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好的数学书(上)》:数学大师笹部贞市郎从数学的起源、发展、背后的故事、实际应用、学习方法五方面,让读者从全新的角度认识数学,发现数学的趣味性,同时探讨了许多数学基本问题,如学校教的数学是怎么出现的?每个数学公式、定理背后都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和秘密?有哪些东西学校没有教,但对于学好数学至关重要?为什么哪个国家的数学厉害,这个国家的国力就比其他国家强?等等。
《这才是好的数学书(下)》:数学大师笹部贞市郎从数学家的故事、数学的应用、脑力游戏、逻辑培养、随想总结五方面,让读者从全新的角度认识数学,发现数学的实用性,同时探讨了诸多关于如何用数学来解决日常生活现实问题的案例,如,如何用数学逻辑推断谁是老实人?如何用数学来解读一个人?此外作者还跟读者分享了许多名垂青史的数学大师,如说牛顿、费马、笛卡尔、莱布尼兹的趣味故事。
笹部贞市郎,1887年生于日本本州冈山县手庄村(现高粱市),因家庭经济原因没有继续升学,只接受过8年普通高等小学的正规教育。后来通过努力,自学取得了小学教师、中学教师资格,终生以数学教育为职志。
于“二战”前在东京创立了“武藏学院”补习班,“二战”后在东京设立了圣文出版社,并在故乡冈山县创立了手庄学院,现为冈山县立川上农业高等学校。
主要著作包括《问题解析法辞典》《代数基础500题》《几何基础500题》《代数学要义》《几何学辞典》《代数学辞典》《微积分学辞典》《三角法辞典》《解析几何学辞典》《定理公式证明辞典》等。
◆日本“数学之圣”、“武藏学院”创始人笹部贞市郎传世作品!畅销日本40年!
◆向你讲述chao级有趣的数学历史,颠覆对数学的看法,读懂数学的来龙去脉,就能参透数学的根源本质!
◆向你证明数学到底多有用,原来数学可以用来打仗、判案、赚钱、增强国力……教你如何通过善用数学改变生活!
◆带你走入数学家的脑漩涡,感受他们的思考方式,让你终身受益!
◆列举55道既实用又趣味十足的数学题,让你玩到欲罢不能,彻底激活数学潜能!
【推 荐 序】
小学毕业的日本数学大师
【前 言】
数学脑的思考
di1 章发现数学天才 /1
01 勾股定理与秘密组织
远离家乡的毕达哥拉斯 毕达哥拉斯的秘密社团
勾股定理,从庭院石板而来? 发现无理数
数字的迷信 稀有的完全数 亲和数,我以外还有个我
毕达哥拉斯与音乐
02 柏拉图与阿波罗尼奥斯
柏拉图:不懂几何者,闪 领先一千年的阿波罗尼奥斯
他们的几何人生
03 撬动地球的阿基米德
神童阿基米德 用创意算出圆的面积 黄金王冠的成色
04 哥白尼为何伟大
哥白尼的宇宙观
05 比萨斜塔和伽利略
17 岁发现钟摆的等时摆动定律 爬上比萨斜塔,证明真理
自己相信的真理,自己证明 不受审判威胁的伽利略
06 孤鸟天才笛卡尔
发明坐标的人 退伍老兵笛卡尔
发表著作,也留下谜团 笛卡尔如何启发后人
07 空前的难题──费马zui后定理
正业律师、副业数学 空白太小,不够写式子
研究费马zui后定理的副产品
08 帕斯卡思想
帕斯卡定理 聪明到令人担心 帕斯卡神奇定理,震慑笛卡尔
因为是奇才,所以更努力 帕斯卡三角形
上帝不小心让他来到世上
09 科学之神牛顿
倒数的天才 几何之内无捷径 停课,回乡研究出三大伟业 说不完的伟大之处
每天研究18 个小时以上 牛顿:我只是海边玩沙的无知儿童
10 与牛顿分庭抗礼:莱布尼茨
法官莱布尼茨 意外的数学大师 发明行列式和计算机 启迪德国哲学
微积分学的发明之争 争论扩大及zui后裁决 暂时性结论及后来发展
11 拉格朗日何许人?
