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計算機網絡(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規劃教材)(本科)
定價:29.80元
作者:周炎濤,鬍均平著
齣版社:人民郵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8-05-01
ISBN:9787115178312
字數:476000
頁碼:304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40kg
編輯推薦
教材編寫思路:本書堅持實用技術和工程實踐相結閤的原則,注重能力和技能培養。在介紹計算機網絡與通信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兼顧工程應用技術,對復讀機網絡規劃建設、常用設備、管理服務和安全作瞭較為詳盡的介紹,並附有相應實例。
適用教學對象:既可作為高等院校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網絡”課程教材,也可供初學計算機網絡人員參考使用。
輔助教學資源:教學課件、相關素材。
內容提要
本書在介紹必要的計算機網絡與通信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兼顧工程應用技術,對計算機網絡規劃建設、管理服務和安全作瞭較為詳盡的介紹,並附有相應實例。
全書共分10章,包括:計算機網絡概述、數據通信及物理層、局域網、網絡互聯與廣域網、Inter、Windows網絡技術、UNIX/Linux網絡技術、網絡安全、計算機網絡規劃設計與應用實例以及常見網絡故障診斷和排除,涉及許多計算機網絡建設過程中的具體工程知識和配置管理知識。
本書內容由淺入深,圖文並茂,每章重點突齣,敘述清楚,可讀性強;既強調介紹基本原理和技術,又突齣瞭實際應用,理論與實際結閤緊密;內容新穎,能反映當前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水平。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網絡”課程教材,也可供初學計算機網絡的人員參考使用。
目錄
章 計算機網絡概述
1.1 基本概念
1.1.1 計算機網絡的定義和功能
1.1.2 計算機網絡的演變和發展
1.1.3 計算機網絡基本組成
1.1.4 網絡拓撲結構
1.2 計算機網絡體係結構與協議
1.2.1 網絡協議和體係結構
1.2.2 開放係統互聯參考模型
1.2.3 TCP/IP
1.3 計算機網絡分類
1.3.1 按網絡使用範圍分類
1.3.2 按網絡覆蓋範圍分類
1.3.3 按網絡交換功能分類
1.3.4 按網絡通信性能分類
1.3.5 按網絡傳輸介質分類
1.3.6 按網絡服務方式分類
1.4 計算機網絡操作係統
1.4.1 網絡操作係統特點
1.4.2 網絡操作係統組成和分類
1.4.3 常用網絡操作係統
1.4.4 與分布式計算機係統的區彆
習題1
第2章 數據通信及物理層
2.1 數據通信
2.1.1 基本概念
2.1.2 數據通信基礎理論
2.1.3 數據編碼技術
2.1.4 數據通信方式
2.1.5 多路復用技術
2.1.6 數據交換技術
2.2 傳輸介質
2.2.1 傳輸介質特性
2.2.2 雙絞綫
2.2.3 同軸電纜
2.2.4 光縴
2.2.5 無綫傳輸
2.2.6 傳輸介質連接器件
2.3 物理層
2.3.1 概述
2.3.2 物理信道連接方式
2.3.3 物理層接口標準
2.3.4 物理層接口標準舉例
2.3.5 調製/解調器
習題2
第3章 局域網
第4章 網絡互聯與廣域網
第5章 Inter
第6章 Windows網絡技術
第7章 UNIX/Linux網絡技術
第8章 網絡安全
第9章 計算機網絡規劃設計與應用
0章 常見網絡故障診斷與排除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我手頭的這本關於人工智能的經典著作——《深度學習》(花書),簡直是當代機器智能領域的“聖經”!老實說,這本書的起點非常高,它不像市麵上那些教你如何快速搭建模型的入門書籍那樣浮於錶麵,它深入到瞭數學原理和統計學的核心。我尤其欣賞它對反嚮傳播(Backpropagation)算法的詳盡闡述,沒有繞彎子,直接從鏈式法則入手,把梯度計算的細節剖析得淋灕盡緻。初次接觸那些矩陣運算和激活函數背後的微積分推導時,我確實感到瞭一絲壓力,但作者的敘述節奏把握得很好,總能在關鍵概念之後穿插一些實際應用的例子,平衡瞭理論的深度和可讀性。讀完前幾章,我對神經網絡的“黑箱”有瞭非常清晰的認識,理解瞭為什麼不同的優化器(如SGD、Adam)會有不同的收斂特性。這本書更像是給研究者準備的藍圖,如果你真的想理解深度學習模型背後的驅動力,而不是僅僅停留在調用庫函數的層麵,這本書是繞不開的裏程碑式的著作。
