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平编著的《中外钢琴独奏小品精选(附光盘 2钢琴基础教程配套曲集)》是《钢琴基础教程》的 姊妹篇。配合《钢琴基础教程》四册的教学难度逐步 提高其曲目的难度,在循序渐进学习的同时,作者在 选曲方面也充分考虑到其欣赏和演奏的价值。
1.D小调探戈
2.三十里铺
3.猫的眼睛
4.四季歌(日本歌曲)
5.魔法城堡(选自《音乐瞬间》)
6.舍赫拉查达(选自管弦乐曲《天方夜谭》)
7.唱得幸福落满坡
8.小山周围
9.小回旋曲
10.引人注目(摇滚风格)
11.儿童献花舞(选自芭蕾舞剧《白毛女》)
12.拉德茨基进行曲
13.摇篮曲
14.紫罗兰
15.木偶之舞
16.对花
17.幽灵的故事
18.杰特鲁德的梦幻圆舞曲
19.被遗忘的曲调
20.绣金匾
21.小二重奏
22.河畔明月
23.神秘的陌生人
25.但愿人长久
26.G大调小奏鸣曲(Op.168 No.2第三乐章)
27.春之声圆舞曲(节选)
28.木偶戏
29.年轻时的回忆
30.键盘上的猫咪和老鼠(选自《爵士动物园》)
31.第五交响曲(**乐章)
32.酸枣刺
33.墨西哥帽子舞
34.森林波尔卡
35.谜中谜(选自电影《谜中谜》)
说实话,我本来对任何带有“配套”字样的教程持保留态度,总觉得它们是为了捆绑销售而存在的。然而,这本精选集的质量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我主要利用它来拓展我的技巧练习范围,因为传统的哈农和车尔尼练习曲虽然基础扎实,但听起来总有点“冷冰冰”的。这本书提供的曲目,每一个都带着鲜活的生命力,迫使我在保持技术准确性的同时,必须注入真实的情感。比如,为了弹好其中几首肖邦的练习曲的变体小品,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对手指独立性和手腕放松度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它帮助我建立了“技术服务于音乐表达”的核心观念。那些高难度的快速音阶或琶音,在这里不再是单纯炫技的工具,而是烘托气氛、塑造音乐形象的必要手段。对于那些正在从初级阶段迈向中级阶段的学习者来说,这种“带着音乐目的去练习技术”的体验,是任何纯技巧练习册都无法替代的。这套书的价值,就在于它成功地架设了技术训练与艺术实践之间的桥梁。
评分这套书的封面设计真是一股清流,素雅中透着古典韵味,让人一拿到手里就感觉沉静下来。我本来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的,毕竟现在市面上的钢琴教材汗牛充栋,但这本书的选曲实在是太对我的胃口了。它不像某些教材那样,一味追求技术难度,而是非常注重音乐性和趣味性。我尤其欣赏它对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作品的平衡把握,从巴洛克时期的严谨,到浪漫主义的抒情,再到近现代作品的清新,每首小品都像是精心挑选的宝石,虽然短小,但回味无穷。我花了大量时间去揣摩那些看似简单的音符组合,却能从中发现作曲家们不着痕迹的匠心。比如,其中一首德彪西的小品,虽然只有短短几页,但光是关于踏板的运用,我就尝试了不下二十种不同的感觉,每一次调整,音乐的氛围都会产生微妙的却又决定性的变化。这本书的排版也十分清晰,连气息标记都标注得恰到好处,这对于自学者来说简直是福音。而且,它的装帧质量非常棒,纸张厚实,即便是经常翻阅也不会轻易损坏。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的日常练习增添了许多“小确幸”,让弹琴不再是枯燥的机械运动,而变成了一种享受与对话。
评分作为一位已经弹了十几年琴的业余爱好者,我时常感到自己陷入了“舒适区”,总是习惯性地弹奏那些早已烂熟于心的曲目。购买这本《中外钢琴独奏小品精选》的初衷,其实是希望给自己找点“新鲜的挑战”。我原本以为“小品”这个概念意味着简单易学,但事实证明,这些小品只是“篇幅小”,难度绝不容小觑。它们是音乐的“微缩胶囊”,将复杂的音乐理念压缩在极短的时间内爆发出来。我特别喜欢它在拓展曲目广度上的努力,它收录了一些相对冷门但极具个性的作品,这些作品迫使我必须走出自己习惯的和声色彩和节奏模式。比如,里面有几首东欧作曲家的作品,其调式和节奏的复杂性,完全颠覆了我以往的演奏思维。这本书让我认识到,真正的精通,不是会弹多少曲子,而是对音乐语言的理解深度。它成功地打破了我的演奏惯性,让我重新以一种充满好奇和敬畏的心态去面对键盘。这是一次卓有成效的自我“更新”。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印刷质量,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匠心独运”。我是一个对乐谱细节非常挑剔的人,很多出版物在反复翻阅后,那些印刷的符号边缘就开始模糊不清,或者纸张会因为潮湿而卷曲。这本精选集的纸张选择非常考究,哑光处理,不仅阅读舒适,而且即便是长时间在琴边摊开,也不会产生刺眼的反射光。更值得称赞的是,它对原谱细节的还原度非常高。很多早期版本的小品,由于版权或技术限制,在流传过程中会有很多不规范的指法标记或力度记号的缺失。我对比了几个我从不同渠道收集到的旧谱,发现这本新版的精选集在校对和编辑上显然是下了大功夫的,它提供了更符合现代演奏习惯的、同时又尊重原谱精神的清晰指示。对于注重细节和准确性的演奏者来说,阅读体验直接影响学习效率,而这本集子在这方面做得堪称典范,几乎没有让我产生“看不清”或“需要重新核对”的困扰。
评分我必须得说,这本书的选曲逻辑简直是神来之笔!我过去尝试过好几本“精选集”,但总觉得它们更像是“热门曲目大杂烩”,缺乏内在的连贯性。而这本《中外钢琴独奏小品精选》,它的编排逻辑就像一条缓缓流淌的河流,从入门级别的简单旋律开始,逐步引导演奏者进入更复杂的和声与技巧领域。它巧妙地穿插了那些在大型奏鸣曲或练习曲中容易被忽略的“遗珠”。我发现,很多演奏家在音乐会上会选择演奏这些小品,正是因为它们能最直接、最纯粹地展现一位钢琴家的音乐品味和情感表达能力。举个例子,里面收录的一首斯克里亚宾的小品,它的和声色彩极其迷幻,如果不是有这本书的系统引导,我可能根本无法理解这种非传统调性的美感。这本书不仅是曲集,更像是一本微型的“西方音乐史导览”,通过这些小品,我仿佛完成了一次跨越时空的音乐旅行。它教会我,真正的音乐深度,往往不在于篇幅的长短,而在于情感的密度和表达的精准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