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项目招投标书编制方法与范例(第二版)

政府采购项目招投标书编制方法与范例(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姜晨光 编
图书标签:
  • 政府采购
  • 招投标
  • 投标文件
  • 编制
  • 范例
  • 项目管理
  • 合同
  • 商务
  • 法律
  • 实务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303684
版次:2
商品编码:12271064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45
字数:401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可供各级政府采购项目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政府采购招标代理机构工作人员、标书编制人员工作或学习参考,也可供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等相关专业师生学习参考。本书也适合作为政府采购管理部门进行业务培训的教材。
第二版的修编工作非常全面,从全新的视角、以全新的面貌整体性地展现了我国现行的政府采购政策,以期通过阅读本书使读者能够全面掌握政府采购知识,对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所贡献。

内容简介

本书以新的国家法律及规定为依据,通俗、系统地阐述了目前我国政府采购的基本原则、程序和要求,介绍了目前我国政府采购项目招投标书编制的基本要求及相关规定,给出了几个政府采购项目招投标的招标书和投标书实例,具有很好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实用性。
本书可供各级政府采购项目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政府采购招标代理机构工作人员、标书编制人员作为工作或学习中的参考用书,也适合作为政府采购管理部门进行业务培训的教材。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政府采购项目招标投标的基本规定与惯例1
1.1国家对政府采购项目招标投标的基本规定与要求1
1.1.1政府采购制度构建的意义1
1.1.2中央单位政府采购工作中的执行问题2
1.1.3做好中央单位政府采购工作应注意的问题4
1.1.4中央国家机关全面推行政府采购制度的实施方案6
1.1.5中央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的基本要求8
1.1.6中央单位政府采购管理实施办法9
1.1.7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12
1.1.8我国对政府采购活动的法律规定19
1.1.9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的管理规定25
1.1.10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合同管理规定27
1.1.11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评审规定28
1.1.12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预算管理规定30
1.1.13政府采购进口产品管理规定30
1.1.14中小企业划型标准33
1.1.15政府采购代理机构资格认定办法35
1.1.16政府采购信息公告管理规定38
1.1.17政府采购供应商投诉处理规定40
1.1.18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首购和订购管理规定42
1.2省级政府对政府采购项目招标投标的具体规定与要求44
1.2.1货物及服务省级政府采购方式变更管理参考办法44
1.2.2省级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参考办法45
1.2.3省级政府采购档案管理参考办法48
1.2.4省级公安系统政府采购管理参考办法51
1.2.5省级农林系统政府采购管理参考办法54
1.2.6省级教育系统政府采购管理参考办法56
1.2.7省级政府采购方式确定及变更程序的参考办法59
1.2.8关于严禁私自收取政府采购有关费用的参考规定60
1.2.9省级政府集中采购计划操作规程60
1.2.10省级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参考规定61
1.2.11省级政府分散采购管理参考规定62
1.2.12省级工程类政府采购操作流程参考规定63
1.2.13省级政府集中采购有关事项确定公布权限的参考规定63
1.2.14省级政府采购工作实施意见参考规定64
1.2.15省级工程类政府采购项目管理参考办法65
1.2.16关于省级集中采购机构收费问题的参考规定66
1.2.17省级政府采购监督管理工作考核参考办法66
1.2.18省级政府采购协议供货管理参考办法66
1.2.19省级自主创新产品认定管理参考办法67
1.2.20省级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实施参考办法69
1.2.21省级政府采购人员学习和培训参考办法69
1.2.22省级政府采购专项经费管理参考办法71
1.2.23省级政府采购投诉处理流程72
1.2.24省级人民政府促进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参考意见74
1.2.25省级中小企业促进条例76
1.3国际招标采购的通行惯例与相关约定79
1.3.1国际招标采购方式和招标采购要求79
1.3.2FIDIC国际工程标准合同概貌84
1.3.3FIDIC电气与机械工程合同条件89
1.3.4FIDIC土木工程施工合同109
1.3.5FIDIC土木工程施工分包合同条件136
第2章××省2016年度基本药物(基层部分)招标目录(第3批)统一招标采购招标文件149
2.1招标文件封面及目录149
2.2招标公告书149
2.3药品统一招标采购工作流程150
2.4药品统一招标需求一览表152
2.5药品统一招标采购须知前附表153
2.6药品统一招标采购须知155
2.6.1总则155
2.6.2统一招标采购当事人156
2.6.3投标文件的编制157
2.6.4投标文件的递交和审核158
2.6.5投标人网上操作160
2.6.6投标报价160
2.6.7开标162
2.6.8评标委员会162
2.6.9评标163
2.6.10集中竞价164
2.6.11定标164
2.6.12采购165
2.7通用合同条款及前附表166
2.7.1通用合同条款前附表166
2.7.2通用合同条款166
2.7.3药品购销合同格式168
2.8××省2016年度基本药物目录(基层部分)统一招标采购资格证明材料169
2.9投标文件参考格式171
第3章××市市级政府采购货物项目招标文件177
3.1封面及目录177
3.2投标邀请178
3.3投标人须知179
3.3.1投标人须知前附表179
3.3.2说明181
3.3.3招标文件基本要求182
3.3.4投标文件的编写183
3.3.5投标文件的提交184
3.3.6投标文件的评估和比较184
3.3.7定标与签订合同186
3.4招标内容及要求186
3.5××市市级政府采购合同(参考文本)188
3.6投标文件格式190
第4章××高速公路3标段土建工程施工投标书(技术标)198
4.1概述198
4.2设备、人员、材料问题199
4.3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与施工方法200
4.4各分项工程施工安排210
4.5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措施210
4.6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及措施213
4.7冬季、雨季施工安排219
4.8质量、安全保证体系220
4.9其他应说明的事项221
第5章政府采购竞争性谈判典型范本224
5.1××市图书馆工具书阅览室实木书架及吊顶竞争性谈判文件224
5.1.1文件封面及目录224
5.1.2谈判采购邀函224
5.1.3项目内容及技术要求225
5.1.4谈判项目要求225
5.1.5谈判供应商须知226
5.1.6谈判文件格式230
5.2××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红绿灯优化工程竞争性谈判文件233
5.2.1文件封面及目录233
5.2.2谈判采购邀函233
5.2.3项目内容及施工要求234
5.2.4谈判项目要求234
5.2.5谈判供应商须知235
5.2.6谈判文件格式239
参考文献243

