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儒墨道法與企業經營
定價:35.00元
作者:周建波
齣版社:機械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6-01-01
ISBN:9787111180166
字數:
頁碼:292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周建波先生多年來一直從事中國經濟思想史的研究工作,為光華管理學院講授的《儒墨道法與企業經營》,非常受學員歡迎。
周建波先生的《儒墨道法與企業經營》一書,不是把中國古代的管理思想加以簡單的詮注,也不是簡單地把古人所說和現代的管理理論生搬硬硬套地聯係在一起,而是在融會貫通古代管理思想的基礎上,**地結閤中國企業麵對的管理方麵的實際問題,提齣新的見解和新的思想。
——武常岐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
內容提要
春鞦戰國時代,與今天的社會,同屬於巨變的時代,麵臨著相似的難題。
春鞦戰國時代的思想大傢,依據本階級的立場所提齣的解決方案,放之今日,仍有其適用的場閤與價值。
中華民族數韆年的曆史,是一場思想的盛宴。儒墨道法是這場盛宴中博大精深的部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盡管已逾兩韆年,但它們的影響依然源遠流長。及至今天,人們的目光又重歸這些古老而充滿智慧的思想文化,並力圖將之應用於企業經營與組織管理。
如何使儒墨道法適用於現代管理?因何要應用儒墨道法?如何辯證地吸取儒墨道法的精華,舉一反三地為企業經營服務?
《儒墨道法與企業經營》這一力作,便是從中華民族的曆史傳統中得到藉鑒,以為今天的企業管理和製度建設服務。周建波先生的這部著作,體現著一種執著的追求,即努力以今天的目光,以現代文明的進展要求,去發展和探究中國經濟思想史上的人們智慧的結晶,以支持和幫助我們的實踐。
研究企業經營這樣的命題,能夠有更深刻的曆史凝重、更厚實的思想積澱、更充沛的人文精神、更冷靜的科學剖析,是極有價值的、也是相當難能的,尤其是在我們這樣的時代。所以,就要給予特彆的強調。
讀之雋永,思之綿長,令人掩捲還思。
目錄
推薦序一
推薦序二
講 儒墨道法與新時期企業經營
節 儒墨道法對現代企業經營的藉鑒意義
第二節 儒墨道法産生的時代背景
第三節 儒墨道法代錶的階級基礎及思想的同與異
第四節 儒墨道法的共同點與不同點
第五節 儒墨道法對今天企業管理的意義
第六節 辯證法與企業經營
第二講 儒傢管理思想:職業官員的價值觀
節 儒傢思想的基本主張
第二節 如何認識“中庸之道”
第三節 儒傢思想基本的理論範疇
第四節 為什麼儒傢能成為社會主流的意識形態
第三講 孔子的管理思想
節 有關孔夫子的幾個問題的解釋
第二節 為什麼孔子能成為的思想傢
第三節 孔子管理思想的基本內容
第四節 如何提高領導素質
第四講 孟子的管理思想
節 孟子的時代及政治理想
第二節 孟子的人性善理論與“仁政”主張
第五講 荀子的管理思想
節 王霸之辨與企業的二次創業
第二節 性惡論與企業的與時俱進
第三節 “明分使群”思想與企業組織建設
第四節 反對官員工作中的兩種錯誤傾嚮
第六講 墨子的管理思想:平民的價值觀
第七講 道傢的管理思想:隱士的價值觀
第八講 《》的管理思想
第九講 法傢的管理思想簡介:執政者的價值觀
第十講 法傢中期的管理思想:“空降兵”商鞅的變法
第十一講 法傢後期的管理思想:以韓非為中心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周建波,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先後獲山東大學史學學士學位、北京大學史學碩士學位、北京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在北京大學,長期為企業傢特訓班和MBA學員講授《營銷學》、《企業傢學》、《管理思想史》等,教學經驗豐富,能夠理論聯係實際,深入淺齣,受到企業界人士的歡迎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相當有品位,封麵那種淡雅的米黃色調,搭配著典雅的字體,初拿到手的時候就給人一種沉靜、內斂的感覺,完全沒有現在很多商業書籍那種浮誇的色彩堆砌。內頁的紙張質量也值得稱贊,手感細膩,油墨印刷清晰銳利,即便是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這對於一本需要深度思考的書來說非常重要。我尤其喜歡它在排版上的用心之處,章節之間的留白處理得當,邏輯結構清晰可見,即便是復雜的理論闡述,也能通過視覺上的層次感更容易地被消化吸收。而且,這本書的尺寸適中,無論是放在書架上還是隨身攜帶閱讀,都非常方便,看得齣齣版社在細節上確實下瞭不少功夫,這種對物理形態的尊重,往往也預示著內容本身的厚重與價值。
評分這本書的行文風格簡直是一股清流,完全不同於市麵上那些充斥著“成功學秘籍”、“速成寶典”的快餐式管理書籍。作者的筆觸是極其剋製且富有哲思的,他很少使用那種激昂的口號式語言,而是采用一種娓娓道來的論述方式,仿佛一位經驗豐富的前輩在與你進行一場深度對話。文字中偶爾閃現的古典韻味和對古代經典的信手拈來,不僅沒有讓人覺得晦澀難懂,反而為現代的企業管理問題注入瞭一股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曆史厚度。這種深沉的力量感,讓我感覺自己不是在學習一套操作指南,而是在進行一次關於“治理”本質的探尋,非常適閤那些追求長遠發展和基業長青的企業傢和管理者。
評分這本書對於我理解“人”在企業中的位置,産生瞭顛覆性的影響。很多管理學著作傾嚮於將員工視為資源或工具,但本書的視角明顯更為人文關懷。作者探討瞭如何通過建立一種符閤人性規律的企業文化,來激發團隊的內在驅動力,而不是僅僅依靠外在的奬懲機製。其中關於“君子不器”在現代管理中的體現那幾章,寫得尤為精彩,它引導我們思考,如何讓員工在企業中實現自我價值的提升,而非僅僅成為某個流程中的一個齒輪。這種對個體潛能釋放的關注,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團隊的激勵體係和人纔培養策略。
評分作為一本探討企業經營哲學的著作,它最成功的地方在於其超強的“可遷移性”。雖然書中立論基於儒、墨、道、法這些中國傳統思想,但其提煉齣的管理精髓,完全可以跨越行業和地域的限製。無論是初創企業尋找方嚮,還是成熟企業進行戰略轉型,都能從中找到可以對標和反思的維度。我發現,很多我過去睏惑於如何用本土化語言去闡釋的領導力難題,在這本書裏找到瞭最優雅、最根植於文化土壤的解答。它提供瞭一種區彆於西方主流管理學派的、更具東方智慧的、可供長期參考的思維框架。
評分我被書中對“道”與“法”的辯證統一的探討深深吸引住瞭。它沒有簡單地將老莊的無為或法傢的嚴苛作為唯一的圭臬,而是極其精妙地捕捉到瞭在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企業如何在堅守核心原則的同時,保持必要的靈活性和適應性。書中對權衡利弊的分析極為透徹,尤其是在論及組織架構的柔性與剛性的平衡時,作者引用瞭許多曆史上的案例作為佐證,使得抽象的哲學概念立刻具象化為可操作的商業智慧。這不再是空談,而是將韆年智慧融入現代商業語境的典範,讓人讀完之後,對決策的復雜性有瞭更深一層的敬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