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美术史名家高阶秀尔, 以西方艺术名作解读古希腊罗马神话,为您打开美术通识之门。
《艺术的故事》译者范景中教授诚意推荐。
书名:“断臂的维纳斯”为何是杰作:西方艺术与古希腊罗马的神话
定价:45.00元
作者:高阶秀尔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17-11
页码:264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ISBN:9787508674803
◎日本全五星好评,畅销日本的经典艺术通识课,《艺术的故事》译者、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范景中诚意推荐!
◎作者高阶秀尔,美术史大家,前国立西洋美术馆馆长,被《南方周末》称为“当今日本的艺术史家”,美术史代表图书在日本疯狂加印67次! 2012年获得日本文化界大奖——文化勋章,以表彰高阶秀尔对国民艺术普及的卓越贡献!
◎高阶秀尔深谙古希腊罗马神话是西方艺术创作的源泉:17世纪的荷兰画坛巨匠伦勃朗曾用精妙的明暗表现,描绘出了作为众神之女王的赫拉的耀眼丰姿;而在莫罗的笔下,赫拉优雅地倚在权杖上,画面左侧象征宙斯的老鹰若隐若现……他用简练生动的语言,帮助“艺术小白”循序渐进地理解作品的深层魅力,从170余幅名画看透古希腊罗马众神、英雄和仙女的复杂关系,看懂名画背后的象征、隐喻和细节,帮你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发现更多的惊喜和感动。
◎内页插图高清图片,全彩印刷,锁线装订,无障碍平展开阅读,完美呈现画作细节,零距离感受世界美术名作,是值得珍藏和送礼的上品佳作!
《“断臂的维纳斯”为何是杰作——西方艺术与古希腊罗马的神话》分9个主题解读艺术名作中的古希腊罗马神话故事,从170余幅名作中读懂众神、英雄、仙女的复杂关系,了解名画背后蕴含的丰富故事和文化精髓。
《“断臂的维纳斯”为何是杰作》从对比中解读传世名作,揭示易被忽视的细节:17世纪的荷兰画坛巨匠伦勃朗曾用精妙的明暗表现,描绘出了作为众神之女王的赫拉的耀眼丰姿;而在莫罗的笔下,赫拉优雅地倚在权杖上,画面左侧象征宙斯的老鹰若隐若现……无需专业的美术知识,在对历代名作的对比分析中,轻松看懂名家的巧妙构思与各个艺术时代的风格演变。
《“断臂的维纳斯”为何是杰作》从一幅幅名作讲起,讲述背后的古希腊罗马神话故事:也许你熟知众神之王宙斯华丽的出轨故事,但你可知道赫拉为了对付不忠的丈夫,甚至找维纳斯借来了爱的“魔法腰带”?高洁正义的智慧女神雅典娜,竟恼羞成怒把纺织女工变成蜘蛛……在学会欣赏艺术技巧的同时,同时看懂奥林匹亚众神、英雄与仙女之间的复杂关系。
前言
通往神话世界的邀请函
章 《米洛的维纳斯》为何是杰作?
