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之靈:中國崇拜文化全覽

萬物之靈:中國崇拜文化全覽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呂洪年 著
圖書標籤:
  • 中國文化
  • 崇拜文化
  • 民俗學
  • 宗教研究
  • 曆史文化
  • 萬物有靈
  • 神話傳說
  • 文化人類學
  • 傳統信仰
  • 中國哲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浙江文藝齣版社
ISBN:9787533950965
版次:1
商品編碼:12299763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8-0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83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內容簡介

  一部解讀神物崇拜文化的“全解山海經式”百科全書。
  非物質文化專傢呂洪年集功四十載,詳解108種“神物”被崇拜、被信仰的文化演變和曆史淵源。
  緻力於全麵呈現中國韆年曆史中奇幻瑰麗的神怪文化,深刻反映從上古時代流傳至今的神話傳說的當代意義。
  全書藉鑒《山海經》的綱目編撰體例,將書中提到的神物崇拜按類彆劃分為自然、動物、植物、圖騰、器物、軀體、生殖等9大門類,細分為涉及天地、日月、野獸、鱗介、服器、紋樣等二十二部類,考辨齣處、解讀變遷曆史,並分析對當代中國人的文化想象和觀念産生的影響。

作者簡介

  呂洪年,1937年齣生,浙江新昌縣人,原杭州大學中文係教授。長期從事寫作學的講授、輔導、批評和講評,同時進行民間文學和民俗文化的采集、整理、研究和教學。退休後被聘為浙江省國傢非物質文化遺産專傢委員庫專傢、浙江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産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長期緻力於“非遺”名錄項目的考察、申報、保護和弘揚。2011年被評為浙江首屆“精神傢園守護者”,2012年榮獲浙江省政府“專傢特彆貢獻奬”。現為杭州古都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杭州文史研究會理事,杭州曆史學會、杭州錢鏐研究會顧問。
  代錶作有《江南口碑——從民間文學到民俗文化》、《浙江民俗簡史》(編入《浙江文化史》),其著作多被學術界譽為“復數領域的研究成果”。

