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 | 数学之美(D2版) | ||
| 作者: | 吴军 | 开本: | |
| YJ: | 49 | 页数: | |
| 现价: | 见1;CY =CY部 | 出版时间 | 2014-11-01 |
| 书号: | 9787115373557 | 印刷时间: | |
|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版次: | |
| 商品类型: | 正版图书 | 印次: | |
D一版读者赞誉
D二版出版说明
D一版序言
D二版序言
D二版前言
D1章 文字和语言vs数字和信息
1 信息
2 文字和数字
3 文字和语言背后的数学
4 小结
D2章 自然语言处理——从规则到统计
1 机器智能
2 从规则到统计
3 小结
D3章 统计语言模型
1 用数学的方法描述语言规律
2 延伸阅读:统计语言模型的工程诀窍
3 小结
D4章 谈谈分词
1 中文分词方法的演变
2 延伸阅读:如何衡量分词的结果
3 小结
D5章 隐含马尔可夫模型
1 通信模型
2 隐含马尔可夫模型
3 延伸阅读:隐含马尔可夫模型的训练
4 小结
D6章 信息的度量和作用
1 信息熵
2 信息的作用
3 互信息
4 延伸阅读:相对熵
5 小结
D7章 贾里尼克和现代语言处理
1 早年生活
2 从水门事件到莫妮卡·莱温斯基
3 一位老人的奇迹
D8章 简单之美——布尔代数和搜索引擎
1 布尔代数
2 索引
3 小结
D9章 图论和网络爬虫
1 图论
2 网络爬虫
3 延伸阅读:图论的两点补充说明
4 小结
D10章 PageRank——Google的民主表决式网页排名技术
1 PageRank 算法的原理
2 延伸阅读:PageRank的计算方法
3 小结
D11章 如何确定网页和查询的相关性
1 搜索关键词权重的科学度?
2 延伸阅读:TF-IDF的信息论依据
3 小结
D12章 有限状态机和动态规划——地图与本地搜索的核心技术
1 地址分析和有限状态机
2 QQ导航和动态规划
3 延伸阅读:有限状态传感器
4 小结
D13章 Google AK-47的设计者——阿米特·辛格博士
D14章 余弦定理和新闻的分类
1 新闻的特征向量
2 向量距离的度量
3 延伸阅读:计算向量余弦的技巧
4 小结
D15章 矩阵运算和文本处理中的两个分类问题
1 文本和词汇的矩阵
2 延伸阅读:奇异值分解的方法和应用场景
3 小结
D16章 信息指纹及其应用
1 信息指纹
2 信息指纹的用途
3 延伸阅读:信息指纹的重复性和相似哈希
4 小结
D17章 由电视剧《暗算》所想到的——谈谈密码学的数学原理
1 密码学的自发时代
2 信息论时代的密码学
3 小结
D18章 闪光的不一定是金子——谈谈搜索引擎反ZB问题和搜索结果的QW性问题
1 搜索引擎的反ZB
2 搜索结果的QW性
3 小结
D19章 谈谈数学模型的重要性
D20章 不要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谈谈Z大熵模型
1 Z大熵原理和Z大熵模型
2 延伸阅读:Z大熵模型的训练
3 小结
D21章 拼音输入法的数学原理
1 输入法与编码
2 输入一个汉字需要敲多少个键——谈谈香农D一定理
3 拼音转汉字的算法
4 延伸阅读:个性化的语言模型
5 小结
D22章 自然语言处理的教父马库斯和他的YX弟子们
1 教父马库斯
2 从宾夕法尼亚大学走出的精英们
D23章 布隆过滤器
1 布隆过滤器的原理
2 延伸阅读:布隆过滤器的误识别问题
3 小结
D24章 马尔可夫链的扩展——贝叶斯网络
1 贝叶斯网络
2 贝叶斯网络在词分类中的应用
3 延伸阅读:贝叶斯网络的训练
4 小结
D25章 条件随机场、文法分析及其他
1 文法分析——计算机算法的演变
2 条件随机场
3 条件随机场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4 小结
D26章 维特比和他的维特比算法
1 维特比算法
2 CDMA技术——3G移动通信的基础
3 小结
D27章 上帝的算法——期望Z大化算法
1 文本的自收敛分类
2 延伸阅读:期望Z大化和收敛的必然性
3 小结
D28章 逻辑回归和搜索广告
1 搜索广告的发展
2 逻辑回归模型
3 小结
D29章 各个击破算法和Google云计算的基础
1 分治算法的原理
2 从分治算法到Ma
3 小结
D30章 Google大脑和人工神经网络
1 人工神经网络
2 训练人工神经网络
3 人工神经网络与贝叶斯网络的关系
4 延伸阅读:Google大脑
5 小结
D31章 大数据的威力——谈谈数据的重要性
1 数据的重要性
2 数据的统计和信息技术
3 为什么需要大数据
4 小结
附录 计算复杂度
D二版后记
索引
七天无理由退换货服务
