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和自己谈一次灵魂
定价:30.00元
作者:程华芳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9-01
ISBN:9787564085742
字数:
页码:24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让您读懂自己的方法书,一本让您淡定从容的成长书,一本让您乐观自信的快乐书,一本告别浮躁找回自我的宣言书,一本献给全球年轻人的幸福说明书。心灵专家程华芳带您了解自己,开启人生的幸福之旅。
内容提要
一本献给全球年轻人的幸福说明书。打开此书,遇见幸福的自己!你该怎么安抚一颗漂浮而躁动不安的心灵?如何才能看清生命的真相?命运的手要将你导向何处?哪里才能找到精神的家园?这些年,你一直在路上。现在,坐下来和自己谈谈,好好梳理一下过去,想清楚,你到底想要什么?接下来,你该何去何从?
目录
章你走过的路,远比书本要丰富
25岁,你已经走过不短的路程,虽然没有取得什么辉煌的成绩,但你要知道,这段路程,远比你读过的书本要实在,而且这是你和这个世界次直接的接触。也许你还读不懂这个世界,但起码,你可以读读25岁以前的那个自己,给你自己的25岁加一个鲜明的注脚。
看看25年来的自己/
算一算你得到的那些幸福/
忽略掉你抱怨过的人和事/
别把幸运当做幸福/
请相信,不幸和你无关/
正见过去的经验和教训/
别忘记你还有时间这个真朋友/
第二章关于爱情这本书,你还要写下去
爱情在25岁的人的眼里,没有嫦娥那么缥缈动人,但却比西施的弱不禁风要来得实在。因为或多或少,你牵过一双手,走过一段路。用过心,流过泪,爱过痛过,真心地陪伴过。
你已经用25岁的手,写过爱情这本书的扉页。后来怎么样,请怀抱爱的信仰,就在你的情节里,在尚且还不太分明的脉络里,仔细地落笔,写下未来的句点。
起码谈一次用心的恋爱/
你得确认爱不是什么/
想想你的爱来自身体的哪个部位/
你早过了暗恋的年纪,喜欢就要说出来/
你要知道爱情里还会有孤单/
婚姻无关缘分,而在于你是否和内在连接/
你别相信情人可以天长地久/
第三章你想要的,只要心还在就会有
25岁和18岁一样,都有一副独立而倔犟的脸,但你经历过,曾经有过一点儿小小的沧桑,你远比青涩的18岁有魅力得多。你要相信,只要你想要,就会拥有。
有梦想就永远不会孤单/
相信你有能力给自己兑现奖励/
为你的独立干杯/
用笔认真写下你的目标/
唱一首属于你的歌谣/
不要迷信成功只属于别人/
相信别人,更要相信自己/
使用吸引力法则/
第四章你躲在哪里,真我就藏在哪里
25岁之前的那些纠结的往事,尽管飘在风里,但却会潜入你的意识深处,让你无处招架。所以,请不要躲藏内心的苦痛,让它们都在空气中走出来,细心地梳理从前的过往,不管是幸福还是苦痛,都要有勇气去面对。因为真正的自我就在其中,我们不想迷失,就得坦然地面对和接纳。
梳理你那些纠结的往事/
别试图忘掉而是要看见/
拥抱苦痛是你必须有的勇气/
躲藏起来的往往是你的弱点/
从你恨的那个人开始冥想/
在心里和你的从前和解/
疗愈你心中的伤痛要比埋藏起来好/
放下就是解脱/
第五章长大比不长大要幸福得多
长大的滋味虽然不够酷毙,但却比窝在鸟巢里要幸福得多。看着自己亲手做出来的饭菜,导演一场独自闯荡的江湖人生,你照样可以有声有色,因为你选择一直风雨无阻,毫不妥协。这是你赐予自己的福祉,不论你走到哪里,请记住,你长大了就会有一副长大了的模样,肩膀上就不会缺少担负的力量。
公主和王子不是你的名字/
别相信装嫩可以赢得同情/
你可以试着管理你的情绪/
