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醫學免疫學 曹雪濤 第六版6版 人民衛生齣版社
定價:56.00元
作者:曹雪濤
齣版社:人民衛生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3-01
ISBN:9787117171014
字數:413000
頁碼:
版次:5
裝幀:平裝
開本:12k
商品重量:0.499kg
編輯推薦
醫學免疫學(第六版/本科臨床/十二五規劃)配套教材:醫學免疫學教學大綱和習題集 點擊進入購買
內容提要
免疫學是生物醫學領域中一門基礎性、前沿性的學科。“醫學免疫學”作為一門支柱性的基礎醫學課程,具有理論體係完整,技術應用廣而且實用性大,與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口腔醫學以及生命科學等多學科廣泛交叉滲透並形成多個分支學科的特點。從曆史的角度看,醫學免疫學的理論與實踐為人類疾病診斷與防治做齣瞭巨大貢獻。例如,疫苗的廣泛應用使得人類有力地控製和抗禦瞭傳染性疾病的危害,抗體特彆是單剋隆抗體的問世與應用極大地推動瞭人類疑難疾病的診斷與重大疾病包括癌癥、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療;從當代的角度看,眾多醫學難題的破解與免疫學發展密切相關,隨著人類對於免疫係統本身以及免疫應答、免疫耐受物質基礎與理論規律認識的不斷深化,越來越發現機體免疫功能正常與否在人類健康的維護、重大疾病發生發展機製研究與防治措施製定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從未來的角度看,醫學免疫學重大挑戰性科學問題的不斷突破與新型實用免疫學技術的不斷湧現,除瞭帶動免疫學學科本身迅猛發展之外,必將為後基因組時代、個體化醫療時代的人類健康服務與疾病救治提供更大的理論指導與技術支撐。簡而言之,基於醫學免疫學在生物醫學領域中的重要性及其學科本身迅猛發展的現狀,同時考慮到近年來我國高等院校醫學教育的全麵發展與進步,為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口腔醫學類等專業五年製本科生在原第5版教材的基礎上、針對性地根據本科生特點編寫一本簡明扼要、內容更新的醫學免疫學教材是很有必要的。
目錄
作者介紹
曹雪濤,男,1964年7月生於山東省濟南市,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第二軍醫大學免疫學研究所所長、醫學免疫學國傢重點實驗室主任,任中國免疫學會理事長、亞太地區免疫學聯盟主席、國際免疫學聯盟IUIS委員會委員、國傢“863”計劃醫藥生物技術領域專傢、“973”免疫學項目首席科學傢、國務院學位評議委員會學科評議組基礎醫學組召集人。任《中國腫瘤生物治療雜誌》主編、CellMol Immunol共同主編,Annu Rev Immunol、Sci Transl Med、J Immunol等雜誌編委。
從事天然免疫識彆與免疫調節的基礎研究、疾病的免疫治療與基因治療的應用研究。以通訊作者在Cell、NatImrrmnol、Immunity、Cancer Cell、Exp Med、PNAS、Blood、JImmunol、CancerRes、BiolChem等SCI收錄的國外雜誌發錶論文212篇。與外學者閤作在NatMed、PNAS等發錶SCI論文30餘篇。論文被SCI他引4000餘次。主編和共同主編專著5部,參編11部。獲得國傢發明16項。培養的10名博士生撰寫的論文人選“全國博士學位論文”。
熊思東,男,1962年10月生於江西。現任蘇州大學副校長、蘇州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院長、蘇州大學研究生院院長、復旦大學免疫生物學研究所所長、江蘇省感染與免疫重點實驗室主任。從事免疫學及微生物學教學與研究近30年。發錶學術論文300餘篇。曾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奬、國傢科技進步三等奬、國傢自然科學三等奬、上海市銀蛇奬一等奬、中國青年科技奬、香港求是傑齣青年學者奬、全國中青年醫學科技之星,是國傢傑齣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姚智,男,1962年1月生於天津市。現任天津醫科大學副校長,免疫學係係主任。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免疫學會常務理事,中華微生物學與免疫學會主任委員,《中華微生物學和免疫學雜誌》副總編,《中國檢驗醫學雜誌》(中英文版)主編等。
從事教學工作至今29年。主要研究方嚮為免疫微環境與疾病,先後承擔國傢“973”、“863”及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研究成果發錶在Journalof Immunology、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MolecularCell等學術期刊上,共發錶SCI學術論文120餘篇。指導博士研究生51名。
文摘
序言
這本《醫學免疫學》真的徹底顛覆瞭我對這門學科的刻闆印象!以前覺得免疫學就是一堆復雜的細胞名稱和信號通路,枯燥乏味得像在啃字典。但這本書不一樣,曹雪濤教授的講解方式,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循序漸進地引領你進入免疫世界的奇妙殿堂。他沒有上來就拋齣一堆深奧的概念,而是從最基礎的免疫細胞功能講起,比如吞噬細胞如何“吞”掉外來入侵者,淋巴細胞又是如何“辨識”和“記憶”的。那些原本枯燥的分子機製,在作者的筆下變得生動形象,仿佛我能看到T細胞和B細胞在體內上演著一場場精彩的“諜戰大戲”。而且,書中對各種免疫疾病的闡述也十分透徹,比如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以及腫瘤免疫的最新進展,都給瞭我很多啓發。讀完之後,我不再對免疫學感到畏懼,反而對它産生瞭濃厚的興趣,甚至開始主動去查閱相關的文獻,希望能夠深入瞭解更多。這本書絕對是想要係統學習免疫學的同學,或是對免疫學有濃厚興趣的讀者不容錯過的佳作!
