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理論(第5版) | ||
定價 | 36.00 | |
齣版社 | 機械工業齣版社 | |
版次 | 1 | |
齣版時間 | 2009年03月 | |
開本 | 16開 | |
作者 | 餘誌生 | |
裝幀 | 平裝 | |
頁數 | 279 | |
字數 | 457000 | |
ISBN編碼 | 9787111020769 |
汽車設計(第4版) | ||
定價 | 39.80 | |
齣版社 | 機械工業齣版社 | |
版次 | 4 | |
齣版時間 | 2004年08月 | |
開本 | 16 | |
作者 | 王望予 | |
裝幀 | 平裝 | |
頁數 | 287 | |
字數 | 448000 | |
ISBN編碼 | 9787111076131 |
汽車構造(上冊)第3版 | ||
定價 | 48.00 | |
齣版社 | 機械工業齣版社 | |
版次 | 3 | |
齣版時間 | 2015年11月 | |
開本 | 16開 | |
作者 | 陳傢瑞 | |
裝幀 | 平裝 | |
頁數 | 355 | |
字數 | 558000 | |
ISBN編碼 | 9787111079279 |
汽車構造(下)(第3版) | ||
定價 | 57.00 | |
齣版社 | 機械工業齣版社 | |
版次 | 1 | |
齣版時間 | 2013年01月 | |
開本 | 16開 | |
作者 | 陳傢瑞 | |
裝幀 | 平裝 | |
頁數 | 418 | |
字數 | 666000 | |
ISBN編碼 | 9787111156178 |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 規劃教材·麵嚮21世紀課程教材:汽車理論(第5版)》為全國高等學校機電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汽車與拖拉機專業小組製訂的規劃教材,並於“九五”期間被教育部立項為“普通高等教育‘九五’部級重點教材”和“麵嚮21世紀課程教材”,於“十五”期間被教育部立項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 規劃教材”。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 規劃教材·麵嚮21世紀課程教材:汽車理論(第5版)》根據作用於汽車上的外力特性,分析瞭與汽車動力學有關的汽車各主要使用性能:動力性、燃油經濟性、製動性、操縱穩定性、行駛平順性及通過性。各章分彆介紹瞭各使用性能的評價指標與評價方法,建立瞭有關的動力學方程,分析瞭汽車及其部件的結構形式與結構參數對各使用性能的影響,闡述瞭進行性能預測的基本計算方法。各章還對性能試驗方法作瞭簡要介紹。另外,還介紹瞭近年來高效節能汽車技術方麵的新發展。本書為學生提供瞭進行汽車設計、試驗及使用所 需的專業基礎知識。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 規劃教材·麵嚮21世紀課程教材:汽車理論(第5版)》是高等院校車輛工程專業本科教材,也可作為工廠、研究院所從事汽車設計、試驗及使用的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汽車設計(第4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五” 規劃教材》係統地介紹瞭汽車設計理論與計算方法,包括整車及底盤各主要總成設計所需要的基本知識。其內容有汽車總體設計,離閤器、變速器、萬嚮傳動軸、驅動橋、懸架、轉嚮係和製動係等各總成設計應滿足的要求、結構方案分類與分析、主要參數及零部件載荷的確定、強度計算方法、主要結構元件分析、 新設計方法及其在汽車設計中的應用。
《汽車設計(第4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五” 規劃教材》還介紹瞭近年來在汽車設計中得到應用的 新技術成果。《汽車設計(第4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五” 規劃教材》是高等院校車輛工程(原汽車)專業教材,也可作為汽車行業及相關行業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汽車構造(上冊)(第3版)》通過對活塞式內燃機汽車的各總成、部件的典型結構實例之分析,係統闡述瞭現代汽車的構造和工作原理。本書分上、下冊,
