派头。
评分对日本文化史的研究而言,是很好的入门书籍
评分特别及时,收到就开始看了,买了一堆书,以前是当当买书,现在已经好久不用当当了。
评分很好很不错的一本书,哈哈学习一下。好好学习一下
评分下单快,投递快,服务优。
评分比预期好,包装还好,有轻微破损。
评分文献综述&教科书,仍旧是非常有拣选的,偏重西方,宗教戏份很多,即使穿插东方的内容也几乎是西方视角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