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名称: | 国际艺术设计基础教程 印刷技术及后期工艺 第二版 印刷技术创新设计技术工艺传统 艺术书籍 | |
| 出版单位: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
| 作 者: | 加文·安布罗斯 编 | |
| 出版时间: | 2017年10月01日 | |
| 语 言: | 中文 | |
| I S B N : | 9787515348926 | |
| 图书定价: | 58.80 RMB/本 | |
| 图书规格: | 平装 1/16 230×161(mm)开本 181页 0.4KG/本 |
我特别欣赏其中对于“后期工艺”的阐述角度,它没有将后期处理仅仅看作是锦上添花的美化步骤,而是上升到了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品牌体验的高度。例如,在讨论覆膜和上光时,作者深入分析了哑光膜带来的沉稳内敛感与亮光膜带来的视觉冲击力,以及它们在不同材质包装上应用时的目标受众差异。这种洞察力,已经超越了纯粹的技术说明,更偏向于一种商业策略的探讨,对于我们这些需要为客户提供全案服务的创意人员来说,提供了极佳的决策参考依据,让我意识到,工艺的选择本身就是一种强有力的营销语言。
评分尽管这本书的内容涵盖面极广,从前端的图像处理到后端的成品检验,但其叙事脉络始终保持着一种清晰的逻辑性,这对于一本厚重的合订本来说是难能可贵的。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在介绍一些相对小众或复古的印刷技法时,作者展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知识储备,比如手工模切和异形开窗工艺的流程详解,这些内容在市面上主流的设计书籍中几乎是找不到的“绝版”干货。我感觉作者不仅是技术的传承者,更是一位热心的布道者,他试图用这种详尽的图文并茂的方式,确保这些宝贵的、需要大量实操经验才能掌握的技艺,不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彻底失传。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纸张的选择和印刷的质感都透着一股老派的匠心,那种沉甸甸的踏实感,是现在很多轻飘飘的电子书无法比拟的。光是翻阅那些彩页样本,就能感受到不同油墨在不同纸张上呈现出的微妙差异,有的光滑细腻,有的粗粝厚重,简直就是一场触觉的盛宴。特别是那些特种印刷工艺的展示,什么烫金、UV、压凹凸,每一样都做得极其精细,看得出来制作者在细节上花费了大量心血,绝对不是那种走马观花的介绍,而是真刀真枪的工艺展示,对于我们这些对印刷细节有执念的人来说,光是看图都能学到不少东西。
评分这套书的汇编体裁处理得非常高明,它不像一本纯粹的教材,更像是一个行业资深人士精心挑选的“工具箱”。翻阅到中段那些大量的实物样本对比时,我简直惊叹于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不同装帧方式对书籍整体观感的影响,不同纸张在长期光照下的老化差异,甚至连裁切误差对视觉平衡的破坏性,都有配图佐证。这种“眼见为实”的学习方式,远比死记硬背技术指标有效得多。我甚至把它当成一本“印刷品鉴赏词典”来使用,每当遇到一个陌生的工艺术语,都能迅速在这本书里找到对应的实物案例进行交叉比对。
评分说实话,我买这本书本来是想快速浏览一下现代平面设计的一些新趋势,结果却被里面关于传统制版和打样的章节深深吸引住了。那部分内容详尽得有些“过时”,详尽到近乎于学院派的严谨,从菲林输出到CTP流程的每一步工序,都像是在给新人上实操课。我本来以为这会让我感到枯燥,但作者似乎有一种魔力,能把那些技术参数讲得引人入胜。比如关于色彩管理那几页,他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结合了具体的商业案例来剖析,让原本晦涩的ICC Profile和墨量控制,变得清晰易懂,对于想把设计稿完美落地到印刷品上的设计师来说,简直就是救命稻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