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迴顧世界首富巴菲特的生平經歷。巴菲特從未寫過任何一本迴憶錄,但此次他破天荒同意讓本書作者艾莉斯·舒德(AliceSchroeder)為他立傳,除瞭撥齣時間親自接受採訪,也讓舒德小姐訪遍他的傢人、朋友、生意夥伴,忠實記下他過去的事蹟、他對世事的看法、他的挫摺與勝利、他犯過的錯誤,以及他的人生智慧。
投資精準度為世人所稱道的巴菲特,儘管一舉一動受到媒體緊迫釘人,卻從未詳實地對媒體披露他的一生;就名人的標準來看,他的私人生活低調、非常注重隱私。巴菲特是矛盾的綜閤體,他證明瞭做個和善的好人,也能在競爭中齣頭。他對待投資人嚮如平起平坐的事業夥伴,並且以幫投資人管錢的「管傢」自居。不管是身為投資專傢、公司的CEO、董事、演說傢,他都以誠信為最高原則;這樣的成功秘訣說來簡單,結果卻一點也不簡單,讓他從美國中部平凡小城Omaha崛起,成為舉世知名的富商。
忙碌的巴菲特若不是遇到艾莉斯·舒德,恐怕也不會有機會透過一本書分享他的生命。舒德是幹練的保險產業分析師,嚮以觀察敏銳、和商業判斷精明在業界中聞名,她在金融題材的寫作上引起巴菲特的注意。舒德發現,儘管現有的書籍對巴菲特的投資手法多有著墨,卻從未有人把巴菲特這個人寫得更深入,談到他更大麵嚮的哲學,以及這些哲學如何造就瞭巴菲特的性格與種種決策。因為這些原因,巴菲特同意與舒德閤作,寫下這本書。
巴菲特從未花這麼多時間迴答任何記者或作者的問題,但他數度與舒德長談,迴顧他的兒時、他過去的點點滴滴。巴菲特這樣做需要相當大的勇氣,因為從這本書可看齣,巴菲特也不過是個人,他有強處、也有弱點。雖然巴菲特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財富,但他對別人最大的影響,不是他在富豪排行榜第一名的位置,而是他的處世原則和智慧。這本書將告訴你,何以華倫·巴菲特的故事,是世界最值得閱讀的成功故事。
艾莉斯·舒德(Alice Schroeder)
曾任摩根士丹利的董事總經理(managing director),因為寫波剋夏海瑟威公司的研究報告,而與巴菲特結識,而巴菲特也因為賞識她的洞察力、和掌握主題的能力,願意讓舒德書寫他的人生故事。舒德生於德州,在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獲得學士及MBA學位。她擁有會計師執照,目前與丈夫居住在康乃迪剋州。
第一部 戳破泡沫
1 隱善揚惡
2 太陽榖會議
3 習慣的動物
4 華倫怎麼瞭?
第二部 內在成績單
5 佈道的熱情
6 浴缸的彈珠遊戲
7 競爭之心
8 一韆種方法
9 送報生的夢想
10 迷途羔羊
11 迷上健身
12 彈珠颱與代幣
13 賽馬的法則
14 華頓歲月
15 被拒絕的滋味
16 揮棒落空
17 聖母峰
18 內布拉斯加小姐
19 利益衝突
第三部 競賽開始
20 葛拉漢紐曼公司
21 站在哪一邊?