代代传承的“美的条件”
部分与整体的和谐比例关系
“动态”的导入
人类中心主义的世界观
服饰表现之美——写实派理想主义
“杰作”的理由
第二章 两位维纳斯
天上的维纳斯
“女神形象”的创作方法
地上的维纳斯
三美神的意义
万人的维纳斯
天上之爱与地上之爱
第三章 “众神之王”的爱情故事——宙斯
多情的主神宙斯
对美少年的情感
希腊神话的“嵌套结构”
众神之战
人类的五个时代
第四章 烦恼众多的神之女王——赫拉
贤淑的神之女王赫拉的憎恶与荣光
众神之女王
贤淑妻子的策略
殷切恳求的海之宁芙
爱战胜一切
第五章 竞相比美的众女神——雅典娜
众女神的比美大赛
“帕里斯的审判”的判定标准
高洁的处女神雅典娜
与战神马尔斯的直接对决
与阿拉克涅的较量
形象的继承与变化
第六章 诞下灾难之蛋的女孩——勒达
产蛋的勒达
被掠走的海伦
特洛伊战争的爆发
众英雄之死
“世界美女”的画法
作为“蛇蝎美人”的海伦
第七章 残酷纯洁的月之女神——狄安娜
被描绘为女神的宠姬
从故事表现到裸体表现
纯洁女神之恋
卡利斯托的悲剧
阿克特翁的惨剧
残酷的双胞胎
古希腊与基督教的渊源
第八章 被纠缠的姑娘——伽拉忒亚
为爱而生的坚强女性形象
肯陶洛斯与海格力斯
逃跑姿势的传统
另一位伽拉忒亚
第九章 递出花束的女神——芙罗拉
与花相关的神话
美之女神的悲恋
世俗化的女神
第十章 黄金的诱惑——达那厄
神谕之力
珀尔修斯消灭美杜莎
拯救安德洛墨达
代代继承的故事世界
后记
高阶秀尔,日本西方美术史论名家,1932年生于东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曾留学巴黎大学附属美术研究所,主要从事日本和西方美术研究,致力于为日本民众普及艺术知识。曾任日本国立西洋美术馆馆长,现任大原美术馆馆长。2000年因在国民艺术普及上的卓越贡献获得日本政府颁发的紫绶褒章,2012年获得日本天皇亲自颁发的文化高奖——日本文化勋章,以表彰他对于文化发展所作的贡献。出版有《日本近代的美意识》《西欧艺术的精神》《看名画的眼睛》等著作和译作近百部。
大师写启蒙类作品,举重若轻,深入浅出,令人信服。
高阶教授专长文艺复兴以降的西方美术史,同时对日本的美术也极有造诣。他力求在书里把产生这些杰作的西方文化背景写出来,读者可以因此而加深对这些作品的理解。跟着高阶教授的指引,我们再看同样的杰作,就仿佛换了一幅清晰极了的新眼镜。
——《南方周末》 王前
此书在内容上具有大量的互联关系,大师和大师相互比较,从一个从没被注意到的新角度出发,探索西方美术的历史和背景。同时挖掘出意想不到的细节特点,并与历史相连,找出画家们的奥秘,我认为正是这一点使我们意识到了有趣的东西。对我这样一个初学者来说,这是很有帮助的。一边看着画,一边了解画家的历史背景和个性。此外,这本书的图片很多,很容易阅读,是一本值得赞赏的作品。
——日本读者
作者在书中详细解释了作为绘画对象的诸多神话,同时还讲解了艺术家创作的意图和技艺,展现出作者丰富的知识修养。
艺术界的泰斗级人物高阶秀尔先生的作品用不按常理的新颖方式和大众化的语气讲解西方绘画,让读者能自由地欣赏艺术。
——日本读者评论
后的晚餐、亚当和夏娃、圣母领报都是大家熟知的故事,很多艺术家也以它们为题材创作了不少作品,此书用丰富的插图细致解释了其中的杰作,喜欢阅读这种语言质朴的艺术书,特别的是高阶秀尔对那些容易被忽视的细节的重要意义的解释,让人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日本读者评论
高阶秀尔先生的书籍可读性很强,作者一边讲解画作,一边讲述画中女子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可谓艺术性和历史性兼顾。
——日本读者评论
通往神话世界的邀请函
西欧各国,希腊-罗马神话就像天照大神的天之岩户神话或素戋呜尊的八岐大蛇传说对于我们日本人的意义一样,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故事,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它们不仅是孕育了众多文学、音乐、美术名作的题材,甚至已经深深地渗透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举个例子,如今一到结婚时节,就连在日本也时常能听到“June bride”(六月新娘)这个词语。如果要问为什么会有“在6月结婚便能够得到幸福”这个说法,其实是因为6月是罗马神话中女神朱诺(Juno)的月份,而朱诺是婚姻的守护神。朱诺的丈夫,同时是众神之王的朱庇特(Jupiter),也作为“勒达与天鹅”“掠夺欧罗巴”等华丽的恋爱故事的主人公广为人知,颇有人气。他的名字还被用来取作莫扎特的交响曲名和汽车的爱称等。
