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辣妈随处可见的时代,晋升为妈妈不应该成为身材走样的借口。要知道,有了宝宝,一样可以做女神!本书以孕期体重管理、产后母乳喂养、产后恢复运动为主要内容,为妈妈或准妈妈提供了一套产后各时间阶段、身体部位的科学运动塑身方案。产后运动鼻祖级自媒体大号——翻滚吧妈妈(RockMama)与Fittime专业教练强强联手,帮助妈妈们在产后尽快恢复身体状态,甚至比孕前更具健康、活力。
序 从少女到辣妈——如期而至的未知,毫不动摇的追求
前言
引言
第一章 第一阶段 (产后 0~6 周)
如何科学地坐月子:
1.关于坐月子的谣言
2.月子期间的均衡饮食
3.产后情绪管理
母乳喂养是产后恢复的助力器:
1.母乳喂养期间的饮食
2.正确的母乳喂养姿势对身材的影响
从*简单的运动开始:
1.产后多久可以下床
2.盆底肌训练不容忽视
3.产后 0~6 周可以做的简单运动
4.简单的身体拉伸
5.产后 0~6 周运动注意事项
产后恢复的九大秘诀
42 天产后检查
第二章 第二阶段 (产后 7~12 周)
产后运动的禁忌和注意事项:
1.顺产后什么时候恢复运动
2.剖宫产什么时候恢复运动
3.产后运动强度如何控制
4.产后运动应注意的事项
腹直肌分离:
1.什么是腹直肌分离
2.如何判断腹直肌分离
3.腹直肌分离恢复训练
哺乳期间如何正确地运动:
1.又要母乳喂养又要带宝宝,哪有时间运动呢
2.真的吃得越多,母乳量越多吗
3.哺乳期的妈妈可以运动吗
4.运动后母乳会变酸吗?这样的母乳对宝宝会有影响吗
5.哺乳期运动,母乳会变少吗
6.哺乳期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开始运动呢
7~12 周开始轻度运动:
1.运动前的热身
2.7~12 周可以做的运动种类
3.运动期间需要避免受伤
第三章 第三阶段(产后12周以后)
可以做的运动种类:
1.健身房运动
2.家庭运动
如何带宝宝一起做运动:
1.带宝宝运动前的准备
2.带着宝宝一起做室内运动
3.带着宝宝用推车做运动
4.和宝宝一起做运动的好处
运动后的拉伸和放松:
1.拉伸的好处
2.拉伸动作
3.拉伸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运动后的肌肉放松
运动期间的饮食:
1.运动前
2.运动后
体型体态的锻炼
第四章 产后恢复过程中遇到的其他问题
胸部恢复训练:
1.哺乳期到底怎么选择合适的文胸呢
2.如果胸部已经下垂了,要如何改善呢
3.30天重塑坚挺胸部的一组练习
4.胸部运动应注意的事项
如何告别大肚腩、大屁股和拜拜袖:
1.腹部训练,告别大肚腩
2.收缩骨盆,告别大屁股
3.巧用小哑铃,告别拜拜袖
4.一块瑜伽垫,告别圆筒形身材
下背部酸痛怎么办:
1.女神式
2.侧女神式
3.宽腿前屈
4.宽距深蹲
5.侧宽距深蹲
6.桌子式
7.骆驼式
8.束角式
9.双鸽式
10.脊柱扭转式
11.婴儿式
剖腹产如何正确地产后运动:
1.产后 0~6 周
2.产后 7~12 周
3.产后 12 周以后
妊娠纹:
1.什么是妊娠纹
2.形成妊娠纹的因素
肌肉是有记忆的
后记
辣妈们的经验分享
我平时是那种比较追求效率的人,做任何事情都希望有明确的计划和可量化的指标。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对我的胃口。它把整个产后恢复期划分成了好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运动目标和推荐的训练量。比如,在“基础稳定期”,重点是激活核心肌群和改善体态;到了“进阶塑形期”,才会逐步增加强度,引入更复杂的全身性训练。这种阶梯式的进步,让我清楚地知道自己现在应该做什么,未来可以达到什么效果。我特别喜欢它提供的“每日自测表”,可以随时评估自己的身体状态,比如腹直肌分离的程度、关节的灵活度等。这让原本模糊的“我要变好”变成了一系列可以执行的任务。我甚至把它打印出来,贴在我的运动区域,每完成一个阶段的训练,就给自己一个小小的奖励,这种成就感是看其他零散视频学不来的。