我最近翻阅了一本关于高级统计建模与数据挖掘的专业书籍,那本书的理论深度和数学推导过程简直是挑战极限。它并非是那种教你如何点点鼠标就能做出图表的“速成手册”,而是专注于严谨的数学基础和模型背后的原理。比如,在讲解贝叶斯网络的推断算法时,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来阐述概率图模型的结构和MCMC(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方法的收敛性判断,每一个公式的推导都像是精心编排的逻辑迷宫。对于非数学专业出身的我来说,阅读过程充满了挫败感,但每当攻克一个难点,那种成就感又是无与伦比的。它要求读者必须对线性代数、微积分和概率论有非常扎实的功底,否则根本无法跟上作者的思路。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让你真正理解了那些所谓的“黑箱”模型是如何运作的,而不是盲目地相信一个库函数的输出结果,对于想从事前沿量化研究的人来说,是绕不开的一座高山。
评分不得不提一下这本关于西方古典哲学的导论性质的著作,它最大的优点在于它的梳理脉络极其清晰,成功地将从苏格拉底到康德的几千年思想演变,压缩成了一部结构严谨的入门读物。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平易近人”,他不像某些学院派那样堆砌术语,而是擅长用现代的语言去解释那些古老的概念,比如柏拉图的“洞穴寓言”和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是如何回应当时时代背景下人们的困惑的。最让我欣赏的是,它没有简单地介绍这些哲学家说了什么,而是着重分析了他们之间的思想继承和辩证关系,比如亚里士多德如何修正了柏拉图的理论,以及休谟如何挑战了理性主义的基石。读完之后,你会发现很多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思维定式,其实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被深入探讨过了,这对于拓宽看待事物的角度,有着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
评分我近期涉猎了一本关于十九世纪欧洲社会经济史的著作,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没有过多关注帝王将相的更迭,而是聚焦于普通民众的生活状态和技术变迁如何重塑了社会结构。作者收集了大量的田野调查资料和当时的新闻报道片段,使得叙事充满了“烟火气”。比如,书中详细描述了工业革命初期工厂工人居住环境的恶化,以及铁路建设对于乡村社区的冲击,这些细节的还原度非常高,让人仿佛能闻到那个时代煤烟和汗水的味道。它的论证结构非常扎实,每一个论点背后都有详实的数据支撑,而不是空泛的道德批判。这本书成功地将宏观的经济史与微观的个体命运联系了起来,让我深刻体会到历史并非是抽象的年代线,而是由无数个鲜活的个体选择和挣扎构成的复杂织物。对于想了解现代社会形态根源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历史视角。
评分这本《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通常简称 CS:APP)简直是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圣经”级别著作,我用了整整一个暑假才算勉强啃完第一遍,但那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至今难忘。它不像很多教科书那样只停留在概念的表面,而是真正带你钻进机器的内部,去探究程序是如何在硬件之上运行的。从数据表示到汇编语言的逆向工程,再到内存层次结构和链接,作者把那些晦涩难懂的底层原理讲得清晰而富有条理。特别是关于处理器体系结构和虚拟内存的部分,它揭示了操作系统、编译器和硬件之间是如何紧密协作的。读完之后,你再去看那些运行缓慢的代码,或者遇到莫名其妙的段错误时,心里立马就有了一个清晰的“地图”来定位问题所在。它彻底改变了我对“写代码”的理解,不再是简单的逻辑堆砌,而是对资源利用效率的精妙权衡。这本书的习题设计得非常巧妙,难度适中但又极具启发性,强烈推荐给每一个想成为真正软件工程师的人,绝对是知识复利最高的一笔投资。
评分最近在读这本号称是“硬核”科幻的《三体》第三部,感觉作者刘慈欣的想象力已经超越了人类的常规认知范畴。那种宏大叙事下的绝望与希望交织的史诗感,真是让人喘不过气来。印象最深的是“降维打击”这个概念的提出和展现,它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现象的描述,更是一种哲学层面的震撼,让你重新审视人类文明在宇宙尺度下的渺小与脆弱。文字的描绘虽然有时略显粗粝,但其所营造出的那种史诗般的氛围感和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挖掘,却是其他作品难以企及的。特别是后面对人类在极端环境下的集体抉择的刻画,非常引人深思,引发了我对“生存”和“道德”边界的长期思考。合上书本后,好一阵子我都无法从那种宇宙级的尺度中抽离出来,仿佛自己也成了一个在黑暗森林中瑟瑟发抖的观察者,这本书的后劲太大了,绝对是近年来最值得反复品读的文学作品之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