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药酒全书 药酒知识百科 泡制药酒常用的药材选择 药酒配方大全 泡制方法 注意事项 常见病慢性病家

养生药酒全书 药酒知识百科 泡制药酒常用的药材选择 药酒配方大全 泡制方法 注意事项 常见病慢性病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药酒
  • 养生
  • 中医
  • 药材
  • 配方
  • 健康
  • 慢性病
  • 家庭医学
  • 保健
  • 传统医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书论图腾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94500
商品编码:27690310319
丛书名: 养生特效药 酒全书
开本:32开

具体描述

产品展示
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养生特效药酒全书 
作 者:  李德俊  
定价:  39.80
ISBN号:  9787122294500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开本:  32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8-1-1
印刷日期:  2018-1-1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适合于日常保健,常见病、慢性病的家庭调理及治疗。
每味中药介绍详尽,即使不是专业人士,也能很快上手。 
专家多年从医经验倾囊相授,用起来更放心。
内容介绍
《养生药酒泡制全书》涉猎众多药酒方,不仅介绍了药酒知识、泡制药酒常用的材料,还根据不同的补益和祛病作用对药酒进行了分类,详细地阐述了药酒的配方组成、泡制方法、养生功效、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力求内容丰富。药酒方所选药材容易购买,成本低,让您能在家中轻松制作,尤其适合于日常保健,常见病、慢性病的家庭调理及治疗。
作者介绍
《养生药酒泡制全书》主编,李德俊,副主任医师,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会员。从事中医工作三十余年,有丰富的中医临床经验,专长为中医治疗内科杂病、尤其擅长治疗消化系、呼吸系、心脑血管疾病的诊疗,在中医治疗肿瘤方面有专长。
目录
1 药酒知识概论 
药酒的起源和发展 002 
药酒的特点和作用 004 
药酒的制备方法 006 
药酒制作前的准备 010 
服用药酒的禁忌 012 

2 泡制药酒常用的材料 
常用的基质酒 016 
白酒 016 
黄酒 017 
米酒 020 
常用的中药 022 
益气药 022 
人参 022 
黄芪 023 
白术 024 
甘草 025 
山药 025 
大枣 026 
蜂蜜 027 
云芝 028 
沙棘 028 
黄精 029 
白扁豆 030 
补肾助阳药 031 
仙茅 031 
杜仲 032 
益智 032 
海马 033 
蛤蚧 033 
鹿茸 034 
续断 035 
锁阳 036 
淫羊藿 036 
阳起石 037 
苦瓜子 038 
巴戟天 038 
沙苑子 039 
鹿角霜 039 
胡桃仁 040 
补骨脂 040 
冬虫夏草 041 
养血滋阴药 042 
阿胶 042 
当归 042 
灵芝 043 
麦冬 044 
玉竹 044 
黑豆 045 
龟甲 045 
天冬 046 
龙眼肉 046 
何首乌 047 
鹿角胶 048 
女贞子 048 
枸杞子 049 
明党参 050 
北沙参 051 
山茱萸 051 
黑芝麻 052 
理气消食药 053 
沉香 053 
橘核 053 
檀香 054 
青皮 055 
乌药 055 
木香 056 
甘松 057 
佛手 057 
麦芽 058 
谷芽 059 
九里香 059 
荔枝核 060 
青木香 060 
大腹皮 061 
天仙子 061 
玫瑰花 062 
活血止血药 063 
桃枝 063 
桃仁 063 
红花 064 
川芎 065 
丹参 065 
益母草 066 
槐花 067 
三七 068 
艾叶 068 
白及 069 
苎麻根 070 
白茅根 070 
祛风通络药 071 
川乌 071 
桑枝 072 
防己 072 
穿山龙 073 
寻骨风 074 
伸筋草 074 
千斤拔 075 
石楠叶 075 
海桐皮 076 
化痰止咳平喘药 077 
白前 077 
芥子 077 
竹茹 078 
桔梗 079 
胖大海 080 
川贝母 080 
天竺黄 081 
苦杏仁 082 
罗汉果 082 
安神息风药 083 
牡蛎 083 
天麻 084 
朱砂 085 
牛黄 086 
远志 086 
石决明 087 
合欢花 088 
罗布麻 088 
化湿渗湿药 089 
苍术 089 
厚朴 090 
砂仁 090 
金钱草 091 
鸡骨草 092 
冬瓜皮 092 
车前子 093 
地肤子 094 
灯心草 094 
薏苡仁 095 
车前草 096 
滑石粉 096 
解表药 097 
防风 097 
苍耳 097 
薄荷 098 
生姜 099 
菊花 100 
荷叶 100 
羌活 101 
桂枝 102 
辛夷 103 
清热药 104 
青果 104 
栀子 104 
黄芩 105 
半边莲 106 
蒲公英 107 
马齿苋 108 
决明子 108 
淡竹叶 109 
天花粉 110 
谷精草 110 
温里药 111 
肉桂 111 
花椒 112 
丁香 112 
小茴香 113 
收涩药 114 
乌梅 114 
莲子 115 
芡实 115 
覆盆子 116 
五味子 117 
金樱子 118 
鸡冠花 119 
没食子 120 
麻黄根 120 

