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物理学(全3册)超级英雄故事里的物理学+迷人又有趣的量子力学+隐藏在日常生活

魔鬼物理学(全3册)超级英雄故事里的物理学+迷人又有趣的量子力学+隐藏在日常生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物理学
  • 量子力学
  • 超级英雄
  • 科普
  • 趣味科学
  • 大众科学
  • 科学普及
  • 日常生活
  • 物理学原理
  • 科幻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淘书网图书专卖店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15306810
商品编码:2607831461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超人为什么能够一跃而起到楼顶?蜘蛛侠的女友格温·斯黛西死于高空坠落还是蜘蛛侠的蛛网?万磁王为什么跑起来就成了电王?X战警暴风女是如何控制天气的?闪电侠要吃多少汉堡才能跑得比声音还快?原子侠能够乘坐电话线中的电子到达电话的另一端吗?从漫画英雄口中讲出的物理学知识,将颠覆你对物理的所有认知。在这里,物理不再是脱离实际的冷冰冰的公式,而是成为英雄施展超能力的魔法棒。 
你将从超人、蜘蛛侠、万磁王、暴风女、闪电侠身上了解动力学、热力学、电磁学、量子力学和固体物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学物理将不再只是建模型和列公式,看漫画书也能帮助你分析课本中的物理学原理。超人飞起可以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蜘蛛侠在高楼间穿梭符合摆球振荡原理,万磁王本身就是电磁感应的体现…… 
从漫画书里跑出来的漫画英雄走进物理学课堂,教你玩转物理课!

内容简介

《魔鬼物理学3+2+1》是“魔鬼物理学”系列丛书的三本,主要讲述了漫画中的物理学知识。让超人演示牛顿运动定律,让蜘蛛侠解释摆球振荡,让万磁王展示电磁感应,这样学物理是不是更好玩儿? 
《自然》《科学》《柯克斯书评》《出版人周刊》《波士顿环球报》等好评推荐!

作者简介

作者:詹姆斯 · 卡卡里奥斯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物理学与天文学教授,畅销书作者。他是凝聚态物理学领域的一位实验物理学家,研究范围非常广泛,涉及纳米材料和神经系统中的随机共振分析等。由于在科普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他曾被美国物理学会和美国科学促进会授予相关奖项。

精彩书评

即便是书中并不符合物理学的地方,通过卡卡里奥斯的讲述,也变得妙趣横生、幽默风趣。 
——《自然》 
本书讲述了超人和蜘蛛侠能教会我们的物理学知识,角度独特,真实有趣,清晰流畅。 
——《科学》 
卡卡里奥斯通过充满感情的亲切讲述和青涩的幽默,把恼人的物理原理解释给读者听。 
——《柯克斯书评》 
卡卡里奥斯列举了原子侠、钢铁侠、X战警、蚁人、绿巨人等例子,涉及多个物理学领域,包括电磁学、量子力学、弦论、热力学等。更加入了幽默的元素,让这本书趣味横生。 
——《出版人周刊》 
在卡卡里奥斯看来,漫画中的物理学原理很多时候都是正确的,这往往出乎我们的预料。 
——《波士顿环球报》 
本书生动活泼地重新解释了蚁人的能力,蜘蛛侠的振荡原理及其蛛丝的强度,没有烦琐的公式推演,轻松活泼。 
——《发现》 
本书趣味横生,科学严谨,介绍了一些基础物理学知识,并穿插了一些对经典漫画英雄的历史的讲述。 
——《大都会》

目录

前言 IX 
序言 XI 
新版序言 XV 

导论 科学是如何拯救超级英雄漫画的001 
第一部分 
力学 
第1章 超人诞生023 
第2章 氪星的引力秘密037 
第3章 格温·斯黛西之死047 
第4章 闪电的真相061 
第5章 蚁人的大世界073 
第6章 水下的英雄083 
第7章 蜘蛛侠荡起来099 
第8章 蚁人的阿喀琉斯之踵105 
第9章 陀螺人为什么能转不停?115 
第10章 蚁人是听不见也看不见吗?127 
第11章 闪电侠与狭义相对论135 
第二部分 
能量 
第12章 吃货闪电侠149 
第13章 缺失的功171 
第14章 冰人如何克敌制胜?189 
第15章 钢铁侠遭遇强敌201 
第16章 静电的意外魔力209 
第17章 超人教给蜘蛛侠的电学知识219 
第18章 电王跑起来就成了万磁王229 
第19章 万磁王跑起来就成了电王237 
第20章 X教授的超级力量247 
第三部分 
现代物理学 
第21章 微观宇宙之旅259 
第22章 平行宇宙究竟在哪儿?273 
第23章 幻影猫为什么能够隧穿?295 
第24章 被固体物理学痛击的钢铁侠303 
第25章 制服的诱惑327 
第四部分 
例外的变异 
第26章 超级英雄的失误357 

