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2017-中国畜牧兽医年鉴 |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12-01 |
| 作者:本书编委会 | 译者: | 开本: 其它 |
| 定价: 300.00 | 页数:453 | 印次: 1 |
| ISBN号:20959966 | 商品类型:图书 | 版次: 1 |
阅读2017年的《中国畜牧兽医年鉴》,让我对行业内的热点问题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其中,关于“绿色养殖”和“可持续发展”的专题论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当前环保压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下,如何实现畜牧业的绿色转型,是所有从业者面临的共同课题。年鉴不仅列举了各地在推动绿色养殖方面的一些典型模式和成功经验,还对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技术路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例如,对于规模化养殖场如何建设沼气工程、有机肥生产线,以及如何与种植业形成良性循环,年鉴提供了非常具体的操作建议和案例分析。这对于我们这类正在积极探索转型升级的养殖企业来说,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此外,年鉴也关注了动物福利、食品安全等与消费者权益息息相关的问题,并对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进行了介绍。这些内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市场需求的变化,并将其融入到实际的生产经营中。
评分除了宏观的数据分析,2017年的《中国畜牧兽医年鉴》在技术和政策层面的解读同样令人瞩目。我尤其欣赏其对行业前沿技术应用的梳理和介绍。例如,在动物疫病防控方面,年鉴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在基因工程疫苗、新型诊断技术、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的突破,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阐述。这对于我们一线兽医工作者来说,是宝贵的学习资料,能够帮助我们及时了解最新的技术动态,改进工作方法。同时,年鉴对国家在畜牧兽医领域的各项政策法规的梳理和解读,也是其一大亮点。从国家对生猪养殖的补贴政策,到对兽药生产和使用的监管规定,再到推动绿色养殖、粪污处理的指导意见,都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和分析。这些政策信息对于我们理解行业发展方向,规避政策风险,以及更好地配合国家宏观调控至关重要。我尤其关注了关于兽医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相关内容,这直接关系到行业的长远发展。年鉴中对现有问题的分析以及提出的解决建议,为我们思考如何提升兽医服务水平提供了思路。
评分作为一名在畜牧兽医行业耕耘多年的从业者,每年都会习惯性地关注《中国畜牧兽医年鉴》的出版。2017年的这本年鉴,我花了相当长的时间仔细研读,可以说是受益匪浅。首先,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其数据的详实与权威性。年鉴中关于各类畜禽存栏量、产量、消费量、进出口贸易等核心数据的统计,都呈现出令人信服的严谨性。这些数据不仅仅是冰冷的数字,它们背后反映的是整个行业一年的发展脉络,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效果的直观体现,也是企业制定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例如,在生猪养殖的部分,我特别关注了不同区域的存栏结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对饲料、疫苗、兽药等产业链环节的影响分析。这些信息对于我们这类需要精细化管理的企业来说,至关重要,能够帮助我们更精准地预判市场趋势,优化资源配置。此外,年鉴对于一些新兴畜种,如特种畜禽、珍稀动物的养殖现状及发展潜力也给予了充分的关注,这为行业内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方向。整体而言,2017年的年鉴在数据层面,延续了其一贯的高水准,为我提供了一个全面、深入了解中国畜牧兽医行业现状的窗口。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兽医,2017年的《中国畜牧兽医年鉴》中关于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章节,是我每年必读的内容。年鉴对过去一年里,我国重大动物疫病(如禽流感、非洲猪瘟、口蹄疫等)的发生情况、防控策略、疫苗研发及应用、疫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等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通过阅读这些内容,我能够及时了解国家在重大疫病防控方面最新的政策导向和技术进展。例如,对于一些新兴或变异的疫病,年鉴会详细介绍其流行特点、诊断方法以及治疗和预防的策略,这为我们一线防控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实战指导。同时,年鉴也对基层防控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这有助于我们认识到自身工作中的不足,并积极寻求改进。此外,年鉴中对动物检疫、疫情报告制度等相关环节的梳理,也帮助我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整个防控体系中的位置和职责。
评分2017年的《中国畜牧兽医年鉴》不仅仅是一本数据汇编,更是一本具有深刻洞察力的行业分析报告。我尤其欣赏年鉴中对行业发展瓶颈和挑战的坦诚剖析。例如,在奶业发展部分,年鉴详细分析了当前我国奶业在奶源质量、生产成本、市场竞争等方面面临的严峻挑战,并对如何提升我国奶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出了可行性建议。这让我认识到,畜牧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需要我们不断克服各种困难。此外,年鉴对行业人才短缺、科技成果转化不畅、小农户与规模化经营之间的衔接问题等,也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些分析非常有价值,能够促使我们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之道。年鉴中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剖析,使得整本书的内容更加立体和真实,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