22 不一樣的路
23 查理.孟格
24 玩具火車
25 風車戰爭
26 黃金乾草堆
27 不智之舉
28 抗貧戰爭
29 服裝的品味
30 噴射機傑剋
31 金恩之死
32 容易、安全、有錢可賺
33 歡樂派對
第四部 蘇珊愛歌唱
34 糖果哈利
35 揭發男孩鎮
36 華盛頓郵報
37 報業女強人
38 俄羅斯娃娃
39 巨人的判決
40 改造巴菲特
41 最大的錯誤
42 贏者通吃
第五部 華爾街之王
43 法老王
44 蘿絲的傢具店
45 道路救援
46 正義騎士
47 華爾街的金童
48 吸吮姆指
49 憤怒之神
50 第三個兒子
51 去他的灰熊
52 火腿三明治
第六部 未兌現的支票
53 精靈的條件
54 寶刀未老
55 最後的宴會
56 不能為富不仁
57 萬物賢哲
58 巴菲特風格
59 蘇珊的鼕天
60 九十八樓的人生
61 第七把火
62 繼續滾動後記
解讀巴菲特-成長歷程
天賦異秉
從小數學與記憶力就過人,熱愛機率的計算,開學前就把課本全部讀完
優異傑齣的數學能力,正是巴菲特天賦異秉的好根基。1930年齣生的巴菲特,從小便遺傳母親的數學天分,對數字抱有高度興趣,腦子裡無時無刻都在想著數字。他尤其熱愛機率的計算,甚至還研究每個英文字母在《聖經》和報紙上齣現的頻率。從那時起,他便學會蒐集大量的資料,來計算各種機率,也奠定他將來分析投資對象的基礎。一目十行、過目不忘的記憶力,更是巴菲特令人難望項背的獨特能力。
小學五年級那年,巴菲特得到瞭1939年版《世界年鑑》這本書,他馬上將這本書內容通讀,甚至還一一背下每個城市的人口數,並且和朋友競賽,看誰能將人口超過100萬的都市全部背齣。
17歲進入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就讀後,室友總是看他不太順眼。一方麵是由於他生活習慣的儉樸邋遢,另方麵則因為他總是在學期剛開始就能把課本全部讀完,輕輕鬆鬆地成功應付課業。
錙銖必較
巴菲特從小就熱愛金錢,如果望著北鬥七星,他看見的會是一個錢的符號
今天的巴菲特名滿全球,給人慈祥和藹、慷慨解囊的慈善傢形象。但幾十年前的股神卻也曾是個愛錢如命、個性叛逆的問題少年。
熱愛金錢,可說是巴菲特的天性,他甚至一度請太太蘇珊(Susan Buffett)用美鈔圖案的壁紙貼滿整個辦公室。因為他相信「錢可以讓我獨立,然後我就可以做任何我想做的事。」
其實,巴菲特小時候傢境雖不算富裕,卻也衣食無虞。但巴菲特從小便喜歡賺錢,自六歲那年兜售口香糖、可樂開始,他便不斷發掘各種可能賺錢的工作來纍積財富。加上錙銖必較的個性,不僅讓他在26歲便纍積瞭17萬美元的財產,也讓他身邊瀰漫不少有趣的傳聞,如「不買嬰兒床,讓剛齣生的女兒睡在抽屜做的代用床」「在紐約廣場飯店(Plaza Hotel)長期租用一間沒有窗戶的廉價小房間」「帶孩子看電影卻不願付爆米花的錢」等。
叛逆青春
以各種極端的方式來證明自己,偷竊、說謊、惡作劇……,年輕的巴菲特樣樣都來
中學時期的少年巴菲特,積極送報紙賺錢之外,也渴望獲得同儕的重視與喜歡。但是,除瞭在數學課上可以展現他對數字的齣眾纔華外,內嚮的巴菲特始終找不到一個拓展人際關係的好方法。
加上正逢青春期的叛逆,巴菲特開始以各種極端的方法來證實自己、希望獲得大傢重視。偷竊、說謊、惡作劇讓同學赤裸遊入高爾夫球場池塘裡等,巴菲特樣樣都來,但是,他對這些惡行也始終耿耿於懷。1946年那年,轉機降臨瞭。…
感情世界
個性內嚮、不擅錶達感情,亡妻生前照顧他生活起居,妻兼母職
每當談起投資,巴菲特總是光芒四射,宛若夜間燈塔吸引眾人目光、指引方嚮;但隻要一離開投資,巴菲特便黯淡無光、沉默寡言,宛若瑟縮樹梢上的貓頭鷹,靜靜觀望樹下人們的一舉一動。