3 滋阴壮阳补肾药酒 
五味子酒 124 
五精酒 125 
仙茅酒 126 
延龄酒 127 
地黄酒 128 
杞地人参酒 129 
养生酒 130 
人参海马酒 131 
鹿茸山药酒 132 
淫羊藿苁蓉酒 133 

4 养血补肝明目药酒 
枸杞酒 136 
菊花酒 137 
枸菊麦冬酒 138 
枸杞生地酒 139 
四补酒 140 
补气补血酒 141 
女贞子酒 142 
五味沙苑酒 143 

5 健脾和胃通便药酒 
参桂酒 146 
山核桃酒 147 
吴茱萸酒 148 
核桃刺梨根酒 149 
陈皮山楂酒 150 
玫瑰露酒 151 

6 润肺化痰解表药酒 
紫苏叶陈皮酒 154 
白前酒 155 
芥子酒 156 
竹黄酒 157 
灵芝人参酒 158 
核桃参杏酒 159 
杏仁桑白皮酒 160 
橘红酒 161 

7 补心、益脑、通络药酒 
灵芝酒 164 
健脑酒 165 
补心酒 166 
八角枫酒 167 
防风羌活酒 168 
养血通络酒 169 

8 排毒祛邪降脂药酒 
减肥酒 172 
菖蒲酒 173 
白术酒 174 
山药酒 175 
大蒜酒 176 
枸杞银花酒 177 
香菇柠檬酒 178 
姜蒜柠檬酒 179 

