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 草莓水肥一体化技术图解

正版 草莓水肥一体化技术图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邓兰生,张承林 著
图书标签:
  • 草莓种植
  • 水肥一体化
  • 农业技术
  • 园艺
  • 果树栽培
  • 设施农业
  • 高效农业
  • 土壤肥料
  • 种植技术
  • 农业科技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易宝易砚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农业
ISBN:9787109201804
商品编码:29254128639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5-04-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草莓水肥一体化技术图解
作者 编者:邓兰生,张承林
定价 12.00元
出版社 中国农业
ISBN 9787109201804
出版日期 2015-04-01
字数 50千字
页码 54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24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目录
前言
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基本原理
草莓生产的主要栽培方式
露地栽培
保护地栽培
草莓生产的主要灌溉模式
滴灌
喷水带灌溉
沟灌
草莓水肥一体化下的主要施肥模式
背负式加压浇施法
加压拖管淋灌法
旁通罐施肥法
泵吸肥法
泵注肥法
比例施肥器法
水肥一体化下草莓施肥方案及灌溉计划的制定
草莓生长特性
草莓对水分的需求规律
草莓对养分的需求规律
水肥一体化技术下肥料的选择
草莓施肥方案的制定
水肥一体化技术下草莓施肥应注意的问题
系统堵塞问题
盐害问题
过量灌溉问题
养分平衡问题
灌溉及施肥均匀度问题
少量多次的施肥原则
施肥前后的管理
结束语