個性內嚮的巴菲特,對於男女間的情感一嚮不擅錶達。《雪球》書中提及,高中時的巴菲特曾與一名麵包店老闆女兒約會,但兩人走在街上,「就像在比賽看誰比較害羞,兩個人尷尬地在費城市區散步,一句話也沒說。」
或許是將全身心力貫注在投資上瞭,投資以外的巴菲特,幾乎像個老小孩,對傢庭生活相當疏遠。朋友甚至曾對巴菲特說,「那邊的三個小朋友,是你的小孩。還認得嗎?」
……
這是一本讓我愛不釋手的書,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投資的讀物,更是一部關於人生智慧的百科全書。作者用一種極其流暢和引人入勝的文筆,將沃倫·巴菲特的人生故事娓娓道來,仿佛一位經驗豐富的講書人,將那些跌宕起伏的經曆,那些令人拍案叫絕的商業決策,以及那些影響深遠的投資理念,都描繪得栩栩如生。我被書中對巴菲特童年時期和青年時期經曆的細緻描繪深深吸引,那些關於他如何通過自己的觀察和思考,發現商業機會的細節,讓我看到瞭一個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少年是如何逐漸成長為一代商業宗師的。這本書讓我明白,成功的秘訣並非高不可攀,而是隱藏在對事物本質的深刻理解,對長期價值的堅定追求,以及對自身信念的執著堅守之中。它所傳達的關於誠實、勤奮、以及迴饋社會的理念,更是讓我受益匪淺。讀完這本書,我不僅對投資有瞭更深的認識,更對如何過一種有意義、有價值的人生有瞭更加清晰的思考。
評分說實話,一開始我對一本厚達數百頁的傳記有些猶豫,擔心會過於枯燥乏味。然而,當我翻開《雪球:巴菲特傳(閤訂版)》後,這種顧慮瞬間煙消雲散。作者以一種近乎電影般的鏡頭語言,將沃倫·巴菲特的人生故事娓娓道來。書中充滿瞭生動有趣的細節,從巴菲特早年就展現齣的商業頭腦,到他在奧馬哈街頭巷尾積纍的早期投資經驗,再到他與傢人、朋友之間的深厚情誼,都如同電影畫麵般在我腦海中清晰呈現。我尤其喜歡書中對巴菲特決策過程的還原,作者不僅僅列舉瞭他成功的投資案例,更深入地剖析瞭他做齣決定的思考邏輯和心路曆程。這讓我得以窺見他那超乎常人的洞察力和決斷力是如何煉成的。更重要的是,這本書並非僅僅聚焦於金錢的增長,而是更側重於巴菲特人生中那些更加寶貴的財富:智慧、誠信、勤奮和對世界的深刻理解。它讓我明白,真正的成功,源於對事物本質的深刻把握,源於對自我價值的不斷追求,更源於一顆善良而正直的心。
評分初捧此書,便被其厚重感所吸引,仿佛握住瞭一段沉甸甸的曆史。這本書所呈現的,遠不止一個簡單的傳記。它是一次深入骨髓的剖析,將沃倫·巴菲特這位投資界傳奇的非凡人生,置於顯微鏡下細細審視。作者以其齣色的敘事技巧,將巴菲特從一個普通孩子成長為股神的過程,描繪得跌宕起伏,引人入勝。書中對於巴菲特人生中的關鍵節點,諸如他與查理·芒格的相遇,伯剋希爾·哈撒韋的轉型,以及他對社會責任的承擔,都進行瞭詳盡而深刻的解讀。我特彆震撼於書中對巴菲特個人品格的刻畫,他那份返璞歸真的生活態度,他對傢庭的重視,以及他那份對慈善事業的無私奉獻,都與他叱吒風雲的商業形象形成瞭鮮明而迷人的對比。這讓我看到瞭一個更加立體、更加人性化的巴菲特,一個不僅僅是數字的遊戲玩傢,更是一位有著深刻人生智慧和社會責任感的導師。讀這本書,你會發現,成功不僅僅是財富的積纍,更是人生價值的實現和對社會的積極貢獻。它提供瞭一種全新的視角,讓我們重新審視“成功”的定義,並從中汲取力量,照亮自己的人生道路。
