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傢庭育兒指導
:46元
作者:王如文 主編
齣版社:海洋
齣版日期:2014-11-01
ISBN:9787502789855
字數:480000
頁碼:336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
編輯推薦:
暫無相關內容
目錄:第一章 現代育兒關鍵基點
第一節 啓動生命,保障健康成長
第二節 主導生命運行的大腦發育與功能發展
第三節 母乳喂養是寶寶健康成長及終生受益的保障
第四節 早期教育的則和方法
第五節 小兒軀體活動、鍛煉與免疫預防
第六節 小兒發育異常識彆
第七節 兒童營養失衡及防範代謝綜閤徵
小結
思考題
第二章 新生兒
第一節 形體生長發育
第二節 喂養知識
小結
思考題
第三節 護理寶寶要領
第四節 智能、體能發展
第五節 常見疾病防治知識
小結
思考題
第三章 嬰兒
第一節 1~3月齡嬰兒
小結
思考題
第二節 4~6月齡嬰兒
小結
思考題
第三節 7~9月齡嬰兒
小結
思考題
第四節 10~12月齡嬰兒
小結
思考題
第四章 幼兒
第一節 13~15月齡幼兒
小結
思考題
第二節 16~18月齡幼兒
小結
思考題
第三節 19~21月齡幼兒
小結
思考題
第四節 22~24月齡幼兒
小結
思考題
第五節 2歲1月~2歲6月齡幼兒
小結
思考題
第六節 2歲7月~3歲0月齡幼兒育兒要點
小結
思考題
第七節 3~6歲學齡前兒童育兒要點
小結(3~4歲)
思考題(3~4歲)
小結(4~6歲)
思考題(4~6歲)
第五章 兒童形體增長與健康狀況評
第一節 兒童營養與健康狀況評的意義
第二節 評兒童形體增長與健康狀況
第三節 健康檢查及評
小結
思考題
案例分析
附錄1 日常膳食食物成分錶
附錄2 育兒膳食食譜
參考文獻
內容提要:
王如文主編的《傢庭育兒指導》結閤中國城鄉居 民教養兒童的客觀需求,根據中國國情及經濟發展情 況,參照社區和傢庭教養 兒童實際有效經驗編寫而成。書中引用大量我國現代 育兒數據和圖錶,在兒童形體發展、護理要求、喂 養要點、智能及體能發展以及防治疾病等方麵作瞭詳 細闡述,以便保健育嬰人員、傢長實踐和操作應用。
本書特色:科學,數據翔實;簡明扼要,優 勢明顯;對象明確,結構清晰;操作規範,實用 性強;圖文並茂,通俗易懂。
適用範圍:適閤作為育嬰員、傢長的指導讀物, 也可作為育嬰護理從業人員、在校學生和傢庭成員 的自學用書。
暫無相關內容
作者介紹:王如文,兒科主任醫師,兒科學教授。中國兒童中心營養與健康總顧問,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專傢委員會委員,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兒童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兒童食品專業學會委員,《中國小兒血液》雜誌主編,《實用兒科臨床》雜誌副主編,北京市微量元素學會委員。1954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醫學係,長期從事兒科臨床醫療、教學及科研工作,在兒科臨床血液學、兒童營養及兒童發展等專業方麵,擔任多部著作主編及副主編工作,發錶醫學科學研究論文餘篇,並多次榮獲科學技術成果奬。
《都市植物圖鑒:陽颱上的野趣生活》這本書,徹底改變瞭我對“園藝”的刻闆印象。我一直以為養花種草是件很費力氣、需要專業知識的事情,但這本書的理念完全是反其道而行之。作者倡導的是一種“順其自然,發現野趣”的養護哲學。他沒有推薦那些嬌氣需要恒溫恒濕的珍稀品種,而是把焦點放在瞭那些生命力極強、甚至可以說“打不死”的城市邊緣植物,比如某些品種的酢漿草、耐陰的蕨類,甚至是如何在花盆裏成功培育一株野生薄荷。書裏每一頁都配有高清的手繪插圖,綫條細膩卻不失生動,比照片更有藝術感。最實用的是它提供的“災難自救指南”——比如葉子突然變黃、齣現白粉病時的非化學處理方法,寫得極其詳細且易於操作。讀完後,我立刻動手清理瞭我的小陽颱,用作者推薦的“舊傢具改造花箱”法,種下瞭一片生機勃勃的綠意。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讓你意識到,即便是水泥森林裏,也有屬於自然的頑強生命力等待你去發現和嗬護。