前言/序言

前言
政府采购是一项非常严肃、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应做到公开透明、应采尽采,应在扩大政府采购规模、提高采购实效、节约财政性资金的同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防范和避免商业贿赂。应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推进和深化政府采购管理制度改革,促进依法行政和依法理财,形成权力运行自控机制,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和财政资金安全。应强化和实现依法采购,规范管采职责,严格预算约束,加强政府采购预算和采购计划的衔接,充分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
政府采购和集中支付两项财政改革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的并与之相适用的公共财政框架体系中的重要内容。资金支付是政府采购的最后一道环节,集中支付是政府采购实行的有力保证,这一制度的实施有效地集中了财政资金,加强了财政管理与监督,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也是实行政府采购的有力前提和保证。政府采购是集中支付实行的有效形式,可最大限度地节约财政性资金,将分散采购变成集中采购。按照管办分离原则,从审核编制采购预算开始,到审核资金来源,再到采用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询价采购或自采等其他采购方式,最后到采购过程全部结束及支付给供应商货款,这一切都由国库、政府采购机构和集中支付共同完成。政府采购应严把资金审核关、供应商资格有效关、采购方式合理关、采购过程合法关、专家评委公正关、监督到位关、支付款项申请表与验收报告一致关。
随着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不断深化与完善,笔者闲暇之余重新审视了《政府采购项目招投标书编制方法与范例》(第一版),萌生了修订之念。本书面世以来深受读者喜爱,浏览着一封封读者、朋友和业内同仁热情洋溢的邮件颇感压力和责任,面对我国政府采购制度体系不断改革、日益深化、不断完善的现实,决定修订本书以谢大家。本书的修订吸收了许多富有政府采购经验的专家、学者及业内精英参加并组成了新的编写班子,编写班子本着对读者负责、对我国政府采购健康可持续发展负责的态度通力合作,较为圆满地完成了修订任务。
本书的修订工作非常全面,从全新的视角,以全新的面貌整体性地展现了我国现行的政府采购政策,以期通过阅读本书使读者能够全面掌握政府采购知识,对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所贡献。
全书由江南大学姜晨光主笔完成,无锡市滨湖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管质监安监站冯伟洲,青岛农业大学李少红,无锡市墙材革新和散装水泥办公室林辉,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宋卫国,江苏园景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孙清林,无锡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朱烨昕,山东省国土测绘院戢朝辉、王霞、曹瑞华、路奎、江世朝、张牧军、蔡长山、高云飞、张胜忠、高宏涛、季庆刚,江南大学叶军、吴玲、刘进峰、王风芹等(排名不分先后)参与了相关章节的撰写工作。
限于水平、学识和时间关系,书中难免不足和疏漏之处,敬请读者提出批评及宝贵意见。
姜晨光
2017年4月于江南大学

