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技术及后期工艺 第二版 印谱 合订本 第二版第三版 中国印刷工艺样本专业版 印刷技术 平面设计书

印刷技术及后期工艺 第二版 印谱 合订本 第二版第三版 中国印刷工艺样本专业版 印刷技术 平面设计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加文·安布罗斯 等 编
图书标签:
  • 印刷技术
  • 印刷工艺
  • 平面设计
  • 印谱
  • 样本
  • 后期工艺
  • 设计
  • 艺术
  • 专业
  • 教材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灵感库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ISBN:9787515348926
商品编码:27582927938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7-10-01
套装数量:2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图书名称:国际艺术设计基础教程 印刷技术及后期工艺 第二版 印刷技术创新设计技术工艺传统 艺术书籍
出版单位:中国青年出版社
作      者:加文·安布罗斯 编
出版时间:2017年10月01日
语      言:中文
I S B N  :9787515348926
图书定价:58.80 RMB/本
图书规格:平装 1/16 230×161(mm)开本 181页 0.4KG/本


















































现代包装设计与材料应用指南 内容概要: 本书旨在为包装设计师、印刷行业专业人士以及相关领域学生提供一套全面、深入的现代包装设计理念、材料选择、结构设计与生产工艺的实战指南。全书聚焦于如何将创意设计转化为兼具功能性、美观性与可持续性的实际产品,涵盖了从市场趋势分析到最终交付的完整流程。 第一部分:包装设计基础与市场洞察 本部分将深入剖析现代包装设计在品牌建设中的核心作用。我们首先探讨包装作为“无声推销员”的本质,解析消费者决策路径中包装感官体验的重要性。内容包括: 品牌视觉识别在包装中的系统化应用: 探讨色彩心理学、字体选择的战略意义,以及如何通过图形元素构建清晰、有力的品牌故事。重点分析不同行业(如快消品、奢侈品、电子产品)的包装设计规范与差异化策略。 人体工程学与用户体验 (UX) 在结构设计中的融入: 详细阐述包装的开启便捷性、持握舒适度、信息易读性等关键用户体验指标。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展示如何通过结构优化提升消费者的开箱体验(Unboxing Experience)。 全球包装法规与合规性: 介绍国际主要市场的包装标签要求、环保认证标准(如可降解性、可回收性标识)以及供应链中的合规风险管理。 第二部分:先进材料科学与可持续发展 本部分专注于包装材料的性能、创新趋势及环保实践。我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纸张和塑料,而是深入探讨新一代功能性材料的应用。 纸基材料的精细化应用: 区分不同克重、纤维成分、表面处理(如施胶、涂布)的纸张如何影响印刷适性和最终的物理强度。重点介绍高阻隔性纸板、模切箱板纸的结构优化技术。 塑料与复合材料的未来: 详尽对比PET、PP、PE等树脂的特性及其在软包装和硬包装中的应用场景。深入探讨生物基塑料(Bio-based Plastics)和可堆肥材料(Compostable Materials)的技术成熟度、成本效益及应用限制。 功能性涂层与阻隔技术: 介绍水性、UV固化涂层在提高耐磨性、耐湿性方面的作用。分析真空镀铝、纳米涂层等先进技术在延长食品保质期中的关键作用。 循环经济与绿色设计原则: 提出“从摇篮到摇篮”(Cradle to Cradle)的设计哲学,指导读者如何在设计初期就融入材料简化、单一材料化(Mono-materialization)和易于分离回收的设计理念。 第三部分:结构设计与原型制作 本部分是连接设计概念与实际制造的关键桥梁,重点教授结构设计的方法论和工具应用。 结构设计软件与流程: 介绍主流的二维绘图和三维建模软件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重点演示如何建立精确的刀线文件(Die-line)和结构展开图。 折叠纸盒与瓦楞箱的结构创新: 系统梳理美标(FEFCO)和欧标(ECMA)体系下的经典结构,并展示如何通过内部支撑结构(如隔板、缓冲垫)实现产品保护最大化。案例聚焦于异形结构(Irregular Shapes)的设计与稳定化处理。 原型制作与物理验证: 讲解快速打样(Prototyping)技术,包括数字切割(Plotting)和3D打印在验证结构可行性上的优势。强调物理测试(跌落测试、堆码测试)在确认最终设计方案中的不可替代性。 第四部分:生产工艺集成与质量控制 本部分将设计需求转化为可执行的生产指令,聚焦于印刷前准备、印后加工对设计效果的决定性影响。 印刷适性与色彩管理: 深入探讨胶印、柔版印刷、凹版印刷和数字印刷在不同包装材料上的适用性。讲解色彩管理流程,确保从屏幕到实物成品的一致性(Delta E控制)。 印后工艺的艺术与技术: 详细解析烫金、UV局部上光、压凹凸(Embossing/Debossing)等工艺对视觉冲击力的提升。重点分析这些工艺在不同承印物上的操作参数和常见缺陷,例如烫印的套准精度和边缘清晰度控制。 模切、粘合与自动化装配: 阐述刀版设计对材料浪费和成品套准精度的影响。介绍高速粘箱设备的运行原理,以及如何优化粘合剂的选择以适应环保材料和高强度要求。 质量控制与供应链协作: 建立一套从首件确认到批量生产的质量检查清单(Checklist),确保设计规格的准确落地。强调设计师与供应商之间清晰、无歧义的技术沟通文档的重要性。 目标读者: 包装设计师、平面设计师、结构工程师、品牌经理、印刷厂技术人员、产品开发工程师以及所有致力于提升产品包装专业水准的行业人士。本书不仅提供理论知识,更侧重于实操指导和行业前沿案例分析,助力读者构建一个以用户体验为核心、以可持续性为导向的现代包装解决方案能力。