要对你的一张脸负责/
窝在鸟巢里你永远会受制于人/
找一份你能喜欢的工作/
定时买一份礼物或打电话给父母/
第六章启动当下的力量,你能体会真永远
踏踏实实活在这一刻,不忧虑明天,不恐慌未知的改变。过去的早就过去,成为一具幻象,而现在才是我们可以抓到的亮光。在这一刻,你选择顶天立地,用身体接触你的现实,用头顶感知你灵性的存在。释放你的潜能,相信你能,你就可以做到。
没有永远,只有现在/
不属于你的就选择放手/
找到自己大的爱好/
想象你要成为的人/
安排好你的作息制度/
规划你的职业人生/
不做月光族,做好随时失业的准备/
第七章改变从自己开始,这是你能够掌控的
佛家有云:山不过来,我就过去。25岁之前,为了别人痛不欲生地改变;25岁之后,不变的是外在的环境,能够作出改变的是自己。25岁之后,你还知道,改变的不是外在,而是内心。无论你强加多少外在的力量,都无助于内心的成长。所以,你学会了一点一点,接近自我的真相。
你没有权利让谁为了你改变/
对付困境好的办法就是改变自己/
记住:不要为了谁而改变自己/
你要知道“我”是谁/
明白“我从哪里来”很重要/
倒空你的心智/
聆听灵魂的声音,你可以找到心想事成的秘密/
第八章学会感恩,这是成长必有的功课
越长大越孤单,其实不是孤单,而是淡定。你学会了对曾经大吼大叫向你发怒的人,展露你宽容的微笑,你学会了给曾经伤害过你的人,一个善意的拥抱。你身负着经历的浅薄沧桑,学会欣赏眼前的神马浮云,25岁,你注定要这样淡然地走过,深入灵魂深处,一步步学会长大的智慧。
感谢让你体会快乐和幸福的人和事/
感谢折磨过你的人和事/
感谢从宽恕开始/
试着欣赏你的对手/
感受父母的爱/
从朋友那里测量你的心灵温度/
感谢你自己/
给自己好好写一封信/
第九章做回你自己,并好好爱自己
以前你不知道自己美丽,却常常幻想和别人一样拥有双眼皮。其实你的美丽,不是和谁一样,而是你,你的不可复制就是你大的财富。从今天开始,请珍惜你自己,除了做回真正的自己,还要好好地爱自己。你想要做的,只要你觉得有价值,就大胆地去做吧。唤醒你心灵深处的能量,做心灵柔软的强人!
把丢掉的理想捡起来/
把你曾经的兴趣发扬光大,你没有必要做别人/
做你想做的,只要是你的兴趣和理想所在/
热爱并正确地使用你的身体/
美丽是由内而外的/
做心灵柔软的强人/
启动心的力量/
第十章你就是自己好的导师
因为有了你,这个世界才会有生机,一切才会有了改变。“我是自己的心灵导师,唯有我可以救自己”,这就是深埋在我们心灵深处的那个自我的灵魂实相。25岁,释放你灵魂深处的能量,这也是我向你见证的炫美震撼的人间存有。
上帝的能量就在你心中/
选择洞彻身边的一切/
每天静心10分钟,你也可以做到了然于心/
有一种大爱就在你身边/
你是身心合一的境界/
想象太阳和一棵树,25岁找回你自己的灵魂/
后记/ 230
作者介绍
程华芳,多年来一直从事心理学及人体潜能开发工作。2008年成立心理咨询工作室,开始健康人格及身心灵哲学的研究,创办了“如何才能心想事成”的专题讲座,直接受益人群达数十万,让众多处于抱怨、消极和迷茫状态的人得以“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
文摘
第六章 启动当下的力量,你能体会真永远
踏踏实实活在这一刻,不忧虑明天,不恐慌未知的改变。过去的早就过去,成为一具幻象,而现在才是我们可以抓到的亮光。在这一刻,你选择顶天立地,用身体接触你的现实,用头顶感知你灵性的存在。释放你的潜能,相信你能,你就可以做到。
没有永远,只有现在
