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书名:历代碑帖精粹·晋:王羲之兰亭序
:20.00元
作者:杜浩
出版社:安徽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年4月1日
ISBN:9787539848914
页码:40
版次: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兰亭序》是晋代王羲之撰写,为天下行书。记述了作者与当朝众多达官显贵、文人墨客雅集兰亭、修稧事也的壮观景象。文章清新优美,书法遒健飘逸,被历代书界奉为。宋代书法大家米芾称其为“中国行书帖”。 此帖是行书入门必临的经典范本。
此帖为原碑原帖,内容完整 附简体旁注 书名:历代碑帖精粹 唐集王羲之圣教序 出版社:安徽美术出版社 开本:16开(29.5*21cm) 页数:36 页书名:历代碑帖精粹 晋 王羲之十七帖
:16.00元
售价:11.2元,便宜4.8元,折扣70
作者:杜浩
出版社:安徽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6-01
ISBN:9787539849379
字数:4000
页码:2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0.4kg
《十七帖》是的王羲之草书代表作,因卷首由“十七”二字而得名。原墨迹早佚,现传世《十七帖》是刻本。 此帖为一组书信,据考证是写给他朋友益州刺史周抚的。书写时间从永和三年到升平五年(公元347-361年),时间长达十四年之久,是研究王羲之生平和书法发展的重要资料。
杜浩,生于山东淄博。山东大学王羲之研究所硕士,中央美术学院书法专业博士,现为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艺术创作中心副研究员、山东省文化厅传统书法研究所所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学术研究以颜真卿书法为课题,发表论文五万多字,出版有《中国书法家协会考级中心教材》等著作五部。
我这个年纪开始练字,最大的困难就是找不到那种“心手相应”的感觉,总觉得手腕僵硬,写出来的东西像僵尸字。但当我翻到这套书中的“尺牍”部分时,豁然开朗了。这才是真正体现王羲之日常书写状态的地方!它没有正襟危坐的仪式感,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情感的流淌。你能在那些看似随意的点画中,捕捉到他与友人的问候、对时局的感叹。这种“意在笔先”的境界,是看那些端庄的经文体难以体会到的。我特别喜欢其中几封信札的布局,疏密有致,转折处圆润又带着速度感,这对于我练习行书的连带和气势的贯通,提供了极佳的范本。它告诉我,书法不只是技艺,更是性情的流露,而这套书,恰恰把这种人性光辉展现得淋漓尽致。
评分说实话,这套书的重量和厚度,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就给人一种踏实感。我把它放在书桌上,偶尔抬头看看,都觉得周围的空气都变得沉静了一些。我之前买过一些所谓的“速成”教程,但那些东西学完后,感觉写出来的东西都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缺乏个性。而这套王羲之全集,它提供的不是“招式”,而是“内功心法”。光是研究《兰亭序》和《圣教序》的差异,我就能体会到,即使是同一位大家,在面对不同体裁和心境时,其笔下的线条是如何微妙地调整和变化的。这套书,与其说是一套字帖,不如说是一部微型的书法史教科书,它系统、全面,而且品位极高,对于想要在书法这条路上走得更远,不想浅尝辄止的人来说,是绝对值得珍藏和反复研习的宝藏。
评分说实话,刚开始选字帖的时候,市面上的版本实在太多了,看得我眼花缭乱,价格也参差不齐。最终决定入手这套《历代碑帖精粹》系列,主要是看中了它对“集大成”的追求。我特别关注的是《十七帖》,篆书虽然不是我目前的主攻方向,但王羲之的篆书风格,那种蕴含在方圆之间的古朴与灵动,对我理解他后来的楷行草体结构至关重要。这套书在排版上做得非常用心,字与字之间的留白恰到好处,不会让人感到拥挤,有助于我们观察墨迹的细节,比如枯笔飞白是如何产生的,浓墨重按的点在哪里起笔收锋。而且,它不像有些粗制滥造的字帖,一味追求“清晰”而牺牲了原作的韵味,这套书保留了碑刻的质感,让你能感受到刀法与笔法的相互转化,这对于深入研究碑帖的肌理,简直是不可替代的财富。
评分作为长期关注古代经典复刻质量的“老饕”来说,我对纸张和印刷的要求是近乎苛刻的。这套书在这方面确实下了功夫。我特意对比了不同光线下观察《兰亭序》的摹本,那种墨色的层次感,深浅浓淡的变化,都被忠实地记录了下来。很多字帖为了追求所谓的“高清”,反而把墨的层次给“压死了”,看起来死板无比。但这套书的印刷,能让你清晰地看到笔毫的铺开与收拢,甚至能想象到王羲之当时运笔的速度。特别是对初学者来说,光是观察这些细节,就能学到很多关于“用笔”的诀窍。它让我明白,好的字帖不仅仅是用来描摹的工具,更是一扇通往古代工匠精神的窗口,是对传统的敬畏与继承。
评分这套书简直是书法爱好者的福音啊!我最近刚入手,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但光是翻开第一页,那种扑面而来的墨香和笔法精妙,就让我激动不已。我一直觉得,要真正领会王羲之这位“书圣”的精髓,光看拓片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得有这样一套集合了多种代表作的字帖。特别是对我们这些想从楷书基础向行书过渡的人来说,它提供了一条清晰的路径。我印象最深的是《圣教序》的部分,笔画的提按顿挫、结体的欹侧避让,都处理得极其自然流畅,不像有些字帖那样刻板僵硬。我试着临摹了几遍,发现它真正教你的不是死记硬背某个笔画的写法,而是如何理解通篇的气韵和节奏感。这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书卷气,是任何模仿都学不来的。我感觉自己像是被一位高明的老师带着,一步步走进那个魏晋风度的书法世界,那种心悦诚服的感觉,太美妙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