   编辑推荐

   文摘

   序言

《果蔬病虫害绿色防控指南》 前言 在现代农业发展的大潮中,如何实现农作物的高产、优质与安全,一直是广大农户和科研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标。然而,伴随而来的是日益严峻的病虫害挑战。传统的高毒高残留农药虽然在短期内能有效控制病虫害,但其对生态环境、农产品质量以及人类健康的负面影响已不容忽视。绿色防控,作为一种集约化、生态化的病虫害管理策略,正以其可持续、高效、环保的优势,成为引领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书的编写,正是基于这一时代需求。我们深入剖析了当前果蔬生产中普遍存在的病虫害问题,结合最新的科研成果与实践经验,系统地梳理了绿色防控的理论体系与技术要点。本书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力求将复杂的科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操作简便的实用技术,旨在为广大果蔬种植者提供一份全面、权威、易学的绿色防控操作手册。 本书最大的特色在于其“绿色”与“防控”的有机结合。我们不仅仅关注如何“杀死”病虫害,更注重从源头上预防,从生态链条上进行调控,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干扰,同时保障农产品的安全。书中介绍的各类绿色防控技术,无论是物理防治、生物防治,还是农业防治,都经过了严格的科学论证和大量的实践检验,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我们深知,农业生产是一个复杂而动态的过程,病虫害的发生与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本书在内容编排上,力求全面而详尽,涵盖了果蔬病虫害的发生规律、识别诊断、绿色防控措施的原理与应用等各个方面。我们力求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大量的图文并茂的案例解析,帮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技术要点,掌握操作技巧。 本书的编写团队汇聚了国内在植物保护、农业生态、园艺学等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学者。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读者为中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力求内容的科学性、实用性与前瞻性。我们希望本书能够成为广大果蔬种植者解决病虫害难题的得力助手,帮助大家迈向更可持续、更健康、更绿色的农业生产之路。 目录 第一章 绿色防控概论 1.1 绿色防控的时代背景与重要性 1.1.1 传统农药的局限性与环境风险 1.1.2 可持续农业与食品安全的需求 1.1.3 绿色防控的定义、原则与目标 1.2 绿色防控的理论基础 1.2.1 生态学原理在病虫害管理中的应用 1.2.2 害虫生命周期与抗性管理 1.2.3 植物生理与抗病(虫)性 1.2.4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平衡 1.3 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构成 1.3.1 农业防治 1.3.2 物理防治 1.3.3 生物防治 1.3.4 植物源农药与低毒高效化学农药的合理使用 1.4 绿色防控的实施策略与决策 1.4.1 病虫害监测与预警 1.4.2 综合防治决策(IPM) 1.4.3 农田生态系统管理 第二章 农业防治:筑牢绿色防控的根基 2.1 优化栽培管理 2.1.1 优良品种的选择与抗性栽培 2.1.2 合理的种植密度与通风透光 2.1.3 科学的施肥与水分管理(如调控土壤肥力、避免偏施氮肥) 2.1.4 适时、适期的播种与收获 2.1.5 轮作、套作与间作的重要性 2.2 农田清洁与卫生管理 2.2.1 清除田间杂草,减少病虫源 2.2.2 及时清理病残株、落果、落叶 2.2.3 规范农具消毒与保管 2.2.4 温室、大棚的清洁与消毒 2.3 土壤健康管理 2.3.1 土壤改良与培肥 2.3.2 土壤消毒技术的应用(如高温闷棚、石灰氮消毒) 2.3.3 保护土壤微生物群落,促进生态平衡 2.4 诱集与驱避植物的应用 2.4.1 诱集植物的原理与作用 2.4.2 常见诱集植物的种类与栽培管理 2.4.3 驱避植物的原理与应用 第三章 物理防治:巧用自然力量阻击病虫害 3.1 机械防治 3.1.1 人工捕杀与摘除 3.1.2 清除虫卵块与蛹 3.1.3 挖掘越冬虫源 3.2 诱杀技术 3.2.1 性诱剂诱杀:原理、类型与使用方法 3.2.2 食诱剂诱杀:原理、类型与使用方法 3.2.3 光诱杀:灭虫灯的种类、设置与效果 3.2.4 色诱杀:粘虫板、色板的应用 3.3 阻隔与屏障技术 3.3.1 防虫网、防虫膜的应用 3.3.2 地膜覆盖与生物降解地膜 3.3.3 树干束缚带与物理隔离 3.4 温度与湿度调控 3.4.1 高温熏蒸与消毒 3.4.2 低温冷藏与贮藏 3.4.3 控制环境湿度,抑制病害发生 3.5 机械与物理装置的应用 3.5.1 震荡、振动装置 3.5.2 超声波驱赶装置(视具体应用场景) 第四章 生物防治:引入天敌,利用自然界的力量 4.1 天敌昆虫的保护与利用 4.1.1 瓢虫、草蛉、寄生蜂等捕食性与寄生性天敌 4.1.2 天敌昆虫的识别、保护与释放技术 4.1.3 创造适宜天敌生存的环境 4.2 微生物农药的应用 4.2.1 苏云金杆菌(Bt)及其应用 4.2.2 白僵菌、绿僵菌等昆虫病原真菌 4.2.3 多角体病毒、颗粒体病毒等昆虫病毒 4.2.4 防治细菌性病害的微生物菌剂(如拮抗细菌) 4.2.5 微生物农药的生产、贮藏与施用要点 4.3 植物源农药的开发与应用 4.3.1 菊酯类、鱼藤酮等植物提取物的杀虫、杀螨作用 4.3.2 烟碱、苦参碱等植物提取物的杀虫作用 4.3.3 植物挥发性物质的驱避与诱集作用 4.3.4 天然植物提取物的制备与应用注意事项 