你从18岁,甚至更早,就已经做好出发的准备,并且一直兴致勃勃地走在追随梦想的路上。在他人的世界里,曾经被赋予许多不可名状的苦痛。在你前进的路上,也被设置了许多的陷阱,比如,圆滑、世故、精于算计,他们把这些看做是成功者必有的。
鲜有人能真正读懂自己,尽管如此,也还是有那么多的先哲留下了珍贵的资料。可惜人们几乎不加体验,只是断章取义,从字面意义上解读,结果只看到一知半解的东西,拿来使用后也不过是盲人摸象,并非能找到整体的实相。
可是你从没有放弃过,你相信,你的努力终究会有结果。和你一路相伴的,还有你的心灵,他了解你对自己的执著。你相信自己可以,他也相信你可以,你信任自己会得到想要的,他也相信你,因为这是你对自己的了然和洞明。他为此会祝贺你,并且和你一样,了解并且洞明你的一切。
既然你已经走在一条追求幸福的路上,其间的断章取义、盲人摸象将是你不经意间就会掉进去的陷阱。不要害怕,你内在的心灵会告诉你,你只要记住,没有永远,只有现在,你就会释然了。
你曾经被他人所耻笑,内心里充满卑微的自尊。但是你要相信,卑微不代表永远,你在这一刻是这样,如果积蓄你的力量,在下一刻,你就会是另一种样子。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你在现在这一刻看见自己的卑微,就有了永远卑微的能量。所以,决定把苦痛在当下这一刻撕裂,看见你的恐惧,不让恐惧和忧伤陪你过夜,你从前的自己,就能同时把现在和永远之间的关联割断,你就会活在这一刻,解脱你的卑微。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你的自卑!”而事实上,这正是人类精神的归宿和出口。你走出永远的卑微,就是走向回家的路。你会慢慢接近自我的灵魂,听清你内心深处的呼唤。你曾经有过爱与被爱的幸福,却因为瞬间万变的世事,终失之交臂,擦身而过。但你从此知道,你看到的不是永远,你听到的也不是永远。那些拥抱和甜蜜,不代表永远,也不代表你的幸福就是它,它只是你在当时一刻的内心体验。如果你硬要将那种体验保留下来,你就是在和内在的感受较真,强加给自己一个束缚。你爱的也许是一份安全感,所以你希望那代表永远。于是你相信你会永远,但往往是因为你对永远的这份期盼,束缚了你对爱与幸福的解读。
幸福是当下的一刹那,是心灵毫无芥蒂的那一刻的绽放。你如果选择无视这一刻,而执著于永远,你就是在和自己的内在制造分裂。你不想和现在连接,只想扭曲现在,把它据为己有。你的幸福就是水中望月,毫无意义。
如果你把现在当做你自己,不把自己放到永远,你和自己就没有被拉开那么一段距离。你和你的心在一起,你就是幸福的。当你看到花儿开放,看到自己能够心无旁骛地走着,欣赏着阳光下的小树、绿草。那一刻,你不掺杂小小的欲望在里边,你就是幸福的。你不奢求明天还要这样,后天还要这样,你就不会被束缚。当你生出想要再次来享受的欲望,你就是被幸福的感觉所强迫,终你变得什么也得不到,因而失去了感悟幸福的能力。
你的幸福和快乐之所以消匿不在,原因无他,只是因为你渴望一份永远。渴望不变,渴望永恒。 你爱与被爱没有错,想要幸福没有错,挣钱、创造财富都没有错。问题在于,你把这些当做了永远。你在这些追求中,希图永远留住这些,永远占有这些。于是,你的心里生出了恐惧、遗憾、比较,你在和从前计较,和未来丈量,你的心里就失去了这纯粹的美丽。
那一刻,你和你的心隔离开来。你看不见你的心,也听不见你的声音,不知道你到底想要什么。比如,其实你想要的是一份平安和幸福,可是在你获得能够平淡度日的一日三餐之后,你还是要处心积虑地与别人争夺,争夺那点儿所谓的荣誉,争夺那点儿所谓的金钱,你甚至不惜寡廉鲜耻,采取种种手段。虽然为之心存恐慌,心有余悸,但你却始终不能释然。你不想放手。面对这些你自己制造的灾难,你要怎么样寻找幸福?