拉格朗日定理 17 岁才开始用功 各国国王争相聘请
“他的聪明才智为全人类带来zui大的光荣” 拉格朗日全集
12 盲人数学家欧拉
伯努利的师兄弟 远赴俄罗斯,震惊数学界
欧拉与初等数学 失去视力,完成半数以上作品
13 数学天才高斯
还不会说话,就开始算术 正十七边形之后 担任大学教授与天文台长/
近代数学的奠基者 高斯的人格
14 大器晚成的维尔斯特拉斯
从高中老师成为数学大师 拥有诗人气质的数学家
15 出了8 位数学家的伯努利家族
整个家族都在研究数学
16 爱因斯坦与相对论
数学根本就是一种魔术! 相对论的原始理论
衍生出“广义相对论”的过程 一代ju星殒落
di2章用数学故事为你打气 /103
01 兔子算数与斐波那契数列
何谓“兔子算数”? 关于斐波那契 7 妇人问题
02 老鼠算数与狸猫算数
老鼠算数 倍增问题 狸猫算数
03 金字塔算数
天才少年高斯 金字塔算数 图27 的公式
图28 的公式 图29 的公式
04 数学大战
di一回合 di二回合 di三回合
05 间接测量距离的方法
测量不易丈量的距离 测量方法 全等的概念
相似的概念 案例3 要这样解 其他的情况
06 间接测量高度的方法
树木与树影 仰角与俯角 绘制缩图测量高度的方法
代入公式求得高度的方法
07 弥次喜多算数
什么是弥次喜多算数? 怎么算出答案?
08 2 进位法与八卦的原理
源自中国的易经占卜 易的基本原理
09 计算机原理与2 进位法
关于5 进位法 2 进位法的概念 由2 进位法推算原数字
2 进位法与猜数字游戏
10 数理的光荣胜利
预言新行星的存在 亚当斯的论文 冥王星的发现
di3 章锻炼脑力的数学游戏 /159
01 自己构思一个算数游戏
例题1:以不变应万变 例题2:这就是代数 例题3:拐弯抹角现原形
例题4:永远剩下6 例题5:举一反三
例题6:举一反三加一 例题7:减9 算数猜数字
02 学扑克、玩代数
例题1:玩扑克学好代数 例题2:用时钟学好代数
03 4 个4 有多wan能?
例题1:英国数学家的4 个4 算数
例题2:4 个9 怎么表示数字?
04 魔法读心术与数学
例题1:读心术的原理 例题2:猜中死党暗恋谁
05 珍珠项链拆开卖
算对这道题,才能不吃亏
06 神奇的数字——365
你能看出问题多简单吗?
07 数字迷算式
例题1:光用加减乘除就能考倒你
例题2:住校生如何向老爸要钱?
例题3:收据洗糊了如何报帐?
di4 章 培养数学头脑和逻辑思考能力 /189
01 你怎么回答这些问题?
Q1:怎样才能一笔画到底? Q2:火柴魔法 Q3:动动脑的厚纸板游戏
Q4:数字填空游戏 Q5:星形数字填空游戏 Q6:来,2 分钟内作答
Q7:总和与乘积相加等于35 的整数是多少? Q8:父与子分别是多大年纪?
Q9:从薪资计算得知员工出缺勤 Q10:怎么取水才能刚刚好?
Q11:在4 栋房子间画一条跑道 Q12:给出手表的准点时刻
Q13:逆游的鱼何时能成功到上游? Q14:浇完20 棵白杨行道树得走多远?
Q15:谁才是老实人? Q16:绕着池塘跑的动物们何时可以再相聚?
Q17:猜猜3 个人的棋子数 Q18:两张卡片的数字是多少?
Q19:谁是扑克王? Q20:苹果该怎么卖?
Q21:挑战看看,你要用多久才能排好棋子?
Q22:100 米赛跑,弟弟有可能赢吗? Q23:什么? 7 = 5 ?
Q24:车轮的旋转,问题出在哪里? Q25:哪对伴侣zui败家?
02 答案,你算出来了吗?
A1:一笔画到底,不难 A2:移动哪根火柴,你想到了吗?
A3:厚纸板这样移,你成功了吗? A4:数字都定位
A5:星形数字填空游戏 A6:2 分钟解出这些数字
A7:2 个整数,找到了吗? A8:爸爸多大,儿子几岁了?
A9:钱难赚,还是乖乖上班 A10:这样取水刚刚好
A11:圆形跑道应该这样设计 A12:这个时间准没错
A13:鱼儿终于来了 A14:浇完行道树,几乎绕400 米操场10 圈
A15:不用读心术也知道谁在说谎 A16:动物相聚时
A17:3 个人的棋子数原来是这样 A18:只要是11 或13 的倍数
A19:A 是扑克王吗? A20:这样卖你不会赚
A21:只能移动3 次,就这么移 A22:弟弟跑得赢哥哥吗?