4.4 生物诱剂与信息素的应用 4.4.1 利用昆虫信息素进行监测与诱杀 4.4.2 化学信号的利用与调控 4.5 线虫防治的应用 4.5.1 利用捕食性线虫防治地下害虫 4.5.2 线虫制剂的选择与使用 第五章 病虫害监测与预警系统 5.1 监测的重要性与基本原则 5.1.1 及时发现,早期诊断 5.1.2 准确评估,科学决策 5.2 常用监测技术 5.2.1 田间普查法 5.2.2 诱捕器监测法(性诱、食诱、色诱) 5.2.3 植物症状观察法 5.2.4 仪器监测(如湿度计、温度计) 5.3 病虫害发生规律研究 5.3.1 不同病虫害的发生季节、地理分布 5.3.2 气象条件对病虫害发生的影响 5.3.3 栽培方式与植保措施的影响 5.4 病虫害预警系统构建 5.4.1 信息收集与处理 5.4.2 预警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5.4.3 预警信息发布与解读 第六章 果蔬种类별绿色防控案例解析 6.1 叶菜类 (如大白菜、甘蓝、菠菜) 6.1.1 常见病虫害:蚜虫、菜青虫、霜霉病、软腐病等 6.1.2 绿色防控措施:农业防治、诱杀、天敌保护、生物制剂应用 6.2 茄果类 (如番茄、辣椒、茄子) 6.2.1 常见病虫害:蚜虫、白粉虱、烟青虫、青虫、番茄黄萎病、早疫病等 6.2.2 绿色防控措施:抗病品种、轮作、物理隔离、生物防治、植物源农药 6.3 瓜类 (如黄瓜、西葫芦、南瓜) 6.3.1 常见病虫害:蚜虫、瓜绢螟、白粉病、霜霉病、枯萎病等 6.3.2 绿色防控措施:改善通风、诱杀、天敌保护、微生物菌剂 6.4 根茎类 (如萝卜、土豆、胡萝卜) 6.4.1 常见病虫害:蚜虫、小菜蛾、地下害虫、根结线虫、黑心病等 6.4.2 绿色防控措施:土壤消毒、轮作、生物防治、引进天敌 6.5 果树类 (如苹果、梨、桃、柑橘) 6.5.1 常见病虫害:蚜虫、螨虫、病斑病、锈病、炭疽病等 6.5.2 绿色防控措施:清园、树干涂白、天敌保护、生物制剂、植物源农药 第七章 绿色防控技术在不同种植模式下的应用 7.1 露地栽培中的绿色防控 7.1.1 季节性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 7.1.2 利用自然生态环境 7.2 设施栽培(温室、大棚)中的绿色防控 7.2.1 封闭环境下的病虫害特点 7.2.2 物理隔离与生物调控技术 7.2.3 环境控制与病虫害协同管理 7.3 有机种植与绿色食品生产中的绿色防控 7.3.1 严格的禁限用物质列表 7.3.2 全程可追溯的绿色防控体系 7.3.3 认证要求与实践 第八章 绿色防控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分析 8.1 降低生产成本 8.1.1 减少农药投入 8.1.2 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附加值 8.2 提升农产品品质与安全性 8.2.1 减少农药残留,保障消费者健康 8.2.2 改善农产品外观、口感与营养价值 8.3 保护生态环境 8.3.1 维护生物多样性 8.3.2 减少土壤、水源污染 8.3.3 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第九章 绿色防控的未来发展趋势 9.1 智能化监测与精准施药 9.2 基因工程与抗性育种 9.3 纳米技术在植保领域的应用 9.4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辅助决策 9.5 公众参与与科普推广 附录 常见果蔬病虫害图谱(部分) 常用绿色防控药剂(生物制剂、植物源农药)名录 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简介 结语 绿色防控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种植者们具备科学的理念、系统的知识和持之以恒的实践。本书希望能够成为广大果蔬种植者开启绿色防控之路的起点,帮助大家在保障产量和品质的同时,也为我们共同的地球家园贡献一份力量。让我们携手同行,共同构建一个健康、安全、可持续的农业未来。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正版 草莓水肥一体化技术图解》对我来说,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之前尝试过几次草莓种植,但每次都以失败告终,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对水肥管理一知半解。总觉得要让草莓长得好,就得多浇水多施肥,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不是烂根就是烧苗。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认知。它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把“水肥一体化”这个看似高深的理念,讲得通俗易懂。我尤其喜欢它对于不同作物生长阶段的水肥需求分析,非常细致。比如,在幼苗期和开花结果期,对水分和养分的侧重点是完全不同的,这本书都用图标和文字做了清晰的标注,让我能精准地把握“度”。而且,它还给出了各种常见病虫害与水肥失调的关联性分析,让我能从根本上预防问题的发生,而不是等问题出现了再去补救。这本书的实用性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上,无论是设备的选择、安装,还是日常的管理,都提供了详细的指导。我之前对水肥一体化设备(比如滴灌系统)有畏难情绪,觉得安装复杂,维护困难,但看了这本书的图解,我才发现原来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它甚至还教我如何根据自家水源的水质来选择合适的过滤设备,这都是我在其他地方很难找到的宝贵信息。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种好草莓”,它教会了我一种科学、精细化的种植理念,让我对农业生产有了全新的认识。