第一版前言
政府采购并非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它最早形成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府采购实质上是政府财政支出的方式之一,所谓政府采购是指使用公共资金的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社会组织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而动用公共资金购买、租赁商品、工程、智力成果及雇佣劳务或获取服务的行为。世贸组织的《政府采购协议》将政府采购定义为“成员国的中央政府,次中央政府采购、租赁、有无期权购买货物、服务、工程,及公共设施的购买营造”。政府采购的采购方或采购主体必须是具有公共职能的公共组织或公法人(即使用公共资金的公共机构或组织,包括各级国家机关及其派出机构、政党组织、社会团体、事业单位、行会组织、自治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政府采购的目的具有公共性,政府采购的资金来源具有公共性;政府采购权是一种公共权力;政府采购争议的救济主要应采用公法上的救济方式,政府采购适用一些专门的程序。政府采购制度的建立可使有限的公共资金获得最大的使用效率;有利于促进公平竞争,促使货物、工程、服务质量的提高,增强本国供应商国际竞争能力;可从宏观上调节国民经济;有利于将政府采购活动置于阳光之下、遏止政府采购中的贪污腐败行为。政府采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公开性原则(disclosures)、公平性原则(equity)、竞争性原则(competitions)、经济效率原则(economy and efficiency)、严正性原则(integrity)。应建立政府采购的主体制度,建立政府采购的程序控制制度,建立政府采购争议的救济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2002年6月29日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并自2003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以来,我国的政府采购活动逐渐进入了规范化的轨道。目前,调整我国政府采购行为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在推行政府采购制度的初期,两部法律对我国政府采购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间存在一定的需要协调的问题,于是,国务院法制办于2010年1月11日全文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以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截至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尚未正式颁布实施。1998年全国大部分地区开展政府采购试点工作时全国的政府采购规模为31.06亿元,2003年政府采购法正式实施以后全国的政府采购规模就达到了1659.44亿元,到2009年国内政府的采购总规模已达到7413.2亿元(是1998年试点采购规模的238倍。其中,在货物、工程、服务三大采购对象中,2009年全国货物采购规模为3010.6亿元,工程类采购规模为3858.4亿元,服务类采购规模为544.2亿元)。相关资料表明,国外政府采购总规模一般要占到GDP的10%或财政支出的30%左右,而我国的政府采购规模虽然比以前取得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显然远远没有达到国际水平。因此,我国政府采购在依法扩大采购范围和规模及提高采购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还有很大潜力。修改完善政府采购法应根据我国政府采购改革发展的现状以及加入WTO政府采购协议的实际需要进行,政府采购法律制度是公共财政法律体系的一部分,其实施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预算管理改革等进程,因此政府采购法的修订还与政府预算管理改革和预算法等法律修订工作进展情况密切相关。相信,在加入WTO政府采购协议和国内预算管理等改革逐渐完善的情况下我国的政府采购法律制度也会逐渐趋于成熟。