你的幸福和人生,没有永远,只有现在。在你宁静地面对自己的那一刻,你看到的只是你的体验。你发挥自身的潜能,从一无所有变得能够看懂自己,听懂自己,创造你自己的实相。用你的精神和力量,影响周遭,带给周遭宁静和喜悦的能量,你就是幸福的,这一刻就是你的永恒。在你的心灵里,它是永恒的,这就够了。
在你所做的每一件事中,在你所行的每一条路上,你不放弃,不睚眦必报,不斤斤计较。你淡然地看待这一刻,平静地观看你的感受。体验你想要长久地占有这一切的心,你就是活在了现在这一刻。你和自己的灵魂在一起,就不会计较身边的这些浮华。你不会为留住这些浮华而铤而走险,迷失自我;你不会为了浮华的人生,让你的心灵万劫不复。
在你行走的路上,幸福和快乐就是这么简单。你想要的也就是这么简单,你的心灵期待与你见证这幸福瞬间的降临。25岁,你的幸福就像是一朵含苞的花,等待着绽放。
不属于你的就选择放手
在你忧伤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哭泣,还是跑去喝酒、打架?找人哭诉?那么再想想看,面对你的困境,你要如何做?是去听从别人的声音,出去逃避,还是静静地选择独立?你可能已经忘记,很多时候你做的不是听听自己的内心,而是去唱别人的歌,去说别人的话,模仿电视上那些落魄的倒霉鬼,满大街地酗酒,满大街地哭泣。
你像所有人那样,质问上天:“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为什么这样的苦痛要让我来承受?”你苦苦地追问,其实什么答案也没有。因为答案就在你的心里。你如果不去仔细地寻找,你就只有奔走疾呼,仍然执著于用别人的哀伤来解决你的苦痛。
其实,你说的话,并非是你的声音,而是借你的口,说出的一句对于大众来说,其实是无效的废话。因为这些所谓的苦痛,如果在你眼里,称之为苦,称之为痛,你就无以解脱。但如果在你眼里,不是苦,不是痛,那么你的心又怎会如此难受呢?你制造的苦和痛,如果你将它幻化成烟雾,随风飘散,你就不会向上天发出质问。现在的问题在于,你所经历的真的是苦吗?真的是无法摆脱的痛吗?
你自认为付出了那么多,应该得到多少回报,结果你的预期落空,你失望之余生出了痛苦之心。你对自己说:“为什么我要这么卑微地辛苦,结果却只得到这么少?”
你自以为才华过人,应该有光明的前途,能被人重用,结果你人缘极差,无人能懂得你的心,你牢骚满腹,心怀不满。你对自己说:“这里没有一个能懂得我的人,我曲高和寡,为何要屈居在此?”
你自以为待人真诚,为人耿直,可以带来好的运气,结果却屡遭欺,被人戏弄践踏。你感觉受了伤害,再也不敢信任他人。你对自己说:“为什么我那么傻,偏偏要信任别人?”
你要仔细看看,看清你的所做,你不是别人,你是你自己。你所做的、所想的都是被你自己赋予了意义,你的人生价值,你的心灵要义,都决定了你是一个怎样的人。你遭遇的一切,其实早在你行动之前,就已经写了,这些情节都是你的心灵之前安排好的。
你执著于让人尊敬,让人逢迎你;你执著于让所有你想要的物质荣誉,都呼之欲出,而你却不给自己身处的世界创造的机会和足够的时间。你一边抱怨,一边心存侥幸。你希望幸运落在自己身上,不幸落在他人头上。
你可能耻笑他人,却尊崇自己;你妄图伤害他人,获得你想要的;你不信任自己,却妄图让万事都满足你的欲望;你不爱你自己,却妄图让自己拥有一副让别人喜欢的模样;你陷入纠结中,却不思清明,听之任之,让欲望爬满你心灵的窗口。
当你行走在这里的时候,你的灵魂要问问你:你想要的真的只是这些名利纠结吗?那些所谓的金钱、名利,在你争夺之后,都归降于你。你真的能够驾驭这些“恶魔”吗?你能保证它们可以为你所用,而不会因此而迷失自己吗?你能保证它们可以给你带来好运,而并非灾祸和面目全非的所谓幸福吗?
你不敢保证,你也不能保证。因为,你记得,没有永远,只有现在。外在的符号和标签,只能满足现在的热情,让你充满斗志,未必能滋润你的心灵。你内在的心灵也知道,你想要的,并不是这些。
所以,放弃那些执著的想法吧。若你遇到纷争,你要明了,那不是你的,也不是你想要的。不是你的,就选择放手吧。放手你的执念,放手那些原本就不属于你的,你的心就获得了解放。
虽然面对苦痛,人们总是用别人的哭诉和质问,来洗净自己身上的罪责,那是一种自我逃避,想要从心理上摆脱内心的羁绊,逃避承担任何责任。
你明明知道这没有效果,却屡次不思悔改。这似乎成了你的惯性。每当身处逆境,你总会不期然地向上苍呼喊。这是你的心向你发出讯息,它提示你——你需要向自己索求答案,寻找你生存的真义。在你呼喊之中,正揭露出一个事实,那就是你的思维束缚了你,它让你错误地解读你的遭遇,并把这些遭遇贴上了苦痛的标签。所以你才会执著于这一点,非要得到答案不可。
放开你所苦苦追求的,退后一步,看看你的心,听听你的灵魂在说些什么,问一问你的内在自我:我真的能做到坦荡无悔吗?真的毫无畏惧,不奢求永远,而只是活在现在吗?我能看清哪些是我的,哪些不是我的吗?