评分

说实话,一开始我拿到《正版 草莓水肥一体化技术图解》的时候,并没有抱太大希望,毕竟市面上关于农业技术的书太多了,很多都是理论性很强,但实际操作起来却行不通。但这本书,真的让我刮目相看!它最让我惊喜的地方在于,它不是一本枯燥的技术手册,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农技专家,手把手地教你如何做。那些插图,简直是点睛之笔!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都通过清晰的图示展现出来,比文字描述要生动形象得多。我尤其看重它在“图解”这两个字上的投入,把抽象的水肥循环、养分吸收过程,都变得可视化了。比如,它展示了不同时期草莓根系的发育情况,以及不同养分对根系生长的影响,这让我对“为什么”要这么做有了更深的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而且,这本书还考虑到了不同地区、不同种植环境的差异性,给出了很多具有弹性的指导方案。比如,在讲解如何根据土壤湿度来调整浇水量时,它就列举了好几种判断方法,让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它还强调了“节水”和“增效”,这对于我们这种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种植者来说,意义重大。我个人认为,这本书不仅适合新手,对于一些有一定种植经验但希望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的农户来说,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它打破了传统农业的很多误区,用科学、现代化的方式,指引我们走向更高效、更环保的种植之路。

评分

《正版 草莓水肥一体化技术图解》这本书,对我而言,简直是打开了草莓种植的“任督二脉”!我之前尝试过种草莓,但总感觉跟“缘分”一样,有时长得好,有时就莫名其妙地死掉,水肥管理一直是我的“心病”。这本书,用我能看懂的方式,把“水肥一体化”这个看似复杂的技术,变得简单易学。尤其是那些“图解”,简直是神器!它把我以前对各种图表的模糊理解,变得清晰透彻。我不再需要去猜测,而是可以直接参照图示来操作。比如,书中关于不同时期草莓根系的生长形态,以及它们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都配有详细的示意图,我一下子就明白了什么时候该“多喝水”,什么时候该“吃营养餐”。最让我惊喜的是,它还专门讲解了如何利用水肥一体化系统来预防病虫害,这真的是“治未病”的高明之处!它详细描述了不同病虫害的发生与水肥管理之间的联系,并给出了具体的预防措施。这让我感觉,不仅仅是在种草莓,更是在经营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这本书的实用性太强了,它让我从一个“摸索型”的种植者,变成了一个“技术型”的实践者,让我对今后的草莓种植充满了底气和希望。

评分

我一直对高效、节约的农业技术很感兴趣,所以当我看到《正版 草莓水肥一体化技术图解》这本书时,就毫不犹豫地入手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惊喜,就是它的“图解”能力!它把本来可能枯燥的技术原理,通过一系列精美的插图,变得生动形象,易于理解。我不是农学专业的,很多理论性的东西看得很吃力,但这本书的图示,就像是把我的眼睛直接带到了田间地头,让我能够直观地看到水肥在土壤中的分布,在植物体内的传导,以及不同施肥方式对草莓生长产生的细微影响。这本书的内容非常系统,从最基础的水肥一体化设备的选择和安装,到不同生长阶段草莓的水肥需求,再到如何根据土壤和气候条件进行调整,都讲解得非常详细。我特别喜欢它关于“智能水肥管理”的部分,介绍了如何利用传感器和控制系统来实现精准灌溉和施肥,这对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非常有帮助。而且,书中还列举了大量的实例,展示了不同地区、不同种植模式下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效果,这让我更加坚信这种技术的潜力。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本集科学性、实用性、前瞻性于一体的优秀著作,它不仅能帮助我提升草莓种植技术,更能让我对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有更深入的了解。