9 补虚抗衰防病药酒 
茯苓酒 182 
茯苓菊花酒 183 
玉屏风酒 184 
松鹤补酒 185 
疗疾延寿酒 186 
益气补虚酒 187 

10 祛风活血止痛药酒 
红花酒 190 
桂枝独活酒 191 
双参山楂酒 192 
首乌苡仁酒 193 
杜仲丹参酒 194 
排风酒 195 

11 美容养颜乌发药酒 
玫瑰酒 198 
四物酒 199 
四君子酒 200 
宁心悦容酒 201 
首乌酒 202 
龙眼和气酒 203 
归元仙酒 204 
核桃杜仲酒 205 
桃花酒 206 
桃仁酒 207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百病不生:日常调养与养生智慧》 引言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被繁忙的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所裹挟,忽略了身体最深切的呼唤。亚健康状态悄然侵袭,各种慢性疾病的阴影也日益逼近。然而,健康并非遥不可及,也并非只能依赖昂贵的药物和复杂的疗法。《百病不生:日常调养与养生智慧》这本书,旨在为您揭示一套源远流长、行之有效的居家养生体系,让您在享受现代生活便利的同时,重拾身体的平衡与活力,将疾病挡在门外,拥抱健康长寿的人生。 本书并非一本简单的养生指南,而是一部汇聚了古老智慧与现代科学的结晶。它深入浅出地探讨了“治未病”的核心理念,强调预防大于治疗的重要性。我们将一起探索那些被岁月沉淀下来的养生精髓,结合最新的健康研究成果,为您提供一套全面、实用且易于遵循的养生方案。从日常饮食的细微调整,到起居作息的科学安排,再到身心健康的内在调节,本书将引导您一步步构建属于自己的健康堡垒。 第一章:认识身体的“预警信号”——亚健康的辨识与应对 在诸多慢性疾病来临之前,身体往往会发出一些不易察觉的“预警信号”,这些信号统称为亚健康。本书将首先带领您深入了解亚健康的本质,它并非疾病,但却是疾病的温床。我们将详细介绍亚健康的常见表现,例如: 疲劳感与精力不足: 即使睡眠充足,仍感到精神不济,注意力难以集中,工作效率下降。 睡眠障碍: 入睡困难、多梦易醒、早醒等,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质量。 情绪波动: 易怒、焦虑、抑郁、情绪低落,对外界事物失去兴趣。 消化系统不适: 食欲不振、腹胀、消化不良、胃部不适等。 免疫力下降: 容易感冒,且感冒后恢复缓慢,身体易受外界病原体侵袭。 疼痛与不适: 颈肩腰背疼痛,头痛,肌肉酸痛等,无明显器质性病变。 皮肤问题: 面色晦暗,色斑,暗疮,皮肤干燥或油腻。 内分泌失调迹象: 月经不调,性欲减退,体重异常变化等。 本书将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具体的描述,帮助您准确识别自身可能存在的亚健康状态。更重要的是,我们将提供一系列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包括: 精细的自我监测方法: 教您如何通过观察身体的细微变化,如舌苔、脉象、气色等,来判断身体的健康状况。 生活方式的微调艺术: 从改变不良的坐姿、站姿,到调整电脑屏幕的高度,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却能对缓解身体疲劳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情绪疏导与心理调适: 学习有效的压力管理技巧,通过冥想、正念练习、兴趣爱好等方式,重塑积极乐观的心态。 初步的饮食与运动建议: 针对不同类型的亚健康,提出一些基础的饮食调整和运动方案,帮助身体恢复活力。 第二章:吞咽自然精华——饮食的“吃”出健康之道 “民以食为天”,饮食不仅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更是调养身体、抵御疾病的关键。本书将颠覆您对“健康饮食”的刻板印象,为您呈现一幅丰富多彩的饮食养生画卷。 五谷杂粮的养生密码: 详细解析不同谷物的营养价值和养生功效,如糙米、燕麦、小米、藜麦等,以及它们如何帮助调节血糖、改善消化、增强免疫力。您将学会如何将这些“粗”粮融入日常餐桌,让饮食更具“杂”味与“精”华。 蔬果色彩的健康语言: 探索不同颜色蔬果的健康密码。红色蔬果(如番茄、草莓)富含的抗氧化剂,橙黄色蔬果(如胡萝卜、南瓜)带来的维生素A,绿色蔬果(如菠菜、西兰花)提供的叶绿素和矿物质,蓝色紫色蔬果(如蓝莓、紫甘蓝)蕴含的花青素,以及白色蔬果(如蘑菇、洋葱)的特殊益处。我们将教会您如何通过“彩虹饮食法”,摄取最全面的营养。 豆类的生命能量: 深入了解豆制品(豆腐、豆浆、豆干等)为何被誉为“植物肉”,以及它们对心血管健康、骨骼强健的益处。 蛋白质的智慧选择: 区分优质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探讨如何合理搭配,满足身体需求,同时避免过量摄入带来的负担。 油脂的“轻”选择: 揭示好油与坏油的区别,推崇亚麻籽油、橄榄油、牛油果油等健康脂肪的运用,以及如何健康烹饪。 调味品中的养生智慧: 了解生姜、大蒜、葱、醋、姜黄等天然调味品在促进消化、增强免疫、抗炎等方面的神奇功效,如何用“味”为健康添彩。 茶饮的千年传承: 探索绿茶、红茶、乌龙茶、普洱茶等不同茶类的养生价值,以及它们对提神醒脑、消食解腻、抗氧化等方面的帮助。 水:生命之源的正确饮用: 强调充足、科学饮水的重要性,介绍不同时间饮水的最佳选择,以及如何通过饮水促进新陈代谢。 因人而异的饮食方案: 针对不同年龄、体质、季节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饮食建议。例如,如何为成长中的儿童构建均衡饮食,为中老年人补充钙质和维生素,为女性提供经期调理的饮食方案等。 第三章:生命节律的守护者——起居作息与运动的和谐之道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顺应自然规律的起居作息是人体健康的重要基石。本书将为您勾勒出一幅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并提供一套适合不同人群的运动方案。 睡眠的深度修复: 深入剖析高质量睡眠的重要性,以及影响睡眠的常见因素,如光线、噪音、睡前饮食、电子产品干扰等。本书将提供一系列实用的助眠技巧,如睡前放松法、腹式呼吸、调整睡房环境等,帮助您重获香甜的梦乡。 “子午觉”的养生智慧: 详细讲解“子午觉”(晚11点至凌晨1点,中午11点至下午1点)的生理基础和养生益处,以及如何在现代生活中灵活运用。 工作与休息的平衡艺术: 教您如何在忙碌的工作中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疲劳作战,以及高效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放松和调养。 动静结合的养生哲学: 强调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全面益处,包括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免疫力、改善体型、缓解压力等。 适合您的运动方式: 详细介绍各种受欢迎的运动项目,如散步、慢跑、瑜伽、太极拳、游泳、广场舞等,并分析它们的特点和适用人群。 循序渐进的运动计划: 为初学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运动入门指导,帮助您逐步建立运动习惯,并避免运动损伤。 “不流汗,就补水”: 强调运动过程中及时补水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根据运动强度和环境选择合适的饮品。 