好好地静下来,在纷繁的线索中,你自会从这里找到答案。给自己一段时间,给自己一个机会,给自己足够的爱与信任。
找到自己大的爱好
你和时间是好朋友,你愿意让它陪着你,看着你一点点长大。从身高到体重,再到智慧和心灵,你看见自己变得睿智,不再和自己较真,不再和自己玩那种无聊的心灵游戏。你愿意和你自己交流,愿意信任你自己。
你痛苦的时候,和你的时间在一起,你和自己也安安稳稳地在一起。你听说话,看自己做事。并不在意别人对你怎么看,也不在意别人对你怎么说。你和自己在一起,听自己纵情歌唱,听自己慷慨演讲,看你自己蛇走龙飞地写字,看你自己信笔拈来地画画。
人们把这叫做人生的大爱好。其实从心灵的角度来说,这叫“和自己在一起” 。你的心愿意安住在哪里,你的爱好就在哪里。在你爱好某种人、事、物的时候,你就会忘掉外在的束缚和牵绊。
你画画的时候,整个眼睛里满满的都是映象,都是呼之欲出的灵魂。每一个物体,虚无的或者是实体的,在你的心里,都有一个全新的美丽的实相存在。你觉得它美,它就会有存在的意义。你赋予它意义,它就会在你的手中活出意义来。你的每一个姿势、每一次着笔,都能造就出你心灵的世界来。你和你的世界同生同灭,你和你的世界同呼吸共命运。你无所不能,你的世界也无所不能。你在你的世界里无所不能,你就活在无所不能的心灵里,你就是富足的。
所以,你和你的画在一起,你就有了另一个生命。你也比别人多活了一个生命。你的价值被赋予了画的灵魂,你的心灵也因此获得了解脱。你和爱在一起,你的画也被赋予了爱的意义,你活出了爱的感觉;你和画魂在一起,你就成就了自己。
你歌唱的时候,整个身体里流淌的是对声音的热爱。你的细胞里充盈着热情,你就会放飞热情。你充满勃勃生机,你就会让声音传递你的勃勃生机。你的心灵常驻在你热情的歌唱里,你的身体就会爆发出热情的力量。你的爱滋润你的声音,你的声音就会为此而将爱传达世人。
你和你的声音在一起,你就能听懂你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你能为此确定你想要做的人,想要做的事。你和自己在一起,和你的歌唱之魂在一起。你用心灵的声音,塑造你的身心合一的自在胜景。你把现在的快乐,通过声音的振动,向着你的外在传达。你要向世界宣告:“我是美的,我是幸福的,我是高昂的,我是的。”
你和你的歌声在一起,你就活出了纷扰的生命,你赋予了世间那些熙来攘往的困顿一个超脱的意义。你为了这个意义而存在,你就活出了自己的味道。
你读书的时候,你就是在和你的心在一起。你读到的那些句子,其实都是一颗颗心灵,和你一起轻轻地私语。你和它们在一起,你们把洋溢着的喜悦和真诚互相传递。你把你的灵性和对方分享。在每一个字句里,渗透着对这个世界深切的爱,你也会接收到这些真爱,你的心灵就会释放这些真爱。你获得的不是疲倦,而是满载而归的幸福。
在你仔细翻阅的动作里,渗透了你对你自己的珍视,你和自己在一起,就是这样自然而唯美,毫无芥蒂,毫无阻力。你不用添加外力来读书,也不用为了读书而读书。你只是喜欢在这里,静静地看看你自己。通过那些文字,和你在一起。
你运动的时候,你和你的身体地在一起。你让灵魂附着在你的胳膊、腿、肩膀和头部之上,你奔跑自如,你虎虎生威。你用勇气打开自我受限的门锁,你不再遥看别人,你相信你可以用自己的身体,创造你自己的奇迹。
你看着你的身体,从一步开始,到一万步,再到更远的路程。你给自己足够的信心,悉心地呵护你的每一步前进的脚印。你有理由让自己明白,你距离别人并不遥远,你只要再坚持一下,坚持你对自己的身体的热爱,你就可以走到你想要到的地方。
