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一切都是心理学-信念力
定价:28.00元
作者:魏棻卿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3-01
ISBN:9787564084271
字数:
页码:20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只有正向的信念,才能带你走向正向的人生。你眼中的世界,其实是内在信念的投射。人生是苦或是乐,往往来自你的一个念头。
目录
Part1
人生是苦或是乐,往往取决于你的一个念头。
01 一张没贴邮票的明信片
02 面对死亡,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救赎
03 放下非理性信念,就是放过自己
04 敲敲你的周哈里窗
05 别忙着讨好每一个人
06 和失败交朋友
07 用“例外法则”挑战负面认知
08 负面情绪不是罪
09 绝望也是一种力量
10 一把打开心灵的钥匙
11 化整为零的苦难解脱术
12 探勘内在的冰山
13 换个角度想,才能发现新方向
Part2
苦难的人生,其实是内心所导演出来的一场戏。
14 不要老是在同一个地方跌倒
15 路,就是要自己走一遍
16 你怎么对自己,别人就怎么对你
17 到底是谁救了谁?
18 退出物质军备赛吧!
19 想受人尊敬,还是受人欢迎?
20 谁才是小人?
21 别人眼中的天堂,可能是你的
22 内心戏的代价
23 真相,有时和你想的不一样
24 幸福不是比较来的
25 其实你什么都不缺
26 Reactive 和 Creative 的差别
Part3
放下执念,就能走出生命的困境。
27 算命不如一个决定
28 你要的快乐,自己决定
29 违反操作须知,人生也会大当机
30 永远不要让别人告诉你,不能做什么
31 是不能改变,还是不想改变?
32 请,为自己而战!
33 不想被关?那就撞破玻璃箱吧!
34 亲爱的,那并不是爱情
35 用行动切换苦命模式
36 流浪,未必是因为迷路
37 巫婆的礼物
38 有伤,不有害
39 感谢苦难伤疤
作者介绍
魏棻卿,心灵励志作家。
出生于台南佳里,毕业于文化大传系、北医公卫所。2001年成为记者,曾经任职于远见杂志、东森、民视、三立等媒体,荣获多座新闻奖项。目前就读教育心理与咨商研究所,亦经常参加心灵成长课程。
从小就坚信,人因梦想而。热爱写作、阅读和流浪,致力以“单纯、自由、爱”活出生命精彩,让自己的存在成为世界的祝福。
著有《幸福不是因为拥有很多,而是执著很少》、《人生没有如果,这才是人生》、《爱,逆转胜─—纪宝如》、《人生就像下棋,真正的对手是自己2》(合著)、《人生,没有什么是你应该得到的》(合著)等书。
文摘
老母亲原以为,这张明信片可以稳稳妥妥地寄出去,实际上却不然,因为那张老旧明信片上,根本没贴邮票,怎么能寄得出去呢?
小镇邮局的工作人员发现了这种情况,将明信片交给老局长。老局长一看,惊觉此事非同小可,立即驱车带着明信片前往城里的邮局,气喘吁吁地告诉邮务人员说:“虽然这张明信片没有贴邮票,但内容很重要,无论如何都要送达。”
对方看到内容也吓了一跳,保险起见,还特别补写一句:“重要急件,务必送达!”就这样,明信片被一路从城里送到了市区,接着又送到了另一个小城里,经过好几天,才交到中年男子的手中。
临走前,邮差对中年男子说:“你看,这张明信片虽然忘了贴邮票,但因为大家对你的关心,还是被顺利地送到你这里,上头还有你母亲充满爱和关心的字迹。有这么多人在乎你,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呢?”
边听邮差解释一路来的波折边盯着手中的明信片,中年男子还来不及说些什么,眼眶中的泪就已经掉了下来。
人生难免会有一些过不去的时候,而且在绝望时,人常常会误以为已经走到了生命的死胡同,再也不可能绕出去。直到事过境迁,回首才发现,其实当时打结的不是人生,而是自己的想法。
前阵子,接到一位长辈的电话,当时的她,语气明显充满绝望,还开始交代一些事情。我有些惊讶,就我所知,这位长辈年轻时,日子过得非常辛苦,但坚强好胜的她都一一撑过来了,没道理在她生命进入稳定享福的阶段,却变得想不开。
为了厘清问题,我开始询问她近发生了什么事。听完之后,内心反倒放下了一块大石头,因为我发现,眼前的她之所以感到绝望,只是在想法上一时过不去,而非真的陷入什么棘手的处境中。再加上,她的个性偏向乐观积极,只要让她先诉诉苦,舒缓内心的负面情绪,再慢慢引导她“看见”生活中的幸福面,念头一转,她就能走出来了。
特别是当我告诉她:“你有这么多深爱你的家人,还有可爱的小孙子,如果你真的发生什么事,叫他们怎么办?或许你自以为解脱了,但留给你家人的却是一辈子的痛,你舍得这么对待他们吗?”