后记 
致谢 
附录1 重要公式 
附录2 推荐书目
探索未知边界:跨越时空的知识之旅 1. 《星际航行的黎明:宇宙探索的物理学与哲学》 本书深入探讨了人类迈向深空所面临的科学与伦理挑战。从火箭推进的最新理论,到曲速引擎的理论构想,再到宜居行星的搜寻标准,我们构建了一个全景式的未来图景。书中不仅详细解析了相对论在超远距离通信中的应用,还讨论了戴森球等巨型工程的可能性与技术瓶颈。此外,本书还引入了重要的哲学讨论:当地球成为历史名词时,人类文明的本质将如何演变?我们如何定义“家园”?这是一次对物理学极限的挑战,也是对人类未来命运的深思。 核心内容提炼: 先进推进技术: 等离子体推进、核聚变驱动的探讨与现实可行性分析。 星际通信: 量子纠缠在信息传输中的潜力与限制,以及延迟对社会结构的影响。 系外行星学: 从开普勒数据到詹姆斯·韦伯望远镜的发现,如何识别生命信号。 生存伦理学: 长期太空旅行中对人类生理和心理的冲击,以及殖民地治理模式的探讨。 2. 《代码的炼金术:从图灵机到人工智能的演进史》 这不是一本简单的计算机科学教科书,而是一部关于“计算”这一概念如何塑造了现代世界的史诗。本书追溯了计算思维的起源,从古代的算盘到布尔逻辑的诞生,再到冯·诺依曼架构的奠基。重点章节详细剖析了机器学习的底层数学原理——回归、分类、神经网络的层级结构,以及它们如何在没有明确编程的情况下实现“学习”。我们还将目光投向未来,探讨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可能性,以及当机器拥有创造力时,软件工程师的角色将如何被重新定义。本书致力于揭示代码背后的思维逻辑,让读者理解我们如何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改变世界的工具。 核心内容提炼: 计算理论基础: 停机问题、不可判定性与图灵完备性的深度解读。 深度学习的数学核心: 反向传播算法、激活函数选择的原理与实践意义。 符号主义与联结主义的辩论: 两种主流AI范式的历史交锋与融合趋势。 算法正义与偏见: 探讨数据偏差如何固化社会不公,以及建立透明、公平算法的途径。 3. 《失落的文明与地质时间:地球深处的秘密档案》 本书将读者的视角从人类历史缩短至地质时间尺度,探索地球自身所记录的宏大变迁。我们深入地球深处,考察板块构造运动如何塑造了大陆、海洋和生命演化的路径。书中详细描绘了五次大灭绝事件的触发机制,从火山爆发到小行星撞击,分析了每种灾难对生物多样性的重塑作用。重点章节聚焦于前寒武纪的生命起源,探讨了地球磁场的角色以及早期大气层的化学组成如何促成了复杂生命的诞生。这是一部关于我们脚下之地的百科全书,旨在让读者理解,我们所居住的世界是一个不断重塑、充满剧烈活动的巨大系统。 核心内容提炼: 板块构造的动力学: 地幔对流、俯冲带的物理过程及其对地震和火山的控制。 古气候重建技术: 如何通过冰芯、沉积岩和化石记录还原远古环境。 超级火山与环境灾难: 托巴巨灾论等理论的证据分析与潜在威胁评估。 矿物的语言: 介绍地球化学中关键元素的循环过程,以及矿物形成对资源分布的影响。 4. 《艺术的解构:视觉、听觉与认知的神经科学》 为何某些旋律令人心碎,而某些色彩组合能引发强烈的愉悦感?本书跨越美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边界,试图从生物学层面解释艺术的吸引力。我们探究了视觉皮层如何处理光影和构图,以及“黄金分割”在不同文化中被反复采纳的原因——这是否源于我们大脑对效率的偏好?在音乐部分,我们分析了节奏和和声如何操纵听觉通路中的多巴胺释放。更进一步,本书考察了“错觉艺术”(如埃舍尔的作品)如何利用大脑的预测机制制造认知上的不和谐感,从而产生审美体验。这是一次对人类感官系统的深度剖析,揭示了美学判断的客观基础。 核心内容提炼: 视觉感知机制: 边缘检测、形状识别和色彩恒常性在艺术欣赏中的作用。 音乐的生理学: 节奏同步、共振现象与情绪反应的神经关联。 叙事的力量: 故事结构如何激活“心智理论”(Theory of Mind)区域,增强代入感。 跨模态感知: 声音如何影响对颜色的感知,以及触觉在雕塑中的重要性。 5. 《看不见的战争:信息、控制与社会工程学》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对“真实”的控制已成为一种权力形态。本书聚焦于信息流动的权力结构,探讨现代社会如何通过传播学、心理学和数据分析来塑造集体认知。内容涵盖了从冷战时期的心理战术到当代社交媒体上的“信息茧房”和“回音室效应”的构建过程。我们详细分析了叙事如何被设计以实现特定的政治或商业目标,以及“认知战”如何利用人类天生的认知偏见(如确认偏误)来巩固既有立场。本书旨在提升读者的媒介素养,教导读者如何识别信息操纵的微妙手法,从而在数字迷雾中保持批判性思维。 核心内容提炼: 符号学与说服力: 识别宣传口号中隐藏的意识形态暗示。 社交网络动力学: 病毒式传播的数学模型与信息扩散的“阈值”理论。 行为经济学在公共政策中的应用: “助推”(Nudge)理论的实际案例与伦理边界。 数字身份的安全与主权: 在数据被商品化的环境中,如何维护个人的信息自主权。

