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太极拳入门指要
定价:32.00元
作者:王锐
出版社: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3-01
ISBN:9787555508625
字数:
页码:21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太极拳入门指要》是一部太极拳初学者入门指导用书。全书分太极概要、攻防技法、精武22式、体悟心得、你问我答五个部分。《太极拳入门指要》图文并茂,语言通俗易懂,讲解深入浅出,实用性强。《太极拳入门指要》图文并茂,语言通俗易懂,讲解深入浅出,实用性强。如果你热爱武术、热爱运动、热爱健康,热爱太极拳,《太极拳入门指要》值得你去体味。
目录
章 太极概要
节 门派简介
第二节 拳理支撑
第三节 八法五步
第四节 顺逆缠丝
第五节 调身八要
第六节 练拳七诀
第七节 劲法述真
第八节 桩功阐述
第二章 攻防技法
节 化法20种
第二节 打法34种
第三节 拿法26种
第四节 跌法18种
第三章 精炼22式
第四章 体悟心得
节 抻筋九法
第二节 八部松法
第三节 练法诠释
第四节 松弹活抖
第五节 阴阳虚实
第六节 打法秘谈
第七节 融会贯通
第八节 生活应用
第五章 你问我答
后记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说实话,我对传统武术的文字描述向来持保留态度,总觉得那些讲“劲力”、“节节贯通”的描述,太玄乎,脱离了实际操作。然而,这本书在处理这些抽象概念时,展现出一种罕见的务实精神。它没有回避这些核心概念,而是用非常清晰的步骤拆解它们。比如,讲到“掤劲”,它没有停留在口号上,而是通过描述手臂在不同方向上的受力点变化,甚至配上了清晰的受力分析图(虽然是文字描述的示意),让读者明白劲力是如何通过关节的链式反应产生的。我最欣赏的是它对于“意”与“形”关系的探讨。很多初学者只顾着模仿外形,却忽略了内在意念的引导,导致练了很久也只是在做广播体操。这本书反复强调“意在形先”,并提供了一套自我检测的方法,比如在做“揽雀尾”时,问自己“我的手臂是否真的在‘揽’,还是在‘举’?”,这种层层递进的自我提问,极大地提升了练习的效率和质量。对于那些希望深入理解太极拳内在哲理和技术内核的习练者来说,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一本普通的“入门”教材。
评分从一个资深武术爱好者的角度来看,市面上许多太极拳书籍往往在讲解传统套路时,会陷入某种流派的窠臼,使得读者学到的内容过于单一化,不利于理解太极拳的共性原理。这本书的优秀之处在于,它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兼容性很强的技术框架。它在讲解基本手法时,会引用不同流派(比如陈、杨、吴)对同一动作细微差异的处理方式,但最终落脚点总是在回归到太极拳最核心的“阴阳转换”和“蓄发”原理上。它不是教你死板地模仿某一家招式,而是教你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比如讲到“进退应”时,它不仅展示了如何迈步,更深入剖析了步法与腰胯的联动,以及如何通过步法的进退来控制对手的重心,这已经超出了“入门”的范畴,更像是一部技术手册。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太极拳的精妙不在于动作的复杂,而在于每一个细微变化中蕴含的物理逻辑。
评分这本《太极拳入门指要》实在让人爱不释手,我刚开始接触太极拳的时候,总是感觉动作僵硬,找不到那种“气沉丹田”的感觉。市面上的很多入门书籍,要么文字过于晦涩难懂,充斥着大量的专业术语,要么就是插图模糊不清,根本看不出老师示范的那个微妙的转折和松沉。直到我翻开这本,简直像是遇到了久违的明灯。它没有一上来就堆砌复杂的理论,而是非常耐心地从最基础的站桩开始讲起,详细描述了如何调整呼吸,如何体会脚下“抓地”与身体的“虚领顶劲”之间的平衡。尤其是关于“松”的讲解,作者用了很多贴近生活的比喻,比如形容像一棵柳树,风吹过来是柔软地晃动,而不是硬邦邦地抵抗,这一点对我启发极大。我按照书中的指导,在练习“野马分鬃”时,尝试去感受那种由内而外散开的力量,而不是单纯地用手臂去推拉,效果立竿见影。原本总觉得肩膀紧绷,现在能感受到肩胛骨之间气血的流动。这本书的排版也很舒服,留白恰到好处,阅读起来一点也不费神。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有一种独特的亲和力,读起来完全没有压力,仿佛有一位经验丰富、耐心十足的老师在你身边,用最朴实的语言与你对话。我尤其喜欢作者在描述气息运用时所使用的比喻,比如将呼吸比作“拉紧的弓弦”和“松弛的皮球”,这让我这个以前总爱屏气的初学者,找到了放松却又不失内在力量的平衡点。而且,书中对“劲力”的描述,不再是那些虚无缥缈的形容词,而是与身体的具体解剖结构紧密结合。比如,它会清晰地指出哪个肌肉群应该放松,哪个关节应该保持中正,这对于长期从事案头工作、身体僵硬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它教会我的不只是如何打一套拳,更重要的是如何学会“听从”自己身体的反馈,如何通过规律的练习去改善长期的不良体态。我感觉自己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身心和谐的大门,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拳术的书,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与自我相处的指南。
评分我平时工作非常忙碌,健身的时间非常碎片化,很难抽出完整的时间去参加线下的集体课程。因此,选择一本优秀的自学教材至关重要。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适合我这种“时间零碎型”的学习者。它将复杂的拳架分解成了若干个独立的小单元,每个单元的讲解都非常精炼,重点突出。例如,学习“单鞭”这个动作时,它会花大篇幅讲解如何完成“转身捋手”的过渡,以及如何确保重心在旋转过程中保持稳定不摇晃。看完一个单元的学习要点后,我能立刻起身,对着镜子进行针对性练习,直到感觉基本到位,再进行下一个单元的学习。最棒的是,它还专门设置了一个“常见错误及纠正”的章节,几乎涵盖了我练习过程中遇到的所有瓶颈——比如身体前倾、膝盖内扣、重心忽高忽低等等。看到书上写出我正在犯的错误时,那种“原来不止我一个人这样”的安慰感,以及紧随而来的有效解决方案,极大地增强了我坚持下去的信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