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分之1的模型迷宮物語

35分之1的模型迷宮物語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森永 洋 著,許嘉祥 译
图书标签:
  • 模型
  • 迷宮
  • 物語
  • 奇幻
  • 冒险
  • 解谜
  • 轻小说
  • 日本文学
  • 架空世界
  • 青少年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楓樹林
ISBN:9789866033308
商品编码:16036788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2-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12
正文语种:繁體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本書是以田宮生產的35分之1比例的靜態戰車模型『MILITARYMINIATURESERIES(軍事縮尺模型系列)』、俗稱「MM系列」為主題,從1998年7月號起開始在『月刊ModelGraphix』雜誌上推出「35分之1比例的迷宮物語」連載單元,作為「MM系列」誕生30週年的紀念企畫,之後集結成冊,推出『35分之1比例的迷宮物語』單行本。
  最初連載時,是以森永洋先生和編輯的兒時回憶作為主題,但是隨著連載單元推出,不僅影響到我們和模型產業內外,連帶刺激到了現在40多歲的“MM世代”的心靈,使得連載朝向更深入的方向前進,探討戰車模型世界的種種趣事。
  因為雜誌連載而一躍成為模型媒體聞人的森永洋先生,發現到自己本來是「胸懷著戰車之愛的人」,身處在戰車和模型的泥沼中,持續的挖掘自己的過去。
  森永洋先生藉由他溫暖濃厚的筆觸,構築起這個圍繞著戰車模型、充滿傳說和體驗的迷宮,您想不想進入這個迷宮一探究竟呢?

内容简介

  『35分之1比例的迷宮物語』,原本是為了紀念田宮推出的35分之1比例的戰車模型、簡稱MM系列迎接30週年的紀念企畫,在月刊『Model Graphix』雜誌上,從1998年7月號起開始連載的報導漫畫單元。
  出生於昭和30~40年代(1965~1975年)的這群男人們,在少年時代接觸到了MM系列,往後的人生中,從此和35分之1比例結下不解之緣。這些人有著共通的模型體驗、傳說、習慣,這個連載單元,就是在和大家分享這模型史上難得一見的珍奇模型史探訪記。
  一開始,這是個森永洋先生和撰文作者用輕鬆的態度來展開的單元。可是,內容卻影響到業界內外的MM世代,就連作者本人也無法倖免,心靈受到刺激,使得創作內容越來越深入。不僅揭露了與MM歷史緊密連結的30年的履歷,更變成了一篇篇「透過模型來剖析的自敘傳」,呈現出多樣化的面貌。

作者简介

  森永洋
  NORINAGA Yoh
  1966年生於東京,
  早稻田大學教育學部畢業(地理歷史專修),
  並加入漫畫研究會。
  在學時就已經投入插圖繪製工作,一直延續到今天。
  以獨特的插圖報導筆調建構起獨創一格的世界。初試啼聲之作為『朝日Weekly』的【校園光與影】的插圖。

目录

CONTENTS
■戰車模型到底有哪裡好玩?
■探究35分之1比例的源流
■第I章 美妙的MM世界
■第II章 進化的1/35比例
■第III章 陷入模型漆的泥沼中
■第IV章 在模型店的迷宮中遇到的東西
■第V章 戰車模型界的冰河期和常春
■後記