用户评价

评分

阅读这套书的过程,就像进行了一场由顶尖物理学家亲自设计的‘思维迷宫’探险。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训练。特别是涉及到量子力学的那部分,它挑战了我长期以来对因果律和实在性的固有观念。作者的叙述逻辑清晰到近乎严苛,即使在处理最复杂的问题时,也能保持一种近乎完美的结构性。我特别欣赏他展示了科学发现的‘不确定性’和‘迭代性’,让读者明白科学并不是一套僵死的教条,而是一个不断自我修正和完善的过程。这本书让我体验到了一种高级的智力愉悦——那种‘啊,原来是这样’的豁然开朗的感觉。它没有卖弄术语,而是专注于概念的深度和广度。读完它,我感觉自己像是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高强度训练,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磨砺了我的思维锋刃,对于处理未来的复杂问题,我感到更加自信和从容。

评分

老实说,我一开始是被‘超级英雄’这个噱头吸引进来的,但很快我就发现这套书的价值远不止于此。它不仅仅是关于‘物理学如何解释超能力’,它更是一本关于‘如何用科学思维看待世界’的入门指南。作者在阐述完一个物理概念后,总会引导读者思考这个概念在更广阔的领域内可能产生的哲学意义或实际应用。比如,在讨论能量守恒时,他会延伸到资源分配和社会公平的问题,虽然有些跳跃,但这种跨学科的触类旁通,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这本书的行文节奏控制得非常好,不会让人感到拖沓,每一个章节都像一颗精心打磨的宝石,独立存在又相互关联,共同构建起一个宏大而严谨的知识体系。对于那些希望在轻松阅读中提升自己逻辑思辨能力的人来说,这套书简直是量身定做的。

评分

我最近沉迷于那本关于量子力学的册子,简直是脑洞大开。以前对量子世界的印象,只停留在薛定谔的猫那种有点玄乎的概念上,但这本书真的把那个‘不可思议’的微观世界,描绘得既神秘又逻辑自洽。作者的功力深厚,他没有简单地罗列公式,而是像一位技艺精湛的魔术师,一步步揭示量子纠缠、叠加态这些违反直觉的现象背后的数学美感和哲学意涵。我特别喜欢他用生活中的类比来解释那些高深莫测的概念,虽然类比本身可能并不完全精准,但它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让我的大脑可以‘搭上’量子世界的列车。读这本书,与其说是在学习物理,不如说是在进行一场智力上的探险。它强迫你跳出日常经验的舒适区,去接受一个由概率和不确定性构成的真实世界。读完后,我对现实的本质产生了深刻的怀疑,那种思维上的冲击感,至今仍让我回味无穷,绝对是那种值得反复品读的佳作。

评分

这本书真是让人大开眼界,从头到尾都充满了惊喜。我原本以为物理学就是那些枯燥的公式和抽象的概念,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它巧妙地将超级英雄的奇妙能力与深奥的物理原理结合起来,读起来简直就像在看一本精彩的漫画,但内核却是扎实的科学知识。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生动活泼,那些原本让人望而生畏的理论,在他的笔下变得平易近人,甚至充满了趣味性。比如,他会用超人的飞行来解释空气动力学,或者用闪电侠的速度来探讨相对论效应。这种‘寓教于乐’的写法,让我这个对物理学半懂不懂的人,也能轻松跟上节奏,并且对这些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读完第一册,我感觉自己仿佛拥有了一双能看穿世界本质的眼睛,对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现象,都有了全新的理解和更深层次的思考。这种学习体验,是我在传统教科书上从未有过的,非常推荐给所有对科学感到好奇的读者。

评分

这套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对日常生活现象的剖析,简直是‘把无聊过成有趣’的典范。我以前从未想过,我早上刷牙、煮咖啡、甚至走路的动作中,都蕴含着如此丰富的物理学原理。作者的观察力极为敏锐,他总能从最平凡的角落里,挖掘出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科学真谛。比如,关于光线的折射如何影响我们看到的世界,或者声音的传播和混响是如何影响听觉体验的。他没有采用高冷的学术腔调,而是用一种非常贴近我们生活、如同老朋友聊天般的语气来讲解,让人感觉物理学并不是高高在上,而是实实在在地存在于我们呼吸的空气和脚下的土地之中。这种‘生活即科学,科学即生活’的理念,让我重新审视了周围的一切。现在,走在街上,我都会不自觉地去分析路灯的光晕、水滴的形状,这种思维习惯的改变,才是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宝贵的财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