笔者多年来一直在思考政府采购问题并参与了一些政府采购招标活动,在大量调研国内、外政府采购情况的基础上萌生了写书的想法,在化学工业出版社的支持与鼓励下,不揣浅陋撰写了本书。希望本书能对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不断完善有所贡献,对政府采购从业人员及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各行各业人士有所帮助。
全书由江南大学姜晨光主笔完成,江南大学校医院王风芹、欧元红、卢林、陈丽、邵玉鲜、周建玲;湖南省岳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检定所郭同兵;中国中铁置业集团上海中铁市北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勤景;安徽省繁昌县审计局陈章烈;青岛鑫江集团有限公司姜文波;莱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冯小盈;莱阳市医药有限公司王强;莱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孙建路;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莱阳市支行宋协辉;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莱阳市支行高增理;莱阳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严振阳、李涛、马惠英;莱阳市渔政监督管理站宋萍;莱阳海润绢纺有限公司宫大庆;莱阳市物资建材公司吕秋平;山东省莱阳市新华书店张海顺、李海波、孙智诚;中国联通莱阳分公司刘陆军;山东瑞景房地产有限公司张燕;山东省文登市建设局蔡香玲;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文登市支行李传阳;烟台建设集团钢结构有限公司林长胜;山东宜华咨询有限公司杨英姿;无锡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局系统贾绪领、张晶、张敏明、丁立志、陈镭、樊文泉、边晓明、王宁、章玲妹、吴明星、刘艳宛、徐丹、孙爱民、周士平、袁君焕、廖宜孙、陈志宁、袁铭杰;无锡市梁溪公证处成超、蔡晓健;江苏省如东县建设局冯兵;苏通大桥调度指挥中心陆培尧;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南通分院魏东海;烟台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刘晓青;山东省国土测绘院路奎;中共莱阳市委郭立众、于京良等同志(排名不分先后)参与了部分章节的撰写工作。
限于水平、学识和时间关系,书中内容难免粗陋与欠妥之处,敬请读者多多提出批评与宝贵意见。
姜晨光
2011年2月于江南大学
好的,以下是为您构思的图书简介,严格遵守您的要求,不涉及《政府采购项目招投标书编制方法与范例(第二版)》的内容,力求详实自然,约1500字。 --- 图书简介:《现代企业精益运营与数字化转型实践指南》 引言:新时代的商业挑战与核心竞争力重塑 在当前瞬息万变的全球市场环境中,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成本的持续攀升、消费者需求的快速迭代、以及数字化技术的颠覆性力量。传统的运营模式和管理理念已难以支撑企业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的增长。成功的企业不再仅仅依赖规模效应或单一技术优势,而是需要建立一套精益、敏捷且数据驱动的综合运营体系。 本书《现代企业精益运营与数字化转型实践指南》正是为应对这一时代挑战而精心撰写。它并非停留在理论的探讨,而是深度聚焦于企业如何通过系统性的精益方法论整合先进的数字化工具,实现从战略制定、流程优化到价值交付的全面升级。本书旨在为企业管理者、运营总监、中高层管理人员以及渴望提升实战能力的专业人士,提供一套清晰、可操作的路线图和工具箱。 第一部分:精益运营的深度剖析与重构 精益(Lean)思想并非仅仅是消除浪费,它更是一种以客户价值为核心的思维范式。本书在阐述精益基础概念(如价值流、流动、拉动、完美)的同时,重点突破了将精益理念深度植入现代复杂组织架构的实践难题。 1. 