然而,出了一些小麻烦。这些活跃在希腊-罗马神话中的众神几乎都有希腊语和拉丁语两个名字(有的甚至还有英语名),而且至今仍然都在使用。当初建立起庞大帝国的罗马虽然在文化的诸多方面继承了先进的希腊遗产,但用的却是他们自己的拉丁语名。其中的一个例子就是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王宙斯(Zeus)和女王赫拉(Hera),到了罗马就变成了朱庇特和朱诺。同样,月之女神阿耳忒弥斯(Artemis)变为了狄安娜(Diana),战争与智慧女神雅典娜(Athena)变为了密涅瓦(Minerva),智慧与传令之神赫耳墨斯(Hermes)则变为了墨丘利(Mercurius)。而在提到爱与美的女神时我们想起的维纳斯(Venus),其实是希腊女神阿佛洛狄忒(Aphrodite)的拉丁语名的英文读音。所以卢浮宫博物馆引以为傲的名作《米洛的维纳斯》(Venus de Milo),在创作当时也应是被读作“阿佛洛狄忒”。不仅是众神的名字,就连活跃在荷马(Homer,约前9—前8世纪)的《伊利亚特》(The Iliad)和《奥德赛》(The Odyssey)中的智将奥德修斯(Odysseus),也同样以英文名尤利西斯(Ulysses)而广为人知。
众神和英雄的故事是西欧绘画的重要主题,特别是在文艺复兴之后被人们屡屡采用,诞生出许多作品。希腊-罗马神话世界在以神为中心的中世纪几乎被人遗忘,而之所以会在文艺复兴之后突然被特写放大般地关注,我们从背景中大概可以找到三条理由。
,从中世纪末期起,通过对珍贵手抄本的收集与调查来研究古希腊-罗马的人文主义运动开始盛行,古代的诗歌、故事、思想被广泛传播。特别是随着东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扩张威胁日益加重,许多拜占庭帝国的学者携带着从阿拉伯世界传来的大量古代文献逃到了意大利半岛,为人文主义运动带来了很大的影响。15世纪末,人文主义哲学家马尔西利奥•费奇诺(Marsilio Ficino,1433—1499)的柏拉图学院在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的援助下得以创立,也是这场文化运动的成果之一。
第二,随着人文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正如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得斯(又作“凯奥斯岛的西摩尼得斯”,Simonides of Ceos,约前556—前468)的警句“诗是有声的画,画是无声的诗”,以及古罗马诗人贺拉斯(Quintus Horatius Flaccus,前65—前8)的教诲“诗当如画……”中所说,诗(文学)与绘画是一母同胞的姐妹艺术这一思想占据了统治地位。换句话说,绘画的定义被视为用颜色或形状表达诗(文学)用语言表达的同样内容。实际上,在风景画和静物画这些风格类型在近代确立之前,除去那些王侯贵族的肖像画,围绕着某个明确的主题的故事性绘画才是西方绘画的主流,而希腊-罗马神话同《圣经》和圣人传记等基督教主题一起,成了故事的大源泉。
第三点也与古代文献研究有些联系,是不能被轻易忽视的一点,那就是基于几何学和光学的发展,绘画吸收了远近法、明暗法、先画骨架后添肌肉法等能够再现现实的技法。通过运用这些新技法,绘画表现的可能性得到了飞跃性的提升,从而能够自由地描绘出从古希腊继承的理想的人体像和复杂的故事世界。在文艺复兴之后被视为西方绘画典范的古典主义绘画就是这样得以确立的。
16世纪初,经由莱昂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米开朗琪罗(Michelangelo,1475—1564)、拉斐尔•桑西(Raffaello Sanzio,1483—1520)等巨匠的活动得以确立的古典主义绘画,随着矫饰主义、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义等时代的变迁,在表现形式上实现了多种多样的扩展。正因如此,即使主题相同,不同的作品也随着时代和地域的不同,以及画家独特的创意设想而展现出多种多样的变化。所以为了能够理解作品,充分地感受作品的魅力,我们有必要先知道故事的内容,并在历史中为作品定位。本书便是为了这个目的编写的,是一本美术鉴赏的入门书。
首先,我们在开篇章中探讨了什么是美术中的“杰作”以及“杰作”的成立所需的条件。这是因为统治从古至今的“美”的世界的主要思想,例如“八头身”的美学等,初都是在古希腊诞生的。在第二章之后,我们依次介绍了在神话世界中登场的主要的众神、英雄及宁芙的故事,并结合了很多作品的具体解说。当然,希腊-罗马的神话世界并不只有本书中举出的这些内容,还有其他很多有趣的故事。如果本书能够成为邀请读者进入那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的邀请函,使读者柳暗花明、豁然开朗,从而发现一些之前并未关注过的新视点,那便实现了作者大的心愿。