评分

我一直以来对草莓种植都有一种“情怀”,但苦于没有专业的技术指导,每次都只能算是“玩票”。这本《正版 草莓水肥一体化技术图解》的出现,完全改变了我的现状。它真的是一本“从零开始”的宝典!我之前最大的困扰就是不知道如何科学地给草莓施肥,总是担心“喂过头”或者“喂不足”,导致草莓长不好。这本书用大量的插图,把草莓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的需求,以及如何通过水肥一体化系统来满足这些需求,都解释得一清二楚。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它有一部分专门讲解了如何识别草莓常见的营养缺乏症和生理病害,并通过图解对比,让我能快速找到问题所在,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这种“诊断+治疗”的模式,非常实用。而且,这本书不仅讲“做什么”,还讲“为什么这么做”,比如它会解释某种养分对草莓哪个生长环节最关键,以及水肥不当会引起哪些连锁反应。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不仅学会了操作,更理解了背后的科学原理。它还提供了多种水肥一体化系统的配置方案,并根据不同的投资预算和场地条件给出了建议,这对于我们这种“小农”玩家来说,非常贴心。总而言之,这本书让我从一个“草莓爱好者”变成了“草莓种植的实践者”,让我对未来在家种出高品质草莓充满信心!

评分

一直以来,我都对草莓的种植抱有浓厚的兴趣,但苦于缺乏系统性的指导,常常在水肥管理上栽跟头。当我看到《正版 草莓水肥一体化技术图解》这本书时,我立刻被它“图解”的特色所吸引。这本书真的做到了“化繁为简”,将复杂的水肥一体化技术,用一目了然的图示和简洁明了的文字,呈现在我眼前。我尤其喜欢它对于不同生长阶段草莓水肥需求的详细阐述,以及相应的图示说明。比如,在幼苗期,它会通过图画告诉你如何施以清淡的肥水,促进根系生长;而在开花结果期,它则会展示如何补充磷钾肥,以提高坐果率和果实品质。这种“看图说话”式的教学方式,对于我这样非专业人士来说,简直是福音。而且,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各种水肥一体化设备的工作原理、安装步骤和日常维护,这部分内容非常实用,让我能够少走很多弯路。它甚至还指导我如何根据当地的水源水质和土壤条件,来调整水肥配方,让我的种植更加“因地制宜”。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位耐心的老师,手把手地教我如何科学、高效地种植草莓。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草莓种植感兴趣的朋友们!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奋斗在草莓种植第一线的农户,我一直在寻找能够真正提升我技术水平、提高产量的实用技术书籍。当我翻开《正版 草莓水肥一体化技术图解》这本书时,我立刻被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接地气的实践指导所吸引。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的“图解”功底,它不是那种干巴巴的文字说明,而是将草莓生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关键环节,都用精美的图画呈现出来,让我能够一目了然地理解其中的奥秘。比如,书中关于草莓根系对养分吸收的图解,清晰地展示了不同养分在根系中的吸收路径和作用,这对于我理解施肥的科学性至关重要。而且,这本书的内容非常全面,它不仅讲解了水肥一体化的基本原理,还详细介绍了各种水肥一体化设备的选择、安装、调试和维护,以及如何根据草莓的不同生育期,制定科学的水肥管理方案。书中提供的各种病虫害防治与水肥管理的结合,更是点睛之笔,让我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很多长期困扰我的问题。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真正地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让我看到了用更少的投入,获得更高产、更高质的草莓的希望。我真心推荐给所有想要提升草莓种植水平的朋友们!