前言/序言


好的,下面是根据您的要求撰写的一份详细图书简介,内容不涉及《35分之1的模型迷宮物語》: 《星辰之轨:古老的星图与遗失的文明》 作者:艾莉莎·文森特 类型:科幻冒险/考古悬疑 导语: 当人类仰望星空,总以为已掌握宇宙的秘密。然而,在地球最深的裂谷与最古老的废墟中,隐藏着关于起源的答案——一个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宏大且危险的过去。这不是一个关于未来的故事,而是关于被遗忘的“黄金纪元”的复苏。 内容梗概: 《星辰之轨》的故事围绕着一位性格坚毅、对古代天文学有着偏执热爱的年轻考古学家——蕾雅·萨维尔展开。蕾雅的职业生涯看似平平无奇,直到她在一次位于南太平洋深海的勘探任务中,发现了一枚被深海淤泥覆盖的、材质不明的青铜圆盘。这个圆盘上刻画的星图,与任何已知的天文记录都无法匹配,其精密度令人咋舌,指向的似乎是数万年前的宇宙景象。 这枚圆盘很快引起了学术界的轰动,但同时也引来了不速之客。一个自称“守护者之眼”的秘密组织开始追踪蕾雅,他们似乎对这枚古老的星图有着极深的了解,并坚信它是一把开启某种“通道”的钥匙。 蕾雅发现,这枚圆盘是传说中“奥瑞恩文明”遗留下来的核心部件之一。奥瑞恩人,被古代神话描绘为最早一批“从天而降”的智慧生命,他们并非外星人,而是地球上一个极度发达的史前文明,他们掌握着超越现代物理学的能量和空间操控技术。然而,一场被称为“大寂静”的灾难性事件,在一夜之间将这个文明从地球上抹去,只留下模糊的传说和难以破解的遗迹。 为了解开圆盘的秘密,并躲避“守护者之眼”的追捕,蕾雅联合了她的老友,一位精通密码学和早期计算机技术的流亡工程师——马克思·科尔宾。马克思通过对圆盘边缘符号的逆向工程分析,发现它指向了地球上三个地理位置极其偏远、且都被地质学定义为“不可能存在人类活动的区域”的中心点:位于西伯利亚永冻土下的一个巨大晶体结构、亚马逊雨林深处一个完全由黑曜石构筑的几何迷宫,以及南极冰盖之下一个持续散发微弱伽马射线源的地下湖泊。 随着两人的探索深入,他们逐步揭开了奥瑞恩文明的真相。奥瑞恩人并非和平的使者,而是沉迷于“维度跃迁”实验的狂热探索者。他们试图利用地球本身的磁场和能量脉冲,建立一个通往宇宙其他区域的永久性桥梁。但实验失控了,他们打开的“通道”不仅吞噬了他们自己,也给地球带来了难以估量的环境剧变,导致了“大寂静”。 在故事的高潮部分,蕾雅和马克思抵达了位于南极冰盖下的最终遗迹——一个巨大的、仍在低频运作的能量发生器。他们发现,“守护者之眼”的真实目的并非保护知识,而是要完成奥瑞恩人的“最终遗愿”——重启那个失控的维度跃迁实验。他们相信,只有通过再次开启通道,才能“净化”地球,并引导他们所谓的“真正继承者”降临。 蕾雅必须在最后关头,利用她对古代星图的理解,结合马克思开发的应急逆转算法,与时间赛跑。她不仅要阻止能量发生器全面启动,还要面对“守护者之眼”的领袖,一位掌握着奥瑞恩遗留部分能量武器的强大对手。 最终的对决发生在维度能量即将撕裂地球结构的前一秒。蕾雅没有选择摧毁这个遗迹,而是冒险进行了一次高难度的“定向偏转”。她将涌出的庞大能量引导回了遗迹深处的特定空间裂隙中,暂时性地关闭了通道的门户,但代价是,她必须留在遗迹内部,确保能量完全稳定,并承受被困在那个时空褶皱中的风险。 主题探讨: 本书深入探讨了人类对未知力量的敬畏与滥用之间的界限。它质疑了“进步”的定义:当一个文明掌握了足以改变宇宙结构的力量时,他们是否拥有继续使用的权利?同时,它也赞颂了知识的纯粹追求——蕾雅的动机从未是为了权力或财富,而是对真相永不满足的渴望。 写作风格: 《星辰之轨》融合了迈克尔·克莱顿式的硬核科学细节、丹·布朗式的符号解谜以及经典的印第安纳·琼斯式的探险精神。叙事节奏紧张,场景描写细致入微,从灼热的撒哈拉沙漠下的遗迹到极度低温的南极冰层,为读者带来一场感官与智力的双重盛宴。书中对古代天文学、地质学及量子物理概念的融入,力求在保持故事张力的同时,提供扎实的背景支撑,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场真实的、关乎人类文明存亡的秘密行动之中。 适合读者: 喜爱硬科幻、历史悬疑、考古探险题材的读者,以及对失落的史前文明理论抱有浓厚兴趣的探索者。 (总字数:约1500字)

用户评价

评分

哇,这本《35分之1的模型迷宮物語》光是名字就充满了奇幻色彩,让人忍不住好奇里面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35分之1”这个比例,我脑海里瞬间浮现出各种微缩景观,像是某个精巧的袖珍城市,又或是某个放大无数倍才显露端倪的古老遗迹。而“模型迷宮物語”,更是将这两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想象一下,在一个巨大的模型中,隐藏着一条条曲折蜿蜒的迷宫,而故事就发生在其中。 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本小说的主角会是什么样的存在?是误入模型世界的普通人,还是原本就生活在模型中的神秘居民?他们将如何在这个充满未知和挑战的“模型迷宫”中探索?是寻找失落的宝藏,还是解开古老的谜团?作者是如何构建这个微缩世界的?它是否遵循我们现实世界的物理法则,还是有着自己独特的、符合模型设定的奇妙规则?比如,微风是否能掀起“模型”的树叶?雨水是否会形成“模型”河流的波澜?这些细节都太让人着迷了,感觉这本书能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来体验“模型”的魅力,或许还能让我们重新审视那些曾经被忽略的微小之处。