季节性养生与运动: 探讨不同季节下,运动强度、时间、方式的调整,以及如何通过运动来适应季节变化,预防疾病。 久坐族的“自救”指南: 针对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提供一系列办公室伸展运动、眼部放松操、颈肩舒缓动作,帮助缓解身体不适。 第四章:身心同调的内在修炼——情绪、心态与精神的养护 健康不仅是身体的无恙,更是内心的平和与宁静。本书将引导您关注内在的精神世界,学习如何管理情绪、调整心态,从而实现身心合一的健康状态。 情绪管理的五种色彩: 认识喜、怒、忧、思、悲、恐等基本情绪,理解它们对身体的生理反应,并学习如何识别和疏导负面情绪,如愤怒、焦虑、恐惧等。 积极心态的力量: 探讨乐观、感恩、希望等积极心态对身心健康的深远影响,以及如何培养和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压力释放的有效途径: 介绍多种缓解压力的技巧,包括深呼吸练习、冥想、正念、倾诉、艺术疗法等,帮助您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压方式。 感恩与关怀的疗愈作用: 强调人际关系和情感连接对健康的重要性,鼓励建立良好的人际互动,分享爱与关怀。 “笑”的健康处方: 探讨幽默感在提升免疫力、缓解疼痛、促进身心健康方面的作用,鼓励您多笑、多看喜剧。 觉察与自我对话: 学习如何通过觉察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进行积极的自我对话,重塑健康的内在认知。 静心养性的方法: 介绍如品茶、赏花、听音乐、书法、绘画等宁静的活动,帮助您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宁静。 “知足常乐”的智慧: 探讨“知足”对于减少欲望、缓解焦虑、提升幸福感的重要意义。 第五章:常见慢性病的居家调养与预防 慢性病已成为威胁现代人健康的主要“杀手”。本书将聚焦于一些普遍存在的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颈椎病、腰椎病、失眠症、胃炎等,为您提供一套科学、实用的居家调养与预防方案。 高血压的“无声杀手”的管控: 深入浅出地讲解高血压的成因、危害,以及如何通过饮食调整(如低盐、低脂饮食)、适度运动、规律作息、减缓压力等方式进行日常调养。 糖尿病的“甜蜜的负担”的应对: 探讨糖尿病的预防与管理,强调血糖监测、科学饮食(如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增加膳食纤维)、规律运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生活质量。 高血脂的“血管的隐患”的清除: 介绍血脂异常的危害,以及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如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摄入)、增加运动、戒烟限酒等方法进行干预。 颈椎病与腰椎病的“现代文明病”的缓解: 分析久坐、不良姿势对颈椎和腰椎的损害,提供详细的颈椎操、腰部锻炼方法,以及改善工作环境的建议,帮助缓解和预防疼痛。 失眠症的“夜晚的煎熬”的摆脱: 结合前面关于睡眠的章节,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失眠解决方案,包括行为疗法、放松技巧、环境调整等。 胃炎的“饮食杀手”的安抚: 讲解胃炎的常见诱因,以及如何通过规律饮食、清淡易消化、避免刺激性食物来保护胃黏膜,促进胃黏膜修复。 呼吸系统疾病的日常防护: 关注冬季易发的感冒、咳嗽等问题,提供增强免疫力的饮食、运动建议,以及居家疗法,帮助预防和缓解。 免疫力提升的综合策略: 总结本书中关于饮食、运动、心态等方面的综合建议,强调全面提升自身免疫力的重要性,从根本上抵御疾病。 定期体检的重要性: 强调定期体检是早期发现疾病、及时干预的关键,鼓励读者将体检纳入日常健康管理计划。 结论:拥抱健康,活出精彩 《百病不生:日常调养与养生智慧》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份开启健康人生的邀请函。它倡导的是一种积极、主动、智慧的生活方式。通过理解身体的语言,顺应自然的节律,用心滋养身心,我们完全有能力将疾病挡在门外,让生命之树常青。 本书提供的方法,并非一蹴而就的奇迹,而是需要您在日常生活中点滴实践、持之以恒。请相信,每一个微小的改变,都将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健康力量。从今天起,让我们一起踏上这场回归健康、拥抱精彩人生的旅程,让“百病不生”成为我们生活的常态!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点,在于它对“禁忌”和“注意事项”的强调,这体现了作者的专业和厚道。在分享了那么多诱人的药酒配方之后,作者丝毫没有放松对风险提示的篇幅。它不仅列举了哪些人群不宜饮用药酒(比如孕妇、某些肝肾疾病患者),更具体到某些药材本身可能存在的毒性或副作用,以及如何通过炮制或配伍来规避这些风险。比如,书中明确指出,某些活血化瘀的药酒,在身体有出血倾向时是绝对禁止的。这种“未雨绸缪”的提醒,远比那些光教你“怎么做”的书来得更有价值。对我来说,一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教会了你什么,更在于它阻止了你做错什么。这本书在安全教育这块做得非常到位,让人在享受传统药酒带来的乐趣和益处时,能够时刻保持一份清醒和审慎,这才是真正负责任的养生指南。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简直是为我这种“实用主义者”量身定做的。我最欣赏它在具体操作层面的详尽描述。市面上很多配方书,往往只给出一个简略的方子,材料一列,步骤一二三完事,等你真要上手了,总觉得心里没底。但这本就不同,它在每一个基础配方后面,都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大师在手把手教学。它不仅告诉你“放多少克”,还告诉你“药材需要如何预处理”。比如,有些药材需要先用温水润泡去除表面的浮尘和药性上的刺激性,有些则需要炮制才能最大化药效,甚至连药材的切法——是厚切还是薄片,都有所提及。这种对细节的把控,让原本感觉高深莫测的传统工艺变得触手可及。我尝试按照书中的一个基础补气健脾的药酒方子试制了一次,过程非常顺利,而且成品后,那种药材与酒体融合的香气,明显比我以前随便瞎试的要醇厚得多。这种“手作感”和成就感,是单纯阅读理论知识无法给予的。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相当朴实,一看就知道是走实用路线的。我本来是抱着“看看热闹”的心态翻开的,没想到里面的内容着实让我这个对传统养生半信半疑的人,心里踏实了不少。它不像市面上那些动辄把药酒神化,说喝一口就能百病消的“奇书”,而是非常脚踏实地地从基础知识讲起。比如,它详细解释了“药酒”这个概念到底涵盖了哪些范畴,区分了不同基酒的特性,这一点对我这个初学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入门课。我记得里面花了很大的篇幅去探讨药材的“性味归经”,而且不是那种枯燥的术语堆砌,而是结合实际应用场景来描述。比如某种药材泡酒后,主要针对的是肝火旺盛还是脾胃虚寒。这种细致入微的讲解,让我明白泡酒不仅仅是把一堆草药扔进酒里那么简单,每一步选择都蕴含着中医的智慧。读完前几章,我感觉自己对“药”和“酒”结合的原理有了个初步但坚实的认知基础,而不是停留在“以形补形”的层面。这种由浅入深、逻辑清晰的编排方式,极大地提升了阅读体验,让人愿意继续深入下去探索后面的内容。

