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象棋杀法练习4000题(第四册)——2401-3200题 /刘锦祺 刘丽梅 主编
定价:45.00元
作者:刘锦祺 刘丽梅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2-01
ISBN:978750964688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曾经尝试过市面上许多号称“顶级杀法”的教材,但很多都流于表面,或者深度不够,做几遍就失去了价值。然而,这本《象棋杀法练习4000题(第四册)》却给我带来了持续的挑战。它的魅力在于其深度和广度兼备。它不仅仅是考验你“能不能杀”,更重要的是考验你“如何最优雅、最有效率地杀”。我特别喜欢那些涉及弃子取位的题目,那些看似巨大的物质损失,实则为后续的绝杀布局铺平了道路。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练习,不如说是一种高级的棋局解谜体验。每当我解开一道困扰我很久的难题时,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是任何电子教程都无法比拟的。这套书,尤其是这第四册,绝对是案头常备,值得反复研读和品味的一部经典之作。
评分说实话,刚翻开这本《象棋杀法练习4000题(第四册)》,我内心是有些抗拒的。我更喜欢那种直截了当、目标明确的练习册,但这一册的内容,更像是一本战术思想的百科全书。刘锦祺老师和刘丽梅老师的编排思路非常注重棋局的连贯性和变化深度。我特别欣赏他们处理那些“绝杀与和棋一线之隔”的题目时的细腻程度。有些题目设置的防守方手筋,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反制,你如果不把所有可能性都考虑到,就很容易被误导。我在做题过程中,体会到了一种从“应激反应式杀棋”到“预判式布局杀棋”的转变过程。它强迫你不仅要看清眼前的三步死,还要思考对手如果走岔了,我该如何利用这个失误构建下一个更致命的陷阱。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你花了多长时间解开某道题,而在于你从那道题中学到了多少种思考模式,这点做得非常到位。
评分这本棋谱真是让人又爱又恨。我从棋艺初学阶段就开始接触这套系列,到现在已经快十年了,这第四册的2401到3200题,感觉是整个系列里难度跨度最大的一册。它里面的杀法设计得非常精巧,很多题目即便是看着像找到了规律,深入思考后也会发现有隐藏的陷阱。比如有些看似简单的“马后炮”组合,在实际运用中往往需要精确的时机和后续的招法衔接,否则就功亏一篑。我记得有一次,我花了一个多小时在一个看起来很基础的“双车错”变例上,最后发现是自己对底线防守的理解还不够深入。这本书的编排方式也很有意思,它不像有些教程那样把题型划分得非常清晰,而是更倾向于实战模拟,这对于提高临场应变能力很有帮助,但同时也意味着你需要付出更多时间去挖掘每道题背后的核心战术思想。对于那些想要从“会杀”进阶到“精杀”的棋友来说,这本绝对是硬骨头,啃下来绝对能让你的中局和残局杀棋能力有一个质的飞跃。
评分这套书的第四册,在我看来,更像是对前三册知识体系的一次大检阅和升华。它的难度曲线处理得非常“反直觉”。你以为你已经掌握了某种套路,翻开新的几十道题,马上就会被现实‘教育’。我个人的经验是,如果直接上手就想一口气做完,很可能会产生挫败感。我采取的策略是,将它拆分成几个小模块,比如专注于某一特定棋子的组合进攻,比如集中攻克关于“车”、“马”、“炮”相互配合的疑难杂症。这样做的好处是能让你在某一个技术点上钻得更深。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对于那些需要长考才能发现的“妙手”的处理,讲解得非常到位,它不光告诉你正确的着法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解释了为什么其他看似合理的着法会失败,这种对比分析,才是提升棋力最快的方式。
评分作为一名业余棋手,我最大的困惑一直是如何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转化到实战中去。这本第四册在某种程度上解答了我的疑惑。它没有过多地使用花哨的理论术语,而是用最直接的棋局语言来表达战术思想。很多题目看起来都是在残局阶段,但实际上它们考验的是你对中局构建优势的预判能力。比如,有一类题涉及到如何利用一方兵力残缺制造出致命的通路,这个过程中的每一步调度都要求极高的精确度。我发现,当我开始做这册题时,我的对弈节奏开始放慢,因为我在脑子里会不自觉地模拟书中的那些复杂变例,尝试去预判对手的防守路线。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比死记硬背招法要有效得多。总而言之,它像一位严厉但公正的教练,鞭策你不断突破自己的认知边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