评分

这本《35分之1的模型迷宮物語》让我联想到了一些经典的冒险故事,但它的“模型”设定又为故事增添了独特的想象空间。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在“模型”的框架下,构建出足以吸引人的剧情和人物的。也许,“模型”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隐喻,代表着某种受限的环境,而主角在其中探索,实际上是在挑战自身的局限,寻找突破。 我特别期待看到作者对“模型”细节的描绘。例如,如果这是一个城市模型,那么街道上的建筑是如何搭建的?居民的日常生活又是怎样的?他们会不会用放大镜来观察“外部世界”?或者,他们是否知道自己生活在一个“模型”之中?这种 meta 叙事的可能性,让我感到非常兴奋。而“迷宮”的设定,则暗示着故事中必然充满了悬念和解谜的元素,每一次的转折都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发现,每一次的探索都可能揭示新的真相。这本书,似乎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故事,更像是一个精心设计的谜题,等待着读者去一一破解。

评分

《35分之1的模型迷宮物語》,光听名字就让人心生向往。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个精巧的、如同玩具模型一般的世界,而在这个世界里,隐藏着令人晕头转向的迷宫。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将“模型”的精致与“迷宫”的曲折融为一体的。 我猜测,这或许是一个关于成长和探索的故事。也许,主角进入这个“模型迷宫”,是为了寻找某种东西,或者是在其中磨砺自己。我特别期待看到作者对这个微缩世界的描绘,例如,模型中的建筑细节,微小生物的互动,甚至是“模型”世界的居民们对于“大世界”的认知。而“迷宫”的设定,更是让人浮想联翩,它可能不仅仅是物理上的障碍,更是一种心理上的挑战,代表着主角内心的困惑和迷茫,需要在迷宫中寻找出路,从而实现自我超越。这本书,听起来就像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冒险。

评分

读到《35分之1的模型迷宮物語》这个书名,我脑海里瞬间涌现出无数个画面,感觉作者一定是个充满奇思妙想的人。我猜想,这本书可能是关于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孩子,或者是一个拥有特殊能力的艺术家,他们创造了一个微缩的世界,而这个世界又因为某种原因,变成了一个真实的、可以进入的迷宫。 我很好奇,这个“35分之1”的比例,在故事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是仅仅作为一种视觉上的设定,还是会对故事的进程产生更深远的影响?比如,如果主角是个普通人,进入这个模型世界后,他们的身高比例会和模型世界中的其他事物产生怎样的对比?他们会不会因为身体比例的变化,而拥有一些意想不到的能力?又或者,他们需要利用模型本身的特性,来解决遇到的困难?作者对这个“模型迷宮”的构建,想必是极其精妙的,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里面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机关,都蕴含着怎样的智慧和挑战。

评分

“35分之1的模型迷宮物語”,这个书名实在太有吸引力了!我第一时间就联想到那些精美的微缩景观,那些仿佛凝固了时间的模型,但加上“迷宮物語”之后,立刻就充满了神秘和未知的气息。我好奇,这个“35分之1”的比例,究竟意味着什么?是整个世界被缩小了35倍,还是主角本身只有正常大小的35分之1? 我非常期待看到作者如何在这个微缩的迷宫世界中展开叙事。那些建筑,那些街道,那些可能存在的微小生物,它们在这个比例下会呈现出怎样的奇观?而迷宫,又会是怎样的形态?是简单的通道,还是充满了机关和陷阱?我甚至在想,这个迷宫本身,会不会也是一个更大的模型的一部分?这本书,听起来就充满了想象力和解谜的乐趣,每一个细节都可能隐藏着线索,每一次转折都可能带来惊喜。这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像是一个等待被探索的奇妙维度。

评分

非常好非常好……就是字有点密

评分

好。。。。。。。。。。。。。。。

评分

图文并茂,价格小贵,送货快

评分

速度好快,正版速度好快,正版

评分

非常好非常好……就是字有点密

评分

非常好非常好……就是字有点密

评分

速度好快,正版速度好快,正版

评分

图文并茂,价格小贵,送货快

评分

质量内容都很好,价格实惠。必须好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