价值流的精细化识别与映射: 我们详细解析了如何超越传统业务流程图,构建多层级的价值流图(VSM)。这包括了对“信息流”和“物流”的同步分析,尤其强调了在服务业和高科技制造业中,如何准确量化和可视化隐形流程中的等待、返工和过度处理等非增值活动。我们提供了业界领先的“V-Map”分析框架,用于识别跨部门协作中的主要瓶颈。 2. 消除浪费的系统性方法(Muda, Mura, Muri): 本书超越了丰田生产系统(TPS)的七大浪费,加入了第八大现代浪费——“知识的浪费”(Knowledge Waste),即未能有效利用员工的经验和数据洞察力。章节内容详述了全面质量管理(TQM)在精益体系中的集成,包括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的实战应用,以及如何在日常工作中推广“即时改善”(Kaizen)文化,确保改善的持续性和自下而上的动力。 3. 敏捷生产与柔性供应链的构建: 在需求波动剧烈的环境下,静态的库存计划是巨大的风险。本书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看板(Kanban)系统实现拉动式生产,并引入了“同步化生产”(Synchronized Production)的概念,将精益原则延伸至供应商网络。实践案例将展示如何运用“预留库存”(Buffer Stock)和“共享预测模型”来平衡效率与快速响应能力。 第二部分:数字化转型:赋能精益运营的引擎 精益流程的效率提升,必须依赖于数字化工具的精准支持。本书的第二部分,核心在于阐述如何将新兴技术(如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作为实现“精益完美”的加速器,而非仅仅是技术堆砌。 1. 工业物联网(IIoT)与实时数据采集: 我们探讨了如何在生产现场、仓储乃至物流环节部署传感器和边缘计算设备,以捕获高频、实时的运营数据。本书特别关注“数据清洁与标准化”,这是确保后续分析准确性的关键前提。通过具体案例,读者将学习如何利用IIoT数据构建“数字孪生(Digital Twin)”模型,用于模拟流程变更的影响,实现“无风险优化”。 2. 人工智能在运营决策中的集成: 本书摒弃了对AI的宏大叙事,聚焦于其在运营中的具体应用。我们提供了关于预测性维护(PdM)算法的选型指南,以及如何利用机器学习优化复杂的排程问题(如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作业调度)。更重要的是,我们将介绍如何构建“人机协作”的决策支持系统,确保AI的建议能够无缝集成到一线管理人员的工作流中。 3. 企业级数据平台与运营仪表板(Dashboards): 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数据整合。本部分详述了如何构建一个统一的运营数据湖(Data Lake),打破信息孤岛。重点内容包括关键绩效指标(KPIs)的精益化设计,即如何设计既能反映财务健康,又能驱动现场行为的指标体系。书中提供了构建直观、交互式运营仪表板的设计原则和工具选型建议,确保管理者能够“一瞥而知”企业的实时健康状况。 第三部分:组织变革与文化驱动 技术和流程的引入需要坚实的组织基础和正确的文化土壤才能生根发芽。本书认为,数字化和精益的成功转型,本质上是一场深刻的组织文化变革。 1. 变革管理与利益相关者协调: 变革往往遭遇阻力。本书提供了Kotter八步变革模型在精益转型中的定制化应用框架。内容涵盖了如何有效沟通变革的“必要性”与“愿景”,如何识别和赋能“变革推动者”,以及如何通过小胜利(Quick Wins)来建立信任和动力。 2. 跨职能团队的构建与赋能: 精益运营要求打破职能壁垒。我们详细介绍了如何构建和运行高效的“敏捷运营团队”,这些团队被授予跨越部门界限解决问题的权力。这包括角色定义、会议机制(如每日站会、回顾会议)的设计,以及如何通过授权实现快速决策。 3. 持续学习与技能重塑: 随着技术的迭代,员工的技能组合必须同步更新。本书提出了“双循环学习”机制,即在优化现有流程的同时,探索全新的运营范式。我们提供了构建内部“精益学院”和“数字化技能认证”的蓝图,确保组织具备自我迭代和持续进化的能力。 结语:迈向韧性与卓越 《现代企业精益运营与数字化转型实践指南》是一部立足于实战、面向未来的操作手册。它将精益的“效率哲学”与数字化的“智能驱动力”完美结合,指导企业管理者系统性地审视、设计和执行其运营战略。阅读本书,您的组织将获得重塑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工具,在不确定的商业环境中,建立起真正的韧性与持续的卓越表现。 ---