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价值远超我最初的心理预期。我本来以为这只是另一本“产后减肥速成”的书,但读下来发现它更侧重于“恢复”和“塑形”的长期策略。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对孕期体重管理的讨论。在怀孕的时候,我总是担心吃多了对宝宝不好,吃少了怕营养跟不上,体重秤上的数字成了每天的心头大石。这本书并没有简单粗暴地给出“标准体重”是多少,而是引导我们理解如何根据自己孕前的BMI、体型特点来设定一个健康的增重范围,并且提供了孕期合理营养搭配的建议。这种科学、个体化的指导,让我对自己的孕期经历有了更积极的看法。它让我明白,产后恢复不是一道“惩罚”自己没有控制好体重的坎,而是一个自然、健康的过程。书里还提到了很多关于产后情绪调适的内容,毕竟身体和心理是密不可分的,能把这些都考虑进去,真的很全面。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制的!我最近刚生完宝宝,感觉身体像散了架一样,每天都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唉声叹气。尤其关注那些松垮的腹部和无处安放的赘肉,简直让人沮丧。我尝试过一些网上的教程,但总觉得不得要领,动作做到位了,但恢复效果却不明显,更别提会不会伤到自己了。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黑暗中的一束光!它不是那种夸张地保证“一周瘦回马甲线”的鸡汤文,而是非常务实地从产后身体的生理变化入手,细致地讲解了不同阶段(比如产后恶露期、身体机能初步恢复期)可以进行的温和运动。我特别喜欢它里面关于盆底肌修复的章节,讲解得极其细致,配图也非常清晰,让我明白原来这不是随便做几个深蹲就能解决的问题。那种小心翼翼、循序渐进的感觉,让一个新手妈妈也能安心地迈出恢复的第一步,完全没有后顾之忧。我感觉自己不再是盲人摸象,而是有了一个专业的教练在身边指导。
评分坦白说,市面上的产后恢复书籍大多是面向大众的,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作者非常理解新手妈妈的困境——身体的疼痛、激素水平的变化、以及对母乳喂养的影响。它对运动的强度控制非常谨慎,很多动作都提醒要“关注身体的反馈”,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标准姿势”。比如,它在讲解拉伸动作时,会特别说明如果正在哺乳期,某些特定的拉伸可能会影响乳腺健康,需要注意避开。这种细致到生活细节的关怀,让我感到非常贴心和尊重。我不再觉得这是一个冰冷的健身指南,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产后恢复导师”在耳边轻声教导。读完后,我不仅获得了具体的运动方法,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一种更加健康、耐心对待自己身体的观念,这种内在的转变,比单纯减掉几斤体重更有意义。
评分对于我这种需要兼顾工作和家庭的职场妈妈来说,时间是最宝贵的资源。我不可能每天抽出一个小时去健身房,最多只能利用孩子睡着后的零碎时间。这本书的另一个亮点就是它提供的“碎片化训练方案”。很多动作都不需要任何器械,甚至有些可以在做家务或者抱孩子的时候偷偷完成!比如,它介绍的几个站姿核心激活练习,我发现可以在站着熨衣服的时候做,完全不耽误事。书中特别强调了“微运动”的力量,告诉我们不需要追求大汗淋漓,持续的、正确的激活比偶尔的猛烈训练更重要。这极大地缓解了我对“没时间运动”的焦虑。我感觉自己终于可以把“运动”这个宏大的目标拆解成一个个可以轻松完成的小任务,融入到我本来就忙碌的生活里,而不是成为另一个负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