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介绍
基本信息
| 书名: | YT一个保健穴 |
| 作者: | 石晶明|主编:汉竹 | 开本: | |
| YJ: | 39.8 | 页数: | |
| 现价: | 见1;CY=CY部 | 出版时间 | 2015-01-01 |
| 书号: | 9787553739427 | 印刷时间: | |
| 出版社: |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版次: | |
| 商品类型: | 正版图书 | 印次: | |
内容提要 作者简介
石晶明 中医名家施维智嫡传弟子
医师职业资格证号:141310103000044
为中医名家施维智先生之嫡传弟子,潜心研究中医养生保健,关注穴位保健3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作为中医穴位保健的专家,业余时间 他笔耕不辍,身兼医学保健专栏作家,一直致力于向广大群众普及健康知识。
在他看来,养生保健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坚持每天学习一个穴位,慢慢地,小病小痛J会远离你。他写的养生书,看得懂,学得会,用得易,深受读者喜爱。
精彩导读 咳嗽 肺俞
典型症状:咳痰、气喘。
JQ定位:在上背部,D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端按揉肺俞1分钟,力度适中。
发烧 曲池
典型症状:全身发热、头痛、头昏。
JQ定位:在肘部,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揉曲池1分钟,力度要轻。
头痛 太冲
典型症状:头部疼痛、有重压感、面红多汗。
JQ定位:在足背,D1、D2跖骨间,跖骨底结合部前方凹陷中。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点按太冲1分钟,力度适中。
哮喘 天突
典型症状:咳嗽、喘息、胸闷、咳痰。
JQ定位:在颈前区,胸骨上窝ZY,前正中线上。
按摩方法:用食指或中指轻轻按压天突1~2分钟。
咽喉肿痛 人迎
典型症状:赤肿疼痛、吞咽困难、舌红苔黄。
JQ定位:在颈部,横平喉结,胸锁乳突肌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
按摩方法:用拇指和食指同时按压两侧人迎1~3分钟。
合谷 专治口面疾病
主治:口面疾病、外感发热、头痛目眩、慢性支气管炎、腹痛。
禁忌:孕妇禁用。
配穴:目赤肿痛,合谷配太冲;头痛,合谷配太阳。
辩证施治:口舌生疮、急性腹痛、头痛,按摩,用拇指指尖用力掐揉合谷200次;外感发热、头痛目眩、慢性支气管炎,艾灸,用艾条温和灸5~20分钟,每天1次。
精准定位:在手背,D1、D2掌骨之间,约平D2掌骨中点处。
快速取穴:以一手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趾蹼缘上,D拇指尖下即是。
快速记穴:合,结合;谷,山谷。穴在D1、D2掌骨之间,局部呈山谷样凹陷。
小偏方:口舌生疮,莲子心、甘草各5克,加水煎汁2次,去渣留汁。内服,早晚各1次。
承泣 视力模糊按承泣
主治:目赤肿痛、视力模糊、白内障。
禁忌:禁灸。
配穴:近视,承泣配太阳、睛明、四白。
辩证施治:眼部疾患,按摩,用拇指或中指按揉承泣200次。
精准定位:在面部,眼球与眶下缘之间,瞳孔直下。
快速取穴:食、中指伸直并拢,中指贴于鼻侧,食指指尖位于下眼眶边缘处即是。
快速记穴:承,承受;泣,泪水。穴在目下,犹如承受泪水的部位。
小偏方:视物不清,绿豆皮15克,用水煎。内服,随量饮用。
观手诊病详解
健康的手一般整体相对称,手形圆润饱满,肤色红润有光泽,富有弹性,五指挺直且可并拢,指节圆润有力,指尖圆秀、健壮。若手部出现异常,则属于病态的手。
观手掌形态