評分這本《星辰大海的秘密》簡直是為我這種對宇宙充滿好奇心的“天文小白”量身定做的!作者的文筆太有感染力瞭,仿佛我不是在閱讀文字,而是真的搭乘瞭一艘小型飛船,穿梭在浩瀚的銀河係之中。書中對黑洞的描述尤其精彩,他沒有堆砌那些晦澀難懂的物理公式,而是用瞭一種近乎詩意的語言,將黑洞的吞噬之力、時間和空間的扭麯,描繪成宇宙中最深邃的謎團。特彆是關於“事件視界”的解釋,用一個生活化的比喻,讓我這個理科盲瞬間就明白瞭那個不可逆轉的界限。更讓我驚喜的是,它還穿插瞭許多天文學史上的小故事,比如伽利略第一次用望遠鏡觀測月球錶麵的震撼,以及愛因斯坦提齣相對論時遭受的質疑和堅持。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對頭頂的夜空不再是模糊的一片,而是充滿瞭結構和故事。這本書的排版也做得非常用心,那些精美的星雲和行星圖片,配上恰到好處的圖注,極大地增強瞭閱讀的沉浸感。對於想要瞭解現代天體物理學前沿,又害怕被復雜的數學嚇退的普通讀者來說,這絕對是一本值得珍藏的入門寶典。它成功地架起瞭一座通往深空奧秘的橋梁,讓人在贊嘆宇宙之宏大的同時,也對人類探索精神肅然起敬。
評分我最近沉迷於《古羅馬遺跡的密碼》這本書,簡直不能自拔。這本書的作者顯然是一位深諳曆史細節的“考古偵探”。他沒有采用那種平鋪直敘的編年體敘事,而是通過聚焦於幾個關鍵的考古發現——比如龐貝古城壁畫中不為人知的細節,或者哈德良長城邊境哨站發現的私人信件殘片——來層層剝開古羅馬社會的生活肌理。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對古羅馬公共浴場的社會功能分析。在作者的筆下,浴場不再僅僅是洗浴的場所,而是政治密謀、商業談判甚至秘密約會的中心。他引用瞭大量拉丁文碑文的翻譯,但處理得非常巧妙,不會讓人覺得枯燥,反而像是在現場偷聽曆史人物的談話。這本書的厲害之處在於,它讓你覺得曆史不是高高在上的結論,而是充滿煙火氣和人情味的“現場記錄”。比如,書中提到當時普通羅馬公民如何通過麵包和馬戲來維持對政權的關注,那種對底層民眾心理的洞察力,即使是兩韆年後讀來,依然能讓人産生強烈的共鳴。如果你對曆史的宏大敘事感到疲倦,渴望看到那些被教科書忽略的、充滿細節和人性光輝的側麵,這本書絕對是你的不二之選。
評分《時間管理的反直覺藝術》這本書對我來說是一次顛覆性的認知重塑。我一直信奉“待辦清單越長,效率越高”的傳統觀念,但這本書從行為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的角度,提齣瞭許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觀點。作者的核心論點是:人類大腦更擅長處理“最小可行行動”(Minimum Viable Action)而非“宏大目標”。書中花瞭大量篇幅來論證“為拖延找藉口”的心理機製,並提供瞭一種名為“五分鍾啓動法”的技巧——隻要開始行動五分鍾,慣性就會推動你繼續下去。與市麵上許多強調“自律”和“嚴格規劃”的書籍不同,這本書更多地是教你如何“與自己的惰性和平共處”。它強調環境設計的重要性,比如如何通過物理布局來減少分心,而不是單純依靠意誌力。我嘗試書中提齣的“批量處理低認知負荷任務”的方法,效果立竿見影,那些以前總被我拖到周五的任務,現在都能在周三上午輕鬆解決。這本書的語言流暢,論證嚴密,沒有空泛的口號,全是基於實驗和實踐的有效策略,對於那些被“效率陷阱”睏擾的人來說,無疑是一劑清醒劑。
評分我最近讀完《聲音設計大師的幕後工作》,簡直像是被打開瞭新世界的大門。這本書聚焦於電影和遊戲配樂背後的“聲音美學”,作者的視角非常獨特,他沒有去采訪那些知名的作麯傢,而是深入挖掘瞭那些負責環境音效、擬音(Foley Artistry)和聲音編輯的幕後英雄。書中有一個章節專門描述如何為一場太空飛船的爆炸設計聲音,傳統認知中可能是巨大的轟鳴,但作者揭示瞭為瞭營造“真空中的震撼感”,設計師是如何巧妙地利用低頻震動和空氣壓縮的延遲效果來實現的。這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令人嘆為觀止。書中還分享瞭許多錄製怪異音效的“黑科技”——比如用冷凍的生菜砸在地上模擬骨摺聲,或者用搖晃裝滿沙子和玻璃珠的箱子來模擬雪地行軍。通過這些實例,我纔真正理解瞭聲音是如何在潛意識層麵操縱觀眾的情緒和感知。這本書對於任何對影視製作、沉浸式體驗感興趣的人來說,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聽覺解剖學”教材,它讓你在未來觀看任何電影時,都會不自覺地去分辨和欣賞那些精心構建的聲音層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