评分

作为一名资深的草莓种植爱好者,我可以说,这本《正版 草莓水肥一体化技术图解》是我近年来看到的最实在、最有价值的书籍之一。我一直在探索如何让我的草莓产量和品质更上一层楼,也尝试过各种各样的施肥方法,但总感觉效果不尽如人意。这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水肥一体化的原理和技术,而且重点在于“图解”,这让我一下子就抓住了核心。它将复杂的概念,比如养分的吸收路径、土壤的持水能力,通过生动的图画呈现出来,我能清晰地看到,在不同的水肥条件下,草莓的根系和叶片是如何响应的。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是,种植不是“量”的堆积,而是“质”的精准。它详细地讲解了如何根据草莓的生长周期,从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精确地调控水肥的供应,避免了“顾此失彼”的情况。我尤其欣赏它在设备选择和维护方面的指导,对于新手来说,这部分内容非常有帮助,能够少走很多弯路。它还介绍了如何根据水源的硬度、pH值来调整施肥方案,这在国内的同类书籍中是比较少见的,体现了其专业性和实用性。读这本书,我感觉就像是跟着一位经验丰富的农艺师在田间实践,每一个操作步骤都有详实的图解和文字说明,让我能够信心满满地去尝试。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真正地将科学技术转化为了生产力,让普通人也能掌握先进的草莓种植技术。

评分

拿到《正版 草莓水肥一体化技术图解》这本书,我感觉就像是找到了我的“草莓种植秘籍”!我之前种植草莓,总是凭经验,水肥管理上很容易出现“过犹不及”的情况,导致产量不高,品质也不稳定。这本书的“图解”设计,真的太棒了!它把抽象的水肥原理,通过一幅幅生动的图画,变得浅显易懂。我不再需要去啃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可以直接从图上看到,草莓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水分和养分的具体需求,以及如何通过水肥一体化系统来实现精确供应。书中关于水肥配方的讲解,也十分细致,它根据草莓的不同生育期,提供了多种推荐配方,并且解释了每种配方中各种养分的具体作用,让我心里有底,知道自己种下去的“肥料”到底在做什么。更让我觉得贴心的是,这本书还详细介绍了各种常见的水肥一体化设备,包括滴灌、喷灌等,并给出了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安装和维护的指导,这对于我这样的新手来说,真是太有价值了,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摸索和试错。总而言之,这本书让我对草莓种植的管理水平有了质的飞跃,我期待着下个季节能用这本书的指导,种出更美味、更健康的草莓!

评分

哇!拿到这本《正版 草莓水肥一体化技术图解》,简直是为我这样的新手草莓种植爱好者量身定做的!我一直梦想着能在家里的阳台上种出又大又甜的草莓,但总是在施肥和浇水上栽跟头。要不就是水浇多了叶子黄,要不就是肥施少了结果小。之前也零零星星看过一些网络资料,但总觉得不成系统,而且很多技术名词解释得不清不楚,看得我云里雾里的。这本书简直像一本救星,翻开第一页就被那些精美的插图吸引住了。那些图画太直观了,把复杂的原理和操作步骤都一一展示出来,我感觉自己一下子就掌握了诀窍。比如,它详细讲解了如何根据草莓不同生长阶段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来调整水肥配比,还配有不同时期草莓叶片、果实的健康示意图,一旦发现自家草莓出现类似状况,我立刻就知道该怎么调整。更不用说那些关于不同水肥设备安装和使用的图解了,连我这种对机械一窍不通的人看了,都能大概明白怎么回事。这本书没有空泛的理论,全是落地实用、可操作的干货。我之前最头疼的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该施什么肥,剂量多少,这本书就给了非常明确的指导,甚至连不同肥料的成分和特点都做了简单介绍,让我心里有底。总而言之,这本书让我对草莓种植的水肥管理不再是“凭感觉”,而是有了一套科学、系统的方法论,真的太赞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