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A-Z(日常养育难题的1001个解决方案)

正面管教A-Z(日常养育难题的1001个解决方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简·尼尔森琳·洛特斯蒂芬·格伦... 编
图书标签:
  • 正面管教
  • 亲子沟通
  • 家庭教育
  • 育儿指南
  • 行为管理
  • 儿童心理
  • 解决问题
  • 养育技巧
  • 亲子关系
  • 0-12岁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火把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北京联合
ISBN:9787550218383
商品编码:24890038809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3-09-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正面管教A-Z(日常养育难题的1001个解决方案)
  • 作者:(美)简·尼尔森//琳·洛特//斯蒂芬·格伦|译者:花莹莹
  • 定价:45
  • 出版社:北京联合
  • ISBN号:9787550218383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3-09-01
  • 印刷时间:2013-09-01
  • 版次:1
  • 印次:1
  • 开本:16开
  • 包装:平装
  • 页数:426
  • 字数:355千字

编辑**语

简·尼尔森编著的《正面管教A-Z(日常养育难题的1001个解决方案)》译自英文原版的*新版(第3版,2007年出版),包括了*新的信息。你会从中找到不惩罚、不娇纵地解决各种日常养育挑战的实用办法。主题目录,按照A-Z的汉语拼音顺序排列,方便查找。你可以迅速找到自己面临的问题,挑出来阅读;也可以通读整本书,为将来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其预防做好准备。每个养育难题,都包括6步详细的指导:理解你的孩子、你自己和情形,建议,预防问题的出现,孩子们能够学到的生活技能,养育要点,开阔思路。

内容提要

家庭教育畅销书《正面管教A-Z(日常养育难题的 1001个解决方案)》作者简·尼尔森力作。以实例讲 解不惩罚、不娇纵地管教孩子的“黄金准则”。
     《正面管教A-Z(日常养育难题的1001个解决方案 )》分为两大部分,**部分介绍正面管教的原理, 讲述了不惩罚、不娇纵孩子的27个养育工具。第二部 分主要介绍如何将27个养育工具用于解决日常的养育 难题,给父母们提供了解决各种日常养育挑战的大量 实用办法。每个养育难题,都包括6步详细的指导, 能够让父母们立即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并推而广之 地解决其他难题。本书按照A-Z的汉语拼音顺序编排 ,方便读者查找各种难题的解决办法。
    

目录

**部分 什么是正面管教
和善而坚定
决定你怎么做,然后去做
只做,不说
坚持到底
用信息和从错误中学习的机会替代惩罚
改进你的沟通技巧
对自己的期待要合理
开家庭会议
提供有限制的选择
设立界限
建立日常惯例
了解你的孩子
欢迎错误
积极的“暂停”
同等地对待你的孩子们
专注于解决方案,并让孩子们自己想出办法
行动胜过言语
不要许诺或接受承诺
帮助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
运用鼓励,而不是赞扬和奖励
说“不”
运用你的幽默感
过你自己的生活
避免给孩子贴标签和使用药物
有信心
确保把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
每次一小步
第2部分 正面管教解决方案A-Z
爱发脾气或好斗的孩子
爱哭
搬家
悲观的孩子
不!
不愿意跟我说话
操纵
宠物
触摸东西
穿衣方面的权力之争
打人和打孩子的屁股/
带孩子购物
单亲养育
电子产品:电视、视频游戏、iPod、电脑等
顶嘴和不尊重
独自入睡
发脾气
房间脏乱
肥胖
分离焦虑
分享与自私
干扰或烦人的行为
告状
公平和嫉妒
过度保护、溺爱和解救
害羞
“好孩子”
哼唧
毁坏东西
家庭作业
家务活
价值观和礼貌
戒除不良习惯
进食和就餐时间的烦恼
就寝时的烦恼
撅嘴、抱怨和其他消极行为
看医生、牙医和理发
恐惧(父母们)
恐惧(孩子们)
离婚
练钢琴、舞蹈、运动和其他活动
临时看护
零花钱
旅行
恼人的两岁
尿床
虐待动物
朋友(择友)
朋友之间的争吵或打架
汽车里的烦恼
青春痘
倾听
缺乏动力和兴趣
如厕训练
撒谎或编造
生病
恃强凌弱
手机
收养
输不起
暑假
顺从
说脏话或骂人
死亡和悲伤
同胞竞争
同胞之间争吵或打架
偷窃
拖延
外出工作
玩具和整洁
违抗、不听话和叛逆
无聊
物质至上
午睡
习惯
洗澡的烦恼
消沉
**待
性探索和性教育
学校里的问题
养育方式的差异
要求过多
咬人
药物滥用
幼儿园和日间照料中心
再婚家庭
早晨的烦恼
注意力缺乏症
自杀和割腕
**
自尊
祖父母、外祖父母