評分這本書,與其說是一部傳記,不如說是一麵映照人性的鏡子。它以沃倫·巴菲特這位極具傳奇色彩的人物為載體,摺射齣瞭人性中的各種光輝與暗影。作者以極其細膩的筆觸,勾勒齣瞭巴菲特從一個普通男孩蛻變為全球矚目的商業巨頭的非凡曆程。書中對巴菲特的人生哲學,尤其是他對於“價值投資”的獨特理解,進行瞭深入淺齣的闡釋。我驚嘆於他能夠將復雜的商業邏輯,用如此簡單易懂的方式呈現齣來,仿佛在與一位智慧的老友進行一場深入的交流。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巴菲特個人品格的描寫,他那種不隨波逐流的獨立思考能力,他對金錢的淡泊態度,以及他對待朋友和傢人的真摯情感,都令人肅然起敬。這本書讓我看到瞭,真正的成功,不僅僅是財富的堆積,更是人格的完善和精神的富足。它鼓勵我,在追求物質目標的同時,更要注重內在的成長,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保持一顆善良和感恩的心。
評分這本書的光輝,即使在書頁泛黃之後,依然耀眼奪目。它不僅僅是關於一個傳奇投資者的生平,更像是一幅徐徐展開的宏偉畫捲,描繪瞭一個時代、一種精神,以及一個普通人如何通過非凡的智慧和堅韌,將自己的影響力如同滾雪球般放大,最終成為全球矚目的商業巨擘。作者以其深厚的功底和敏銳的洞察力,將沃倫·巴菲特的人生軌跡勾勒得淋灕盡緻。從他童年時期的精打細算,到青少年時期的初露鋒芒,再到中年時期的爐火純青,直至晚年的智慧沉澱,每一個階段都充滿瞭令人驚嘆的故事和深刻的啓示。我尤其喜歡書中對巴菲特早期經曆的細緻描繪,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卻如同埋下的種子,孕育瞭日後龐大的投資帝國。閱讀的過程,仿佛與巴菲特本人進行瞭一次跨越時空的對話,我能感受到他那顆對數字敏銳、對價值執著的初心,以及他那份與眾不同的、超越金錢本身的洞察力。這本書提供瞭一個絕佳的視角,讓我們得以窺探那個創造瞭無數商業奇跡的頭腦是如何運作的,以及他那些影響深遠的投資哲學是如何形成的。它不僅僅是給金融從業者看的,更是給每一個渴望理解成功、追求卓越的人準備的。
評分就拿前麵的波浪高手來說,他應該認真的問一問自己,如何把所有的事項整理起來?除瞭市場分析以外,妳還缺少什麼東西?很顯然,是缺少的東西妨礙瞭妳長期穩定的獲利。妳的交易方法,是否適閤妳?它是不是妳有能力把握的方法?是否與妳的投機目標相吻閤?是否與妳的個性相吻閤?
評分曾經有一個使用波浪理論的高手和我交流,他說他經常性的能夠預測到價格波動的高低點,並且因此而獲利。但是總體上的交易成績並不是非常理想。
評分曾經有一個使用波浪理論的高手和我交流,他說他經常性的能夠預測到價格波動的高低點,並且因此而獲利。但是總體上的交易成績並不是非常理想。
評分另一方麵,大多數投機者相信有一個通嚮市場的魔術:一個指標,一個形態,彧者一個機械的交易係統,他們還肯定一小部分人正在使用著-------我在網上見過售價24萬元的一個公式,據說可以百戰百勝--------他們努力的想揭開這個魔術的秘密,從此而獲利。
評分三十六歲的巴菲特完全輸給他內心崇拜的七十多歲波剋夏老闆,激將法讓巴菲特買下公司,而且還不能裁員地養著波剋夏帝國的子民。這些過氣的國王則拿走金錢與保住名聲。而這個王國的名聲繼續由巴菲特發揚光大。
評分2.他是個中庸者,但是他異常喜歡偏執狂,霸氣,跋扈的管理者。
評分這個故事太有趣
評分交易係統,彧者說係統的交易方法,纔是妳長期穩定獲利的正確方法。
評分巴菲特從未花這麼多時間迴答任何記者或作者的問題,但他數度與舒德長談,迴顧他的兒時、他過去的點點滴滴。巴菲特這樣做需要相當大的勇氣,因為從這本書可看齣,巴菲特也不過是個人,他有強處、也有弱點。雖然巴菲特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財富,但他對別人最大的影響,不是他在富豪排行榜第一名的位置,而是他的處世原則和智慧。這本書將告訴你,何以華倫·巴菲特的故事,是世界最值得閱讀的成功故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