评分2017年的《中国畜牧兽医年鉴》在对行业政策法规的解读方面,可以说是做到了精益求精。我注意到年鉴不仅罗列了主要的法律法规,还对这些法规的出台背景、主要内容、实施效果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例如,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修订,年鉴详细阐述了其在完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加强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这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这些法律法规的精神内涵,并将其更好地贯彻到日常工作中。同时,年鉴也关注了与畜牧业相关的环境保护、土地利用、税收优惠等政策,这些信息对于企业进行科学决策,规避经营风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对这些政策法规的深入解读,我能更清晰地认识到国家在推动畜牧业健康发展方面的决心和力度。
评分2017年的《中国畜牧兽医年鉴》在对行业发展趋势的预测方面,也展现了其前瞻性。我注意到年鉴中对“智慧养殖”和“数字化转型”的讨论占据了相当大的篇幅。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畜牧兽医行业如何与时俱进,利用科技提升生产效率、管理水平和疾病防控能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年鉴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在智慧养殖方面的一些成功实践,例如通过传感器监测动物生理指标、环境参数,利用大数据分析预测疾病发生趋势,通过自动化设备实现精准饲喂和环境调控等。这些内容让我对未来畜牧业的发展形态有了更清晰的想象,也促使我开始思考如何在现有生产体系中引入更多科技元素。同时,年鉴对国际畜牧兽医领域发展动态的关注,也为我们提供了开阔视野的机会,让我们了解全球行业的发展前沿,从而更好地应对国际竞争。
评分作为一名在行业一线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2017年的《中国畜牧兽医年鉴》给我的感觉是既熟悉又新颖。熟悉是因为其延续了一贯的严谨和权威,新颖则体现在其对行业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的关注。在这一年的年鉴中,我特别看到了对“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在畜牧兽医领域具体体现的深入解读。年鉴不仅分析了政策如何引导畜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还重点介绍了在农村地区推广新技术、新模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案例。这让我看到了畜牧兽医行业在国家战略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广阔前景。同时,年鉴也关注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在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的一些建议和措施,这对于我们建设绿色、环保的现代化畜牧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总的来说,这本书不仅仅是记录过去一年的成就,更是在指引未来前进的方向。
评分我是一个对畜牧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高度关注的读者,2017年的《中国畜牧兽医年鉴》在这方面的内容令我耳目一新。年鉴不仅介绍了我国畜禽产品(如肉、蛋、奶、水产品等)的生产加工技术的新进展,还对相关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检测技术、追溯体系建设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例如,在肉品加工方面,年鉴介绍了新型的保鲜技术、加工工艺以及如何减少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这些信息对于我们优化产品品质,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此外,年鉴对我国在建立健全畜禽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梳理,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如何保证产品的从源头到餐桌的每一个环节都安全可靠。我特别关注了对进口畜产品检验检疫的最新要求和动态,这对于我们企业如何更好地开展国际贸易,规避风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评分我一直认为,了解行业内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创新,是推动自身专业进步的关键。2017年的《中国畜牧兽医年鉴》在这方面提供了非常丰富的信息。年鉴中对一些重点科研项目、获奖成果以及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新技术的介绍,让我大开眼界。例如,在畜禽育种技术方面,年鉴介绍了基因编辑、分子标记辅助选育等前沿技术在提高畜禽生长性能、抗病能力、产品品质等方面的应用前景。在兽药研发方面,年鉴也对一些新型兽药的研制、药效评价、安全性评估等方面进行了介绍。这些信息不仅拓宽了我的专业视野,也为我今后的科研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方向。此外,年鉴也关注了行业内的学术交流活动,例如重要的学术会议、研讨会等,这些信息有助于我及时了解行业内的最新学术动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