手掌肌肉弹性差,多容易疲劳,精力欠佳。
手掌软薄无力,多精力衰退,体弱多病。
手掌硬直而瘦者,提示可能患有脾胃症,多为消化系统功能减退。
大鱼际处青筋鼓起,多为脾胃虚寒,易患泄泻。若是急性腹泻,则青筋鼓起更为明显。
大、小鱼际太过臃厚,提示可能患有高脂血症。
观手掌颜色
掌色苍白,青筋暴露且指端发凉,常见于感冒引发的肺部疾病。
手掌面黄色,多表示有肝胆方面的疾病,或贫血、脾虚等。
手掌面紫色,多为瘀血的表现,若紫色出现在劳宫穴处,多提示有冠心病、动脉硬化、糖尿病等。
手掌面红色,多有口臭、咽干、多食善饥等内热证。
大鱼际丘上部的颜色发红,多见于上呼吸道炎症,如急性咽喉炎、扁桃腺炎、支气管炎、口腔溃疡等。
小鱼际处发红、色深称为肝掌,多数是肝硬化的表现。
观手指
拇指若过分粗壮,其人多心情偏激,易动肝火,有患中风及心脏疾患的倾向;若过于扁平薄弱,其人体质多较差,往往有神经衰弱、头痛失眠等症状。
食指苍白而瘦弱,提示肝脏机能较差,容易劳累;若食指偏曲,指间漏缝,则同时揭示消化系统不健康。
中指与心脏及循环系统的健康状况有关。指直而不偏曲,则心脏机能佳,元气旺盛,反之,则心脏机能差,造血功能也欠佳。
无名指瘦小、贫弱的人,大多肾脏与生殖系统功能较差。
小指太过细小,易患肠道疾病,引起吸收不良或排便不畅。
手掌反射区
斜方肌反射区
主治:颈肩背部疼痛、颈椎病、落枕。
定位:在双手掌侧面,眼反射区(见136页)、耳反射区(见139页)的下方,呈横带状区域。
按摩手法:用拇指指腹从尺侧向桡侧推按1~2分钟,每日2次,动作连续均匀。
肺、支气管反射区
主治:肺炎、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结核、肺癌、胸闷。
定位:肺反射区在双手掌面,横跨D二、D三、D四、D五掌骨,靠近掌指关节的带状区域;支气管反射区在双手中指D3近节指骨。
按摩手法:用拇指从尺侧向掌侧推按10~20次,由中指根部向指尖方向推按10~20次,掐按中指根部敏感点10~30次。
心反射区
主治:心律不齐、心绞痛、心悸、胸闷、高血压、低血压、心脏缺损和循环系统疾病。
定位:左手掌侧,手掌及手背部D四、D五掌骨之间,掌骨远端处。
按摩手法:用拇指指腹向手指方向推按1~2分钟,每日2次,动作连续均匀,力度适中。
目录 D一章 YT学一穴
祛病不求医
手太阴肺经
中府肺部疾病按中府
天府擅治鼻塞和鼻炎
尺泽滋阴润肺
孔Z可治痔疮
经渠咳嗽气喘按经渠
太渊关节疼痛找太渊
鱼际咽喉肿痛找鱼际
少商感冒不烦恼
手阳明大肠经
合谷专治口面疾病
曲池痢疾不用怕
迎香治疗鼻疾TX穴
商阳脑卒中晕厥不慌张
三间牙痛按三间
足阳明胃经
承泣视力模糊按承泣
颊车治夜间磨牙
下关耳呜耳聋按下关
天枢腹泻、便秘的克星
足三里专治胃病
陷谷消肿止痛
足太阴脾经
隐白止血有奇效
大都治腹胀按大都
公孙可治呕吐
商丘足踝痛找商丘
三阴交妇科病SX穴
阴陵泉妇科病的万灵丹
血海擅治各种血病
手少阴心经
J泉治冠心病常用穴
少海顽固腰痛找少海
神门治一心慌、失眠
少冲可治神经衰弱
少府消除胸痛、心悸
手太阳小肠经
少泽治乳汁分泌不足
后溪颈椎腰椎病常用穴
养老防治老年疾病
支正头晕目眩找支正
小海贫血眩晕按小海
听宫治耳呜、耳聋、中耳炎
足太阳膀胱经
睛明眼病治疗选睛明
攒竹消肿止痛治眼疾
肺俞哮喘病的克星
心俞主治心脏疾病
肝俞肝脏疾病按肝俞
胆俞主治胆囊疾病
脾俞助运化补脾阳
胃俞胃部疾病找胃俞
昆仑脚踝疼痛按昆仑
足少阴肾经
涌泉血压正常精神爽
然谷降低血糖有功效
太溪补肾滋阴治咽炎
照海咽喉舒畅的秘诀
复溜盗汗不止按复溜
手厥阴心包经
天池防治乳腺增生
曲泽心脏培补要穴
内关晕车急救穴
劳宫心脏保健穴
中冲中暑休克急救穴
手少阳三焦经
关冲咽喉痛按关冲
阳池擅治手腕痛
外关缓解牙痛配合谷
支沟轻松治便秘
翳风治扁桃体炎
足少阳胆经
瞳子髎祛除眼角皱纹
听会常揉听会保听力
风池祛风止痛治感冒
肩井肩周颈椎不痛苦
带脉治疗带下经验穴
膝阳关可治膝关节肿痛
阳陵泉疏肝解郁、清热解毒
足厥阴肝经
行间清泻肝火
太冲清肝火消怒气