用户评价

评分

自从接触政府采购工作以来,我一直都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梳理招投标书编制流程,并且提供实际可操作范例的权威书籍。《政府采购项目招投标书编制方法与范例(第二版)》可以说完全满足了我的需求,甚至超出了我的预期。 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项目需求分析”的深入剖析。很多时候,招投标书编制的失败,根源在于前期的需求分析不够透彻。这本书花了相当大的篇幅讲解如何从多个维度去理解和定义项目需求,包括但不限于:功能性需求、性能需求、安全需求、服务需求,以及用户的使用场景和期望。它强调了与项目需求方进行充分沟通的重要性,并提供了一些有效的沟通技巧和方法,帮助采购人员挖掘出潜在的、未被明确提出的需求。这一点对我非常有启发,我过去在编制需求部分时,往往只是照搬上级的文件或者简单罗列,缺乏深入的思考,这本书让我认识到,一份高质量的招投标书,必须建立在对项目需求的精准把握之上。 此外,书中关于“供应商资格要求”的撰写也给了我很多指导。如何设置既能保证供应商的专业能力和诚信度,又不会过于苛刻导致供应商不足,这是一个非常微妙的平衡。这本书详细解释了不同类型项目对供应商资质的要求,以及如何科学地评估和设定这些要求。它还强调了防止“量身定制”和“围标串标”的重要性,并提供了相应的防范措施,这对于维护政府采购的公平公正至税非常关键。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中的“合同条款”部分。虽然招投标书本身不是合同,但其中对合同条款的预设和要求,直接影响到后续合同的签订和履行。书中列举了许多常见的合同陷阱和易出现纠纷的条款,并给出了如何规避的建议。例如,在“付款方式”和“验收标准”的设置上,它提供了多种灵活的方案,并分析了各自的优劣,这对于控制项目成本和规避付款风险至关重要。 我也很喜欢书中提供的“评分标准”制定方法。如何科学、合理地设置评分项和分值,直接决定了采购结果是否真正能够体现“物有所值”。这本书提供了多种评分方法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指南,包括定性评分和定量评分的结合,以及如何设置价格因素和其他非价格因素的权重。这让我意识到,一份好的评分标准,不仅要体现项目需求,还要能够引导供应商提供更优质、更具创新性的产品和服务。 总的来说,《政府采购项目招投标书编制方法与范例(第二版)》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工具书,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写”招投标书,更是教你如何“思考”招投标书,如何从源头上保证采购项目的质量和效率。它为我提供了系统性的知识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让我能够更有信心地面对未来的采购工作。

