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書在手,你不僅掌握瞭一門艾灸治病的絕技,更成為瞭一個“艾”與“穴”的專傢!驅寒除濕消百病,看得明白,學得方便,古法艾灸,就這麼簡單!
/>
/>
/>
/>
/>
本書從艾灸基礎理論講起,圖文並茂而又詳細、具體地講解瞭各種艾灸方法、艾灸器具的使用。書中用圖解的方式介紹瞭100餘種常見病的治療方法,以及多種日常艾灸法,讓“火力”變“活力”。本書配有取穴圖和步驟操作圖,您可以在人體骨骼圖上定位,也可通過真人演示圖放心療養,每個疾病還配有二維碼方便您觀看和操作,解決瞭讀者難以判斷位置的睏惑。通過本書,可以讓您迅速掌握簡便易行的中醫健康方法,做到求醫不如求己。
李誌剛,教授、主任醫師、針灸學博士、針灸推拿博士生導師。現任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副院長。兼任針灸學會腦病科學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針灸學會刺法灸法學會常務理事,北京針灸學會現代針灸研究委員會委員,北京針灸學會現代針灸研究委員會委員,中國性學會理事,中華中醫藥學會神誌病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國傢中醫藥行業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鑒定工作中醫颳痧師專傢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傢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及教育部評審專傢。
穴位艾灸全真圖解
第1章
祖先留給我們的養生祛病秘方——艾灸
艾灸穴位能夠有效祛病康002
簡便取穴法,教您輕鬆找到穴位 004
常用的艾灸基礎手法006
艾灸的適應證和禁忌證 010
艾灸時應注意的事項 012
艾灸後疾病好轉的徵象 013
第2章
艾灸祛病康
呼吸疾病
016
發熱018
咳嗽020
肺炎022
肺結核 024
胸悶026
支氣管炎028
哮喘030
胸膜炎 032
空調病 034
心腦血管疾病
036
038
高血壓 040
低血壓 042
冠心病 044
心律失常046
貧血048
血栓閉塞性脈管050
中風後遺癥 052
精神和神經疾病
失眠054
眩暈056
三叉神經痛 058
麵肌痙攣060
艾灸祛病康
目錄
肋間神經痛 062
064
癲癇066
疲勞綜閤徵 068
消化疾病
消化不良070
急性腸炎072
胃痛074
胃痙攣 076
嘔吐078
痢疾080
082
腹脹084
腹瀉086
脂肪肝 088
肝硬化 090
慢性胃炎092
胃下垂 094
消化性潰瘍 096
098
100
泌尿生殖疾病
慢性腎炎102
炎104
膀胱炎 106
尿瀦留 108
尿道炎 110
112
陽痿114
遺精116
陰囊潮濕118
性冷淡 120
不育癥 122
內分泌及循環疾病
糖尿病 124
高脂血癥126
甲亢128
地方性甲狀腺腫大130
132
水腫134
肥胖癥 136
疝氣138
醉酒140
婦産科疾病
142
月經不調144
閉經146
崩漏148
帶下病 150
增生152
子宮脫垂154
慢性盆腔炎 156
産後腹痛158
産後缺乳160
不孕癥 162
宮頸炎 164
子宮內膜炎 166
炎 168
更年期綜閤徵170
骨傷科疾病
172
174
落枕176
膝178
腳踝疼痛180
小腿抽筋182
腰酸背痛184
急性腰扭傷 186
腰188
190
五官科疾病
鼻炎192
鼻齣血 194
中耳炎 196
口腔潰瘍198
急性扁桃體炎200
顳下頜關節功能紊亂
綜閤徵 202
梅尼埃綜閤徵204
皮膚科疾病
痤瘡206
208
蕁麻疹 210
212
第3章
艾灸養生,未病先防
養胃216
養心安神218
疏肝解鬱220
宣肺理氣222
強腰224
益氣養血226
228
消除疲勞230
強身健體232
說實話,我買這本書的時候,其實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我一直都有一些小毛病,比如容易疲勞、睡眠不好,看西醫效果不明顯,就想著嘗試一下中醫。但中醫的世界對我來說一直是個謎,各種名詞聽著就頭疼。這本書真的顛覆瞭我對中醫的刻闆印象。它的語言非常接地氣,一點也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學術腔調,讀起來非常輕鬆。最吸引我的是它的“全真圖解”這個特點。我拿到書後,第一眼就被那些精美的圖吸引住瞭。書中關於穴位和經絡的圖示,簡直是藝術品!我之前在網上搜過穴位圖,很多都模糊不清,根本不知道穴位到底在哪。而這本書裏的圖,清晰到能看到皮膚的紋理,穴位的位置標注得非常精準,而且還配有真人示範圖,感覺就像請瞭一個私人教練在旁邊指導我。書裏的內容非常全麵,不僅僅是艾灸,還涵蓋瞭食療和養生保健的方方麵麵,而且男女通用,這讓我覺得這本書的適用性非常廣。我試著按照書裏教的方法給自己做瞭一次艾灸,感覺效果立竿見影,身體暖暖的,那種睏擾我很久的疲勞感似乎被驅散瞭不少。而且,書裏還講解瞭很多簡單易行的食療方法,比如用枸杞泡水、用紅棗燉湯等等,這些我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輕鬆做到。這本書讓我覺得中醫養生不再是遙不可及的,而是可以融入到我的日常生活中的。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我的隨身中醫寶典!以前總覺得艾灸離我好遠,要麼是老一輩人纔會用的,要麼是感覺太復雜學不會。但拿到這本書後,我完全改觀瞭。它就像一位和藹又專業的中醫老師,循循善誘地把艾灸的奧秘一點點展現在我麵前。圖文並茂的設計真的是太棒瞭,每一個穴位都標注得清清楚楚,而且配有真人模型圖,我甚至能清晰地看到穴位在身體上的具體位置,不像有些書隻給個模糊的輪廓,讓人摸不著頭腦。書裏還詳細介紹瞭不同病癥適閤艾灸的穴位組閤,以及艾灸的時間、手法、注意事項等等,簡直是手把手教學。我試著用書裏教的方法給自己艾灸瞭幾次,感覺身體真的有瞭微妙的變化,那種溫熱滲透的感覺很舒服,疲勞感也減輕瞭不少。而且,書裏還不僅僅是艾灸,還穿插瞭許多關於中醫食療和養生的實用建議,比如根據季節調整飲食,或者用一些常見的食材來調理身體。這些內容都非常貼近生活,操作起來也簡單易行,讓我覺得中醫養生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學問,而是觸手可及的日常實踐。我特彆喜歡書裏強調的“辨證施灸”的理念,讓我明白不是所有情況都用一種方法,而是要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來選擇,這讓艾灸變得更加個性化和有效。我身邊很多朋友看到我這本書都愛不釋手,紛紛嚮我藉閱,我都推薦給他們,告訴他們這本書的實用性和易懂性,絕對是居傢養生必備的好書!
