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單車聖經 山地車
定價:79.80元
作者:美騎圖書
齣版社:機械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4-01
ISBN:978711152162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同係列的《單車聖經》榮獲2003-2004年度暢銷書奬,《單車聖經——山地車》是該係列的延伸産品,填補瞭山地車騎行運動資料的空白。同係列産品:書號:41760,書名:《單車聖經》,定價:79.80元書號:47236,書名:《單車旅行》,定價:99.80元
內容提要
《單車聖經——山地車》是山地車的完全指南,是車手、品牌商、技師等專業人士經驗和技巧的結晶。書中內容全麵、專業、實用,並配有韆餘張精美彩色插圖,可以讓車友輕鬆掌握主流山地車車型特點、配件及裝備,調校維修保養,騎行技巧,體能訓練等知識和技能,以及山地車相關國際賽事規則。 《單車聖經——山地車》是山地車愛好者的技術工具書和騎行指導書,無論是入門級車友、高級玩傢,還是經常參與賽事的業餘選手,或是專業車店技師,都能從中獲益。
目錄
目錄名傢推薦作者簡介前言章 山地車概述與分類1 / 山地車發展史 2 / 中國山地車發展曆程3 / 山地車的定義和分類4 / 山地車的整車購買與DIY 組裝第二章 山地車的製作與設計1 / 山地車的車身材料2 / 鋁閤金車架管材的加工技術3 / 軟尾車架的避震結構第三章 山地車零部件1 / 車架2 / 避震係統3 / 輪組和輪胎4 / 刹車係統5 / 變速係統6 / 山地車把組7 / 座管與坐墊8 / 腳踏第四章 山地車裝備1 / 頭盔2 / 眼鏡3 / 手套4 / 護具5 / 騎行鞋6 / 騎行服7 / 騎行背包8 / 戶外運動攝像機9 / 其他裝備第五章 山地車維護與調整1 / 車架轉點培林的維護2 / 避震前叉的基本調整與維護3 / 後避震的基本調整與維護4 / 碗組的清潔與上油5 / 車把和座管的調整與安裝6 / 變速手柄的維護7 / 前撥的基本維護與調整8 / 後撥的維護與調整9 / 刹車係統的維護10 / 牙盤與中軸的拆裝11 / 飛輪的維護與保養12 / 鏈條的維護與設定13 / 輪組的維護與保養14 / 花鼓的常規保養 15 / 輪組的編製方法16 / 坐墊的調整17 /腳踏的維護與保養 18 / 把套的安裝第六章 山地車騎行技巧1 / 正確的騎行姿勢2 / 安全地摔車3 / 有效地踩踏 4 / 正確使用變速5 / 控製速度6 / 自信地過彎7 / 從容麵對各種地形8 / 平穩地跳過土坡9 / 騎行中的觀察10 / 徵服崎嶇地形的騎行技巧11 / 安全的騰空和著地技巧12 / 安全地騰躍13 / 綜閤運用各種技術第七章 騎行訓練1 / 有氧代謝能力訓練2 / 無氧代謝能力訓練3 / 山地車手的訓練計劃第八章 騎行的準備、恢復與傷痛處理1 / 運動前的自我評估2 / 山地車運動前的熱身準備3 / 騎行後的放鬆與恢復4 / 騎行傷痛的處理附錄附錄A / 外山地車公園與賽道附錄B / 世界重要的山地車比賽與名將附錄C / 山地車相關英文詞匯 緻謝辭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閱讀體驗上,這本書的排版設計透露著一股樸素而強大的工匠氣息,沒有花哨的色彩和過度的視覺乾擾,一切都以信息的有效傳遞為最高準則。它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對“維護”的理解。過去我總覺得換胎、擦鏈條就是維護瞭,但這本書揭示瞭許多隱藏在零件之下的學問,比如軸承預壓的精確設定對傳動效率的影響,或者不同潤滑脂在極端溫度下的性能錶現。作者對曆史演進中的技術選擇進行瞭必要的迴顧,比如從螺紋中軸到壓入式中軸的過渡,不僅僅是描述變化,更深入剖析瞭各自的優缺點和受力特點,這種曆史的縱深感,讓讀者對當前的技術標準有瞭更深層次的敬意。讀完後,我感覺自己與單車的連接更加緊密瞭,不再隻是一個被動的用戶,而是一個能夠理解並參與到“人車閤一”狀態的閤作夥伴。
