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舌尖上的營養與能量(科學理性之健康食譜,教您吃齣健康正能量)
定價:39.80元
作者:謝靜莉
齣版社:華東理工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10-01
ISBN:978756283370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622kg
編輯推薦
《舌尖上的營養與能量》是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華東理工大學校長錢旭紅總策劃,由華東理工大學食品工程係組編,強大的學科背景支持,專業的科學團隊,教會您“量”與“搭配”的關鍵秘密!吃多少纔閤適,怎樣吃纔健康?《舌尖上的營養與能量》倡導飲食需要科學的態度的理念,本書旨在嚮讀者傳達:科學理性之健康食譜,教您吃齣健康正能量!謹以此書獻給所有熱愛生命的人!
《舌尖上的營養與能量》特色:
**、科學量化食材和菜肴的能量和營養成分。
第二、計算飲食能量,關注飲食中生物和化學組成。
第三、倡導不過量飲食、不浪費食物的目的,實現健康飲食和低碳生活。
內容提要
吃多少纔閤適?怎樣吃纔健康?當今社會,高血壓、痛風、肥胖癥、高血脂、糖尿病高發……,究其原因:不會吃!《舌尖上的營養與能量》倡導的飲食理念:均衡營養配比、閤理能量攝入;掌握好“量”與“搭配”,遠離富貴病。
全書分為四個部分。部分:營養能量之營養元素和食材,介紹七大營養素、五大類食物、160種食材,明確能量供給;第二部分:營養能量之菜肴:嚮讀者講述60道傢常菜肴、80盤中華美饌,倡導健康烹飪;第三部分:營養能量之飲料,四類常用飲料、14種中外飲品,展現文化差異;第四部分:營養能量之食譜,嚮老中青三類人群提供一周健康食譜,建議閤理搭配。
目錄
營養與能量早知道
1 水
2 蛋白質
3 糖類
4 脂肪
5 膳食縴維
6 維生素
7 礦物質
營養與能量之食材
1 榖物
2 蔬果
葉菜類
根莖類
瓜茄類
鮮豆類
其它
3 菌菇
4 禽畜
5 水産
營養與能量之傢常菜
1 涼拌菜
2 炒菜
3 燉菜
4 湯類
5 煎炸類
6 快餐
營養與能量之中國名肴
1 粵菜
2 川菜
3 湘菜
4 閩菜
5 浙菜
6 蘇菜
7 徽菜
8 魯菜
營養與能量之飲料
1 咖啡
2 茶
3 酒
4 可樂
作者介紹
總策劃,錢旭紅,中國工程院院士,華東理工大學校長。
主編,謝靜莉,博士,華東理工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係係主任。
文摘
序言
作為一個長期被各種“養生秘籍”睏擾的普通人,我在這本書裏找到瞭久違的清醒和理智。市麵上太多鼓吹“排毒”、“斷食”、“超級食物”的書籍,看完後隻會讓人更加焦慮。但這本書的基調非常冷靜和客觀,它完全基於科學證據來闡述觀點,不誇大任何單一食物的功效,也不會過度渲染某些健康風險。它一直在強調的是“量”與“平衡”,而不是“非黑即白”的絕對化選擇。這種科學理性的態度,讓我感覺這本書提供的建議是真正可以長期堅持下去的“生活指南”,而不是曇花一現的“快速解決方案”。書中的數據引用和解釋都非常嚴謹,讀起來讓人感到踏實和信服,它教會瞭我如何用批判性思維去審視那些鋪天蓋地的健康信息。
評分這本書真的太有意思瞭,我原本以為會是那種枯燥的營養學教科書,結果完全不是那麼迴事。作者的文筆非常活潑,把那些復雜的營養學概念講得深入淺齣,就像鄰傢大姐在跟你嘮傢常一樣。我印象最深的是關於“隱形糖分”的那一章,我以前從來沒注意過我們日常吃的很多加工食品裏都藏著大量的糖,讀完之後我立馬開始審視我的購物車瞭。而且,這本書不僅僅是告訴你“什麼不能吃”,更重要的是教你“怎麼吃得聰明”。它不是搞極端節食,而是強調平衡和可持續性,這一點我非常贊賞。裏麵提供瞭一些非常實用的日常食譜調整建議,比如怎麼用更健康的食材替換高油高鹽的配料,這些小技巧立馬就能用起來,感覺對我的生活質量有實實在在的提升。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對健康飲食的刻闆印象,讓我覺得吃得健康是一件充滿探索和樂趣的事情,而不是一種負擔。
評分這本書的文字風格簡直是一股清流,充滿瞭人文關懷。謝靜莉女士的文字裏透露著一種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讀者的真誠,完全沒有高高在上的說教感。她很擅長將復雜的營養信息“翻譯”成我們普通人能理解的語言,用詞精準但不晦澀,讀起來非常順暢,不知不覺就能讀完一大章節。在我看來,這本書的價值遠超一本食譜,它更像是一本關於如何與自己的身體和平共處、如何建立健康生活哲學的入門讀物。它沒有給我帶來任何壓力,反而讓我對自己的身體多瞭一份理解和尊重。我感覺這本書不僅指導瞭我“吃什麼”,更重要的是,它幫助我建立瞭一種更積極、更科學、更放鬆的健康觀,這份收獲是無價的。
評分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的“可操作性”和對“日常生活場景”的關注。很多營養書隻停留在理論層麵,但這本書裏大量的篇幅是用來解決我們日常生活中會遇到的實際問題。比如,怎麼應對工作餐、如何在外就餐時做齣相對健康的選擇,甚至是如何安排一頓豐盛但又不會讓人負擔過重的傢庭聚餐。作者似乎完全理解現代人忙碌的生活節奏,提供的解決方案都不是那種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去準備的“網紅食譜”。我尤其喜歡它關於“食物搭配”的討論,原來不同的食物放在一起吃,對營養的吸收率影響是巨大的。這讓我開始重新思考我每天的“米飯配菜”組閤,嘗試進行更科學的優化,效果立竿見影,感覺精神狀態都好瞭不少。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安排得非常巧妙,邏輯性強到讓我驚嘆。它不是簡單地羅列食物的營養成分,而是圍繞著“能量的有效利用”這個核心主綫展開,從宏觀的膳食結構到微觀的營養素吸收,層層遞進。我特彆喜歡它討論人體代謝的那個部分,作者用瞭很多生動的比喻,把那些復雜的生化過程描述得一清二楚,讓我這個對生理學一竅不通的人也能大緻明白身體是如何處理我們吃進去的食物的。這種理論結閤實踐的寫作方式,極大地增強瞭閱讀的代入感。我感覺自己仿佛上瞭一堂非常高水平的私人營養講座,而且還是那種非常人性化、沒有壓力的課程。讀完之後,我對於“為什麼有些人吃得多卻不胖,有些人喝水都會胖”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這不再是玄學,而是科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