电话那头的她,开始啜泣了起来。在绝望的当下,哭,其实是一件好事。眼泪,是灵魂的语言,也是情绪的重要纾解。哭一哭之后,她的状态明显稳定许多。隔天,我再拨电话给她,虽然情绪还是略显低落,但已经想通很多。
这并不代表之后的她不会再陷入低潮,但至少她可以借此了解到,绝望的感受和情绪都只是一时的,只要能及时找到心灵支柱,就能安然度过。当一个人能够清楚觉察到,无论是想法还是情绪(情绪通常伴随想法而生),都像是头顶上的一朵乌云,会随风飘来;当然也会有飘走的时候,就不会轻易被生命中的困境所击倒。
要记得的是,当乌云集结水汽降下一场大雨时,别忘了为自己撑一把伞。或者,找个屋檐躲一躲。真的,等乌云飘过去,一切又将雨过天晴。
……
序言
这本书真的给我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看待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我之前一直以为,很多事情的成败,都取决于外部环境或者客观条件,但这本书让我明白,内心的信念和态度,才是决定性的因素。书中的一些心理学概念,比如“归因风格”,对我触动很大。我开始反思自己,在遇到挫折的时候,是不是总是倾向于把原因归结于外部,而忽略了自身可以改变的部分?这本书不仅仅是在讲理论,它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导师,引导我一步步地去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它没有给我灌输任何固定的观念,而是让我自己去发现,去思考,去得出结论。我尤其欣赏书中对“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的对比分析,这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拥有成长型思维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去培养它。这本书让我觉得,原来改变自己并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并且持之以恒地去实践,就能逐渐看到积极的变化。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的作者在心理学领域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并且善于将这些深刻的理论以一种极具启发性的方式呈现出来。我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是因为我对“信念力”这个概念特别感兴趣,我一直觉得,强大的信念是成功的基石。而这本书,恰恰从心理学的角度,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信念是如何在我们的大脑中运作,以及它如何驱动我们的行为。我非常欣赏书中关于“积极心理学”的应用,它不仅仅关注问题,更强调挖掘个体的优势和潜能。书中提供的许多工具和技巧,比如“感恩日记”和“目标可视化”,我都尝试在生活中进行实践,并且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感觉这本书就像是一位心灵的导航仪,它帮助我理清内心的方向,驱散迷茫,让我更加坚定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它让我意识到,真正的改变,源自于我们内心深处的信念,而这本书,就是帮助我们唤醒和强化这份信念的绝佳指南。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原来很多我们认为的“理所当然”或者“命中注定”,都可能只是我们自己构建出来的心理模型在作祟。书里的一些观点,比如关于“认知偏差”的解释,让我恍然大悟,原来我平时很多时候都会不自觉地陷入某种思维定势,而这本书恰恰给了我一个清晰的框架去识别它们。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自我实现的预言”的阐述,它让我深刻地理解了为什么有些人总是能够达成目标,而有些人却总是感到力不从心。这不仅仅是能力的问题,更多的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状态。我尝试着书里提到的一些练习,比如刻意去关注积极的可能性,并且在心里对自己说一些鼓励的话,虽然刚开始觉得有点奇怪,但慢慢地,我发现自己确实开始变得更加乐观和有动力了。这本书并没有提供什么神奇的“鸡汤”,而是非常务实地,从心理学的角度,一点点地剖析了我们思维的运作机制,并且给出了一些非常实用的建议。它让我意识到,改变的力量,其实就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愿意去觉察和调整。
评分这是一本让我耳目一新的书!我原本以为“心理学”这个词听起来会很学术,很枯燥,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想法。它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大量生动有趣的案例,将复杂的心理学原理阐释得淋漓尽致。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信念”是如何影响我们日常决策的分析。我突然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做出选择,并不是基于理性的分析,而是受到我们内心深处早已存在的信念的引导。书里提供的一些练习,比如“信念重构”,让我有机会去审视那些可能限制我的信念,并且学习如何用更积极、更有建设性的信念来代替它们。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在教我心理学知识,更是在帮助我建立一种更加健康、更加积极的生活态度。它让我明白,我们并非命运的玩偶,而是自己信念的创造者。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吸引人,那种温暖而又坚定的色调,配上“一切都是心理学”这个大大的标题,瞬间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一直觉得,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遇到瓶颈,或者在生活中感到迷茫,根源可能都藏在我们自己的思维模式里。这本书的名字,特别是“信念力”这三个字,让我觉得它可能会深入探讨我们内心深处那些看不见的驱动力,以及它们是如何塑造我们的现实的。我猜想,这本书不会是那种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会通过一些生动的故事、案例,甚至是小练习,来帮助读者认识到自己的信念是如何形成的,又如何在不知不觉中限制或成就我们。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让我能够审视自己的信念体系,并且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找到那种内在的力量去突破。特别是“一切都是心理学”这句话,让我觉得它可能涵盖的范围很广,从人际关系到个人成长,甚至到事业发展,都可能涉及。我希望它能给我带来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让我明白,很多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其实只需要调整一下看问题的角度,改变一下内心的信念,就能迎刃而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