精彩書評

  崇拜文化的研究不僅是個民俗學和社會學問題,而且是個哲學問題,領域十分寬闊、牽涉麵至廣,所以洪年君的這部著作,實在不同凡響。

  ——曆史地理學泰鬥·浙江大學終身教授陳橋驛



  為瞭真正認識中華文化這一獨特的係統,除瞭宏觀的理論研究之外,目前尤需腳踏實地的實證研究。

  ——著名民俗學傢·中國社會科學院教授何星亮



目錄

第一章緒論
一|民間信仰的曆史軌跡002
二|民間信仰的主要特徵006
三|民間信仰文化質的作用009
四|民間信仰的未來走嚮012
第二章自然崇拜一
一|天崇拜016
二|土地崇拜019
三|太陽崇拜021
四|月亮崇拜024
五|星辰崇拜027
第三章自然崇拜二
一|雷崇拜032
二|閃電崇拜035
三|風崇拜037
四|雲崇拜041
五|雨崇拜043
六|虹霓崇拜046
第四章自然崇拜三
一|山崇拜050
二|火崇拜053
三|石頭崇拜057
四|水崇拜060
第五章動物崇拜一
一|虎崇拜065
二|獅崇拜069
三|猴崇拜072
四|狐崇拜076
五|鼬崇拜078
六|鼠崇拜081
第六章動物崇拜二
一|牛崇拜084
二|馬崇拜088
三|羊崇拜091
四|豬崇拜094
五|兔崇拜097
六|雞崇拜100
第七章動物崇拜三
一|孔雀崇拜104
二|鷹崇拜107
三|鶴崇拜109
四|鴛鴦崇拜113
五|烏鴉崇拜116
六|鵲崇拜119
七|燕崇拜122
第八章動物崇拜四
一|蛇崇拜125
二|蠶崇拜128
三|蜘蛛崇拜132
四|蝙蝠崇拜135
五|螞蟻崇拜138
六|蝴蝶崇拜141
七|蜻蜓崇拜144
八|蜈蚣崇拜147
第九章動物崇拜五
一|龍崇拜151
二|鳳凰崇拜154
三|麒麟崇拜158
四|龜崇拜161
第十章植物崇拜一
一|鬆崇拜166
二|柏崇拜170
三|桂崇拜172
四|桃崇拜175
五|槐崇拜179
第十一章植物崇拜二
一|柳崇拜183
二|楓木崇拜185
三|茱萸崇拜189
四|石榴崇拜192
五|竹崇拜195
第十二章植物崇拜三
一|蘭崇拜199
二|艾崇拜202
三|芝崇拜205
四|萱草崇拜208
五|菖蒲崇拜209
第十三章圖騰崇拜
一|龍圖騰崇拜214
二|鳥圖騰崇拜217
三|魚圖騰崇拜220
四|犬圖騰崇拜223
五|蛙圖騰崇拜226
六|蛇圖騰崇拜229
第十四章器物崇拜一
一|銅鏡崇拜234
二|弓箭崇拜237
三|碗筷崇拜240
四|甕罐崇拜243
五|量具崇拜246
第十五章器物崇拜二
一|錢幣崇拜249
二|針剪崇拜253
三|鎖崇拜256
四|傘崇拜258
五|燈燭崇拜262
六|箕帚崇拜265
第十六章髒器崇拜
一|牙齒崇拜269
二|角崇拜273
三|發須爪崇拜275
四|腸道崇拜279
第十七章生殖崇拜
一|男根崇拜284
二|女陰崇拜288
三|葫蘆崇拜291
四|石祖崇拜294
五|橋崇拜298
六|女媧崇拜301
第十八章數字崇拜一
一|數一崇拜307
二|數三崇拜310
三|數五崇拜313
四|數七崇拜317
五|數九崇拜320
第二十章數字崇拜三
一|數十二崇拜341
二|數三十六崇拜344
三|數七十二崇拜347
四|數四十崇拜350
第十九章數字崇拜二
一|數二崇拜324
二|數四崇拜327
三|數六崇拜330
四|數八崇拜334
五|數十崇拜337
第二十一章色彩崇拜
一|黑色崇拜354
二|紅色崇拜358
三|白色崇拜361
四|黃色崇拜364
五|青色崇拜366
第二十二章結語
一|民間信仰研究的簡要迴顧372
二|民間信仰研究的最新成果375
三|民間信仰研究的重要意義378
後記382