评分

作为一名在采购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我最近入手了《政府采购项目招投标书编制方法与范例(第二版)》,说实话,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多惊喜,也解决了我不少实际工作中的困惑。 首先,书中对招投标书的整体框架梳理得非常清晰,从项目背景分析、需求描述到技术规格的制定,再到商务条款的撰写,环环相扣,逻辑严谨。尤其是对“技术规格”这部分,作者不仅列举了常见的技术指标,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如何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进行量化和细化,避免了空泛的描述,这一点对我来说尤为重要。我过去在撰写技术规格时,常常因为描述不够具体而引起供应商的疑问,甚至导致中标后出现执行偏差。这本书提供了一些非常有用的参考模板和注意事项,让我能够更专业、更准确地定义技术要求,从而提高采购的有效性。 另外,书中关于“商务条款”的讲解也让我受益匪浅。以往我总觉得商务条款是相对固定的,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在法律法规允许的框架内,商务条款的灵活性和精细化程度,直接关系到采购项目的成本控制和风险规避。书中详细阐述了付款方式、验收标准、违约责任、合同履行期限等关键要素,并提供了不同类型项目的商务条款范例,非常接地气。我特别欣赏其中关于“风险分担”的探讨,如何通过合理的合同条款将潜在风险转移给供应商,或者共同承担,这一点对于规避项目后期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非常有指导意义。 这本书的另一个亮点在于其“范例”部分。理论讲得再好,不如实际案例来得直观。书中提供的范例涵盖了不同行业、不同采购类型的招投标书,内容详实,格式规范,简直是一份可以直接参考的“宝典”。我过去常常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翻阅以前的项目文件,甚至与其他部门的同事交流,才能拼凑出一份完整的招投标书。现在,有了这本书,我可以直接参考其中的范例,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大大节省了我的工作时间,同时也保证了招投标书的质量。 除了通用性的内容,书中还对一些特殊情况的处理给出了专业的建议。比如,如何处理技术要求“唯一性”的问题,如何界定“性价比”的标准,以及如何应对供应商提出的各种质疑。这些都是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难题,而这本书能够提供思路和方法,帮助我们更从容地应对。总体而言,《政府采购项目招投标书编制方法与范例(第二版)》是一本集理论、实践、范例于一体的优秀教材,对于所有从事政府采购工作的人员来说,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案头必备。

评分

我是一名初入政府采购领域的新手,一直以来都觉得招投标书的编制是一件非常复杂且充满挑战的事情。《政府采购项目招投标书编制方法与范例(第二版)》的出现,可以说像一盏明灯,为我照亮了前进的道路。 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其“循序渐进”的讲解方式。它不是简单地罗列概念和条文,而是从基础的招投标流程入手,逐步深入到招投标书的各个组成部分,并提供了大量生动形象的案例来加以说明。例如,在讲解“项目背景和采购单位介绍”时,它不仅给出了写作的要点,还提供了不同类型采购单位的范例,让我能够快速理解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填写。这种由浅入深的讲解方式,非常适合我们这些初学者,能够帮助我们快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框架。 另外,书中对“采购需求描述”的细致指导,我必须重点表扬。很多时候,我们编制的招投标书效果不佳,原因在于需求描述不够清晰、准确,导致供应商难以理解,甚至产生误解。这本书详细讲解了如何进行有效的需求分析,如何将抽象的需求转化为具体的、可执行的条文,并且强调了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的重要性。它还提供了一些“雷区”警示,提醒我们在描述需求时应该避免哪些坑,这一点对于新手来说至关重要。 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书中还提供了“合同条款的初步构思”这一环节。虽然招投标书本身不是最终合同,但其中对合同条款的预设和要求,对后期合同的签订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这本书不仅列举了常见的合同条款,还对其在招投标书中的体现方式进行了说明,例如如何通过“付款条件”、“验收标准”、“违约责任”等来引导供应商在投标时就考虑合同的履行。这让我能够从更长远的视角来思考招投标书的编制。 我还非常喜欢书中提供的“招投标书编制检查清单”。在完成招投标书的初稿后,我们往往会忽略一些细节,导致出现低级错误。这本书提供的检查清单,涵盖了招投标书的各个方面,能够帮助我们逐一核对,确保没有遗漏,并且符合相关的规定和要求。这极大地提升了招投标书的规范性和严谨性。 总而言之,《政府采购项目招投标书编制方法与范例(第二版)》是一本非常适合入门学习的专业书籍。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清晰的逻辑,丰富的案例,为我打开了政府采购招投标书编制的大门。我相信,在它的帮助下,我能够更快地掌握这门技能,并在未来的工作中游刃有余。