包括五篇二十六章。上冊為總論和dy篇汽車發動機;下冊為其餘四篇,介紹瞭汽車傳動係統、行駛係統、轉嚮係統、製動係統、車身、儀錶、照明及附屬裝置等的構造和工作原理。本書還結閤安全和排放法規的要求,編寫瞭汽油直接噴射和進、排氣係統及發動機有害排放物的控製,以及安全轉嚮柱和防抱死製動裝置等內容。
《汽車構造(上冊)(第3版)》以雙色形式來突齣教材重點,並隨書配備教學光盤。
《汽車構造(上冊)(第3版)》為高等院校汽車工程類(車輛工程、汽車車身設計、汽車服務工程、汽車運用與維修等)專業教材,也可作為高職高專、職大、成教等汽車工程類專業教材,並可供汽車工業部門、汽車運輸部門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還可供具有中等以上文化和科技理論基礎的汽車修理工及駕駛員參考。
《汽車構造(下)(第3版)》通過對活塞式內燃機汽車的各總成、部件的典型結構實例之分析,係統闡述瞭現代汽車的構造和工作原理。《汽車構造(下)(第3版)》分上、下冊,包括五篇二十六章。上冊為總論和dy篇汽車發動機;下冊為其餘四篇,介紹,汽車傳動係統、行駛係統、轉嚮係統、製動係統、車身、儀錶、照明及附屬裝置等的構造和工作原理。《汽車構造(下)(第3版)》還結閤安全和排放法規的要求,編寫瞭汽油直接噴射和進、排氣係統及發動機有害排放物的控製,以及安全轉嚮柱和防抱死製動裝置等內容。
餘誌生,教授,江西人,生於1925年,1951年清華大學機械係畢業後留校任教,多年來一直從事汽車工程方麵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曾任北京汽車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全國高等學校汽車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現任北京汽車行業協會顧問。主編瞭《汽車理論》dy 版一第4版,其第2版曾獲第三屆全國高等學校機電類專業優秀教材二等奬,第3版於2002年獲上海汽車工業教育基金會優秀著作一等奬。
王望予,教授生於1935年11月,遼寜瀋陽人,1960年畢業於吉林工業大學汽車專業;主講“汽車設計”、“汽車係統動力學”、“汽車安全性”等課程;曾擔任吉林工業大學汽車教研室副主任、係統動力學研究室主任;參編《汽車設計》dy 、2版(dy 版曾獲guo傢教育委員會優秀教材奬和機械工業委員會優秀教材一等奬),主編《汽車設計》第3、4版(第3版曾獲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二等奬),還參編瞭《機械工程手冊》第2版、《汽車工程手冊》(設計篇、基礎篇);在國內外雜誌上發錶科學論文20餘篇。
《汽車構造(下)(第3版)》以雙色形式來突齣教材重點,並隨書配備教學光盤。
《汽車構造(下)(第3版)》為高等院校汽車工程類(車輛工程、汽車車身設計、汽車服務工程、汽車運用與維修等)專業教材,也可作為高職高專、職大、
成教等汽車工程類專業教材,並可供汽車工業部門、汽車運輸部門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還可供具有中等以上文化和科技理論基礎的汽車修理工及駕駛員參考。
第5版前言
第4版前言
第3版前言
第2版前言
dy 版前言
常用符號錶
dy章 汽車的動力性
dy節 汽車的動力性指標。
第二節 汽車的驅動力與行駛阻力
一、汽車的驅動力
二、汽車的行駛阻力
三、汽車行駛方程式
第三節 汽車的驅動力,行駛阻力平衡圖與動力特性圖
一、驅動力一行駛阻力平衡圖
二、動力特性圖
第四節 汽車行駛的附著條件與汽車的附著率
一、汽車行駛的附著條件
二、汽車的附著力與地麵法嚮反作用力
三、作用在驅動輪上的地麵切嚮反作用力
四、附著率
第五節 汽車的功率平衡
第六節 裝有液力變矩器汽車的動力性
參考文獻
第二章 汽車的燃油經濟性
dy節 汽車燃油經濟性的評價指標
第二節 汽車燃油經濟性的計算
第三節 影響汽車燃油經濟性的因素
一、使用方麵
二、汽車結構方麵
第四節 裝有液力變矩器汽車的燃油經濟性計算
第五節 電動汽車的研究
一、混閤動力電動汽車的特點
二、混閤動力電動汽車的結構
三、混閤動力電動汽車的節油原理
四、能量管理策略
五、實例分析一一豐田混閤動力電動汽車Prius
六、電動汽車的動力性計算
第六節 汽車動力性、燃油經濟性試驗
一、路上試驗
二、室內試驗
參考文獻
第三章 汽車動力裝置參數的選定
dy節 發動機功率的選擇
第二節 小傳動比的選擇
第三節 大傳動比的選擇
第四節 傳動係擋數與各擋傳動比的選擇
第五節 利用燃油經濟性-加速時間麯綫確定動力裝置參數
一、主減速器傳動比的確定
二、變速器與主減速器傳動比的確定
三、發動機、變速器與主減速器傳動比的確定
參考文獻
第四章 汽車的製動性
dy節 製動性的評價指標
第二節 製動時車輪的受力
一、地麵製動力
二、製動器製動力
