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人体经络位家用大图册
定价:39.90元
作者:刘立安,赵克勤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2-01
ISBN:978751841449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8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全家男女老少都能用的经络位大图册,内容包括成人经络取、儿童经络取和足反射区。这本书请了名老中医教你:3秒钟快速定位,找不出错。这是一本会说话的人体经络位地图,大开本、大图、大字号,方便读者跟着视频准确操作。这本书包括近560个位及足反射区,常用奇、常用特效保健,对症找,防病保健康。
内容提要
《人体经络位家用大图册》主要介绍了成人经络位、儿童经络位、常见反射区,包括近560个位及反射区。
《人体经络位家用大图册》介绍了每条经络的歌诀速记、保养方法,位的主治、定位、简易取、临床应用等,一一呈现。
《人体经络位家用大图册》里面的二维码视频、多个索引,方便读者快速精准取。
目录
常用奇Top5
常用五输0
成人保健特效
儿童保健特效
专家讲堂:取必知入门技法概述
章 成人经络位速查
节 手太阴肺经
第二节 手阳明大肠经
第三节 足阳明胃经
第四节 足太阴脾经
第五节 手少阴心经
第六节 手太阳小肠经
第七节 足太阳膀胱经
第八节 足少阴肾经
第九节 手厥阴心包经
第十节 手少阳三焦经
第十一节 足少阳胆经
第十二节 足厥阴肝经
第十三节 任脉
第十四节 督脉
第十五节 经外奇
第二章 儿童常用位速查
节 头面颈部位
第二节 胸腹部位
第三节 项背部位
第四节 上肢部位
第五节 下肢部位
第三章 足常用反射区速查
节 足底反射区
第二节 足侧反射区
第三节 足背反射区
作者介绍
刘立安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
中国针灸学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针法灸法分会常务理事,山东针灸学会副会长。
山东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青岛大学教授,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针灸推拿康复科(重点专科)主任,学科带头人。
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山东省中医药师承指导教师。
赵克勤
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针灸推拿康复科(重点专科)主治医师。
青岛康泰职业培训学校讲师,临床擅用针、灸、推、药结合中医情志疗法调理诸疾。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和纸张质量,绝对是同类书籍中的顶级水准。这太重要了,因为涉及到经常翻阅和携带,如果纸张太薄,用不了多久就会被汗水或者操作时的不小心弄破损。这本图册的纸张厚实而富有韧性,表面做了哑光处理,这样在强光下看也不会反光刺眼,确保了阅读的舒适度。更值得称赞的是它的装订工艺,采用了高质量的锁线胶装,可以完全平铺在桌面上,甚至可以180度摊开,而不用担心书脊会开裂。我试着把它完全拉平放在操作台上,每一页都能稳定地保持在打开的状态,这对于需要双手操作(比如正在进行推拿或测量定位)的人来说,简直是解放双手的福音。一本实用的工具书,它的物理属性和耐用性与内容本身同等重要,而这本图册在实用耐久性上,确实做到了极致,完全符合长期、高频使用的要求。
评分这本书的插图简直是艺术品!色彩的运用非常大胆和精准,每一条经络的走向和穴位的标识都清晰可见,即使用肉眼去看,也能感受到那种流动的生命力。我本来以为这种专业医学图谱会比较枯燥,但作者的审美功力让它变成了一本可以反复欣赏的画册。比如在描绘“足三里”的时候,光影的处理就极其到位,仿佛能触摸到皮肤下的筋脉。我尤其喜欢它在介绍特定经络时使用的背景纹理,比如肝经选择了深沉的墨绿,肾经则用了幽蓝,这种潜意识的联想,极大地帮助了记忆。我家里已经有很多类似的图谱了,但它们大多是黑白线条或者色彩过于平淡,拿到这本之后,我几乎把其他的都束之高阁了。对于初学者来说,光是看着这些精美的图,就已经完成了一半的学习。它不仅仅是一个参考工具,更像是一件陈列在书架上的精装艺术品,每次翻阅都是一种视觉享受。我甚至发现,家里的小孩子对这书里的图案都很好奇,虽然他们看不懂内容,但光是那些鲜活的色彩和精致的线条,就足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这本图册在细节处理上是真正下足了功夫,值得每一个对传统医学感兴趣的人珍藏。
评分作为一名已经学习了几年针灸和推拿的爱好者,我发现这本书在“透视感”的呈现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不是简单地把穴位“贴”在人体的表面轮廓上,而是用了一种非常巧妙的半透明层次叠加技术。你可以清晰地看到,某个特定的穴位,比如“曲池”或者“环跳”,它不仅在体表有明确的投影,同时还能隐约看到它下方连接的肌肉群和骨骼结构的大致走向。这种立体化的视觉呈现,极大地帮助我理解了“得气”时的深层感受和操作角度。很多传统图谱只是告诉你“在哪里按”,而这本书告诉你“为什么要在这里按”。它似乎在引导读者去思考经络在人体内部的“立体结构网络”,而不是孤立的点状分布。这种对深层解剖学视角的融合,让原本偏向经验主义的经络学说,增添了一份基于空间几何的逻辑支撑,这对于需要精准进针的实践者来说,是极其宝贵的参考。
评分这本书的编排逻辑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完全是为实操者量身定制的布局。它没有采取那种传统的中医书籍的冗长叙述方式,而是采取了一种极其高效的“点对点”信息传递模式。每一页的布局都经过深思熟虑,左侧是经络的宏观走向图,右侧紧接着就是关键穴位的局部放大图,并且所有的穴位都配有最简洁扼要的定位口诀和主治功效。这种并置结构,极大地缩短了从“定位”到“确认”的思考路径。我以前查资料时,经常需要在不同章节间来回翻阅,效率低下,但这本书里,你只需要锁定一个经络,所有的相关信息就都在一个跨页或相邻页面上呈现完毕。特别是它对于“特定病症”的索引做得非常智能,如果你是想针对某个疼痛点进行定位,它能快速指向正确的经络路径,这一点对于急救和日常保健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这种结构上的高效性,体现了编者对实际使用场景的深刻理解,绝非闭门造车之作。
评分我对这本书在文化底蕴的传达上感到非常惊喜。它不仅仅是一本“如何找穴位”的指南,更像是一本关于“中医审美观”的视觉解读。在每一个大区域的经络介绍之前,作者都会配上一段富有古典韵味的文字导读,这些文字并非生硬的医学术语,而是带着对人体生命哲学的理解。比如在描述手少阴心经时,引用的词句仿佛能让人联想到古代文人对“心神安定”的追求,这种意境的铺陈,使得学习过程不再是枯燥的记忆负荷,而更像是一种对传统智慧的沉浸式体验。这种将科学精确性与人文情怀完美结合的尝试,是很多现代医学教材所缺失的。它让人在学习穴位定位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传统中医所推崇的那种“整体观”和“天人合一”的思想,读起来赏心悦目,学起来心悦诚服,这种高级的文化渗透力,是这本书最难能可贵之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