评分

我一直觉得,政府采购的招投标书编制,是一门既需要严谨的法律法规知识,又需要扎实的业务实操经验的艺术。这本书,恰恰就在这两方面都做得非常出色,让我受益匪浅。 书中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其对“采购方式的选择”这一环节的细致阐述。在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习惯性地沿用某种采购方式,而没有深入思考哪种方式最适合当前的项目。这本书则系统地分析了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单一来源采购等不同采购方式的适用条件、优缺点以及在编制招投标书时需要注意的重点。它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帮助读者理解如何在复杂的项目中做出最合理的采购方式选择,从而为后续招投标书的编制奠定坚实的基础。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启示,让我能够跳出思维定势,从更宏观的层面去思考采购策略。 另外,书中关于“技术参数的表述”这一部分,我必须点赞。如何用准确、客观、可量化的语言来描述技术要求,是招投标书编制中的难点之一。这本书提供了非常多实用的技巧,例如如何避免使用模糊不清的词汇,如何设定合理的技术性能指标,以及如何处理与行业标准的关系。它还特别强调了“同等或更优”条款的合理运用,以及如何避免因技术参数设置不当而导致的潜在法律风险。这一点对我非常有帮助,因为它直接关系到采购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和后期供应商的履约能力。 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对“价格构成与成本分析”进行了深入探讨。很多采购人员在编制招投标书时,往往只关注最终的总价,而忽略了价格的构成和成本的合理性。这本书详细讲解了如何分析供应商的成本结构,如何判断投标价格的合理性,以及如何在招投标书中通过设置价格评分项来引导供应商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这对于我们控制采购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还很欣赏书中对“风险管理与合同履约”的关注。一份完善的招投标书,不仅要明确采购需求,还要预见到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并提前设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这本书提供了详细的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策略,以及在招投标书中如何通过合同条款来规避和分担风险的实用建议。例如,关于“质量保证”、“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等方面的条款,它都给出了非常详细的范例和注意事项,这对于保障采购项目的顺利完成至关重要。 总而言之,《政府采购项目招投标书编制方法与范例(第二版)》是一本真正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并且能够提升采购工作专业水平的书籍。它以其深入的分析、丰富的案例和实用的建议,成为了我案头不可或缺的工具书,强烈推荐给所有从事政府采购工作的朋友们。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与招投标打交道的采购人,《政府采购项目招投标书编制方法与范例(第二版)》对我而言,就像是找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前辈,时刻给予我指导和启迪。 这本书最让我赞赏的是它对“供应商评价机制”的系统性讲解。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仅仅关注供应商的报价,而忽略了对供应商综合实力的评估。这本书则详细介绍了如何从技术能力、管理水平、财务状况、过往业绩、信誉状况等多个维度来科学地评价供应商,并将其体现在招投标书中。它提供了一些量化的评价指标和评分方法,帮助我们避免主观判断,确保采购结果的公正性和有效性。这一点对我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一个有实力的供应商,往往能够带来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并降低项目的整体风险。 另外,书中关于“投标文件评审”的细致讲解,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如何公正、客观、高效地评审投标文件,是招投标工作中的关键环节。这本书不仅阐述了评审的基本原则,还提供了具体的评审流程和方法,包括如何组织评审专家、如何制定评审细则、如何处理疑问和澄清等。它强调了评审过程的规范性和透明性,以及如何避免不必要的争议。这一点让我意识到,一份好的招投标书,其价值不仅仅体现在编制阶段,更在于后续评审的有效执行。 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书中对“电子化招投标”的趋势也进行了前瞻性的探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化招投标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这本书虽然侧重于传统招投标书的编制,但也对电子化招投标的特点、优势以及在编制招投标书时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了简要介绍。这让我能够提前了解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为我个人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了一些指引。 我还很欣赏书中提供的“常见问题解答”和“法律风险提示”部分。在招投标实践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这本书将这些常见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并给出了专业的解答和应对建议。同时,它还针对招投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进行了提示,并指导读者如何在招投标书中规避这些风险。这一点非常实用,能够帮助我们防患于未然,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总体来说,《政府采购项目招投标书编制方法与范例(第二版)》是一本内容丰富、逻辑清晰、实用性极强的专业书籍。它不仅为我提供了系统性的招投标书编制理论和方法,更让我从更深层次上理解了政府采购工作的精髓。对于希望提升自身专业能力,或者正在为招投标书编制而困扰的同行们,这本书绝对是值得拥有的一本好书。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