用户评价

评分

我特别欣赏其中对于“后期工艺”的阐述角度,它没有将后期处理仅仅看作是锦上添花的美化步骤,而是上升到了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品牌体验的高度。例如,在讨论覆膜和上光时,作者深入分析了哑光膜带来的沉稳内敛感与亮光膜带来的视觉冲击力,以及它们在不同材质包装上应用时的目标受众差异。这种洞察力,已经超越了纯粹的技术说明,更偏向于一种商业策略的探讨,对于我们这些需要为客户提供全案服务的创意人员来说,提供了极佳的决策参考依据,让我意识到,工艺的选择本身就是一种强有力的营销语言。

评分

尽管这本书的内容涵盖面极广,从前端的图像处理到后端的成品检验,但其叙事脉络始终保持着一种清晰的逻辑性,这对于一本厚重的合订本来说是难能可贵的。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在介绍一些相对小众或复古的印刷技法时,作者展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知识储备,比如手工模切和异形开窗工艺的流程详解,这些内容在市面上主流的设计书籍中几乎是找不到的“绝版”干货。我感觉作者不仅是技术的传承者,更是一位热心的布道者,他试图用这种详尽的图文并茂的方式,确保这些宝贵的、需要大量实操经验才能掌握的技艺,不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彻底失传。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纸张的选择和印刷的质感都透着一股老派的匠心,那种沉甸甸的踏实感,是现在很多轻飘飘的电子书无法比拟的。光是翻阅那些彩页样本,就能感受到不同油墨在不同纸张上呈现出的微妙差异,有的光滑细腻,有的粗粝厚重,简直就是一场触觉的盛宴。特别是那些特种印刷工艺的展示,什么烫金、UV、压凹凸,每一样都做得极其精细,看得出来制作者在细节上花费了大量心血,绝对不是那种走马观花的介绍,而是真刀真枪的工艺展示,对于我们这些对印刷细节有执念的人来说,光是看图都能学到不少东西。

评分

这套书的汇编体裁处理得非常高明,它不像一本纯粹的教材,更像是一个行业资深人士精心挑选的“工具箱”。翻阅到中段那些大量的实物样本对比时,我简直惊叹于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不同装帧方式对书籍整体观感的影响,不同纸张在长期光照下的老化差异,甚至连裁切误差对视觉平衡的破坏性,都有配图佐证。这种“眼见为实”的学习方式,远比死记硬背技术指标有效得多。我甚至把它当成一本“印刷品鉴赏词典”来使用,每当遇到一个陌生的工艺术语,都能迅速在这本书里找到对应的实物案例进行交叉比对。

评分

说实话,我买这本书本来是想快速浏览一下现代平面设计的一些新趋势,结果却被里面关于传统制版和打样的章节深深吸引住了。那部分内容详尽得有些“过时”,详尽到近乎于学院派的严谨,从菲林输出到CTP流程的每一步工序,都像是在给新人上实操课。我本来以为这会让我感到枯燥,但作者似乎有一种魔力,能把那些技术参数讲得引人入胜。比如关于色彩管理那几页,他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结合了具体的商业案例来剖析,让原本晦涩的ICC Profile和墨量控制,变得清晰易懂,对于想把设计稿完美落地到印刷品上的设计师来说,简直就是救命稻草。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