A23:7 = 5 的秘密 A24:再看一次图,你就知道哪里错了
A25:哪对伴侣zui败家?
di5 章 数学人的随想 /223
01 日本的数学大师
02 西瓜与爱迪生
03 一支铅笔的伟大
04 你肯为了什么拼命努力?
05 Boys, Be Ambitious!
06 你在浪费什么?
07 一个人的伟大事业
08 树木之根
09 创意: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10 你相信什么?
11 老师该教什么?
12 没有遗憾的日子
13 达摩精神
说实话,我原本对“日本数学之圣”这类宣传语持保留态度的,总觉得是夸大其词。但真正翻开这本书的扉页,那种严谨中带着匠心的排版和设计,就让人感受到了不同。它在内容组织上展现出一种令人惊叹的克制与精准,每一章节的过渡都像是精心设计的乐章,高低起伏,节奏得当。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对于“数学思维训练”的实践性探讨。书中提供的练习题,很多都不是那种直接套用公式就能解决的,它们更像是开放性的思维挑战,引导你去探索不同的解题路径,去品味“为什么是这样”的深层原因。我尝试着用书中的某些训练方法去回顾过去错过的难题,效果立竿见影。它教会你的,是一种处理复杂问题的底层策略,这种能力迁移到其他学科甚至日常生活中的逻辑推理中,都大有裨益。这绝不是一本普通的教辅材料,更像是一部关于如何高效思考的实战手册。
评分这套书的体量虽然不小,但阅读起来的体验却非常流畅,完全没有那种晦涩难懂的压迫感。很多数学书读起来就像在啃干涩的石头,但这本书却像是在品鉴一种精酿的茶,需要细细咂摸其中的回甘。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引入新概念时所采用的“情境化”教学法。他们不是突兀地抛出一个定义,而是先设置一个现实中或数学世界中的小困惑,然后自然而然地导出解决这个困惑所需的工具——也就是那个新的数学概念。这种由问题驱动的学习路径,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于那些一直觉得数学枯燥乏味的学生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数学是解决问题的艺术,是探索未知的有力工具。它成功地将学习过程本身变成了一种乐趣,让“解开谜题”的成就感贯穿始终,而非只在最后公布答案时才短暂出现。
评分这套书的装帧和细节处理也值得称赞,体现了对读者的尊重。纸张的质感、字体的选择,都让人愿意长时间沉浸其中。但更重要的是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它不仅仅关注于计算的精确性,更强调了数学语言的严谨性和逻辑推理的完备性。在讲解证明题时,它不是直接给出最优解法,而是会详细分析几种可能的错误思路,并解释为什么这些思路是站不住脚的,这种“反面教材”式的引导,对于培养批判性思维极其有效。我发现,在学习完这本书的某一模块后,我自己在面对那些需要多步逻辑推导的题目时,信心大增,因为我知道如何去构建一个稳固的逻辑链条,而不是仅仅依赖运气或死记硬背的步骤。这套书真正做到了对读者心智的打磨和淬炼,物超所值。
评分这本书的引进简直是数学学习的一股清流,尤其是对于那些在传统应试教育的框架下感到思维受限的读者来说。它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而不仅仅是“授人以鱼”。我印象最深的是它对于基础概念的深入剖析,那种层层递进、由浅入深的讲解方式,让我这个曾经在某些高阶概念上徘徊不前的人,豁然开朗。它不是那种冷冰冰的公式堆砌,而是充满了逻辑的温度,仿佛有一位耐心极好的导师在你身边,用最精妙的比喻,将抽象的数学思想具象化。特别是关于函数图像和几何直觉的培养部分,作者似乎深谙如何引导我们的大脑去“看见”数学,而不是仅仅“计算”数学。这种从根源上重塑数学认知结构的做法,对提升长期学习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整个初高中数学体系的脉络有了更清晰的宏观把握,不再是零散的知识点,而是一张相互连接的、充满美感的思维网络。
评分作为一名常年关注教育前沿的家长,我深知工具书的质量参差不齐,很多畅销书不过是迎合了短期应试需求,缺乏长远价值。然而,这套上下册的内容,明显体现了作者对数学教育规律的深刻洞察。它似乎预见到了高中乃至大学数学中可能出现的难点,并在初高中阶段就提前进行了“打地基”的工作。例如,它对极限思想和微积分预备知识的引入处理得非常巧妙,用非常基础的语言和例子,为后续的学习铺设了坚实的认知跳板。这种超前的布局,使得学生在进入更高阶课程时,能感受到一种“原来如此”的轻松感,而不是被动地去适应全新的、陌生的知识体系。它的价值,在于构建了一座通往高等数学的坚固桥梁,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应试的泥泞小路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