没有什么可以让你放弃。你的身体、你的大脑、你的眼睛、你的心灵,这些都是因为你的爱,才会如此全面地和它们在一起。你的爱好,发展了你的身体、你的灵魂。你用你的爱好,和你在一起。你就会在这一刻,在这个现在的时间维度里,不抛弃自己,不斥责自己,也不宠溺自己。你好好地和你在一起。
你和自己在一起,就是用爱和你在一起。你把爱的能量赐予了自己,就是承认并且信仰了自己。所以,发挥你的爱好,就是和你的爱在一起。想要获得的能量,就要好好地用爱来荣耀自己。
现在,你的爱就在你那里,找一个你大的爱好,武装你的身体,武装你的心灵。和你的爱好在一起,像呼吸一样,自然而平静。这就是从25岁开始你要做的很重要的事情之一。
想象你要成为的人
确定你想要的,明确你不想要的。你就会据此明了你想要成为的人。你希望心灵宁静淡泊,内在富足而淡定。那么,你就大胆地决定做这样的人吧。
其实这只是一个很简单的决定,但困难却在于,你常常会忘记你想要做什么样的人。你的潜在意识里总认为你不能做这样的人。你总给自己设置障碍,说你做不到;你也总给自己设置障碍,让自己做不到。
在别人的眼里,做自己想做的人有多么困难。在外在的世界里,你也被灌输了这样的思想:别人可以做的事,别人能做的人,你未必可以做到。你做你自己很难,所以你要做别人,你模仿别人才能成功。
当你被这些消极的思想所喂养,你就无法走出你独立的步子。你亦步亦趋地相信,你想做的人,就是别人。你看见别人有看得见的豪车和房产,你心里就想极力地模仿。你以为这就是幸福所在,你希望也能和他们一样,被人千呼万唤,镁光灯闪烁,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你以为这就是成功。
于是你想学着别人如何创业,如何做事:他们怎么做,你也要怎么做;他们怎么样恋爱,你也怎么样恋爱;他们怎么对待自己,你也怎么对待自己。你活在他人的影子里,做的是别人要做的事,做的是别人要做的人。你在夜深人静,总会感到孤独。
因为你没有活在你的世界里。你不想要的,你却强迫自己去做,强迫自己去要。也许你会说,你这叫做上进,叫做坚强。可是你这样只是在远离你自己。你把你的心、你的愿望和别人混为一谈。
你在外在的舆论熏染之下,学会了过分地攀比,却迷失了你想要做的人。结果你屡次失败,屡次受挫。你因为比不过别人,因为没有他人,于是你站在别人的阴影下面,慨叹自己的运气、命运,想通过痛骂自己不够,不够聪明来安慰自己。
可是你知道吗?不是你不够努力,不是你不够,而是你放弃了做你自己,放弃了做你想要做的人。你到底是什么样的,你都没有确认。你跟着别人的步子,走得越快,你就越没有机会看见你自己。
25岁,你曾经想过,也曾经有过决定:要做一个自己想要做的人,并且据此创造自我的价值。那么,你要做的人到底有一副怎样的容颜?有怎样的言谈举止?你想要做的自己,会呈现出怎样的一种人生状态?这些你都得在心灵深处勾画出来,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你静下心来,好好地问问你自己。然后,放开舒缓的音乐,倾听你想要做的人的声音,观看他在怎么做事,怎么做人。想象他的前景是怎样的。在你的眼前,出现了你想要做的人,这幅画面真实而灿烂,你为之萌发热情和力量——你可以看见他走在你喜欢的路上,他和你喜欢的人、欣赏的人一起。大家交流合作,畅所欲言地做朋友,在你们的周围,没有那些消极低层次的能量,你能从他那里感受到喜悦和快乐。
你看见它穿着那种自然风格的服饰,你看见它阅读你心灵也极度爱好的文化书籍。你看着它为你读书,为你歌唱;你看着它为你舞蹈,看着它为你喝彩;你让它带领着你走进你想要到的地方。
你看见它有一副不自卑自怜的心灵魔方。它随时转动它,让它和内在契合。它可以调整自己的情绪,让自己随遇而安,为生命的每一个拐角惊喜。