曲泉止带疗痒按曲泉
章门消除黄疸按章门
督脉
腰阳关阳痿遗精不复返
风府风寒感冒病自除
百会防治失眠按百会
大椎清热退烧TX穴
任脉
关元壮阳补肾要穴
气海补肾虚
神阙治肠胃炎消水肿
膻中胸闷气短莫慌张
D二章 每天按按反射区
不让疾病缠上身
足部反射区
足趾反射区
足心反射区
足掌反射区
足内侧反射区
足外侧反射区
足背反射区
观足诊病详解
观足色
观足型
观足姿
观趾甲
手部反射区
手掌反射区
手指反射区
手背反射区
观手诊病详解
观手掌形态
观手掌颜色
观手指
观指甲
耳部反射区
耳轮部反射区
耳垂部反射区
对耳轮部反射区
三角窝部反射区
耳屏部反射区
对耳屏部反射区
耳甲部反射区
耳舟部反射区
耳背部反射区
观耳诊病详解
观耳的色泽
观耳的形态
附录
本书穴位对症速查
暂时没有目录,请见谅!
《五藏调和:从日常入手,安养身心》 在这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身体的悄然失衡往往被我们忽视,直到各种不适接踵而至,才惊觉健康的可贵。许多人渴望找到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方式来维护和改善自身健康,但往往被纷繁复杂的养生理论和繁琐的养生方法弄得无所适从。《五藏调和:从日常入手,安养身心》正是为这样的你而准备的。它不是一本让你深陷理论海洋的书,也不是一本要求你大刀阔斧改变生活的书,而是一本真正落地、易于实践的健康生活指南,旨在帮助你在日常点滴中,悄然滋养身体,激活内在的平衡力量。 本书的核心理念在于“调和”——而非“治疗”。我们深知,人体的五脏六腑是一个精密协作的整体,它们之间的和谐运作是健康的基础。当这种和谐被打破,身体便会发出各种信号,而我们常常将其归结为“小毛病”,忽略了它们背后可能存在的深层原因。因此,《五藏调和》将带领你深入了解五脏(心、肝、脾、肺、肾)各自的功能特点,以及它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我们将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剥离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让你清晰地认识到,每一个看似孤立的身体不适,都可能与五脏的某种失衡息息相关。 你是否常常感到心烦意乱,睡眠不佳?或许你的“心”正在发出警报。你是否时常感到疲惫乏力,食欲不振?这可能与你的“脾”的功能息息相关。你是否容易焦虑,情绪起伏不定?这往往是“肝”在“呐喊”。书中,我们将逐一剖析五脏在不同情境下的常见失衡表现,从最细微的体征变化到相对明显的不适感,都将一一呈现。这不仅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身体,更能让你学会“倾听”身体的声音,在问题萌芽之时便能及早察觉。 然而,了解了失衡的信号,更重要的是如何去“调和”它们。相较于依赖外部的药物或高强度的运动,《五藏调和》更推崇一种“由内而外”的自我调养方式。我们相信,身体本身蕴藏着强大的修复与平衡能力,而我们的任务,就是去唤醒并引导这种能力。本书摒弃了那些高门槛、高强度的养生方式,而是将目光聚焦于那些最贴近我们日常生活的细节。 “从日常入手”,是本书最为鲜明的特色。我们不会要求你每天花费数小时进行复杂的养生操,也不会让你戒掉所有喜爱的食物。相反,我们将从衣、食、住、行、情这五个最基本的生活维度出发,为你提供切实可行、易于融入日常的调养建议。 在“食”的方面,我们不会鼓吹任何一种单一的“超级食物”,而是倡导一种顺应自然、四季有别的饮食智慧。我们将为你介绍不同食材的性味归经,帮助你理解食物如何影响身体的五脏。例如,为何在潮湿的季节,适当减少甘甜肥腻的食物摄入,有助于减轻脾的负担;又为何在寒冷的冬季,温热的食物更能滋养肾精。书中将提供大量简单易学的食谱,它们食材常见,制作便捷,味道也符合大众口味,让你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完成了对身体的滋养。