《生活启示录:家长心声与育儿智慧的碰撞》 育儿,是一场充满未知与惊喜的旅程。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种子,需要父母用爱与智慧去浇灌,才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然而,在这条充满爱的道路上,我们时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孩子的不良习惯如何纠正?孩子的情绪如何安抚?孩子与同伴的冲突如何化解?家长自身的压力如何排解?这些问题,或许你也在夜深人静时反复思索,或许你在无数个忙碌的白昼里寻找答案。 《生活启示录》并非一本枯燥的育儿百科,它更像是一本由无数真实家庭故事汇聚而成的宝藏。在这里,你将听到来自不同背景、不同年龄段的父母们的心声,他们分享了自己在育儿过程中的困惑、挣扎、喜悦与成长。这些故事,没有完美的父母,也没有叛逆的孩子,只有一群努力学习、不断探索、渴望与孩子建立更深厚连接的普通人。 书中的每一章节,都围绕着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难题展开。例如,当你的孩子沉迷于电子产品,让你束手无策时,这本书会呈现几位家长是如何与孩子协商、设定界限,并找到替代方案的。他们可能采用了“家庭合同”的方式,让孩子参与规则的制定;也可能尝试了“共同活动”,用亲子时光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每一个方法,都经过了时间和实践的检验,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它们共同构成了真实而可贵的参考。 再比如,当你的孩子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发脾气,你感到疲惫不堪时,这本书会展示几位家长是如何理解孩子的情绪,并帮助他们学习情绪管理的。他们可能不再简单地制止哭闹,而是尝试去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理解哭泣背后的需求。也许他们会引导孩子用语言表达情绪,或者通过艺术、运动等方式来宣泄。你会看到,耐心和理解,往往比严厉的责备更能触及孩子的心灵。 书中还会探讨许多关于家庭沟通的艺术。在孩子进入青春期,与父母之间产生代沟时,家长们是如何维系亲子关系的?一些家长分享了他们如何学习“积极倾听”,如何在争执中保持冷静,如何用“我”开头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指责对方。你或许会发现,有效的沟通,不仅仅是说话,更是用心去感受和回应。 此外,《生活启示录》也关注到了家长自身的成长。育儿的过程,也是家长自我反思和提升的过程。书中不乏家长们分享他们如何管理自己的焦虑、如何平衡工作与家庭、如何处理伴侣之间的育儿分歧。这些真实的经历,能够让其他家长看到,自己并非孤军奋战,而是在这条道路上与无数人同行。你会在书中找到共鸣,找到支持,找到继续前进的勇气。 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没有提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答案”。相反,它鼓励读者从众多的案例中汲取灵感,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和家庭情况,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它倡导的是一种“因材施教”、“灵活应变”的育儿理念,认为每一个家庭和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育儿的方法也应是多样化的。 当你翻开《生活启示录》,你可能会在某个故事中看到自己熟悉的影子,会为某个家长的智慧而赞叹,也会为某个孩子的成长而感动。它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导师,又像一位知心的朋友,陪伴你走过育儿的每一个阶段。它会让你明白,育儿不是一场完美的表演,而是一场充满爱与学习的互动。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朴实而真诚,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高深的理论,只有家长们最真实的情感和最接地气的经验。它不会让你感到压力,反而会让你感到轻松和希望。你会发现,那些曾经让你头疼的问题,在书中找到了新的视角和可行的路径。 《生活启示录》不仅是一本育儿指南,更是一本关于爱、关于成长、关于家庭的温暖读物。它希望能够帮助每一位家长,在纷繁复杂的育儿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从容与智慧,与孩子一起,共同书写属于你们的精彩人生篇章。它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拥有无限的潜能,而每一个家长,也都能成为孩子生命中最坚实的后盾和最温暖的引导者。这本书,将是你在这段旅程中最值得信赖的伙伴。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得非常巧妙,它不像一本枯燥的字典,而是更像一个随取随用的“急救手册”。我最喜欢它将问题分类处理的方式,无论是关于界限设定、正面沟通,还是情绪调节,都能快速定位到相关的章节。当我遇到突发状况,比如孩子在餐厅里不停吵闹时,我能迅速翻阅到相关的对策,并找到当下最适合的沟通脚本。书中很多建议都不是一刀切的,而是会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发展特点。例如,对于学龄前儿童和青少年处理冲突的方法,都有细致的区分和讲解。这种细致入微的考量,避免了我们在实践中“用力过猛”或“用力不当”的尴尬局面。更重要的是,它鼓励我们把每一次“失败”都看作是学习和成长的机会,而不是指责和内疚的来源。这种积极的心态转变,对长期育儿来说,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评分

