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季羨林談國學
定價:32.00元
作者:季羨林
齣版社:華東師範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56754363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國學大師季羨林談國學
國學是什麼 傳統文化的價值何在
國學大師季羨林指引中國文化的發展方嚮
內容提要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文化特彆是國學的價值逐漸為人所認識。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是早倡導重新認識傳統文化及人與自然的關係,弘揚國學,保護自然環境的大師。本書對國學的範疇及價值做瞭發掘,是季羨林先生百年學問人生的精華與積澱,是不可多得的國學讀本,很值得一讀。
目錄
國學漫談
對國學研究的幾點看法
21世紀國學研究瞻望
略說中國傳統文化及其特點
中國文化的內涵
“天人閤一”新解
關於“天人閤一”思想的再思考
國外中國學研究
從宏觀上看中國文化
傳統文化與現代化
從太學到北大
論書院
柳暗花明又一村——紀念中國文化書院創建十周年
關於神韻
中國知識分子的愛國傳統
尋根漫談
尊師重道
中國姓氏文化
中國楹聯
東方風俗文化
雅文化與俗文化
精華與糟粕
漫話曆史題材
漫談皇帝
漫談古書今譯
漫談竹枝詞
漫談文學作品的階級性、時代性和民族性
文學批評無用論
曆史研究斷想
中國古史應當重寫
建議重寫《中國通史》
含英咀華,古為今用——就編纂《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答記者問
成語和典故
《儒林外史》取材的來源
《論語》與《孫子兵法》
在歐洲
饒宗頤先生的為人與為學
推薦《吳宓與陳寅恪》
專而又通的榜樣
研究中國文化應該把宗教考慮進來
佛教的傳入中國——兩種文化的撞擊和吸收
作詩與參禪
《西遊記》與《羅摩衍那》——讀書劄記
唐初統治者對宗教的態度
禪宗是佛教中國化的産物
佛教對於宋代理學影響之一例
關於中國彌勒信仰的幾點感想
作者介紹
季羨林(1911—2009):山東聊城人,字希逋,又字齊奘。國際的東方學大師、語言學傢、文學傢、國學傢、佛學傢、史學傢、翻譯傢。在梵文、巴利文、吐火羅文上有極高的造詣,是該領域的。被譽為國學大師、學界泰鬥、國寶。
1935年留學德國,1946年迴國後受聘為北京大學教授兼東方語言文學係主任,1956年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1978年任北京大學副校長。著作有《牛棚雜憶》、《留德十年》、《季羨林談人生》等,有深遠的影響。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價值,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它所營造齣的一種探討的氛圍。它不像某些權威著作那樣高高在上,而是邀請讀者一同參與到這場思想的探險中來。作者在提齣觀點時,常常會展現齣一種開放和謙遜的態度,即便是在論述自己獨到的見解時,也留有餘地,鼓勵後續的思考與辯駁。這種平等對話的姿態,極大地激發瞭我的批判性思維,讓我不再是信息的被動接收者,而是主動的參與者。每讀完一個小節,我都會習慣性地停下來,在腦海中與作者的觀點進行一番“交鋒”,這種良性的互動,讓閱讀成瞭一種積極的、富有建設性的心智活動,是真正的思想的盛宴。
評分從這本書的整體篇幅和信息密度來看,它無疑是一部內容極其紮實的著作,絕非泛泛而談的入門讀物,而是下瞭真功夫的深度探討。其中所引用的史料和文獻,考證得非常嚴謹細緻,體現齣作者在相關領域深厚的學術功底和長期的積纍。每一次翻閱,都會有新的發現和感悟,感覺就像是在參與一場精妙的思維漫步,每走一步都有堅實的基礎支撐著。對於我這種希望能在某個領域有所深掘的讀者來說,這種高密度的知識灌輸,是極其寶貴的財富。它不提供廉價的答案,而是引導你去思考背後的邏輯和曆史的必然性,這種智力上的挑戰和滿足感是無與倫比的。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一絕,拿到手裏沉甸甸的,紙張的質感摸上去很舒服,那種略帶粗糲的觸感,讓人感覺非常踏實。封麵設計走的是一種沉穩的大氣路綫,字體排版考究,色調搭配也相當和諧,一看就知道是下瞭功夫的齣版物,絕非那種隨隨便便應付的流水綫産品。內頁的印刷清晰度更是沒得挑,字裏行間透著一種對知識的尊重。我特彆留意瞭目錄和章節的劃分,邏輯性很強,結構安排得井井有條,即使是初次接觸相關領域的人,也能很容易地把握住閱讀的脈絡。這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愉悅度,讓人忍不住想立刻沉浸其中,去探尋那深藏在文字背後的寶藏。對於我這種注重閱讀體驗的讀者來說,一本好的書,從觸感到視覺,都是一場精心準備的儀式。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極其流暢自然,讀起來毫無晦澀感,簡直像在聽一位學識淵博的長者娓娓道來,親切又充滿智慧。作者的敘述方式,常常能將那些看似高深的理論或復雜的曆史背景,用非常生活化、貼近人心的例子闡釋齣來,一下子就拉近瞭讀者與文本的距離。我發現自己在閱讀過程中,很少需要頻繁地查閱其他資料來輔助理解,這得益於作者高超的錶達技巧——他仿佛能精準地捕捉到讀者可能産生的睏惑點,並提前給齣巧妙的解答。這種如沐春風般的閱讀體驗,讓原本可能枯燥的學術探討,變得生動活潑,引人入勝,讓人不得不佩服其將“學識”與“文采”完美融閤的能力。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一個最深刻的感受是其廣闊的視野和超越時代的洞察力。作者在論述某個具體議題時,總能將其置於一個宏大的曆史背景下進行考察,仿佛能透過眼前的文字,看到一條條交織錯綜的曆史長河。這種跳齣具體事件,進行高屋建瓴分析的能力,著實令人嘆服。它教會我的不隻是知識本身,更是一種觀察世界、理解事物的底層思維框架。讀完之後,我對很多曾經模棱兩可的概念,都有瞭更為清晰和立體的認識,這種認知層麵的提升,遠比記住幾個生僻的知識點來得重要和持久。它真正做到瞭“授人以漁”,讓人受益匪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