评分

翻阅全书的感受,就像是走进了一个布置得很温馨的药材坊,充满了草木的清香和陈酿的甘甜。这本书的排版和插图设计,也相当到位。它没有采用那种老旧的、只有文字的古籍风格,而是大量使用了清晰的药材实物图和流程图。当我看到那些药材的特写照片时,能更直观地将书本上的文字描述和现实中的物品对应起来,这对于识别药材是极其重要的。我记得有一张图,清晰地展示了某种根茎类药材的横切面和纵切面,对比之下,我立刻明白了为什么有些配方要求“用根部”而有些要求“用全株”。这种视觉辅助,极大地降低了学习门槛。此外,书中的术语解释部分也做得非常人性化,对于一些不常用的中药名称,都会在旁边附上更通俗易懂的别名或者生长地的描述,使得阅读过程非常流畅,很少需要频繁查阅其他资料。

评分

说实话,我买这本书之前,对“常见病慢性病”这一块的期望值并不高,总觉得药酒在这方面可能只能起到辅助安抚的作用。然而,书中的某些篇章,特别是涉及到一些生活化的慢性调理方案时,确实给了我一些启发。它没有夸大其词地说能“根治”某些病症,而是非常谨慎地将这些配方定性为“辅助调理”或“日常保养”。比如,书中针对长期失眠和入睡困难的部分,介绍的药酒配方就非常注重温和与安神,选用的药材也偏向于传统上认为温和的品种。更重要的是,它在介绍这些应用时,反复强调了“辨证论治”的重要性,提醒读者即使是同一种病症,不同体质的人也需要调整药材的比例或替换某些辅料。这种严谨的态度,让我感受到了作者对读者健康的责任心,也让我明白了,养生是一项高度个性化的工程,没有万能的药酒,只有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款。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