阅读过程中,我强烈感受到作者在提倡一种“看见”孩子的教育方式。很多时候,我们大人习惯于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评判孩子的行为是否“合理”。但这本书引导我们去探究行为背后的“原因”: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做?他是不是感到害怕、被忽视,或者只是单纯地想表达自己的感受?书中提供了一个核心的理念,即“行为是沟通的方式”。因此,我们要做的是解读信息,而不是简单地制止噪音。这种视角的转换,极大地缓解了我以往面对孩子“不听话”时的挫败感。当我开始尝试用提问代替命令时,我惊喜地发现,孩子愿意与我合作的频率明显提高了。这不再是“我赢了,你输了”的权力斗争,而是一场建立信任与理解的对话。这本书真正教会我的,是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倾听者和观察者。

评分

坦白说,我之前对市面上很多育儿书籍都感到有些失望,它们要么过于理论化,充斥着晦涩难懂的心理学术语,要么就是简单粗暴地推荐一些“管教秘诀”,读起来缺乏深度。然而,这本让我耳目一新。它的语言风格非常贴近生活,读起来就像是和一位经验丰富、富有同理心的朋友在聊天。书中的每一个案例都仿佛是我家里的真实写照,让我忍不住在阅读时点头称是。特别是关于如何培养孩子责任感的那部分,作者没有采用惩罚性的手段,而是设计了一系列让孩子“体验后果”的活动,让孩子在自然情境中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这种循序渐进、尊重孩子主体性的教育理念,真正体现了“成人之美”的教育真谛。它不是要我们去塑造一个“完美听话”的孩子,而是帮助我们培养出一个内心强大、懂得自律的独立个体。这种深刻的教育观,远超出了我最初对一本“解决方案”类书籍的期待。

评分

最近翻阅了这本关于育儿的书,感触颇深。书里描绘了许多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的棘手场景,比如孩子不愿意分享玩具、写作业拖拉,或者在公共场合大吵大闹。作者对于这些问题的分析非常透彻,不是简单地贴上“坏习惯”的标签,而是深入挖掘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和需求。我特别欣赏书里提供的那种温和而坚定的引导方式,它不像传统的说教那样枯燥乏味,而是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沟通技巧。比如,当孩子发脾气时,书里建议我们首先要关注孩子的情绪,而不是急于纠正行为。这种“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的思路,让我意识到之前可能过于急躁了。书中还强调了父母自身情绪管理的重要性,指出我们只有先安抚好自己的焦虑,才能更好地支持孩子。这种注重父母成长的视角,让这本书显得更加全面和人性化。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像是获得了一本实用的“育儿工具箱”,里面装满了各种应对挑战的智慧和方法,真的受益匪浅。

评分

与其他教人如何“控制”孩子的书籍相比,这本的价值在于它极大地赋权于父母。它不是告诉你该怎么做,而是引导你去思考你希望成为一个什么样的父母。书中对“惩罚”与“后果”的区分讲解得尤其到位,它让我理解到,惩罚往往带有报复和羞辱的色彩,只会让孩子更加疏远,而自然或逻辑性的后果,则能真正引导孩子承担责任并学会解决问题。我尤其欣赏书中反复强调的“连接先于管教”的原则。在任何纠正之前,先要确保孩子感受到被爱、被接纳。这个基础打牢了,所有的管教才会有力量。这本书为我描绘了一个更理想的亲子关系蓝图,一个充满尊重、理解和积极合作的家庭氛围。它让我坚信,最好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影响,而非强硬的外部约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