你有没有试过,在你想象当中,你的心里很平静,很幸福。然后不经意间,你发现你的一切都在悄然地改变。你用你的笔,写下来你想要做的人,确定你的状态,你的未来就会从现在出发。你就是把自己的内在和这个人牢牢地连接在一起。
你的意识接收到你的讯息,会把你想要做的人的资料,反馈到你的内在,灵魂就会持续不断地向你发出指令,并且会促成你达成这个愿望。
你深信你可以做成这样的人,你不惊慌,不急躁,不会恐惧你会失去你自己。你的心灵已经澄澈如镜,纯净的灵魂会对你的所有指令照单全收。当然,如果你觉得恐慌,你对你想要的一切歇斯底里,灵魂也会把这些交给宇宙,你后收获的,也将是那些鱼龙混杂的、不堪的现实。
如果你想要做你想做的人,就把你想要的内在,通过潜在的意识,发送给内在的意识,也就是你的灵魂之所,或者说是大我,也就是你心灵的上帝。在睡觉前,在孤独时,想象你的样子,确定你想要做的样子。给你内心的上帝发送心灵的讯息,它就会据此配合你,让你达到你的内在所想的那样。早晨和晚上,你安静地冥想你想要的快乐,然后记录下来,就像安排自己的计划一样从容淡定。再接下去,就是按照计划一步步走下去。在这中间,没有任何恐惧和犹豫的负面情绪来伤害你。
不要怀疑你自己的能力,不要放弃做自己的内在意愿。因为这很简单,只要你从想象开始迈出步,你就能做到。
安排好你的作息制度
你和时间是好朋友,它不会把你留在空虚寂寞里。你和它也许还没有深入地交流,但当你孤单的时候,时间会静静地等待你。等你从空虚里走出来,它会带你寻觅快乐,寻觅你可以的一切。
不管有什么样的挫折,受伤后的你,转过头看看,还是时间留在原地,为你拂去满身的尘土。你爬起来重新开始,时间依然像往日那样,静静地陪伴你。从不过问你的苦痛,从不追问你的从前。这就是接纳,就是接受。它有信心等你回来,有信心等你找到原来的单纯。只要你给自己一个机会,也给它一个机会。
你和自己在一起,时间给了你好的一切。在时间里,你就可以做成你想要做的人,也能做成你想要做的人。所以,和你的时间来一次真诚的交流吧。你和时间,从生命的初始到现在的25岁,你问问你自己,到底使用了多少?你到底从时间那里,做了些什么呢?
你会觉得时间不够用。你觉得这么多日月,你几乎一直都在奔忙,却不知道忙碌能换来什么。你收获的外在,也许有显赫的声名,但你的心,却愤愤不平,于是你将你的理由推给了时间。你质问你的时间:“为什么没有给我想要的?为什么别人可以,而我没有?你太不公平了!”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你对时间了解多少?你如何使用你的时间,如何用它来给你工作?你在时间的流逝里,一直执著于和他人闲聊,诉说永远都不变的琐碎小事,感叹似乎一成不变的困境。你倾向于抱怨时间,质疑你在时间里的创造力,你和时间,怎么能有真诚的交流呢?
你的时间信任你,它随时随地跟着你。它相信你能找到你的方向,走你自己要走的路。可是你把时间抛洒在毫无意义的角落,而你却未必自知。
你今天跑到那里去说一会儿闲话,明天跑到这里来演一场闹剧。你的一整天时间,就这样悄然地溜走。等到天色已晚,你会发现,你要做的事,都还没有完成,你的理想都悄然消散了。这个时候,你还会用“我很忙”来推脱罪责吗?你还会用“有些事可以等等”来安慰你自己吗?
其实做这些貌似忙碌的事情,都是你为了逃避自己内心的拷问,才在下意识中抛洒浪费。可是你要知道,在你这样自我安慰的同时,心里却会烙下一个永远无法抚平的伤痕,你会就此感叹:成功很难,因为其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无可预料的困难!