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非常精妙,读起来完全没有一般艺术史著作那种拖沓感。它像是一位技艺高超的导游,总能在最恰当的时候,将我们从一幅画的表层现象带入到其深层的文化土壤中去探寻根源。那些关于神祇、英雄、爱与牺牲的古老传说,被作者处理得如同悬念迭起的史诗。我特别喜欢它在对比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艺术家如何诠释同一主题时的那种细腻笔触,仿佛能清晰地看到艺术思潮是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蜿蜒前行、相互激发。这种层层递进的解读方式,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沉浸感,让我对“西方艺术”这个宏大的概念有了一种更具象、更具温度的理解。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可以说是集古典的严谨与现代的流畅于一身,读起来既有学术的重量感,又不失大众普及的可读性。作者行文时展现出的那种对细节的精确捕捉能力,尤其令人称道。比如,他对特定色彩运用在不同时代所蕴含的象征意义的剖析,或是对某个雕塑面部表情背后心理活动的推测,都显示出深厚的学养和敏锐的洞察力。它不是那种一目十行就能读完的书,而是需要停下来,反复咀嚼那些精炼的句子和独到的见解。这使得每一次阅读都成为一种投资,每一次合上书本,都能感受到自己的艺术鉴赏“雷达”得到了显著的升级,看世界的方式也随之变得更加立体和丰富起来。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典雅中透着深邃的质感,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心。封面那张维纳斯的残缺之美,经过精心处理,不再是单纯的“断臂”,而像是在诉说着一种超越时间的力量。内页的纸张选择也非常考究,触感温润,即便是长期翻阅,也不会觉得疲惫。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排版上的用心,字里行间留出的呼吸空间恰到好处,使得那些复杂的艺术史和神话故事在阅读时显得格外流畅。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可以捧在手中的艺术品,让人在接触它的那一刻,就对即将展开的文化之旅充满了期待。那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我觉得作者对“杰作”二字的理解,是从这本书的每一个物理层面就开始实践的。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震撼,在于它对“残缺之美”的深刻诠释。表面上,我们是在讨论艺术史上的杰作,但实际上,作者引导我们去思考“完美”的定义。那些被时间磨损、被历史遗弃的部分,反而成为了意义汇聚的焦点。这种洞察力是极其深刻的,它不仅体现在对维纳斯雕像的分析上,更渗透到对许多其他经典作品的解读中。作者的文字具有一种哲学的穿透力,它迫使读者跳出单纯的视觉欣赏,转而关注艺术作品背后所承载的文化焦虑、信仰的更迭,以及人类对永恒的复杂追求。读完后,再看那些博物馆里的藏品,我的眼神会变得不一样,不再只是看表面的和谐,而是去追寻那份难以言喻的、深藏于残缺中的力量。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简直是一场对西方文明精神内核的深度潜游。它并非那种枯燥的学院派解读,而是以一种极其生动和富有洞察力的视角,将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名画与古希腊罗马的神话紧密地编织在一起。我常常在欣赏一幅画作时,会因为某个不经意的细节而感到困惑,而这本书总能及时出现,用精准而富有激情的笔触,揭示出隐藏在光影和线条背后的复杂叙事。作者似乎拥有某种魔力,能将那些尘封已久的神祇和英雄的故事,用现代人可以共鸣的方式重新演绎出来,让原本遥不可及的古典艺术瞬间变得鲜活可触。每一次翻阅,都像是在与古人的灵魂进行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对美学范式的全新认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