《萬物之靈:中國崇拜文化全覽》的簡介: 在中國悠久而深邃的曆史長河中,一種獨特的文化脈絡如同無形的絲綫,串聯起古往今來人們的精神世界,那就是源遠流長的崇拜文化。這並非簡單的宗教信仰,而是滲透於日常生活、社會結構、藝術錶達乃至思維模式方方麵麵的生命力量。本書《萬物之靈》便是試圖撥開曆史的迷霧,引領讀者走進這片波瀾壯闊的崇拜天地。 本書將從多個維度,係統性地梳理和解析中國崇拜文化的形成、發展及其多元錶現。我們首先會追溯其根源,探究那些遠古時期對自然力量的敬畏,如山川、河流、日月星辰,這些構成瞭早期人類認識世界、尋求庇護的基石。這些原始崇拜如何逐漸演化,吸收和融閤瞭祖先崇拜、圖騰崇拜等多種元素,最終形成瞭中國崇拜文化的獨特雛形,本書將一一展開。 接著,我們將目光投嚮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對崇拜文化的影響。儒傢思想強調人倫秩序與社會責任,如何與現世的敬天法祖、敬賢崇德相結閤?道傢思想崇尚自然無為,又如何孕育齣對天地萬物生生不息的崇拜?佛教傳入中國後,其深邃的教義與本土文化産生怎樣的碰撞與融閤,催生齣獨具中國特色的佛教崇拜體係?本書將深入探討這些思想流派如何為中國崇拜文化注入瞭更為深刻的哲學內涵和倫理導嚮。 本書的重點將在於對中國崇拜文化具體錶現形式的細緻描摹。我們將考察那些曆經韆年仍香火不斷的廟宇道觀,它們不僅僅是宗教場所,更是承載著曆史記憶、社會功能與藝術成就的文化載體。從媽祖信仰到關帝崇拜,從佛教寺院的莊嚴寶相到道教宮觀的玄妙符籙,本書將通過生動的案例,展現不同地域、不同族群的信仰習俗。 我們還將深入探討民間信仰的力量。土地神、竈王爺、財神爺,這些與尋常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神祇,他們的崇拜是如何深入人心,成為維係社會和諧、祈求生活安康的重要精神支柱?本書將展現民間信仰在調節社會關係、傳承道德觀念、滿足情感需求等方麵的獨特作用。 藝術是崇拜文化最直觀、最豐富的載體之一。本書將分析不同時期、不同地區的宗教造像、壁畫、雕塑、建築風格,以及與之相關的民間藝術,如剪紙、年畫、戲麯等,是如何將信仰觀念、神話傳說具象化,從而達到教化民眾、傳播信仰的目的。我們將審視這些藝術作品所蘊含的象徵意義、審美情趣與時代精神。 此外,本書還將關注崇拜文化在當代社會依然存在的痕跡與影響。盡管現代社會科技發達,但許多傳統的崇拜習俗依然在傳承,甚至煥發齣新的生命力。例如,對自然環境的保護意識、對曆史文化的尊重、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都可以被視為一種更廣義的“崇拜”。本書將探討當代人如何在現代語境下理解和傳承這些古老的精神遺産,以及它們如何繼續影響著我們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 《萬物之靈》不僅僅是一部關於曆史和信仰的著作,更是一次對中國民族精神內核的探索。通過對崇拜文化的全麵審視,我們希望能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情感模式以及與世界互動的方式。這是一種跨越時間、連接個體與集體的集體記憶,是一種塑造我們民族性格的獨特力量。本書期望以客觀、深入、生動的筆觸,勾勒齣中國崇拜文化的壯麗畫捲,讓讀者從中體會到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與不竭的精神活力。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讓我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去理解中國人的精神世界。我一直對“崇拜”這個詞匯帶著些許距離感,總覺得它與現代社會的理性精神有些格格不入。然而,《萬物之靈:中國崇拜文化全覽》的齣現,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作者以一種極其細膩和富有同情心的筆觸,描繪瞭中國人在不同曆史時期,麵對生活中的未知和睏境時,所錶現齣的敬畏、祈盼和寄托。書中對於“精神寄托”這一概念的深入剖析,讓我意識到,無論時代如何變遷,人類內心深處總有一部分是需要超越物質層麵的慰藉和力量的。無論是對自然的敬畏,對先祖的追思,還是對理想人格的崇拜,都反映瞭中國人對生命意義的追尋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者的敘事邏輯嚴謹,引證豐富,但絲毫沒有讓人感到枯燥乏味,反而充滿瞭人文關懷和思想深度。它讓我重新思考瞭“信仰”的本質,以及它在中國社會中扮演的獨特角色,這本書的意義,已經超越瞭一本單純的學術著作,更像是一次觸及靈魂的對話,讓我對中國文化有瞭更深層次的感悟。

評分

最近,一本名為《萬物之靈:中國崇拜文化全覽》的書,徹底顛覆瞭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我之前一直認為,我們所說的“文化”無非是詩詞歌賦、書法繪畫,或者是一些曆史典故。然而,這本書卻以一種全新的視角,將“崇拜”這個看似有些縹緲的概念,具象化、係統化地呈現在我麵前。作者的功力可見一斑,他不僅在文獻梳理上下足瞭功夫,更在解讀和分析上獨樹一幟。書中對於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崇拜形式,從宏觀的朝廷祭祀,到微觀的民間廟宇,再到個體心中的信仰寄托,都有著極為細緻的描繪。我印象最深的是關於“物崇拜”的部分,書中列舉瞭大量關於動植物、山川河流甚至器物被賦予神性的例子,並追溯瞭這些崇拜背後所反映的原始敬畏之心和對生命力量的膜拜。這讓我意識到,在看似堅實的物質世界之下,古老的中國人始終保持著一份對自然的敏感和對未知力量的敬畏,這份敬畏,正是滋養中華文化生生不息的土壤。這本書的閱讀體驗,與其說是在“讀”一本書,不如說是在“感悟”一段漫長的曆史,在“體驗”一種深邃的文化。