你不想承认,事实上,这些困难都是你制造的。你给自己的时间设置了障碍,你让自己困在这些障碍里。你的目的就是约束你自己,让你自己获得不成功的现实困境,虽然这并非是你所要的。
时间在你的生命里,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会与你相伴一生。你也知道,要珍惜它,就像珍惜你的生命一样。但是现在,珍惜没有用,关键是你要和时间在一起,你爱它,那么从现在开始,你就要规划你的时间。
人们把时间当做一个宏大的系统,这是从管理的角度来说的,非常睿智。但有一点你要明白,时间是有生命的。管理它,并不等于管制它。你可以运用时间的力量,为你带来你想要的结果;但你制订的时间,在某个关键的环节上,是有使命的,也是有效率的。
时间的生命力在于,它可以被赋予意义,创造出它的价值。你为时间找一个意义,就是赋予它生命。在那些大师的眼里,时间是成就自我的好的礼物。在那些庸碌者的眼里,时间只是一堆没有生命的碎片。
……
序言
拿到这本书,【XH】 和自己谈一次灵魂,我首先被它独特的书名所吸引。它没有那种直白的说教感,反而带着一种哲学式的、邀请式的意味。我总觉得,我们与自己最亲近,但却往往是我们最不了解的人。我们忙于工作、社交、应对生活中的各种琐事,却忽略了内心深处的声音。这本书,在我看来,就是一次深入的、诚恳的自我对话的契机。我期待它能够提供一些切实的方法或视角,帮助我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理解那些被压抑的情感,或者被忽略的渴望。我猜想,它可能会触及到自我认知、自我接纳、以及如何与内心的“另一个我”和平共处的主题。我希望它能像一位睿智的朋友,引导我穿越迷雾,找到内心的方向,重新与真实的自己连接。这本书对我而言,不只是一次阅读体验,更是一次关于自我成长的深入实践,一次找回内心力量的旅程。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XH】 和自己谈一次灵魂,光听名字就有一种特别的吸引力。我一直觉得,现代社会节奏太快,我们很容易被外界的声音淹没,甚至有时候连自己的心声都听不清了。这本书,就像一个安静的邀请,邀请我们停下来,去深入地、诚恳地与那个最熟悉又最陌生的自己对话。我预感,这不会是一本简单的心灵鸡汤,而是需要我们付出一些时间和思考,去真正挖掘那些被隐藏起来的情绪、渴望和曾经的伤痛。也许,它会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清自己真实的模样,而不是别人期望的样子。我期待它能带来一种宁静的力量,一种自我和解的契机。在生活的洪流中,我们总是忙着奔跑,却很少有机会真正审视自己的内心。这本书的名字,【XH】 和自己谈一次灵魂,点出了这一点,也暗示着一场深入的内在探索。我好奇作者是如何引导读者去进行这样一次“谈话”的,是通过文字的引导,还是某种练习?我猜想,它可能会涉及对过去经历的反思,对当下状态的觉察,以及对未来方向的思考。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理清那些杂乱的思绪,找到内心的平静,并且能够以更清晰、更坚定的步伐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次关于自我的旅程,一次重拾与自我连接的契机,我对此充满期待。
评分【XH】 和自己谈一次灵魂,这个书名本身就充满了力量和深度,让我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在喧嚣的现代生活中,我们似乎总是在迎合他人、满足他人的期望,却常常忽略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声音。这本书,光看名字,就给我一种强烈的信号:是时候停下来,好好地审视一下那个一直陪伴着我们、却又时常被我们忽略的“自己”了。我预感,这本书会是一场与内心深处的对话,一次关于自我认知、自我接纳的旅程。我期待它能帮助我理解那些潜藏在行为背后的动机,理清那些纠结的情绪,并且能够找到一种与自己和谐相处的方式。我希望它能像一位循循善诱的导师,指引我如何倾听内心的声音,如何拥抱完整的自我,最终在这个纷繁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力量。
评分当我在书店看到【XH】 和自己谈一次灵魂这本书时,脑海里立刻涌现出许多想法。我一直相信,每个人内心深处都住着一个“自己”,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我们可能因为外界的干扰,或者自身的情绪波动,而逐渐疏远了那个“自己”。这本书的名字,直接点出了“谈一次灵魂”这个核心概念,这让我觉得它不是一本浅尝辄止的心灵读物,而是一次真正深入的、关于自我探索的邀请。我很好奇,作者会如何引导读者去完成这样一次“对话”。是会提供一些引导性的问题,还是会分享一些深刻的洞察?我期待它能够帮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理解自己的情绪,并且能够找到一种更健康、更积极的方式来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这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次重塑自我、找回内心平静的宝贵机会。
评分【XH】 和自己谈一次灵魂,这个书名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我总觉得,在这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我们好像越来越擅长与他人沟通,却越来越不擅长与自己对话。我们可能知道别人喜欢什么,需要什么,却不太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内心最深处的渴望是什么。这本书,我猜想,就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契机,一个让我们能够静下心来,认真倾听自己内心声音的机会。我期待它能够带领我进行一次深度的自我审视,去发现那些被我们忽视的、甚至是被我们刻意遗忘的部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解自己,接纳自己,并且能够找到与自己和谐相处的方式。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份邀请,邀请我们踏上一场回归自我的心灵之旅,去发现那个最真实、最完整、最有力量的自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