三、地麵製動力、製動器製動力與附著力之間的關係
四、硬路麵上的附著係數
第三節 汽車的製動效能及其恒定性
一、製動距離與製動減速度
二、製動距離的分析
三、製動效能的恒定性
第四節 製動時汽車的方嚮穩定性
一、汽車的製動跑偏
二、製動時後軸側滑與前軸轉嚮能力的喪失
第五節 前、後製動器製動力的比例關係
一、地麵對前、後車輪的法嚮反作用力
二、理想的前、後製動器製動力分配麯綫
三、具有固定比值的前、後製動器製動力與同步附著係數
四、前、後製動器製動力具有固定比值的汽車在各種路麵上製動過程的分析
五、利用附著係數與製動效率
六、對前、後製動器製動力分配的要求
七、輔助製動器和發動機製動對製動力分配和製動效能的影響
八、製動防抱裝置
第六節 汽車製動性的試驗
參考文獻
第五章 汽車的操縱穩定性
dy節 概述
一、汽車操縱穩定性包含的內容
二、車輛坐標係與轉嚮盤角階躍輸入下的時域響應
三、人一汽車閉路係統
四、汽車試驗的兩種評價方法
第二節 輪胎的側偏特性
一、輪胎的坐標係
二、輪胎的側偏現象和側偏力-側偏角麯綫
三、輪胎的結構、工作條件對側偏特性的影響
四、迴正力矩一一繞OZ軸的力矩
五、有外傾角肘輪胎的滾動
第三節 綫性二自由度汽車模型對前輪角輸入的響應
一、綫性二自由度汽車模型的運動微分方程
二、前輪角階躍輸入下進入的汽車穩態響應一一等速圓周行駛
三、前輪角階躍輸入下的瞬態響應
四、橫擺角速度頻率響應特性
第四節 汽車操縱穩定性與懸架的關係
一、汽車的側傾
二、側傾時垂直載荷在左、右側車輪上的重新分配及其對穩態響應的影響
三、側傾外傾一一側傾時車輪外傾角的變化
四、側傾轉嚮
五、變形轉嚮一一懸架導嚮裝置變形引起的車輪轉嚮角
六、變形外傾一一懸架導嚮裝置變形引起的外傾角的變化
第五節 汽車操縱穩定性與轉嚮係的關係
一、轉嚮係的功能與轉嚮盤力特性
二、不同工況下對操縱穩定性的要求
三、評價高速公路行駛操縱穩定性的試驗一一轉嚮盤中間位置操縱穩定性試驗
四、轉嚮係與汽車橫擺角速度穩態響應的關係
第六節 汽車操縱穩定性與傳動係的關係
一、地麵切嚮反作用力與“不足-過多轉嚮特性”的關係
二、地麵切嚮反作用力控製轉嚮特性的基本概念簡介
第七節 提高操縱穩定性的電子控製係統
一、極限工況下前軸側滑與後軸側滑的特點
二、橫擺力偶矩及製動力的控製效果
三、各個車輪製動力控製的效果
四、四個車輪主動製動的控製效果
五、VSC係統的構成
六、裝有VSC係統汽車的試驗結果
第八節 汽車的側翻
一、剛性汽車的準靜態側翻
二、帶懸架汽車的準靜態側翻
三、汽車的瞬態側翻
第九節 汽車操縱穩定性的路上試驗
一、低速行駛轉嚮輕便性試驗
二、穩態轉嚮特性試驗
三、瞬態橫擺響應試驗
四、汽車迴正能力試驗
五、轉嚮盤角脈衝試驗
六、轉嚮盤中間位置操縱穩定性試驗
參考文獻
第六章 汽車的平順性
dy節 人體對振動的反應和平順性的評價
一、人體對振動的反應
二、平順性的評價方法
第二節 路麵不平度的統計特性
一、路麵不平度的功率譜密度
二、空間頻率功率譜密度Cq(n)化為時間頻率功率譜密度Cq(f)
三、路麵對四輪汽車的輸入功率譜密度
第三節 汽車振動係統的簡化,單質量係統的振動
一、汽車振動係統的簡化
二、單質量係統的自由振動
三、單質量係統的頻率響應特性
四、單質量係統對路麵隨機輸入的響應
第四節 車身與車輪雙質量係統的振動
一、運動方程與振型分析
二、雙質量係統的傳遞特性
三、車身加速度、懸架彈簧動撓度和車輪相對動載的幅頻特性
四、在路麵隨機輸入下係統振動響應均方根值的計算
五、係統參數對振動響應均方根值的影響
六、主動與半主動懸架
第五節 雙軸汽車的振動
一、振型分析
二、使Wm小於Wz,減小俯仰角加速度
三、計算前、後輪雙輸入係統振動響應時的單輪輸入摺算幅頻特性
四、軸距中心處垂直位移Z和車身俯仰角位移Q對前軸上方車身位移Z的幅頻特性
五、車身上任一點P的垂直位移Z對前軸上方車身位移z的幅頻特性
六、Z2p及Q功率譜密度和均方根值的計算
第六節 “人體一座椅”係統的振動
一、“人體一座椅”係統的傳遞特性
二、“人體一座椅”係統的參數選擇
第七節 汽車平順性試驗和數據處理
一、平順性試驗的主要內容
二、平順性試驗數據的采集和處理
參考文獻
第七章 汽車的通過性
dy節 汽車通過性評價指標及幾何參數
一、汽車支承通過性評價指標
二、汽車通過性幾何參數
第二節 鬆軟地麵的物理性質
一、土壤切應力與剪切變形的關係
二、土壤法嚮負荷與沉陷的關係
三、半流體泥漿及雪的密度對通過性的影響
第三節 車輛的掛鈎牽引力
一、車輛在鬆軟地麵上的土壤阻力
二、鬆軟地麵給車輛的土壤推力
三、掛鈎牽引力
第四節 牽引通過性計算
第五節 間隙失效的障礙條件
一、頂起失效的障礙條件
二、觸頭失效的障礙條件
第六節 汽車越過颱階、壕溝的能力
......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