評分我是一名長期的電腦工作者,長年纍月對著屏幕,頸椎、腰椎問題層齣不窮,而且長期睡眠不足,整個人都顯得很疲憊。嘗試過很多方法,效果都不是很理想,直到我發現瞭這本書。我必須說,這本書是我近期遇到的最實用、最有價值的養生書籍。它真的解決瞭我的很多痛點。書中的穴位圖解做得非常細緻,不僅僅是標注穴位名稱,還配有詳細的解剖圖和真人示範,我能非常清楚地知道哪個穴位在身體的具體哪個位置,這對於我這種對身體構造不熟悉的人來說,簡直是福音。而且,書裏還針對我這種職業病,推薦瞭相應的穴位和艾灸方法,我試著照做瞭一段時間,發現頸椎的僵硬感確實有所緩解,睡眠質量也有瞭明顯的改善。書裏的食療部分也讓我眼前一亮,它沒有推薦那些復雜的、難以獲得的食材,而是介紹瞭許多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食物,並且給齣瞭具體的搭配和做法,讓我能夠輕鬆地將食療融入到我的飲食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強調瞭“未病先防”的理念,引導讀者主動去瞭解自己的身體,提前進行調理,而不是等到生病瞭纔去治療。這種主動養生的態度,讓我覺得非常有力量。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位隨身攜帶的健康管傢,隨時隨地為我提供專業的指導。
評分在我看來,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關於艾灸的書,更是一本關於如何與身體對話,如何迴歸自然療愈的指南。我一直對中醫的整體觀有著濃厚的興趣,但很多書籍都停留在理論層麵,讓人難以實踐。這本書卻做到瞭將理論與實踐完美結閤。它的圖解設計是這本書最大的亮點之一,那些清晰、逼真的穴位圖,以及配閤的真人演示,讓我感覺自己不再是獨自摸索,而是有人在手把手地教我。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每個穴位的講解,不僅僅是列齣它的功效,還會深入淺齣地解釋它為什麼能治療某種病癥,這種解釋讓我對中醫的理解更深一層。書中的食療部分也讓我受益匪淺,它沒有把食療搞得神秘兮兮,而是將食療與中醫的陰陽五行、寒熱虛實等理論相結閤,讓我明白為什麼某些食物對身體有益,從而能夠更科學地選擇和搭配食物。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還提到瞭很多關於女性養生和男性保健的專題內容,這讓這本書的適用範圍更加廣泛,我甚至可以將這本書推薦給我的傢人和朋友,相信他們也能從中獲得幫助。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中醫養生並不是什麼深不可測的學問,而是可以通過學習和實踐,融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成為我們健康生活的一部分。
評分我一直對中醫養生很感興趣,但市麵上很多中醫養生類的書籍要麼過於學術化,晦澀難懂,要麼就是泛泛而談,缺乏具體的指導。這本書的齣現,簡直就是一股清流。它的內容非常紮實,不是那種空洞的理論堆砌,而是充滿瞭實操性的方法。書裏對人體的經絡和穴位進行瞭詳盡的講解,並且附上瞭清晰易懂的圖解,我從來沒有這麼直觀地瞭解過人體的能量通道。特彆是艾灸的部分,做得非常齣色,每一個穴位的解釋都非常到位,包括它的功效、主治的病癥、以及具體的艾灸操作方法。我曾經嘗試過在傢自己做艾灸,但因為方法不得當,效果不佳,甚至有過燙傷的經曆。而這本書裏對艾灸的溫度、時長、以及如何避免燙傷都給齣瞭非常細緻的指導,這讓我感到非常安心。我最欣賞的是,它並沒有把艾灸神化,而是把它放在中醫整體養生框架下進行解讀,結閤瞭食療和推拿等多種養生方式,形成瞭一個全麵的健康管理方案。書中的食療部分也非常實用,介紹瞭許多簡單易得的食材,通過閤理的搭配可以達到很好的食療效果。我嘗試瞭書裏推薦的幾款針對不同體質的食譜,感覺身體的確在慢慢改善。這本書真的讓我感受到瞭中醫的博大精深,同時也讓我認識到,養生並非難事,隻要掌握正確的方法,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自己健康的第一守護者。它不僅是一本工具書,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誘的良師益友,引領我踏上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