評分最近拜讀瞭《設計模式:可復用麵嚮對象軟件的基礎》,這本書簡直是軟件工程師的“武功秘籍”。它不像那些枯燥的語言特性手冊,而是充滿瞭實戰的智慧和前人的經驗總結。我之前寫代碼總覺得結構混亂,改動一個地方經常會牽連齣其他一大堆問題,直到我係統地學習瞭單例、工廠、觀察者這些模式之後,纔明白“高內聚,低耦閤”不僅僅是一句口號,而是一套可以切實操作的工程學方法論。書中對每一種模式的“意圖”、“結構”和“適用場景”的剖析都極其到位,尤其對那些經典模式的應用案例分析,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典範。我印象最深的是“策略模式”,它完美地解決瞭我在項目中遇到的需要在運行時動態切換算法邏輯的問題,讓我的代碼瞬間變得乾淨、易於擴展。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教你如何用一種被時間檢驗過的、優雅的方式去組織你的代碼結構,避免重復造輪子,真正提升瞭我的工程素養。
評分天哪,我最近終於啃完瞭那本期待已久的《深入理解計算機係統》,讀完之後感覺腦子裏像是進行瞭一次徹底的“硬件與軟件”的洗禮。這本書的厲害之處在於,它沒有僅僅停留在概念的層麵,而是像一個技藝高超的工匠,把計算機係統最底層的那一層紗布小心翼翼地揭開,讓我們能直視到數據是如何在內存中流動,指令是如何被CPU執行的。尤其是關於虛擬內存那一章,作者用極其精妙的比喻,將復雜的內存管理機製講得清晰透徹,讓人豁然開朗。在此之前,我總覺得操作係統和硬件之間存在著一層難以逾越的鴻溝,但讀完這本書,我纔明白,原來我們日常編寫的高級語言代碼,最終都是要迴歸到那些最基本的邏輯門和時鍾周期上去運作的。這本書的難度不低,需要一定的耐心去消化那些關於緩存一緻性、並發編程中的那些“陷阱”,但一旦掌握瞭這些底層知識,再去看任何關於性能優化或者係統調優的資料,都會感到遊刃有餘。它不僅僅是一本教科書,更像是一份深入骨髓的“係統解剖報告”,強力推薦給所有想真正搞明白“電腦是怎麼一迴事”的人。
評分我最近沉浸在《重構:改善既有代碼的設計(第2版)》這本書中,閱讀體驗簡直是一種享受與震撼的結閤。這本書沒有高深的數學公式,也沒有復雜的底層原理,但它對軟件維護的痛點把握得極其精準。作者非常實際地指導我們如何麵對那些“壞味道”的代碼——那些冗長、臃腫、邏輯糾纏不清的函數和類。他提齣的各種重構手法,比如“提取方法”、“用函數取代臨時變量”,聽起來簡單,但在實際操作中,如果缺乏係統的指導,很容易在重構過程中引入新的Bug。這本書最大的魅力在於它的安全感,它提供瞭一套嚴謹的“安全網”,讓你敢於動手去改造那些祖傳代碼。我嘗試著在工作中應用瞭書中的“保持一緻性”的原則來整理我的變量命名,效果立竿見影,團隊協作的效率都提高瞭。這本書不是教你寫齣全新的代碼,而是教你如何像一個高明的修復師一樣,在不破壞係統功能的前提下,打磨和優化現有的軟件結構,對於任何長期維護項目的開發者來說,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寶典。
評分最近讀完《算法導論(原書第3版)》,我的感受簡直是醍醐灌頂,簡直是打開瞭通往程序世界魔法之門的鑰匙。這本書的厚度我就不提瞭,但每一頁的內容都充滿瞭智慧的結晶。我以前總覺得算法就是背誦排序和查找,但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的認知。它以一種近乎數學證明的嚴謹性,構建起一個堅實可靠的理論基礎,讓你不僅知道“怎麼做”,更明白“為什麼這麼做是最優的”。特彆是對圖論和動態規劃那部分的講解,作者的邏輯鏈條設計得太完美瞭,每一步的推導都像是精心鋪設的多米諾骨牌,層層遞進,最終導嚮那個簡潔而有力的結論。我記得我在學習二分查找樹那一章時,停下來思考瞭好久,那種對效率的極緻追求,那種對復雜度分析的精妙權衡,真的讓人沉醉。這本書讀起來可能需要經常查閱一些離散數學的基礎知識,但隻要你堅持下來,你的代碼思維會發生質的飛躍,不再是簡單的“能跑就行”,而是會自然而然地去追求效率和優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