評分

翻開《萬物之靈:中國崇拜文化全覽》,我立刻被一種強大的學術氣息所包裹,同時又被作者的敘事風格所深深吸引。我一直對中國古代的宗教和民間信仰非常感興趣,但往往在浩如煙海的資料中感到迷失。這本書就像一盞明燈,為我指引瞭方嚮。作者的分析角度非常獨特,他並沒有將各種崇拜現象孤立開來,而是試圖構建一個完整的體係,來展示它們之間的內在聯係和發展演變。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於“功利性崇拜”的探討,它揭示瞭中國人並非盲目地崇拜,而是將信仰與實際生活中的需求緊密結閤,無論是祈求豐收、求子、求官,還是驅邪避災,都體現瞭一種務實的生存智慧。同時,作者也深入挖掘瞭“儀式”的重要性,詳細闡述瞭各種祭祀、祈禱、占蔔等儀式活動,如何通過特定的行為模式,將個體的情感和集體的願望凝聚起來,從而形成強大的社會認同和文化凝聚力。這本書不僅是一部知識性的讀物,更是一次深入骨髓的文化體驗,讓我重新審視瞭那些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傳統,發現瞭其中蘊含的豐富內涵和深刻智慧。

評分

我最近讀瞭一本叫做《萬物之靈:中國崇拜文化全覽》的書,這本書給我留下瞭極其深刻的印象。一開始,我被書名所吸引,對於“崇拜文化”這個概念充滿瞭好奇,總覺得它會揭示齣一些隱藏在中國社會深層的精神脈絡。閱讀過程中,我驚嘆於作者的博學與嚴謹,書中對各種崇拜現象的梳理和分析,從遠古的自然神靈崇拜,到後來的祖先崇拜、神祇崇拜,再到民間信仰的演變,幾乎涵蓋瞭中國文化中與“崇拜”相關的方方麵麵。作者並沒有僅僅停留在對曆史事件的陳述,而是深入剖析瞭這些崇拜現象背後所蘊含的哲學思想、社會心理以及曆史淵源。例如,在探討祖先崇拜時,書中結閤瞭儒傢思想的“孝”道,闡述瞭它如何塑造瞭中國人的傢庭觀念和倫理道德;在分析民間神祇時,又巧妙地聯係瞭中國人民在麵對自然災害和生活睏苦時的祈願與寄托。全書的敘事流暢,語言生動,即使是枯燥的曆史文獻和民俗記載,在作者的筆下也變得鮮活起來,仿佛能看到那些祭祀的場景,聽到古老的歌謠。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崇拜”的書,更是一部關於中國人心靈圖譜的史詩,它讓我更深刻地理解瞭中華文明獨特的精神內核和文化韌性。

評分

《萬物之靈:中國崇拜文化全覽》這本書,在我腦海中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它所展現齣的文化的多樣性和包容性。我之前總是將中國的文化看作是一個相對統一的整體,但這本書卻讓我看到瞭隱藏在統一錶象下的豐富多彩的民間信仰和地方特色。作者通過大量鮮活的案例,生動地描繪瞭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在崇拜對象、崇拜方式上的差異,以及它們如何相互影響、融閤。我尤其喜歡書中對“神話傳說”與“民間信仰”之間關係的探討,它揭示瞭那些口耳相傳的神話故事,是如何在民間轉化為具體的信仰對象和祭祀活動的,以及這些活動又如何反過來豐富和塑造瞭神話的內涵。這種循環往復的文化生産過程,讓我感到無比的驚嘆。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僅是記錄,更是對這些文化現象的深刻理解和精闢闡釋。它讓我明白,中國的崇拜文化並非一成不變,而是在曆史的長河中不斷演變、創新,最終形成瞭今天我們所看到的多元而又統一的文化景觀。

評分

好書。

評分

好書。

評分

不錯

評分

好書。

評分

非常喜歡,很實用。值得大傢收藏。

評分

好書。

評分

萬物之靈:中國崇拜文化全覽萬物之靈:中國崇拜文化全覽

評分

很好

評分

好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