評分坦白講,我是一名臨床醫生,平時工作繁忙,很少有時間能靜下心來係統學習某一個學科。但《醫學免疫學》第六版這本書,卻讓我放下瞭手中的其他事情,沉浸其中。不得不說,曹雪濤教授的這本著作,在保持學術嚴謹性的同時,更注重知識的實用性和前沿性。書中關於免疫調控網絡、免疫耐受機製的闡述,讓我對自身免疫疾病的發病機製有瞭更深的理解,這對於我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復雜病例,提供瞭新的診療思路。特彆是關於腫瘤免疫治療的章節,內容非常前沿,涵蓋瞭免疫檢查點抑製劑、CAR-T細胞療法等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臨床應用。這對於我來說,無疑是及時雨,讓我能夠跟上學科發展的步伐,為患者提供更先進的治療方案。書中的語言也相對通俗易懂,雖然涉及很多專業術語,但作者總是能通過恰當的比喻和生動的描述,將復雜的概念講解清楚。我覺得這本書不僅適閤學生,對於臨床醫生來說,也是一本非常有價值的進修讀物。
評分收到這本書的時候,就被它厚實的體積和精美的裝幀所吸引。翻開一看,果然名不虛傳。這本書的編寫團隊實力雄厚,曹雪濤教授作為主編,匯集瞭眾多免疫學領域的專傢學者。因此,這本書的內容非常全麵,幾乎涵蓋瞭醫學免疫學的全部重要內容。從免疫細胞的起源和發育,到各類免疫分子的功能,再到復雜的免疫應答模式,都講解得十分到位。我覺得這本書最齣色的地方在於,它不僅僅是知識的堆砌,更注重對免疫學基本原理的深入探討。作者會引導讀者去思考,為什麼免疫係統要這樣工作?在麵對不同的威脅時,它是如何做齣反應的?這種思考式的教學方法,讓我能夠真正理解免疫學的精髓,而不是死記硬背。而且,書中還列舉瞭大量的參考文獻,方便讀者進一步查閱相關的原始文獻。對於希望深入研究免疫學,或者對免疫學有更高層次追求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個極好的選擇。
評分我是一名對生物醫學領域充滿好奇的愛好者,雖然不是醫學專業齣身,但一直很想瞭解人體內那個精密的“防禦係統”是如何工作的。在朋友的推薦下,我入手瞭這本《醫學免疫學》。剛開始還有點擔心內容會過於專業,難以理解,但事實證明我的擔憂是多餘的。曹雪濤教授用一種非常清晰易懂的語言,為我打開瞭免疫學的大門。他從最基礎的免疫細胞,比如巨噬細胞、T細胞、B細胞開始介紹,然後逐步講解它們是如何協同作戰,抵禦病毒、細菌等病原體的入侵。書中還有很多關於疫苗接種、過敏反應、器官移植排斥等方麵的闡述,這些都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讓我讀起來倍感親切。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免疫係統的“雙刃劍”特性也有深入的探討,比如在抵禦外敵的同時,免疫係統失調又可能引發各種自身免疫疾病。這種辯證的視角,讓我對免疫係統有瞭更全麵的認識。這本書不僅增長瞭我的知識,更點燃瞭我對生命科學探索的熱情。
評分說實話,我當初買這本書,主要是因為考試需要,也沒抱太大期望,覺得醫學教科書通常都比較枯燥。但打開第一頁,我就被這本書的嚴謹和係統性所摺服。曹雪濤教授在編寫這本書時,無疑是下瞭很大的功夫,將龐雜的免疫學知識梳理得井井有條。從免疫係統的基本構成,到復雜的免疫應答過程,再到免疫學在疾病診斷和治療中的應用,層層遞進,邏輯清晰。每一章節的論述都詳略得當,既有宏觀的知識體係,又不乏微觀的細節解析。尤其是在講解一些關鍵的免疫分子和細胞互作時,書中配以大量的圖錶和插畫,這些視覺化的輔助信息,極大地降低瞭理解難度,讓抽象的概念變得具體可感。我還特彆喜歡書中穿插的一些臨床病例分析,這些案例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緊密結閤,讓我更深刻地理解瞭免疫學在臨床實踐中的重要性。總的來說,這是一本非常紮實的教科書,不僅適閤作為學習的工具,也能夠作為一本參考書,隨時查閱,相信它能為許多醫學學子打下堅實的免疫學基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