你将学会如何在日常饮食中,巧妙地搭配食材,达到“食以养神”、“食以健脾”的目的,让每一餐都成为一次温和的身体调养。 在“衣”的方面,我们同样关注细节。衣物的材质、颜色、穿着方式,看似微不足道,却能对身体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本书将为你揭示不同材质(如棉、麻、丝、毛)对皮肤的透气性、保暖性以及对情绪的影响,让你选择最适合自己身体状态的衣物。同时,我们还会探讨色彩对情绪和生理机能的微妙作用,以及不同季节、不同场合下,如何通过服装来调和身体的气机。 “住”的环境,更是影响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调整家居布局、利用自然光线、引入适宜的植物,以及创造一个宁静舒适的睡眠环境,来达到“安神定志”、“培土生金”的效果。你会了解到,一个充满活力的居家环境,能够有效地舒缓压力,提升整体的能量水平。 “行”的方面,本书将为你提供一系列温和而有效的运动建议。我们强调的不是剧烈的体力消耗,而是那些能够促进气血循环、疏通经络、调节情志的活动。例如,舒缓的步行、简单的伸展、以及一些有助于放松身心的瑜伽体式。本书将详细指导你如何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当下的感受,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让你在运动中感受到身体的舒展和能量的流动。 最重要的是,“情”的调养。情绪是影响五脏功能的关键因素。长期的焦虑、愤怒、悲伤,都可能导致身体的失衡。本书将引导你认识到情绪与身体之间的紧密联系,并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心理调适方法。我们将学习如何识别和接纳自己的情绪,如何通过一些简单的冥想、呼吸练习、或是写日记等方式,来化解负面情绪,重塑积极的心态。你将发现,内心的平静与安宁,是身体健康最坚实的后盾。 《五藏调和》的语言风格力求亲切自然,避免了枯燥的理论说教。每一章节都充满了生活化的案例,让你仿佛在与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交流,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照顾自己的身体。书中提供的每一个建议,都经过反复的推敲和实践的检验,力求简单易行,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调养效果。我们相信,健康并非遥不可及,它就蕴藏在你触手可及的日常之中。 阅读本书,你将收获的不仅仅是身体的不适得到缓解,更是对自身身体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关爱。你将学会如何成为自己健康的主人,如何在纷繁的生活中,为自己找到一份安宁与和谐。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身体的书,更是一本关于生活智慧的书。它将帮助你构建一种全新的健康观——一种关注整体、注重预防、崇尚自然、融入日常的健康观。 无论是你正面临着一些身体的困扰,还是你希望在健康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亦或是你仅仅想在繁忙的生活中为自己注入一份平和的力量,《五藏调和:从日常入手,安养身心》都将是你不可多得的良伴。它将陪伴你,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悄然播下健康的种子,收获身心的宁静与丰盈。让我们一起,从日常的点滴开始,开启一场由内而外的身心调和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