評分這本書最大的魅力在於它的“無情”——它不會為瞭取悅新手而簡化復雜的物理現象。它直麵瞭山地車機械的復雜性和挑戰性,尤其是針對那些高強度使用環境下的特殊要求。比如,針對崎嶇路麵衝擊的減震係統內部油封和氣室的保養細節,描述得極其細緻,甚至提到瞭不同粘度的避震油對阻尼麯綫的細微影響。這對於那些經常跑大山、對裝備可靠性有極高要求的騎行愛好者來說,簡直是救命稻草。它讓你明白,每一次完美的下坡,都不是偶然,而是無數次精確調整和優質維護的纍積。它培養的不是消費者的習慣,而是工程師的思維——對每一個變量都要進行量化分析和精確控製。
評分說實話,初次拿起這本書時,我有點被它的厚度和專業性震懾住瞭。這絕對不是那種三十分鍾就能翻完的輕量級讀物。它更像是一部自行車機械的“百科全書”,信息密度高到需要反復研讀纔能消化。作者的敘事風格非常務實、乾練,幾乎沒有一句廢話,所有的篇幅都聚焦於技術細節的闡釋。我特彆喜歡它對故障排除流程的邏輯梳理,那種圖文並茂的步驟分解,清晰得如同手術指南。無論是麵對棘手的碟刹異響,還是對變速係統進行精細調校,書中的建議都給齣瞭明確的優先級和替代方案,充分考慮瞭不同工具和預算下的操作可行性。這本書的精髓在於其強大的實用主義精神,它不教你追逐最新的電子變速潮流,而是教會你如何理解和掌控最核心的機械結構,確保你的愛車在任何復雜路況下都能保持最佳的可靠性。這種對基礎的極緻打磨,纔是真正的硬核技術所在。
評分這部作品的視角極其獨特,它仿佛帶著我們穿越迴瞭那個自行車技術爆炸的年代,對機械原理的剖析深入骨髓,絕非泛泛而談的入門指南。書中對傳動係統、懸掛設計以及車架幾何學的探討,達到瞭近乎教科書級彆的嚴謹性。我尤其欣賞作者對於材料科學在自行車製造中應用的論述,那些關於鋁閤金、碳縴維甚至鈦閤金的特性比較,以及它們如何影響騎行感受和耐用性的分析,都讓我這個老玩傢受益匪淺。它不僅僅是在介紹“如何修車”,更是在解釋“為什麼這樣設計”,這種對底層邏輯的深挖,使得即便是麵對復雜的維修難題,讀者也能迅速定位問題根源,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更換零件的層麵。對於任何想從“騎行者”進階為“自行車工程師”的人來說,這本書的價值是無可替代的,它填補瞭市麵上許多偏重於潮流和美學的讀物所留下的技術空洞。那種對細節的執著,對每一個螺絲、每一個角度背後蘊含的力學原理的尊重,讀起來讓人熱血沸騰。
評分我必須承認,這本書的深度足以讓許多自詡為“半專業”的技師感到汗顔。它對工具的挑選和使用也有獨到的見解,並非簡單地羅列工具名稱,而是強調瞭特定工具在施加特定扭矩或受力方嚮時的必要性。特彆是關於車輪編織與校準的部分,作者用一種近乎哲學辯論的方式闡述瞭張力與剛性之間的微妙平衡,這部分內容極其考驗讀者的幾何空間感。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對自行車這颱精密的機器有瞭一種重新的認識:它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復雜,也遠比我們付齣的維修成本要“值錢”。它是一部需要反復翻閱、常備工具箱旁的參考寶典,而不是一本讀完就束之高閣的閑書。它的價值在於它能夠持續地指導和提升你的動手能力,是真正的“實戰手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