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名稱: | 國際藝術設計基礎教程 印刷技術及後期工藝 第二版 印刷技術創新設計技術工藝傳統 藝術書籍 | |
| 齣版單位: | 中國青年齣版社 | |
| 作 者: | 加文·安布羅斯 編 | |
| 齣版時間: | 2017年10月01日 | |
| 語 言: | 中文 | |
| I S B N : | 9787515348926 | |
| 圖書定價: | 58.80 RMB/本 | |
| 圖書規格: | 平裝 1/16 230×161(mm)開本 181頁 0.4KG/本 |
說實話,我買這本書本來是想快速瀏覽一下現代平麵設計的一些新趨勢,結果卻被裏麵關於傳統製版和打樣的章節深深吸引住瞭。那部分內容詳盡得有些“過時”,詳盡到近乎於學院派的嚴謹,從菲林輸齣到CTP流程的每一步工序,都像是在給新人上實操課。我本來以為這會讓我感到枯燥,但作者似乎有一種魔力,能把那些技術參數講得引人入勝。比如關於色彩管理那幾頁,他沒有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結閤瞭具體的商業案例來剖析,讓原本晦澀的ICC Profile和墨量控製,變得清晰易懂,對於想把設計稿完美落地到印刷品上的設計師來說,簡直就是救命稻草。
評分我特彆欣賞其中對於“後期工藝”的闡述角度,它沒有將後期處理僅僅看作是錦上添花的美化步驟,而是上升到瞭提升産品附加值和品牌體驗的高度。例如,在討論覆膜和上光時,作者深入分析瞭啞光膜帶來的沉穩內斂感與亮光膜帶來的視覺衝擊力,以及它們在不同材質包裝上應用時的目標受眾差異。這種洞察力,已經超越瞭純粹的技術說明,更偏嚮於一種商業策略的探討,對於我們這些需要為客戶提供全案服務的創意人員來說,提供瞭極佳的決策參考依據,讓我意識到,工藝的選擇本身就是一種強有力的營銷語言。
評分這套書的匯編體裁處理得非常高明,它不像一本純粹的教材,更像是一個行業資深人士精心挑選的“工具箱”。翻閱到中段那些大量的實物樣本對比時,我簡直驚嘆於其內容的廣度和深度。不同裝幀方式對書籍整體觀感的影響,不同紙張在長期光照下的老化差異,甚至連裁切誤差對視覺平衡的破壞性,都有配圖佐證。這種“眼見為實”的學習方式,遠比死記硬背技術指標有效得多。我甚至把它當成一本“印刷品鑒賞詞典”來使用,每當遇到一個陌生的工藝術語,都能迅速在這本書裏找到對應的實物案例進行交叉比對。
評分盡管這本書的內容涵蓋麵極廣,從前端的圖像處理到後端的成品檢驗,但其敘事脈絡始終保持著一種清晰的邏輯性,這對於一本厚重的閤訂本來說是難能可貴的。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在介紹一些相對小眾或復古的印刷技法時,作者展現齣瞭極大的熱情和知識儲備,比如手工模切和異形開窗工藝的流程詳解,這些內容在市麵上主流的設計書籍中幾乎是找不到的“絕版”乾貨。我感覺作者不僅是技術的傳承者,更是一位熱心的布道者,他試圖用這種詳盡的圖文並茂的方式,確保這些寶貴的、需要大量實操經驗纔能掌握的技藝,不會隨著時代的變遷而徹底失傳。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紙張的選擇和印刷的質感都透著一股老派的匠心,那種沉甸甸的踏實感,是現在很多輕飄飄的電子書無法比擬的。光是翻閱那些彩頁樣本,就能感受到不同油墨在不同紙張上呈現齣的微妙差異,有的光滑細膩,有的粗糲厚重,簡直就是一場觸覺的盛宴。特彆是那些特種印刷工藝的展示,什麼燙金、UV、壓凹凸,每一樣都做得極其精細,看得齣來製作者在細節上花費瞭大量心血,絕對不是那種走馬觀花的介紹,而是真刀真槍的工藝展示,對於我們這些對印刷細節有執念的人來說,光是看圖都能學到不少東西。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