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蔡襄法书精选-古代经典碑帖善本
定价:30.00元
作者:刘逊芝
出版社: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5802310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基本信息
书名: 古代经典碑帖善本:蔡襄法术精选
定价: 30.00
出版社名称: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01.01一次印刷
编者:刘逊芝
开本: 16开
页数:64
ISBN编号: 9787558023101
内容简介
《古代经典碑帖善本》是一套兼具普及性和学术性的书法丛帖,精选上自商周金文、下至清末名家墨迹的古代经典碑帖七十余种,辅之以后期精工印制,读者可以借此直入书法堂奥,抉其精华。此外,丛帖在编辑方面亦是颇具匠心,兼顾了法帖的艺术审美功能与学术功能,在印章考略、释文疏解、碑帖赏评等方面均贯穿了全新的理念,并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一些全新的尝试。
首先,将历代隐于碑帖之中的历代鉴藏印章挖掘出来,经过精心比对,筛选出具有审美价值和临摹价值的印章进行注释,既方便读者欣赏临习,又便于读者通过印章这个桥梁,对历代碑帖的传拓、收藏、鉴赏等方面有更深入的了解,堪称本套丛帖的一大亮点。其次,每册法帖除常规的碑帖简介之外,又增编了全篇简体释文(并附释文注解),便于读者通览碑帖内容,并通过古今字体对照,对碑帖中大量繁体、异体字进行释读。此外,每册法帖还增加了碑刻拓片、墨迹的完整图片与书史集评,便于读者从视觉图像与文字赏析两个方面丰富对碑帖的整体认知。此套丛帖得力于诸位编辑与顾问的辛勤劳动,如有讹误与疏漏之处,恳请读者与方家指正。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人 。北宋书法家、政治家、茶学专家。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先后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 治平四年(1067年),蔡襄逝世,赠吏部侍郎,后加赠少师。南宋干道(1165年—1173年)年间,追谥忠惠,故称“蔡忠惠”。
蔡襄再书法上成就较高,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列【宋四家】。蔡襄学书极为勤奋,志学之年,素有临池之志,终其一生未曾怠懈。能便临众家,诸体皆有涉猎,尤善行、楷、飞白书。传世墨迹以手札居多,书风研媚流便。其书初学周越、宋绶,以颜真卿、虞世南为宗,追溯二王,得清秀简远之气。
目录
作者介绍
刘逊芝,毕业于聊城大学美术教育专业,曾任聊城大学艺术学院书法教研室主任,后考取鲁迅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2007年留校任教,现为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副教授。
文摘
序言
说实话,我对古代书法作品的鉴赏一直停留在“好看”的层面,缺乏系统的理解。这本书的出现,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作品,更重要的是,它深入剖析了每一位大家在特定创作阶段的心境与技法侧重。比如,某一篇作品中对“提按顿挫”的精妙运用,书中会通过细致的图解和文字描述,让你明白那个“点”为何如此重要,那个“捺”为何如此舒展。这种层层递进的解读,让我的欣赏层次瞬间拔高。过去只是“看热闹”,现在开始能“看门道”了。我甚至开始尝试模仿其中的某个特定笔法,虽然远不能及万一,但光是这种沉浸式的学习过程,就让人感到无比充实。它教会了我如何去“读”一幅书法作品,而不是仅仅“看”它,这种技能上的提升是无价的。
评分这部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纸张的质感非常细腻,触感温润如玉,那种厚重又不失雅致的感觉,让人在翻阅时就对里面的内容充满了敬意。特别是封面上的设计,简约中透着古朴的气息,没有过度花哨的装饰,反而更凸显了内容的精髓。装帧的工艺细节处理得极为到位,无论是书脊的粘合还是页码的排布,都体现了出版方对经典作品的尊重与匠心。这样的书籍放在书架上,本身就是一种极佳的陈设,每次不经意地扫过,都能感受到一股沉静的书卷气扑面而来。更别提内页的印刷清晰度了,墨色浓淡得宜,层次分明,即便是那些年代久远的拓片,也能在现代印刷技术的加持下,展现出原有的笔法韵味。对于一个注重阅读体验的人来说,这本书的物理呈现已经成功了一大半,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我个人非常看重书籍的“物性”,而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近乎完美,让人爱不释手。
评分初次接触这本书时,我本以为它会是一本枯燥的理论研究著作,毕竟涉及到古代碑帖,总免不了繁复的考据和艰深的术语。然而,这本书的编排逻辑却出人意料地流畅和人性化。它似乎有一种魔力,能引导着读者,即便是对书法史了解不深的门外汉,也能逐步领略到其中蕴含的深厚底蕴。每一篇介绍文字都像是与一位学识渊博的长者在进行私密的对话,娓娓道来,引人入胜。它没有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用一种平易近人的方式,将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古代艺术瑰宝,鲜活地呈现在我们眼前。我特别欣赏它在讲解不同时期风格演变时的那种巧妙过渡,读起来毫无滞涩感,仿佛走在一条铺设精良的回廊里,每一步都能看到新的风景。这种叙事的高明之处在于,它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吸收了知识,而不是被知识的重量压垮。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对我而言,更像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文字和图像的交织,构建了一个沉浸式的学习场域。我尤其喜欢书中一些对书法家生平背景的简要介绍,这些背景知识,虽然篇幅不长,却能精准地为理解作品风格提供必要的文化土壤。当你知道某位大家是在怎样的政治环境或个人境遇下写下这些字的,你对作品中那种激昂或沉郁的情绪体会就会更加深刻。这种结合了艺术史、文化背景与技法分析的立体化呈现方式,让人感到无比的充实和满足。它不只是教你如何写字,更重要的是,它让你理解了“为什么”要这样写,理解了艺术背后的精神世界。这使得每一次翻阅,都不再是简单的技法训练,而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和升华。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固然精美,但真正让我心悦诚服的是它在内容选择上的精准与权威性。每一件被收录的作品,都经过了严格的筛选,它们无疑是那个时代艺术成就的巅峰代表。作为一个业余的爱好者,我常常苦于市面上许多书法选集内容良莠不齐,充斥着大量平庸之作。然而,翻开这本选集,几乎每一页都能让人驻足良久,细细品味。这种“宁缺毋滥”的编辑态度,极大地保证了阅读的质量和学习的效率。它为我们建立了一个高质量的审美标准样本库,让你知道在浩瀚的书法海洋中,哪些是真正值得我们穷尽心力去学习和致敬的坐标点。这种对品质的坚守,是衡量一本专业书籍价值的核心标准,而这本书无疑做到了极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